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寒假社会调查报告(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精选多篇)】如何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寒假社会调查报告(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精选多篇)】如何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发布时间:2019-06-04 15:04:20 影响了:

第一篇:寒假社会调查报告范文(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土木工程系的大学生,我对这个问题一直都很关注。正好借着这次在寒假往返的列车上近100个小时的时间里,接触了很多民工,在与他们的谈话中,我进一步了解到他们的不易与艰辛!

调查地点:寒假往返的列车上

调查时间:寒假期间

调查方法:访谈(与近20个民工的谈话,聊天中对民工生活有了大体的了解)

在文中我将对如下两个问题进行阐述并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拖欠民工工资问题:许多民工一年的辛苦钱打了水漂,家里的生活没了着落。据调查,拖欠民工工资大多发生在建筑工地。在建筑攻打的民工劳动强度大,劳动和生活条件差。而建筑工程又流动性比较大,有关部门管理相对困难,许多民工工资被拖欠和克扣。这个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民工背井离乡,常年在外卖苦力,挣的是“血汗钱“和”活命钱“,拖欠民工工资,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从道义上讲,都是极其恶劣的行为。广大农民工对建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他们的付出,取得今天的建设成果是不可想象的,我想,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管什么原因都不应该,尤其是一些包工头恶意拖欠,行为特别恶劣,令人气愤。

是什么原因造成拖欠民工工资的事件屡见不鲜呢?据调查,拖欠民工工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建筑市场不规范。有的建筑队为了揽工程垫姿施工;而垫姿款也有可能是贷款来的,一旦发生资金短缺,很容易拖欠劳动者工资,损害民工权益。有的工程层层转包,加上监管不利,很容易发生“包工头“卷款逃逸,让辛辛苦苦一年的民工们血本无归。

我认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要“标本兼治“,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综合治理,一是布置各地认真清查,对查出或被投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要责令其及时补发。对据不补发的,要与有关部门一起帮助农民工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二是对严重拖欠农民工工姿的施工企业,依法给予制裁和惩处,作为不良记入企业信用挡案;性质恶劣的资质年检时按不合格处理,按低一级资质认定,三是因建筑单位拖欠企业工程款导致拖欠工资的,要会同有关部门追究建设单位责任。房地产项目资金不到位的,坚决不予办理施工许可;防地产企业施欠工程款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不准许其新开发项目,并在资质年鉴中予以处理。四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将制定建筑用户合同示范文本,在合同中对付款期限,拖延付款的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将农民权益写在条款上,对他们进行实实在在的保护。

(二)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民工哪里得知,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严重,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有些民工怕上当受骗不敢外出务工,有些为了讨要工钱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用绑架,暴力,跳楼,自杀等非正常手段解决,有些看别人靠非法手段聚敛财富相安无事,就放纵自己偷盗,抢劫,绑架,坑蒙拐骗等非法手段寻求生存生活,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是什么原因造成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呢?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通过我对着方面的查询与调查,总结出以下四点主要原因。

一, 现有法律对侵权者处罚太轻

社会实践调查中我发现一个怪现象,企业用人单位老板有意和民工不签合同,以便侵害民工权益在发生伤残赔偿是推脱责任逃避法律制裁,有些用人单位即便签了合同,大都是一企业老板自身利益为重,不考虑民工权益的霸权合同,民工一旦提出签订合同按法律享受权益时,往往遭到解雇开除。在我国人多岗少就业严峻的情况下,民工为了生存生活只能忍辱负重,任人宰割,民工给笔者算了一笔帐令人吃惊,按法律用人单位每年最少克扣侵占民工工资在5000元以上,有些老板动用暴力,黑社会等手段撒赖或卷款一跑,民工一年辛辛苦苦的血汗钱就付之东流,连吃饭回家成问题。一位民工以他600来人的单位为例,企业通过罚款不给加班费,结帐克扣压低工资等非法手段,一年仅侵占民工工资福利一项竟达四五百万元,触目惊心,不敢想象。而这些老板如此聚敛财富,到处挥金如土,横行霸道却无一人因此获罪判邢岂能不肆无忌惮。

二、科学有序地规范劳务市场管理秩序

目前劳务时常秩序混乱,监管失控,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放任自流,危害社会。职介应由劳动部门统一管理。以规范劳务市场秩序纳入科学有序监督管理体系。

三、管理责任到人,严重失职监管不力

劳务监管要责任到人,分片负责,对处理不当引起集体上访,闹事酿成流血时间的,应对当地政府,劳动监察部门负有责任的人员进行记过、撤职、开除等相应的处罚,以避免因管理失职,不力造成危害社会。

四、建立健全民工权益监督保障体系

劳务监察部门要经常对民工工资、福利发放,三险的交纳进行坚持督促形成工作制度。这样就形成工会协作,劳动监督,政府法律作后盾的一体的社会保障民工权益体系。

五、民工侵权纠纷法院应该先受理后收费

民工遭遇侵权后,大都因手续不全,交不起各种费用被执法部门拒绝受理,这导致民工铤而走险,用非正常手段解决,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在人多岗少九月严峻特殊国庆下,对交不起诉讼费的,应先受理,判决执行后扣除。

切实保护民工的切身利益,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通过这次调查,作为土木的大学生,我更是感到了一种责任感。我要趁着大学阶段在学习和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作一名合格的为民工照相的工程师。

黄山学院 张伟

xx年2月20日

第二篇: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调查报告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土木工程系的大学生,我对这个问题一直都很关注。正好借着这次在寒假往返的列车上近100个小时的时间里,接触了很多民工,在与他们的谈话中,我进一步了解到他们的不易与艰辛!

调查地点:寒假往返的列车上

调查时间:寒假期间

调查方法:访谈(与近20个民工的谈话,聊天中对民工生活有了大体的了解)

在文中我将对如下两个问题进行阐述并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拖欠民工工资问题:许多民工一年的辛苦钱打了水漂,家里的生活没了着落。据调查,拖欠民工工资大多发生在建筑工地。在建筑攻打的民工劳动强度大,劳动和生活条件差。而建筑工程又流动性比较大,有关部门管理相对困难,许多民工工资被拖欠和克扣。这个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民工背井离乡,常年在外卖苦力,挣的是“血汗钱“和”活命钱“,拖欠民工工资,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从道义上讲,都是极其恶劣的行为。广大农民工对建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他们的付出,取得今天的建设成果是不可想象的,我想,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管什么原因都不应该,尤其是一些包工头恶意拖欠,行为特别恶劣,令人气愤。

是什么原因造成拖欠民工工资的事件屡见不鲜呢?据调查,拖欠民工工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建筑市场不规范。有的建筑队为了揽工程垫姿施工;而垫姿款也有可能是贷款来的,一旦发生资金短缺,很容易拖欠劳动者工资,损害民工权益。有的工程层层转包,加上监管不利,很容易发生“包工头“卷款逃逸,让辛辛苦苦一年的民工们血本无归。

我认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要“标本兼治“,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综合治理,一是布置各地认真清查,对查出或被投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要责令其及时补发。对据不补发的,要与有关部门一起帮助农民工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二是对严重拖欠农民工工姿的施工企业,依法给予制裁和惩处,作为不良记入企业信用挡案;性质恶劣的资质年检时按不合格处理,按低一级资质认定,三是因建筑单位拖欠企业工程款导致拖欠工资的,要会同有关部门追究建设单位责任。房地产项目资金不到位的,坚决不予办理施工许可;防地产企业施欠工程款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不准许其新开发项目,并在资质年鉴中予以处理。四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将制定建筑用户合同示范文本,在合同中对付款期限,拖延付款的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将农民权益写在条款上,对他们进行实实在在的保护。

(二)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民工哪里得知,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严重,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有些民工怕上当受骗不敢外出务工,有些为了讨要工钱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用绑架,暴力,跳楼,自杀等非正常手段解决,有些看别人靠非法手段聚敛财富相安无事,就放纵自己偷盗,抢劫,绑架,坑蒙拐骗等非法手段寻求生存生活,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是什么原因造成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呢?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通过我对着方面的查询与调查,总结出以下四点主要原因。

一, 现有法律对侵权者处罚太轻

社会实践调查中我发现一个怪现象,企业用人单位老板有意和民工不签合同,以便侵害民工权益在发生伤残赔偿是推脱责任逃避法律制裁,有些用人单位即便签了合同,大都是一企业老板自身利益为重,不考虑民工权益的霸权合同,民工一旦提出签订合同按法律享受权益时,往往遭到解雇开除。在我国人多岗少就业严峻的情况下,民工为了生存生活只能忍辱负重,任人宰割,民工给笔者算了一笔帐令人吃惊,按法律用人单位每年最少克扣侵占民工工资在5000元以上,有些老板动用暴力,黑社会等手段撒赖或卷款一跑,民工一年辛辛苦苦的血汗钱就付之东流,连吃饭回家成问题。一位民工以他600来人的单位为例,企业通过罚款不给加班费,结帐克扣压低工资等非法手段,一年仅侵占民工工资福利一项竟达四五百万元,触目惊心,不敢想象。而这些老板如此聚敛财富,到处挥金如土,横行霸道却无一人因此获罪判邢岂能不肆无忌惮。

