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历史功绩]
 

[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历史功绩]

发布时间:2018-12-26 04:42:59 影响了:

  昆曲起源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从明天启元年(1621)到清康熙末年(1722)这一百年间为极盛时期,至清代中叶(乾隆年间)以后,昆曲便逐渐由盛而衰;清代后期,昆曲班社大量减少,在苏州、上海仅存大雅、全福等几个班社;辛亥革命之后,连全福班也难以维持。于是盛行一时的昆曲面临着消亡、失传的危机。
  为了能让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得以传承下去,1921年,苏州的有识之士和昆曲爱好者贝晋眉、张紫东、徐镜清等发起,并得到上海实业家穆藕初及徐凌云、吴梅、孙咏雩等曲家的支持,在苏州桃花坞西大营门的五亩地集资创办了苏州昆剧传习所。当时传习所由苏州道和曲社的曲友孙咏雩为所长,教师都是昆曲名班全福班后期的艺人,有沈月泉、沈斌泉、吴义生、许金彩、尤彩云等,并设文化课。第一次招生20余人,学员都是十三四岁的贫苦子弟,其后又招了一些,这批学员就是现在所说的“传宇辈”。传习所规定学戏三年,帮演二年,五年满师。学习期间,学员们曾多次在苏州、上海、杭州三地实习演出。1926年,传宇辈学员满师,满师前应邀到上海新世界游乐场演出。不久,北伐战争打仗,上海不少戏院停业,1927年传字辈结束演出,学员们就算结业,结业时学生约48人。1927年下半年,穆藕初的纱厂相继倒闭,没有经济力量继续资助传习所,由上海大东烟草公司总经理严惠予和原上海江海关监督陶希泉接办。他们随即组班成立“新乐府”,进入笑舞台演出,其全称为“笑舞台新乐府昆戏院”。“传字辈”艺人40余人为该班主要演员,这是沪上自全福班停锣后,重新出现的专业昆曲班社。该班阵容强大,剧目丰富,反响很好。顾传�、朱传茗、张传芳一生二旦走红成名,一时知音咸集。1931年6月,新乐府因内部纠纷等原因而散班。新乐府解体后,传字辈的骨干演员们自力更生,在苏州又组织起合股合作的“共和班”性质的戏班,取名“仙霓社”,最多时社员有30余人,由郑传鉴、倪传钺主持社务。仙霓社除了演出传统折子戏外,还努力排演新戏,如《一捧雪》、《描金凤》等,扩大了剧目,并在艺术上有所改革。然而,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前夕,社会动荡,戏曲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仙霓社在上海大世界、小世界、大干世界等处相继演出,仍难以长期立足。1933年,他们又辗转于昆山、无锡、宜兴、南京及杭嘉湖~带,由于时局动荡,所到之处皆观众寥落。1937年抗战爆发,战火燃至上海,仙霓社在小东门福安游艺场演出,忽遭日寇飞机轰炸,福安游艺场被炸起火,仙霓社的戏箱全部化为灰烬。其后他们虽然一直在做困兽之斗,但衰颓之势已难挽回。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仙霓社即告散尽。仙霓社的成员和其他传字辈的演员各奔东西,有的甚至在上海街头冻饿而死。
  苏州昆剧传习所前后虽只有二十年左右,但它的创办及其后续效应,对昆曲艺术的抢救、保存、传承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了很大的历史功绩。
  首先,昆剧传习所是在昆曲艺术处于衰落颓败的情况下创办的,它直接发挥了扶危继绝的作用,抢救和继承下了一大批昆曲的传统剧目和昆益的表演技艺。因为昆曲属于非物质文化艺术,它是依靠口耳相传、师徒授艺的方式得到传承的,再说在上个世纪20至40年代,也还没有录像的技术,所以说正是通过传习所的创办才抢救和继承下了一大批昆曲的传统剧目和昆曲的表演技艺。
