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农村贷款利率_农村小额信贷利率
 

农村贷款利率_农村小额信贷利率

发布时间:2018-08-03 03:49:31 影响了:

  我国的金融制度充满了政府主导色彩,农村小额信贷行也不例外。我国的小额信贷最早出现在1993年,最初发展带有着扶贫的性质,虽然我国的小额信贷发展历程短,但是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开农村小额信贷利率,希望能帮到你。

  农村小额信贷利率

  (1)利率" text="点击实体词" target="_blank" href="?q=%E8%B4%B7%E6%AC%BE%E5%88%A9%E7%8E%87&ie=utf-8&src=wenda_link">贷款利率与贷款用途、贷款性质、贷款期限、贷款政策、不同的贷款银行等相关。国家规定基准利率,各银行根据各种因素确定差别贷款利率,即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或下浮。现行基准利率是2011年7月7日调整并实施的,种类与年利率如下:①短期贷款六个月(含)6.10%;②六个月至一年(含)6.56%;③一至三年(含)6.65%;④三至五年(含)6.90%;⑤五年以上7.05%。

  (2)农村小额信贷利率,因为考虑到扶持三农,一般为基准利率上浮10%,也有上浮更高一些的,根据情况。

  农村小额信贷高的原因

  《报告》以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和农信”)为对象,对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上小额信贷服务机构的贷款利率进行了对比分析。

  据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介绍,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小额信贷服务机构呈现多元化格局,主要有当地农信社等银行类机构、资金互助社、涉农互联网金融企业及小额贷款公司。《报告》对福建霞浦县、河北承德县、甘肃景泰县三个县的信贷农户抽样调查显示,银行类机构、资金互助社及民间借贷的平均利率分别为11%、7%和18.2%,涉农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年实际利率平均约为22.5%。而以中和农信为代表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实际利率为19.2%。

  相对于目前4.35%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来说,19.2%的利率无疑相当于***,而且还是针对低收入的农民群体。因此小额贷款公司在舆论上一度被认为是***公司。可事实究竟如何?

  “目前19.2%的贷款利率只能保证1.4%左右的利润,作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旗下公益性小额贷款公司,中和农信一直秉持保本、微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和农信总经理刘冬文表示。

  《报告》指出,农村小贷公司利率之所以高,其根本原因在于成本很难控制。首先是资金成本高。像中和农信这样的小额贷款机构不能吸收存款,也很难享受到政策支持,因此只能从银行类金融机构贷款和债券融资,中和农信近两年综合资金成本达7.2%,而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仅3%左右;其次,较小的信贷额度及上门服务模式导致中和农信运营成本高。中和农信客户平均每笔贷款额度为2.3万元,而银行类金融机构平均每笔贷款的额度为7.5万元;最后,风险控制成本高。相对于银行类金融机构成熟的风险控制,中和农信上门审核,上门催收等风险控制模式也增加了成本。

  事实上,小额信贷的高利率也是一个国际问题。“中国的小额信贷利率比国际上的平均水平要低,不管是在拉美还是在非洲和亚洲,20%左右的小额信贷利率都是算比较低的,高的可以达到70%-80%,甚至100%的都会有。” 世界银行集团成员IFC金融机构部高级项目官员姜芳芳说。

  尽管小额信贷利率很高,但是对于绝大多数贷款农户来说,贷款的可得性比利率更加重要,因为选择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人大部分很难从其他渠道获得贷款。因此,要发展普惠金融,特别是让农村低收入群体享到“普”和“惠”的金融服务依然任重而道远。

  对此,马九杰指出,小贷机构一方面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大互联网科技运用,降低运营成本以降低农民贷款利率。

  姜芳芳建议,应鼓励更多的机构进入到农村金融这个市场中来,通过竞争把利率水平逐渐降下来,这是比较健康的一条路。此外,应从政策层面推动符合标准的小贷机构进行跨区经营,扩大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农村小额信贷的条件

  从实际看,小额信用贷款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中国大陆居民;

  二是有稳定的住址和工作或经营地点;

  三是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四是无不良信用记录,贷款用途不能作为炒股或者**之类的一切违法行为。

  
看了“农村小额信贷利率”的人还看了:

1.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

2.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

3.农村小额信贷风险

4.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

5.农村小额信贷保险论文

6.关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