二, 摆补正民工权益保障的位置

在一些地方,保护民工权益还停留在口头上,只喊口号,不见行动,如有行动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制订政策文件时如同儿戏,政治口号满篇,只字不见硬措施,强手段。前段时间新闻媒体对北京某执法部门落实每月按时不足额给民工发工资时,出台这样条款“用人单位每月保证300元工资,如有困难的单位可逐步落实“,这种摸棱两可,愚弄民众的文件进行了有力地批评就是典范一例。我们不明白,出台这样的单位领导为何对用人单位那么地暧昧,处处考虑周到,就连每月足额发工资的法规于不顾大打其折扣,让只发300元,还是有困难可逐步落实。相反,对民工竟是那么的冷漠,苛刻。他们不会不知道民工这点血汗钱是一家人赖以为生的救命钱,按时没有他民工家里的老人、妻子、孩子就要挨额,无法生活。当企业用人单位发生侵害民工权益和特大恶性以及流血事件是,有部门追究,有写领导竟以影响投资环境,安定团结冠冕堂皇的理由进行袒护,压制处理。可从来没有任何部门,任何领导以为自己为虎作伥,才是真正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劳务市场监管不力

目前全国劳动力市场而言,企业老板,用人单位私招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职业更是鱼目混杂,坑蒙拐骗,泛滥成灾,发生侵权后无人过问;而拿着纳税人工资的当地政府,劳动监督部门连自己管辖内有多少用人单位,多少在业人员都搞不清楚。执法摆出一副官僚衙门作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民高了相互推委,久拖不决。按说一个地区拖欠民工工资,侵权事件,恶性流血时间频繁发生,当地政府,劳动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可至今没有人和部门因此受到处罚。如此执法,如此监管全国拖欠民工工资达千亿元之后就不足为怪了。

四、受害民工投诉艰难

民工遭受侵权后,按说解决途径很多,可向劳动监察,政府,信访,劳动仲裁,法院等执法部门投诉得到解决,可事实上民工投诉极其艰难。因国情人多岗少就业严峻,民工要求用人单位签定合同往往遭解雇,开除。这样的法律,这样的公道,久而久之民工不再相信法律、相信公道,有冤大都自人倒霉。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如何解决拖欠民工工资的问题和切实保障民工权益,我将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解决拖欠民工工资问题要“标本兼治”,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综合治理。一是布置各地认真清查,对查出后被投诉拖欠农民工资的单位,要责令其及时补发。对拒不补发的,要与有关不满一起帮助农民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二是对严重拖欠农民民工工资的施工企业,按低一级资质认定。三是因建设单位拖欠施工器乐工程款导致拖欠工资的,要会同有关部门追究建设单位责任。房地产项目资金不到位的,坚决不予办理施工许可;房地产企业拖欠工程款导致拖欠民工工资的,不批准其新开发项目,并在资质年检中予以处理。四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将镇定建筑用户合同示范文本,在合同中对付款期限、拖延付款的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将农民权益写在条款上,对他们进行实实在在的保护。

对于保证民工权益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法制,加大打击侵权粒度。

现有法律对侵权时间大都以罚款不了了之,处罚太轻,起不到应有作用。在私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民工占用企业老板的财产大都好的罪判刑。而企业老板有意侵害民工权益聚敛财产却相干无事。

二、科学有序地规范劳务市场管理秩序

目前劳务时常秩序混乱,监管失控,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放任自流,危害社会。职介应由劳动部门统一管理。以规范劳务市场秩序纳入科学有序监督管理体系。

三、管理责任到人,严重失职监管不力

劳务监管要责任到人,分片负责,对处理不当引起集体上访,闹事酿成流血时间的,应对当地政府,劳动监察部门负有责任的人员进行记过、撤职、开除等相应的处罚,以避免因管理失职,不力造成危害社会。

四、建立健全民工权益监督保障体系

劳务监察部门要经常对民工工资、福利发放,三险的交纳进行坚持督促形成工作制度。这样就形成工会协作,劳动监督,政府法律作后盾的一体的社会保障民工权益体系。

五、民工侵权纠纷法院应该先受理后收费

民工遭遇侵权后,大都因手续不全,交不起各种费用被执法部门拒绝受理,这导致民工铤而走险,用非正常手段解决,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在人多岗少九月严峻特殊国庆下,对交不起诉讼费的,应先受理,判决执行后扣除。

切实保护民工的切身利益,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通过这次调查,作为土木的大学生,我更是感到了一种责任感。我要趁着大学阶段在学习和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作一名合格的为民工照相的工程师。

阅读更多好范文调查报告:

生态渔业学发展观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

当地夜市地摊文化调查报告

当金钱与事业发生冲突调查报告

第三篇:关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调查报告

国际商务学院应用英语1001班徐冰佳

摘要: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三个适宜”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否进一步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生的群体,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可农民工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农民工工资待遇低、时常会遇到工资被拖欠、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工伤事故多和政治权利、文化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等问题。由此引发了各种矛盾与冲突。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劳动执法,把农民工纳入社会险,保障其应有待遇,真正成为城市组成部分,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三个适宜”城市中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民工;权益;维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逐渐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特别是近几年已进入快速转型阶段。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和市场对大量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吸纳,全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独具迁移倾向已成为人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人类流动的频率和距离使其不同于其他物种”。据报道,我国已有1/3(约1.6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约为1.2亿人,其中进城农民工约1亿人,跨省就业的农民工约6000万人,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型城市。

嘉兴市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城市,也是浙江省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十五”期间涌人嘉兴市的农民工数量呈不断增长之势。据《浙江省人口发展报告》中的数据,2014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嘉兴市的农民工为58.99万人;2014年底,涌人嘉兴市的农民工总数已达148.95万人,相当于嘉兴市户籍人口的44.6%。农民工的大量涌入给当地政府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缺乏有效的调节手段,农民工在培训就业、劳动工资、子女教育等方面还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完全同等的待遇。在有些地方,甚至某些已经明确或应该享有的权利还经常受到侵害和剥夺。这种状况如果不予以改变并进行妥善协调处理,很容易在特定区域、某些事情的处理上导致社会冲突,进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嘉兴市农民工的结构特点

嘉兴市农民工的结构特点主要为:来源的外省化、受教育程度的中低化、居住时期稳定化、以体力劳动为主。这是由地区差异、自身条件、家庭状况、就业需求和当地政策等因素决定的。

1.性别结构。从调查的400份问卷中统计得知,男性人口为217人,占54.3%;女性人口为187人,占45.7%。农民工男性占比比2014年末嘉兴市户籍人口中男性占51%的比例高出3.3个百分点,女性占比比嘉兴市户籍人口中女性占49%的比例低3.3个百分点,外来农民工人口中男女比为116:100。此外,分析其地区结构,一是以省外人口为主,外省农民工占全部农民工的比例为85.75%;二是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居多,中西部地区占80%以上。

2.文化结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中,文盲3人,占0.75%;小学65人,占16.25%;初中216人,占54%;高中79人,占19.75%;中专22人,占5.5%;大专10人,占2.5%;本科及以上5人,占1.25%。可见,嘉兴市农民工文化结构以中低文化程度为主,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8l%。

3.居期结构。农民工居住时间反映了人口稳定程度。据调查,嘉兴市农民工在本地的居

住时间为:不足半年的21人,占5.25%;半年至1年的51人,占12.75%;1至2年的97人,占24.25%;2至3年的80人,占20%;3至5年的73人,占18.25%;5年以上的78人,占19.5%。可以看出,半年以上的占94.75%,1年以上的占82%,居期以中长期为主,这说明嘉兴市外来农民工人口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4.从业结构。就业于本地各类民营服装企业的172人,占43%;就业于建筑业的128人,占32%;就业于第三产业的86人,占21.5%;其他的14人,占3.5%。制造业仍然是接收农民工的主要部门,而从业于需要较高专业技能的金融保险、房地产、交通、电信、教育文化艺术等行业的农民工极少。由此可知,一方面说明了用人单位对人才选择设置的门槛,农民工要想寻找一份满意工作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印证了目前农民工在一些劳动密集型而非智力型部门就业较多的社会现象,如服装业、建筑业、餐饮业等,在这些部门里,农民工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

5.就业渠道。嘉兴市大部分农民工工作取得方式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或自己寻找。调查显示,通过亲朋好友介绍者为192人,占48%;靠自己努力寻找者为144人,占36%,上述两者人数占总人数的84%。通过职业介绍所介绍的为26人,占6.5%;通过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介绍的为22人,占5.5%;其他为16人,占4%。400名农民工没有1名是通过政府直接安排取得工作的。