  其次,苏州是昆曲的故乡,到清代末年,苏州仍有大雅、大章、鸿福、全福四个名班“坐城”,还有一些本地的昆曲班社和外地到苏演出的昆班。昆剧传习所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文全福”班中的名角和各行台柱,主教老师沈月泉是全福班的鼎角,曾随乃父沈寿林习艺,并从师名角周钊泉、吕双生,工雉尾生、冠生,兼擅鞋皮生,有“小生全才”之称。他不论文武小生、大官生、小官生、巾生、翎子生等都很擅长,其鞋皮生更是家传,而且生、旦、净、末、丑十个家门行行精通,能戏甚博。传习所开办时,他虽然已五十五岁了,但功夫还是一等。他在所里主教生、旦,兼管各行,而且还在苏州各个曲社教戏,当时人们都尊称他为“大先生”。其他如沈斌泉,沈月泉之弟,名丑姜善珍的弟子,工丑,尤擅副丑:陆寿卿,出身昆曲世家,并从名丑王小三、曹宝林学艺,工副丑,兼净,中年后以副角戏为主,以做工取胜,脸部表情丰富,人称“活络面孔”;许金彩,工旦,名旦丁兰荪的弟子,五旦、六旦、正旦皆能,还有高涉云、蔡菊生等,这些老师肚子宽,会戏多,又身怀绝技。据硕果仅存的传字辈老艺人倪传钺说,当时传宇辈学员会戏500余出,也就是说,当年有500余出昆曲戏目的剧本、表演、音乐、唱腔等技艺被保存和传承了下来,这可是一笔十分可观和可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浣纱记》、《荆钗记》、《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西厢记》等经典名著。另外传字辈还创排了一批新戏,如《衣珠记》、《昆山记》、《南楼记》、《贩马记》、《一捧雪》、《描金凤》等。昆剧传习所通过500余出剧目表演的传承,系统地保存了传统昆曲表演艺术和演唱艺术的精华。
  苏州昆剧传习所培养出了一批昆曲的艺术人才。传习所结业时有学员48人,其中有生角顾传琳、顾传�、周传瑛、赵传瑁、郑传鉴、施传镇;旦角张传芳、朱传茗、姚传芗、刘传蘅、方传芸、王传蕖、马传菁;老外倪传钺、包传铎;末角汪传钤、屈传钟;净角沈传锟、薛传钢,副王传凇、徐传溱;丑角华传浩、徐传望;武丑姚传湄等。这一批演员行当齐全,基本功扎实,能戏较多,又勤于舞台实践,比较全面、系统地继承并掌握了前辈昆曲艺人的剧目和表演技艺,继承了昆曲艺术丰富的传统。
  传字辈艺人又是承上启下的一代,由于传字辈的艺员很年轻,又是同科出身,家门齐全,搭配均匀,基本功比较扎实,加上全新的行头,一时间观众踊跃,使处于凋零寥落的昆曲舞台重新焕发出了生气。当然传习所的功绩主要还在于它在传承方面所做的工作。因为如果没有这一代艺人,恐怕就没有今天的昆曲。上个世纪40年代初,传习所的活动结束后,传字辈的艺人虽然四处星散,但大部分仍在艰苦挣扎,他们中有的在国风苏剧团演戏,并带教学生,又培养出了朱世藕、龚世葵、沈世华、汪世瑜等十来个新人;有的在戏剧学校或其他剧种的剧团教戏,更多的是在各地的曲社拍曲和教戏。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昆曲艺术枯木逢春,当时的传字辈艺人大多流落在江、浙、沪一带,于是这三地的人民政府及时安置了他们。在上海的传字辈演员基本上都集中到了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戏曲研究院。
  在新的历史时期,传字辈又成为复兴、继承昆曲艺术的中坚力量。首先是在舞台上恢复演出传统的昆曲剧目和整理改编的剧目,如 1954年沪、浙12名传字辈演员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1956年又举办南北昆曲会演,参加演出的有俞振飞、徐凌云和周传瑛、王传淞等传字辈演员,以及北昆的韩世昌、白云生等;1956年,浙江国风昆苏剧团(后改建为浙江昆苏剧团)改编演出了《十五贯》(由周传瑛、朱国梁、王传淞、包传铎等主演),此剧轰动了全国,被誉为“一个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十五贯》的成功,有力推动了昆曲事业的发展,不久,相继成立了江苏省苏昆剧团、北方昆剧院;湖南举办了湘昆学员训练班等。至1960年,全国有昆曲专业工作者六七百人,加上业余曲社,已近千人。