二、嘉兴市农民工权益保障现状

(一)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调查显示,嘉兴市大部分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超出了劳动法规定的时间。每天工作6小时以内的只有2人,6~8小时的53人,8~10小时的206人,10~12小时的52人,12~14小时的25人,14小时以上的17人,不清楚的4人。符合劳动法规定每天工作8小时的为55人,占13.75%,超过8小时的有341人,占86.25%。通过对农民工访谈,像建筑业、服装业、餐饮业等农民工,每月没有休息日。农民工平均月收入(含实物等)为1164.2元,其中男性月收人为1236.1元,女性为1103.6元,折合成正常工作时间(双休日、每天8小时)计算,农民工月收入水平与当地居民相比还是普遍偏低的。调查还显示,农民工就业的行业间收入水平有所差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服装业收入比平均水平要高出约20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民工收人水平与其智力、技能和体力有着最直接的联系。此外,85%,的农民工基本能按时拿到工资,总体情况较好。

(二)教育权利有失公平

农民工受教育权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和农民工本身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嘉兴市农民工子女就学存在较为突出的不平等现象。在统计的314份问卷中,有225名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子女就学存在不平等现象,占71.6%,表现在学校、教师和当地居民子女对农民工子女关心爱护不够,个别学校存有歧视态度。有89名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子女就学没有存在不平等现象,占28.4%。嘉兴市农民工子女就学大部分在农民工的家乡学校。在剔除没有子女的农民工后,共有198份有效问卷,有46人的子女就读于本地公办学校,占23.2%;有37人的子女就读于当地农民工子弟学校,占18.7%;有115人的子女就读于农民工的家乡学校,占58.1%。调查还显示,农民工子女就学感到困难排序依次为:学费太贵、将来升学问题、公办学校进不去、附近没有合适学校。在统计的225份问卷巾,有101人认为子女就学学费太贵,占44.9%,农民工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实际花费为2439.7元;有54人

认为子女将来升学存在问题,占24%;有37人认为子女不能进入当地公办学校,占16.4%;有22人认为附近没有合适学校,占9.8%;还有11人认为是其他原因,占4.89%。

统计显示,嘉兴市只有很少的农民工参加各种职业培训。在288份调查问卷中.参加过培训的为49人,占17.01%;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有239人,占82.09%。对参加过培训的49人进行统计,有23人参加过2次培训,20人参加过3次培训,6人参加过4次培训。原因是由于就业的行业造成的,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大多是一些技术工人或服务业(餐饮)。嘉兴市农民工由于自身学历、技术原因,能参加各种职业培训的较少。

(三)生活质量相对较低

“生活质量”是一个复杂、多层面的概念,通常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客观的生活质量主要是指物质层面,如居住水平、消费水平和娱乐休闲机会等,而主观的生活质量通常用生活满意程度和幸福体验测试加以量化。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将生活质量主要限定在生活的客观方面比较合理。400名农民工问卷统计显示,嘉兴市农民工以居住在出租房为多数,有257名农民工居住在出租房,占64.25%;有105名农民工居住在单位宿舍(工棚),占26.25%;有13名农民工自己买房子,占3.25%;有6名农民工居住在亲友家,占

1.5%;有5名农民_工居住在雇主家,占1.25%;还有14名农民工居住在其他地方。此外,在统计的280份问卷巾,农民工平均每人居住面积为10.07平方米,平均每月居住费用为271.15元。调查还显示,农民工在嘉兴市每月的食品开支平均为360.08元。在统计的382份问卷中,每月开支100元的2人,占0.52%;开支200元的19人,占4.97%;开支300元的56人,占14.66%;开支400元的206人,占53.93%;开支500元的99人,占25.92%。虽然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但农民工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辛。

(四)社会保障严重滞后

在对400份问卷多向选择调查显示,有151人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占总人数的37.75%。在参加社会保险人员中,大部分农民工由于单位性质和自身工作原因迫使其参加了某种保险,如t伤保险或养老保险等,自己主动提出参加各种社会保险的比较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综合保险则更少。与农民工交谈中得知,一方面,农民工就业区域、单位不稳定,随意跳槽现象比较突出,没有时间考虑参加各种保险;另一方面,对现阶段各种社会保险制度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例如,由于养老保险在跨地区之间无法实施统一一费率转接制度,因此,虽然农民工就业单位愿意支付应负的部分费用,而农民工由于:工作的不稳定性不愿意支付自己应负的部分费用,大多数农民工认为还不如把自己负担的缴费部分“落袋”为安。可见,探索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低缴费、广覆盖、能接转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势在必行。

(五)维权机构收效甚微

由于农民工大多数就业于私营企业,部分私营企业还属于家庭作坊性质,因而单位工会组织不太健全。调查显示,有49.5%的单位还没有工会组织。即使工会组织健全的单位,也只有44.19%的农民工参加了工会组织。不参加工会组织的理由,有63.33%农民工不知道怎样才能加人,29.17%农民工自己不想参加,认为目前工会组织发挥作用很少,纯粹是一种形式,还有5.83%农民工是单位不让参加。当农民工一旦遇上困难,找老乡帮助是首选。362名农民工问卷统计显示,在遇到困难时,有221名农民工选择老乡帮忙,占61.05%;有37

名农民工选择本市人帮忙,占10.22%;有38名农民工选择前两者外的朋友帮忙,占10.5%;找企业工会组织帮忙者为47人,占12.98%;选择其他的19人。显然,农民工遇到困难时,老乡关系远远超过企业工会组织。

此外,嘉兴市农民工业余时间精神文化生活主要有看电视、和老乡聊天、看报纸杂志、上网、打扑克。在对400名农民工业余时间精神文化生活多项选择统计显示,有224人次选择看电视,占32.32%;有155人次选择和老乡聊天,占22.37%;有137人次选择看报纸杂志,占19.77%;有87人次选择上网,占12.55%;有61人次选择打扑克,占8.8%;有29人次选择去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社会公共福利设施,占4.19%。

三、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政府责任

农民工权益保障是新时期的一个崭新课题,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强调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各级政府既要考虑农民工的需要,也要考虑本地群众的需要;既要关心外地农民工的就业,也要关心本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职工的就业;既要出台新的农民工管理服务政策,也要兼顾上下、内外、前后同类政策和相关政策的衔接。在确定相关政策措施时,综合考量财力、物力及资源环境、社会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各类人群的认识、接受程度,努力做到需要与可能、力度与进度、可行性与操作性的统一,稳中求进,分步推进。

(一)优化农民工就业环境

劳动就业是农民t的第一取向,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基,也是政府管理服务的第一要务,各级政府必须把加强就业服务放在重要位置。第一,建立平等就业机制。实行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统一的就业政策,平等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取消所有使用农民工的行业和工种的限制,取消涉及农民工进入嘉兴市就业的所有行政性收费,免费向农民工提供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免费提供求职登记、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第二,建立合同签约机制。规范劳动合同,提高用人单位与就业人员的签约率。查处不签约、不履约和签约不及时、不公正行为。第三,建立足额发薪机制。劳动部门要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农民工资水平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应明确规定每月工资发放的日期,并以货币形式足额、定时发放工资。健全欠薪保证金、企业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及时查处拖欠和克扣工资行为。第四,建立劳动保护机制。政府部门应监督用人单位严格执行有关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特殊保护、消防安全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第五,建立专业培训机制。政府应为农民工免费提供劳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维权意识等方面的培训,劳动部门和用人单位应组织开展农民工的专业技术培训,为相当部分农民工的骨干进入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创造条件。

(二)统筹农民工子女就学

政府管理部门要把农民工子女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以提高农民工子女人学率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第一,政策问题。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发展规划和工作范围,列入教育经费预算。采取多种形式吸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做到与本地居民子女一视同仁。第二,硬件问题。一方面要加快农民工子女学校校舍、设备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大公办学校投入力度,并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可用资源,增加农民工子女就学。第三,体制问题。农民工子女学校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办在乡镇的参照当地

完全小学管理模式。经批准举办的农民工子女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第四,管理问题。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尤其是师资队伍、教育质量和校园安全必须常抓不懈。第五,收费问题。凡要求到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按照就近原则统筹安排入学,取消各种赞助费、借读费,对生活特别闲难的农民工子女纳入教育券资助范围。

(三)提高农民工生活居住质量

政府部门应从实际出发,从“五个一批”人手,逐步改善农民工的居住生活环境。第一,根据“适度集中,统一规划”的原则,建设一批政府投资或产权属于政府的农民工公寓,其建设用地可执行工业用地价格。第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可在现有用地上按一定比例集中连片建设一批农民工公寓,改善本企业农民工居住条件。第三,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投资兴建一批农民工公寓。第四,整治一批城乡结合部的出租房屋,改善周边公共设施,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确保向农民工出租的房屋在安全、卫生等方面达到规定的标准。第五,出台一批优惠政策。农民工公寓的水、电等收费参照本地居民标准执行。规范农民工公寓的经营行为,切实降低农民工的生活成本。

(四)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既是他们的共同愿望,也是实施农民工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部门要本着个人自愿、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农民工保障水平。当前,要把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列为重点,按照低门坎设置、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的思路,突破扩幅增量、个人账户、转移接续、及时兑现等难点,把五大保险全面实行并逐步完善起来。同时,根据条件和可能,开展对生活困难的农民工的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环境。各类医疗机构对农民工就医要与本地居民一视同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将其服务覆盖面扩大到辖区常住人口,引导农民工就近就医。

(五)保障农民工政治民主权利

用人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要有农民工代表参加,参与民主管理。农民工与本地人员同等享受法律援助。农民工有依法参加工会的权利,外来人员集中的行业、企业要加快工会组建工作,提高农民工人会率。各级工会组织要督促用人单位认真履行法律法规,积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将农民工纳入各级各部门组织开展的优秀党员、优秀团员、优秀人才、劳动模范等评选范围。市政府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农民工,并授予荣誉称号。此外,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进一步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取消农民工在嘉兴市享受教育、科学、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福利设施、场所的限制,本市范围内的电大、夜大等教育设施以及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公园等科学文化娱乐设施,农民工与本市居民应同等享受。

指导教师:王彩芳

第四篇:有关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调查

有关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调查

10级房地产经营与估价(1)班201405043103吴娜娜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请关注wWw.HaOWord.cOM)题,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对这个问题一直都很关注。正好借着这次在暑假的时间里,接触了很多当地打工的外地农民工,在与他们的谈话中,我进一步了解到他们的不易与艰辛。

调查地点:当地的建筑工地

调查时间:暑假期间

调查方法:访谈(与近20个民工的谈话,聊天中对民工生活有了大体了解)调查人:吴娜娜

在文中我将对如下两个问题进行阐述并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拖欠民工工资问题

许多民工一年的辛苦钱打了水漂,家里的生活没了着落。据调查,拖欠民工工资大多发生在建筑工地。在建筑工地打工的民工劳动强度大,劳动和生活条件差。而建筑工程又流动性比较大,有关部门管理相当困难,许多民工工资被拖欠和克扣。这个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民工背井离乡,常年在外卖苦力,挣的是“血汗钱”和“活命钱”,拖欠民工工资,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从道义上讲,都是极其恶劣的行为。广大民工队建筑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没有他们的付出,取得今天的建设成果是不可想象的。我想,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管什么原因都不应该,尤其是一些包工头恶意拖欠,行为特别恶劣,令人气愤。是什么原因造成拖欠民工工资的事件屡见不鲜呢?据调查,拖欠民工工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建筑市场不规范。有的建筑队为了揽工程垫姿施工,而垫资款也有可能是贷款来的,一旦发生资金短缺,很容易拖欠劳动者工资,损害民工权益。有的工程层层转包,加上监管不利,很容易发生包工头卷款逃逸,让辛辛苦苦一年的民工们血本无归。

(二)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民工哪里得知,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严重,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有些民工怕上当受骗不敢外出务工,有些为了讨要工钱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用绑架、暴力、跳楼、自杀等非正常手段解决。有些看别人靠非法手段聚敛财富相安

无事,就放纵自己偷盗、抢劫、绑架、坑蒙拐骗等非法手酸寻求生活生存,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是什么原因造成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通过我对这方面的查询与调查,总结出以下四点主要原因。

1、 限于法律对侵权者处罚太轻

在调查中我发现一个怪象,企业用人单位老板有意和民工不签订合同,以便侵害民工权益在发生伤残赔偿是推脱责任逃避法律制裁。有些用人单位即便签了合同,大都是一企业老板自身利益为重,不考虑民工权益的霸权合同,民工一旦提出签订合同按法律享受权益时,往往遭到解雇开除。在我国人多岗位少就业严峻的情况下,民工为了生存只能忍辱负重,任人宰割,民工算了一笔账令人吃惊,按法律用人单位每年最少克扣侵占民工工资在5000元以上,有些老板动用暴力、黑社会等手段耍赖或卷款一跑,民工一年辛辛苦苦的血汗钱就付之东流,连吃饭回家都成问题。一位民工以他600来人的单位为例,企业通过罚款不给加班费,结账克扣压低工资等非法手段,一年仅侵占民工工资福利一项竟达四五百万元,触目惊心,不敢想象。而这些老板如此聚敛财富,到处挥金如土、横行霸道,却无一人因此获罪判刑能不肆无忌惮吗?

2、摆正民工权益保障的位置

在一些地方,保护民工权益还停留在口头上,只喊口号,不见行动,如有行动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制定政策文件时如同儿戏,政治口号满篇,只字不见硬措施、强手段。前段时间新闻媒体对北京某执法部门落实每月按时不足额给民工发工资时,出台这样条款“用人单位每月保证300元工资,如有困难的单位可逐步落实”,这种模棱两可、愚弄民众的文件就是典范一型。我们不明白,出台这样的单位领导为何对用人单位那么地暧昧,处处考虑周到,就连每月足额发工资的法规于不顾大打折扣,让只发300元,还是有困难可逐步落实。相反,对民工竟是那么的冷漠、苛刻。他们不会不知道民工这点血汗钱是一家人赖以为生的救命钱,按时没有他民工家里的老人、妻子、孩子就要挨饿,无法生活。当企业用人单位发生侵害民工权益和特大恶性以及流血事件时,有部门追究,有些领导竟以影响投资环境和安定团结冠冕堂皇的理由进行袒护、压制处理。可从来没有任何部门、任何部门以为自己为虎作伥,这才是真正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

的主要因素。

3、劳务市场监管不力

目前全国劳动力市场而言,企业老板、用人单位私招成为普通的社会现象,职业更是鱼目混杂、坑蒙拐骗、泛滥成灾、发生侵权后无人过问。而拿着纳税人工资的当地政府,劳动监督部门连自己管辖内有多少用人单位,多少在业人员都搞不清楚。执法摆出一副官僚衙门作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相互推诿、久拖不决。按说一个地区拖欠民工工资、侵权事件、恶性流血事件频繁发生,当地政府和劳动部门负有不可妥协的法律责任,可至今没有人和部门因此受到处罚。如此执法,如此监管全国拖欠民工工资达千亿元之后就不足为怪了。

4、受害民工投诉艰难

民工遭受侵权后,按说解决途径很多,可向劳动监察、政府、信访、劳动仲裁、法院等执法部门投诉得到解决,可事实上民工投诉极其艰难。因国情人多岗位少就业严峻,民工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往往遭到解雇、开除。这样的法律,这样的公道,久而久之民工不再相信法律、相信公道,有冤大都自认倒霉。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如何解决拖欠民工工资的问题和切实保障民工权益,我将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要“标本兼治”,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综合治理。一是布置各地认真清查,对查出或被投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要责令其及时补发。对拒不补发的,要与有关部门一起帮助农民工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二是对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施工企业,依法给予制裁和惩处,作为不良记入企业信用档案,性质恶劣的资质年检时按不合格处理,按低一级资质认定。三是因建筑单位拖欠企业工程款导致拖欠工资的,要同有关部门追究建设单位责任。房地产项目资金不到位的,坚决不予办理施工许可。房地产企业拖欠工程款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不准许其新开发项目,并在资质年鉴中予以处理。四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将制定建筑用户合同示范文本,在合同中对付款期限,拖延付款的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将农民权益写在条款上,对他们进行实实在在的保护。

(三)对于保证民工权益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法制,加大打击侵权力度

2、科学有序地规范劳务市场管理秩序

3、管理责任到人,严惩失职监管不力

4、建立健全的民工权益监督保障体系

5、民工侵权纠纷法院应该受理后收费

(四)总结

农民工也是靠自己双手和劳力获得金钱,并没有什么让别人瞧不起的,我们不应抱着嘲笑他们的眼光。他们的坚持和奋斗努力,有时候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那种不畏艰辛、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国家也应该对于民工的政策稍加整改,使他们的权益得到真正的保障,不要让他们的努力付之东流。人并没有贫富贵贱、三六九等之分,对于民工我们应该尊敬他们。可曾想过,我们城市一栋栋的高楼,一座座的桥,是他们一砖一瓦辛辛苦苦的搭建起来的,他们站在建筑的最前端,有时还要冒着受伤的危险;可曾想过,他们的手脚上厚厚的茧是为了什么;可曾想过他们这么努力,也只是希望家人过得好一点呢。希望全社会都能尊重他们。我们是社会的一整个整体,不能如一盘散沙,那样会多么的混乱。让我们全社会一起创造美好的蓝图。

第五篇:关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寒假往返的列车上

调查时间:寒假期间

调查方法:访谈(与近20个民工的谈话,聊天中对民工生活有了大体的了解)

一、问题的提出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全国进城务工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2亿左右。今后时期,农村富余劳动力会越来越多地逐渐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中来,农民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土木工程系的大学生,我对这个问题一直都很关注。正好借着这次在寒假往返的列车上近100个小时的时间里,接触了很多民工,在与他们的谈话中,我进一步了解到他们的不易与艰辛!