  传字辈在传授昆曲技艺,培养昆曲艺术的接班人方面,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54年华东戏曲研究院开办昆剧演员训练班,国务院发文件,从全国调集传字辈任教;1955年上海市戏曲学校成立,俞振飞、言慧珠任正副校长,昆剧训练班转为戏校第一届昆剧班,并由朱传茗、沈传芷、张传芳、华传浩、郑传鉴、倪传钺等11位传字辈艺人担任教师。第一届昆剧班(后称昆大班),学员50余名,8年制,培养出了一批优秀昆剧人才,如官生蔡正仁、巾生岳美缇、老生计镇华、顾兆琳、闰门旦华文漪、张洵澎、蔡瑶铣、贴旦梁谷音、武旦王芝泉、净角方洋、丑角刘异龙、武丑张铭荣等。这批学生由传字辈艺人精心传授了200余出折子戏,给他们打下了深厚的传统基础。这一批演员扮相俊美,嗓子好,基本功扎实,而且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创造能力,自1961年秋毕业后组团公演,立即轰动了上海,不久赴香港演出又誉满港九。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来,昆大班的演员一直活跃在舞台上,演出了大量的昆剧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成为一支劲旅。他们之中有12人被评为一级演员,7位荣获梅花奖,6位荣获白玉兰奖,被全国教育界公认为“成材率最高的班级”。1959年,上海市戏曲学校又招收了第二届昆剧班(称昆小班),培养出了张静娴、陈同申、段秋霞、史洁华等一批人才。
  1981年末至1982年初,文化部提出“抢救,继承,改革,发展”的昆剧工作方针,强调要把抢救放在首位,在江、浙、沪的传字辈周传瑛、王传淞、姚传芗、郑传鉴、方传芸、倪传钺及王正望等便向上海昆剧团的演员传授濒于失传的昆曲折子戏。1986年1月,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成立,周巍峙任名誉主任,俞振飞任主任。4月,指导委员会在苏州主办第一届昆剧演员培训班,健在的传字辈老艺人都参加了传授工作,使一批濒于失传的剧目得以抢救下来,单单由上海昆剧团和上海戏校组成的学习小组回沪进行汇报,就演出了《觅花庵会》、《卖子投渊》、《闹朝扑犬》、《乔醋》等19个传统折子戏。1986年12月,指导委员会又在上海举办第二届昆剧演员培训班,各地的学员70余人,郑传鉴、王传蕖、邵传镛、周传沧等主教了《别母乱箭》、《廊会》、《拔眉探监》等20个折子戏。通过这些活动,就上昆而言,能演的折子戏从200余出增加到了300余出,使一批行将失传的昆曲精品被枪救、继承了下来,重新回到了昆剧舞台。
  此外,传字辈还帮助和推动了其他戏曲剧种的改革、创造和发展。昆曲发展历史悠久,其表演艺术等各方面都很成熟,因此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流传到各地后,与当地的剧种结合,产生了浙昆、湘昆、川昆、徽昆、赣昆等,而京剧等剧种也受到昆曲的深刻影响。这里耍重点谈到的是传字辈的艺术家在帮助和推动其他戏曲剧种的改革、创造和发展中,发挥了直接的、重要的作用。比如越剧,袁雪芬老师曾说过,越剧有两个奶娘,一个是昆曲,一个是话剧。越剧的表演,手、眼、身、法、步主要就是效法昆剧。1942年,袁雪芬邀请郑传鉴参加她的剧团的剧务部,参与排演,并在1945年正式成立了雪声越剧团后,又邀请郑传鉴担任技导,对越剧演员进行表演、身段方面的训练和指导。1947年,少壮越剧团、东山越艺社都特约郑传鉴为导演和技导。从上世纪40年代A50年代,郑传鉴为越剧、沪剧、锡剧、甬剧、苏剧和评弹书戏排演了百余个剧目,方传芸也为京剧、越剧、沪剧、淮剧等戏曲团体导演了一大批剧目。
  传字辈的影响还遍及话剧、民族舞、芭蕾舞等外来的艺术品种。新中国成立后,方传芸即被聘为上海戏剧学院讲师、副教授,担任表演系形体教研室主任,主持话剧演员的形体训练课程,并兼任上海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校教师,传授中国古典舞蹈。华传浩一度在新安旅行团等单位担任舞蹈教师。汪传钤也当过新安旅行团的舞蹈教师,后来一直担任华东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上海歌剧舞剧院的教师兼编导,并从事以昆剧身段为基础的中国古典舞的教学与创作工作。刘传蘅曾在武汉歌舞剧院担任舞蹈教学和创作,他们把昆曲的滋养带进了这些外来艺术,对这些戏曲剧种和艺术品种的改革、创作和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