二、问卷情况

见附录一、本问卷共发放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6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

三、调查结果与数据统计分析

采取面访、拦截调查方式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此次共调查552名农民工,其中固定岗位就业的427个,灵活就业的125个。此次调查发现的外出农民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工年龄均为18—50岁,以青壮年为主,40岁以下的占90%。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占农民工的7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1.3%。35岁以下的务工人员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50%以上,无职业技能者占41%。

1、调查显示,该村有58%的农民工从事建筑类等体力劳动,而从事家政类、餐饮类等行业的农民工只各占了2%。

2、劳动时间周期过长平均每周工作六天半 。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59天,平均每天工作9.52小时。从每天工作时间来看,工作8小时和不足8小时的占43.66%,。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的占56.34%。从每周工作时间上来看,69.20%的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20.83%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5-7天,只有9.96%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5天及以下。

3、收入偏低,平均月收入仅976元,报酬常被克扣,调查数据表明,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为976元。从收入分组来看:小于500元的占12.32%,500-700元的占17.39%;700-900元的占20.65%;900-100元的占11.96%;1000元以上的占37.68%。

4、劳动合同仍被忽视签订者不到四成。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签订劳动合同的占37.50%。其中,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占57.97%,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占13.04%,签订临时合同的占28.99%。比较清楚合同内容的占了38.16%,一般了解合同内容的占了20.77%,不大清楚和完全不清楚合同内容的只占14.01%和2.90%。

5、购买保险意识差绝大多数无三险,据调查,农民工没有购买保险的情况居多,94.38%的没有购买养老保险,89.66%没有购买医疗保险、96.74%没有购买失业保险、87.83%的

没有购买工伤保险。

7、在问到该村农民工“是否遇到过拖欠甚至苛扣工资等情况”时,竟有74%的农民工回答“遇到过”,仅有26%的农民工回答“没遇到过”。更令人吃惊的是,其中有57.84%的农民工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竟达三次以上,一次以上三次以下的也达到了35.13%。

8、而对于用工单位拖欠工资这一情况,有48%的农民工选择了“忍起吞声”,有28%的农民工选择了“自己去用工单位索取”,而选择“去有关部门寻求帮助”的仅有24%,所占比例是最小的。

四.思考与总结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既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农民工对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也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同时,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也是一项亟待解决而又相当艰巨的任务,对农民工的差别对待是于法不容的,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持续地发展。

a农民工外出务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拖欠,克扣民工工字:许多民工一年的辛苦钱打了水漂,家里的生活没了着落。据调查,拖欠民工工资大多发生在建筑工地。在建筑攻打的民工劳动强度大,劳动和生活条件差。而建筑工程又流动性比较大,有关部门管理相对困难,许多民工工资被拖欠和克扣。这个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民工背井离乡,常年在外卖苦力,挣的是“血汗钱“和”活命钱“,拖欠民工工资,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从道义上讲,都是极其恶劣的行。据调查,拖欠民工工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建筑市场不规范。有的建筑队为了揽工程垫姿施工;而垫姿款也有可能是贷款来的,一旦发生资金短缺,很容易拖欠劳动者工资,损害民工权益。有的工程层层转包,加上监管不利,很容易发生“包工头“卷款逃逸,让辛辛苦苦一年的民工们血本无归。

二 工作时间过长

国家有文件明确规定职工每日的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而据我们在当地考察了解,该村企业知法犯法,无限制地延长农民工的劳动时间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企业经营者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漠视,对农民工人身的歧视。企业通过延长农民工的劳动时间来增加产量,以获取高额利润。每天10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繁重而乏味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肉体上的折磨,更是精神上的摧残。当地农民工反映这是他们发生工伤事故的一大诱因。

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企业经营者这种完全不顾农民工死活的做法,当地政府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制止。

三 工伤保险与权益保障的缺失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职工在上岗前,企业必须为职工买工伤保险,该村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该村绝大部分人是从事建筑类等体力劳动,生命安全随时面临着挑战,工伤保险是他们唯一的保障。然而值得我们质疑的是,在这些企业的不规范操作下,其职工一旦遇到工伤事故,他们的医疗费又该如何解决呢?

对此,我们作了进一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46.18%的农民工回答“自付医疗费”,有18.70%农民工回答“轻伤自己付,一旦是重伤,企业承担一部分”。对于这些拿农民工生

命开玩笑的企业,其工伤的轻重的判断又存在着不合理,因此而引起许多矛盾,这是影响我国国内稳定的一大毒瘤。在劳动合同方面,该村农民工在进城务工时仅有26%人与用工单位签定了劳动合同,几乎有3/4的农民工没有与用工单位签定劳动合同。

b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原因。农民工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过渡时期的一个特殊现象。一方面,传统农业积聚了大量的社会生产力,现代农业又排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剩余;另一方面,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导使农业劳动力逐渐参与到现代工业中。在这种转变中,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使农民工权益保护比较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①农民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传统观念强,现代法制观念淡薄。“中国的基层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至今基本上仍上一个熟人社会。人们长期在一个地方或者同一个单位生活,形成了各种相互牵连,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人们不愿意为了一般的权利纠纷而严格依法处理,伤及这种社会关系,倒是愿意放弃一些权利,赢得一些情理,以改善同周围的社会关系。”农民工的这种传统意识和较低的文化素质,使适应工业社会需要的现代法治观念极难为他们所接受。这样,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农民工既不能以传统方式保护好自身利益,也不能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③农民工的无组织性,且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基本没有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微乎其微,就业渠道狭窄,在劳动力竞争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

3、政策原因

①社会保障政策的不完备

尽管国家为了保护劳动,通过《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了企业的行为,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但是,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不是城市职工,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正是这些结构性的制度安排,使农民工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而成为边缘群体,也正是这种边缘性的社会地位使其难以享受社会保障权益。农民工的工资没有保障、安全工作条件没有保障、疾病工伤治疗没有保障、福利没有保障、养老没有保障、子女的教育没有保障。对广大的农民工而言,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巨大的漏洞,这些漏洞使得少数不法企业肆无忌惮地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②力不从心的法律援助政策

调查数据表明,大约每四个农民工中就有一个拿不到工资,或者被拖欠,问题确实异常严重。可能人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被克扣工资的农民工不运用法律手段告雇主,而宁愿采取个人报复、私了的方式呢?这显然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不懂法有关系。但是当农民工的利益受到侵犯时,我们的管理部门也负有一定责任。对比城市管理人员对农民工罚款的“主动性”,我们就可以明显地意识到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和国家法规政策的缺位。

六、结论与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作用日益彰显。劳动力市场化调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不断提高。与此相反,传统管理体制仍未得到根本改革,城乡隔离模式下的许多制度仍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有效地保护。从同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来看,对农民工的差别对待是于法不容的,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持续地发展。因此,从制度上消除不合理的障碍,切实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既是广大农民工的迫切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维护农民基本权益的建议

一是要提高对维护农民工基本权益的认识。维护农民工基本权益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真研究农民工问题,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好维护农民工基本权益的工作,实现农民工体面劳动。

二是制定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各项社会保险,对农民工这支主力军来说,存在着缺陷和不适应,应采取积极措施,优先考虑农民工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

三是在组织进行各种技能技术培训的同时应当重视对农民工的法律常识培训。通过法律援助公众教育和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等创新方法使农民工知晓劳动者所享有的基本权利。组织农民工参与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工素质。

四是切实保障农民工的经济利益。加大工资协商力度、提高农民工代表参加工资集体协商谈判的能力,建立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制度、工会代表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以及农民工参与民主管理制度。实现企业经济与农民工工资的同步增长。

五是要推动建立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必须坚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动员社会各界和各个方面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健全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形成依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合力。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

实践作业

报告名称: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评阅教师:任课教师姓名

提交时间:(学期)2014—2014—2

第一篇: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对旅客有关车票实名制看法的实践调查

作者:赵伟

在本次寒假期间,高一一班赵伟和庞宁于2014年1月20日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火车站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一次关于对旅客有关车票实名制看法的实践调查,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

一、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中国大陆在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发生一种大规模的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春运。春运期间客流量非常大,每年的春运的客流量都超过大陆人口总数,有十多亿人次。为了缓解春运期间的买票压力,2014年元旦起,全国所有旅客列车实行车票实名制。简单的说,火车票实名制就是旅客凭有效身份证件购买火车票。旅客在中国各火车站购买在试行实名制车站上车的异地、联程等车票也需要凭有效身份证件。为了了解旅客对车票实名制的看法,我们进行了本地火车站的一次问卷调查,了解旅客对车票实名制的满意程度。

二、活动过程及结果

我们首先印了40份问卷,问卷共10个问题,均有关于车票实名制的满意程度,然后分成两组进行问卷分发,分发给不同年龄段的人们。

调查结果如下:66.3%的人觉得车票实名制虽然不方便,但是给老百姓买票提供了保障;26.7%的人认为车票实名制过程太繁琐,而且对春运“一票难求”的状况没有什么作用;82.6%的人支持继续进行车票实名制,并觉得这是打击票贩子的很好途径;也有33.6%的人认为这样会增加售票的信息录入时间和验票的信息核对时间,降低工作效率,影响人流疏散,加剧人群滞留,容易形成挤压伤人事件隐患,并且可能造成假证件的泛滥和证件出租成风 ;65%的人对实名制个人信息的保障表示怀疑。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大多数人对车票实名制持支持态度,认为火车票实名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票贩子,更能有利于维护公民乘坐火车的权利,改变当前火车票购买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但是也有部分人觉得推行火车票实名制在法律上缺乏依据,过程繁琐,工作效率低,有证件丢失或被盗的危险,并不能完全杜绝黄牛票的存在。

三、对活动结果提出的建议:

旅客对车票实名制的看法总体来讲还是支持的,然而管理部门还有需要改进 的地方:

1、 加强火车站秩序的管理,防止进站拥挤;

2、 加强对居民身份信息的保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3、 加强对身份证件的查管,以免不法分子用假证件浑水摸鱼;

4、 增加进站口,增加售票时间,增加验票窗口,以提高效率;

5、 旅客最好提前两个小时进站,减少排队带来的影响。

通过本次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我们了解了社会调查的基本步骤,并增强了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总体来说,由于初次调查,过程中还面临着各种问题,希望 可以逐渐克服。

第二篇: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了解农村中小学生获得压岁钱的情况,并作出评价,提出建议。

二.调查时间:2014年2月4日~6日(大年初二至初四)

三.调查地点:1.老家2.附近的学校3.朋友家

四.调查对象:20名中小学生

五.调查方法:1.电话采访2.上网查询 3、实地询问

六.调查问题:

1.你的压岁钱来源有哪些?有多少?

2.你计划如何消费你的压岁钱?是买书、捐款、游玩还是其他?

3.你的压岁钱的实际消费有多少?

七.调查过程:我和**进行了分工调查,每人调查十人。主要采取实地走访和电话采访来调查当地一些中小学生。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有些同学的压岁钱还未拿完,有些同学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压岁钱等。

八.调查结果:

(一)中小学生的压岁钱主要来源于自己的亲戚,而且每年的数额较固定。

(二)小学生的压岁钱明显高于中学生。

(三)大部分小学生的压岁钱都存起来和用来交学费,而中学生的压岁钱则是用来买书、游玩,并且一部分存起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只有少数同学的压岁钱没有结余,其他大部分同学都有80%的结余。

(四)50%的同学表示愿意拿出一部分钱捐款,30%的同学表示没有考虑过,另外20%的同学坚决不愿意捐款。

九.调查结论:

1.压岁钱主要来源于亲戚,说明登门拜年的中华传统仍然颇为流行,但亲戚给他们压岁钱,父母就要给他们的表兄表妹、堂姐堂弟压岁钱,而且如果亲戚很多的话,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2.大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岁钱越来越少,说明长辈们已经看到了我们的成长!大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而不是为自己压岁钱的减少而伤心难过。

3.大家的压岁钱的使用都比较科学,基本没有浪费的现象,说明大家都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而且在压岁钱的使用上,也变得更主动,说明大家已有了支配自己财产的能力,希望大家再接再厉。

十.建议:

①压岁钱在我国传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一年只有一次,所以不可不给。但各位家长应给予适当的压岁钱,以免助长攀比、浪费之风。

②中小学生已经基本有了使用自己压岁钱的能力,家长不应该再让他们把压岁钱全部上交,在我们的调查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如果家长实在不放心,可以给他们一小部分的压岁钱自己使用,培养他们的理财能力。

③大家要把压岁钱当作一种亲情的体现,无论多少,都是心意。不要对压岁钱的数额过分在意,正确地对待和使用压岁钱。

④建立自己的账目,记录自己用钱的各项数据,更好地使用自己的压岁钱。

第三篇: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1、对某市居民的购物方式进行调查的结果,超市以其3倍的优势取代了商场成为了某市人购物的首选场所,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90年代初,超市以其自由的购物环境、方便的结帐方法和实惠的商品价格博得了老百姓的青睐,并迅速占领了市场,这是一项成功的尝试,不仅给顾客也给商家带来了“丰收”。

当然,商场作为传统的购物场所,还是以“老大哥”的身份占据着排行榜的第二位,但以1:3的差距输给超市,是否应该好好想想该怎样重新吸引客源呢?!

也有很多人选择电视购物和网上购物,但大多数是年轻人以及白领。这说明人们对这种新型购物方式了解还不是很普遍。希望未来它能为人们带来更方便、更快捷的生活。

2、对某市居民在购买商品时最注重因素的调查结果:质量是人们在购物是最注重的因素,这与我预想的相同。可见在做不到“价廉物美”的时候,人们宁可选择“物美”。

其次便是“个人喜好”,占到总数的1/4还要多,由此说明某市人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购物已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经济和精神负担。“买自己所爱,爱自己所买”已成为新购物时尚。

再次人们的品牌意识渐渐树立,有1/5的被调查对象说他们对名牌商品的质量、信誉比较放心,所以宁可价格稍微贵一点,只要用得放心也就无所谓了。

另有5%的人选择了服务,这与以前看售货员脸色买东西的时代大不同;现在哪个营业员敢对顾客不客气,顾客一投诉,那个营业员轻则该月奖金报销,重则被“炒鱿鱼”。这不仅是为了提高信誉以增加客源,更是对顾客的一种尊重。

3、对某市居民购房方式的调查结果。有39%的的被调查者属于保守派,选择了攒够了钱再买,这是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不过有人为了买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奔忙一辈子,到老了买了一所房子却没等享几天福便撒手人寰了,而那所辛苦一辈子得来的屋子便必然转到了其儿女名下,这难道说不是一种悲剧吗?

其次是选择首期付款+公积金贷款+按揭贷款,选择该项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相信自己赚钱的能力,所以这辈人就享受上了,早早地有了私房,住腻了就出租或是转手,得来的钱再买更新的更大的。

其中只有13%的人选择了向亲友借钱购房,这与中国传统的“在家靠父母,再外靠朋友”的俗语大相径庭。在现代社会向父母借钱说不出口,毕竟他们养了你二十几年,花的钱和情是你一辈子都换不清的,你还好意思伸手向他们要钱?由于计划生育,亲人也少得可怜,到时候还不了钱,他们又不好意思上门要债,结果弄得双方都很尴尬,调查报告《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再说朋友,也都是这年纪,这经济水平,能有什么钱?

4、对某市居民度双休日方式的调查结果。从上图可以看出,有34%的人在双休日里做着我未曾预想到的事,一问才知,他们在双休日里仍要工作或学习,我不得不感叹现代生活真的如此繁忙吗?

接下来,有1/5的人选择了整理家务,选择该项的以中年人居多,他们平时工作繁忙,儿女又正于读书阶段,双休日他们便在家陪孩子,做家务,补补睡眠等。

还有16%的人选择了上街购物,这和以前的赶集很像,是中国人传统的渡假方式。

另有10%的人选择了用上网来度过双休日,这其中有九成以上是十几、二十几的年轻人。

各有6%的人选择了文化消费和健身运动,这在前几年看来还是浪费时间的事,但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精神文明以及全民健身已经深入到寻常百姓家了。

只有5%的人选择了走亲访友,这样的人情关系是不是过于淡泊了?

5、对某市居民对“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的评价。

有93%的人选择了“没有过时”或“应赋予新的内容”。其实这两项的意义大致相同,当问及对于应赋予新的内容的理解时,其回答相仿:该花的时候就花,毫不心疼;不该花的时候一分钱也不浪费。

我本以为生活在现代都市里人们,赚得多花得也多,会认为“勤俭节约”是老一辈人才恪守的道德观念;这代人会认为学习上一代人的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是有违于新新人类“舍我其谁”的准则的。而这次的调查结果实在叫人高兴,我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好地得到了延续。

6、哪项消费占您个人收入的比重最大

一半以上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生活必需品,这类人走向两个极端——离退休人员和刚刚步入社会的打工者。

其次是选择文化娱乐健身的,说明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再次是有15%的人选择了子女消费,其年龄在25~35岁和35~50岁两个段之间,正于青黄不接之际。而选择应酬交际的4%的人的职业都是私营业主。

7、您会花多少钱在“包装”自己上

有八成以上的被调查者用于化妆品以及服装、首饰等包装物上的钱占了个人收入(或零花钱)的30%或以下,本小组成员认为这是最恰当的用法。当然不乏因为工作需要或个人喜好特别注重外表的,这些人花一半甚至更多的钱在“包装”自己上。没有人选择用90%的收入去装点自己。

第四篇:2014年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此次问卷调查主要集中在区域和社区环境、社区规划与配套、建筑与户型、物业管理等方面,是对京城消费者住房需求的一次较为全面的征询,也充分表明了珠江地产一贯秉持的“好生活,在珠江”的开发理念和服务精神。据统计,被调查者中30至45岁的中青年人占据了绝对的主力,占64.4%,家庭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占29%,5000-10000的占32%,10000元以上的占4%。30至45岁的中青年人多数已经拥有商品房或其他形式的自有住宅,这一年龄段的人大多事业家庭都较为成熟、稳定,他们在年轻时购置的商品房或房改房已经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随着住房二三级市场的开放,他们潜在的需求将得到释放;此外有很多目前租住公寓的人,他们也会考虑购置房产。调查结果表明:1、消费者选择购房的区位偏好日益多元化,但朝阳区和泛cbd地区仍是热点区域被调查者中49%希望居住在朝阳区,19%希望居住在丰台区,希望居住在通州区的人约9%,另有23%希望居住在其他区。购房者最倾向于居住在朝阳区的理由有三点:(1)它是是北京主要的涉外活动区域,cbd规划方案的确定更明确了朝阳区的区域特征;(2)从居住环境优劣的角度考虑,区内亚运村、望京及其以北地区空气自然环境优良,居住区集中,区域人文环境好;(3)东四环路打通,国贸桥、地铁复八线通车,通州区轻轨地铁开工,区域交通优势明显。此外,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考虑在南城购房,其主要原因是南城房价相对便宜,购房者更易于选择到价位适中,品质高档的社区,同时,南城改造力度的不断加大也增强了人们对于该区域的信心。对于社区周边环境的期望,许多被调查者同时选择了两项,约41%的被调查者期望居住在三、四环边,29%期望居住在泛cbd区域,9%的人喜欢郊野风光。可见,环线的概念在人们心目中已发生变化。购买者倾向的区域已经不再是二环至三环之间,而转变为三环至四环之间。与此同时,许多人愿意居住在泛cbd区域,主要原因是cbd商业核心区的形成,使得城市的核心居住区域外移。2、消费者越来越看重社区的景观环境,并且喜欢居住在有相当规模的大社区51%的被调查者期望滨河而居,68%的人喜欢水景园林。由此可见,傍水而居、亲近自然是许多人的居住理想,所以水景住宅理所当然受到购房者的推崇。因此,利用自然水系或在小区内建造人工湖泊、瀑布、喷泉、水景广场演绎都市水文化是开发商明智的选择。对于社区建筑环境的期望,32%的被调查者喜欢河边林荫跑道,34%希望有人工湖,选择河边大型艺术广场和社区中轴线广场的人数都约占25%,选择社区艺术中心的人不多。关于社区的理想规模,68%的人认为是30-50万平方米,选择50-100万平方米的约有15%,选择100万平方米以上的约9%,只有5%的人选择30万平方米以下。按照一般规律,居住区社区规模大,居住者就会感到居住的环境更加舒适、生活更加方便。比如购物、子女就学、医疗、娱乐设施及物业管理等等方面,只有社区达到一定规模,这些条件才会同时具备。所以,多数人选择30-100万平方米的社区。但是,如果社区规模太大可能会受到购房者的抵触。3、社区配套仍是消费者购房的重要考虑因素,社区的休闲娱乐和运动健康功能日益凸显结果显示,住房消费者对居住区公建配套有较多要求。住房消费者最希望社区提供的公建配套依次是学校及幼儿园,会所设施,超市。医院和保健中心等其他选项在问卷中都有涉及,难分主次。关于会所设施的功能选择,在休闲娱乐和运动保健之间,住房消费者无明显倾向。由于温泉的保健疗效众所周知,37%的人希望会所具有温泉保健的功能。游泳池、网球场、室外林荫跑道、篮球场、乒乓球场是住房者需求较多的娱乐设施,其中希望有游泳池的人最多,有59%。结合被调查者的收入水平进一步的分析可知,对公建配套的需求出现了分化,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对公建配套设施要求不同,收入在5000-10000元的消费者,对环境、休闲、娱乐、文化等设施的需求较高;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消费者更注重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建配套设施(如学校、超市等)。被问及希望居住区域所具备的交通工具时,选择地铁、轻轨的人最多,约72%,56%的人希望社区有公交车,另有18%的人希望有社区中巴。由此可见,公共交通的状况仍是许多购房者考虑的重要因素,地铁、轻轨因其快速、便捷受到众多购房者的青睐。4、板楼依旧受宠,低密度住宅深受消费者喜爱关于住宅类型,板楼仍旧受到众多住房消费者的青睐,选择小高层板楼的占25%,选择高层板楼占16%;蝶型塔楼因其对采光、通风条件的改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同,选择蝶型塔楼的占33%;喜欢高层塔楼的人只有3%;另外由于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选择联排别墅的有8%,选择低层复式的有12%,选择独立式别墅的也占到了9%,且选择这三项的被调查者中,80%收入在10000元以上,这说明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加大和污染的加剧,使得高收入群体倾向于购买低密度住宅,从而享受舒适、清新的生活环境。 5、大户型需求旺盛,独居者和投资型买家成为小户型住宅的主力客户群体调查表明,85%以上的消费者所选择的购房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其中选择单元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上的人约占35%,其余则有15%的购房者会选择10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而对于房屋套型的选择上,则以三居室居多,所占比例为56%,其次为对两居室的选择,被选率为22%。购房者对大面积户型需求旺盛的同时,独居者和投资型买家正成为小户型住宅的主力客户群体。69%的被调查者最希望的客厅面积为30-40平方米,74%的人会选择20-30平方米的主卧,61%期望卫生间为6-8平方米,54%的人认为理想的厨房面积为8-10平方米。59%的被调查者认为理想的复式住宅的面积为160-210平方米。住房消费者对住房的要求已经由“住的开”变为追求居住(推荐打开范文网wWw.haowOrd.Com)的舒适性、功能性。6、市场呼唤精装修住宅调查显示,72%的被调查者希望购买全部精装修的住宅。购房者生活、工作节奏快,多数对房子的装修和装饰没有太多的经验,如果有实力的发展商能提供有品质保证的精装修成品房,既减少了受那些不讲信用的和低素质的装修商蒙骗的可能,又可以不必长期受左邻右舍装修污染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将装修与住房一次性进行按揭贷款,所以精装修商品房会受到购房者的青睐。可以预见,市场上的毛坯房被精装修成品房取代已是大势所趋,它是成熟的开发商和成熟的住房消费者的共同选择。7、物业管理的内涵不断深化统计结果显示,消费者所要求的物业管理的服务内容既包含社区局域网、防盗报警等智能化服务,也有家庭保洁、定餐,上门维修、订机船票、提供医疗保健咨询等私人化服务,涉及到了居家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说,在消费者购房心理日趋成熟的今天,楼市竞争的焦点已经从以往的价格、地段等因素,更进一步延伸到服务方面的角逐,谁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谁就能抓住住房消费者的心。此外,消费者希望得到质优价低的服务,60%的被调查者能接受的物业管理收费标准在3元/平方米以下。8、价格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的需求状况良好,中端市场需求相对不足12%的被调查者选择4000元/平方米以下的商品房,33%选择单价为4000-5000元/平方米的商品房,24%可接受5000-6000元/平方米的商品房,12%选择的单价范围为7000元以上,选择6000-7000元/平方米的人最少,只占9%,另有10%认为单价无所谓,只要总价合适就行;70%的被调查者接受的总房价款在60万元以下,能接受总价为100万元以上的人占9%;选择总价为60-80万元的人15%。这表明,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的需求状况良好,而中端市场由于改善居住的那部分需求因为二三级市场不完善而未被激活,所以需求相对不足。其中,能承受的首付款为15万元以下的占43%,15-25万元之间的为34%,承受的首付款在25万元以上的人占23%。可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支持对刺激有效需求有重要作用。9、消费者看重发展商知名度96%的被调查者非常重视发展商的知名度,一般重视的有4%,几乎没有人在此问题上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消费者支付能力的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对住宅不仅仅只是功能上的需求,而且还有精神方面的需求。有品牌的公司就有信誉和实力是众多住房消费者的共识,一个优良的品牌,不仅能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信心,而且还能给消费者一种成就感和地位感,给予其参与社会竞争的勇气和力量,所以对品牌的追求已成为他们选择住房的重要因素。3月10日,珠江地产在其东部项目——珠江绿洲现场举行盛大的抽奖活动。珠江地产为支持“自己的家自己做主”问卷调查活动的广大北京市民准备了丰厚的奖品——“小别克”轿车、珠江合生会超值积分、韩国世界杯门票和四日游、广州游。人人有机会摘取大奖,那就得让您的运气做主了!

第五篇: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两个月的寒假许多同学没有选择回家休息,更多的是选择出去锻炼自己,包括义务支教,挂职锻炼,社会实践,打工等等.其中利用这段时间打工的同学占绝大部分.而且这种现象是越来越普遍,为此,我利用暑假的一点时间做了这个报告.对大学生兼职原因,利弊,体会等等做了详细的剖析,在对这些问题的调查中更全面的了解了大学生兼职这一现象. 下面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大学生兼职的原因

1社会动因

大学生兼职的原因是多样而复杂的,它与社会现实直接相关,并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它是整个社会变迁大环境下的产物.社会经济的转型和高等教育的变革为大学生兼职提供了条件和动力,而家庭的低收入和家长的支持以及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大学生走上兼职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必须要理清兼职的深层社会动因;才能准确把握,正确引导.其中兼职有利更好的了解社会,锻炼能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兼职获得报酬,缓解经济压力.在调查中考虑经济因素的同学占大多数.由此可见,目前的大学生兼职状况与期望的帮助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最初目的相差甚远

2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我对我身边的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73、5﹪的人做过兼职,69、6﹪的人认为兼职可以增强对社会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当问到做兼职的首要目的是什么时,35、6﹪的人认为是锻炼个人能力,34、9﹪的人认为是增加社会经验,25、8﹪的人做兼职是为了赚钱 ,24、0﹪的人表示在选择兼职工作是时候只要能赚钱,其他无所谓.虽然赚钱不是第一位的原因,但参与调查的学生中58、2﹪的人表示赚到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钱很有成就感.选择兼职工作时,53、5﹪人倾向于兼职能体现个人和价值,不在乎专业是否对口.

二大学生兼职种类分析

兼职人气排行榜的百分比:促销 43、3 家教 39、9 服务生 26、3销售 21、1市场调研元 17、5 校园代理 15、8 导购9、4 其他7、0 自己经营生意 6、4 文员 4、1 翻译1、2导游 1、2 礼仪 0、6

1家教

适合某一门或几门学科功底扎实,善于沟通,讲解能力较好的同学.随着近期小语种学习热潮掀起,各小语种专业的同学找家教会有很大便利.

优点:工作时间固定,工作环境相对安静轻松,即可以用到自己储备的知识有可以接触社会锻炼口头表达,思维和应变能力.

缺点:单纯重复以前的知识,对专业学习和动手能力没有太大帮助. 2促销员

优点:各企业多利用周末和假日进行产品推销,一般不与学习时间冲突,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耐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由于短期销售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可以结识很多同龄朋友. 缺点:有的促销劳动强度较大,需从早到晚,要有一定的耐力和体力.

3礼仪

优点:薪酬较高,接触高层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人的上进心,工作前一般要经过严格的形体训练.对自身形象塑造有很大帮助.

缺点:越光鲜的舞台,背后的风险和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一定要小心.

4翻译

优点:适合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外语水平,工作十分灵活学习与赚钱同步. 缺点:对个人能力要求较高,有时酬薪与付出不成比例

5服务生

优点:麦当劳等快餐店品牌形象良好,是认识社会的一个好窗口,工作需要你时刻保持招牌式微笑,身心自然变开朗,对反映能力和记忆能力的提高又很大帮助.

缺点:薪水不高,工作时间长,一不小心与顾客发生冲突会被罚的很惨.

三大学生兼职的利弊

<一>大学生兼职的好处

1对于那些缺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应该结合专业特长进行技能提升,或进行针对性的岗位实践,尽量减少做一些销售,市场调查等非专业的简单劳动,这样即不能实现增加就业资本的初衷,又浪费了毕业前的宝贵时间.

2职场也是有规则的,不管是显规则还是潜规则;把兼职当成自己即将迈入的职场,多用心历练.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下的失落心态,如何处理好与办公室老同志工作搭档的人际关系,如何遵守办公室礼仪,都是职场新人要做的工作,因此这个职场情商锻炼就更加重要. 3性格决定命运.在服务业性格特质更决定了服务质量,多数服务员都希望员工具备细腻明锐的观察力,阳光般的热情开朗与亲和力.虽然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或经验获得不多,但能克服心理障碍,改善性格缺陷就是最大的收获.

<二>大学生兼职的弊端

1耽误学习时间,大部分人不能协调好学习和打工的时间安排

2工作之后的劳累分散精力,无心学习

3容易影响对金钱的态度,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人生观,过早形成拜金主义

4社会很复杂,大学生打工容易被骗

5并不是所有的兼职都能起到锻炼实践能力的作用,而在校期间时间很宝贵,不必急着提高实践能力,不如用四年的时间多泡炮图书馆.因为打工以后还要打,但这样接受文化熏陶的机会不会再有了.

6想提高实践能力,有其他方法,如参加学生会,学校社团,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等.在学校的组织下相对安全,时间安排相对合理,同样可以锻炼自己.

7如果单纯是为了解决财务问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如助学金,奖学金等.这些方式也需要学生的责任心,为了申请成功,学生会主动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变得更优秀.

四大学生兼职的一些建议

1大学生打工找单位,最好咨询学校的老动就业中心,或者由学校负责联系用人单位.如果必须自己找,也要找正式的企业单位.

2出现克扣工资情况,可向老动部门投诉,通过老动仲裁,确定双方的老动关系以及具体的待遇问题.

3签合同.应聘成功,应与兼职单位签订老动合同,以书面形式确保自己的权利.大学生兼职属于短工行为,合同中最重要的就是约定具体的工作时间.确定工资数额,工资支付时间及方式.

4不要轻信路边的招聘广告,拒绝高薪诱惑.

5不要轻易掏钱.不要轻易交钱给中介机构或用人单位,交钱前要多咨询,一问三不知,急着收钱的单位,多半是黑中介.一定要多加小心.

最后在我看来,在选择兼职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使兼职让自己成长,成熟.不要把赚钱看成唯一的目的,真正在里面所获有价值的东西.同时也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谨防上当受骗.

第一篇: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乡镇及村处在基层工作的最前沿,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其政务、村务公开备受群众关注,是人民群众评判农村党风政风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政权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乡镇及村的政务和村务公开工作,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带着这一问题,最近,我到一些乡镇、村和部分农户进行了重点调研。

做法与特点

通过调查,感到近年来乡镇及村坚持把推行政务、村务公开作为提高行政效率,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件大事来抓,使政务、村务公开不断由点向面,由少到多,由小到大深入推进,并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发展,既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又增强了广大干部依法行政、清正廉洁的意识,促进了党风、政风和党群干群关系的明显好转。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特点:

——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乡镇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乡镇长任组长的村务公开领导小组,确定了具体工作人员,制定了工作规划,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政务、村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建立了政务、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为这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证。

——氛围浓厚,认识统一。调查中我们注意到,大多数乡镇和村对政务、村务公开的宣传引导抓得比较紧,通过多种形式,认真组织乡镇及村社干部学习领会推行政务、村务公开的有关文件、政策规定、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内容要求,增强了抓政务、村务公开的自觉性。尤其是针对一些干部中存在的怕失权而不想公开,嫌麻烦而不愿公开等模糊认识,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提高了思想认识。同时,还利用多种新闻媒体开展有关政务、村务公开方面的系列宣传报道,激发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载体健全,形式多样。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乡镇及村在推行政务、村务公开中,把采取切实措施、建立有效载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目前,乡镇在办公地均设立了机关概况、政务公开、行政执法流程图等三种标示牌,建立了政务公开记录和公开档案,并完善了硬件设施,设立了固定公开栏,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同时还依托政府网站向外发布政务信息,扩大公开面;村务有公开登记簿,有的还设立了固定公开栏。在公开形式上,结合各自实际,广泛采用了公开栏公开、会议公开、广播电视公开或张榜公布,都比较行之有效。

——内容明确,重点突出。政务方面,对涉及干部职工和群众利益的事项都坚持公开,尤其是把容易滋生腐败的行政行为和七站八所的各种税费收缴、工程项目实施、宅基地审批、救济救灾款物发放、计生指标安排、财政收支、考核奖罚等与干部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当作了公开的重点。村务方面,坚持以"八公开"(村级财务收支公开、物资管理公开、集体土地管理使用公开、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和婚姻情况公开、农民应承担的税费收缴指标和收缴情况公开、小电价小电费收支公开、村级干部报酬公开、村级组织的各类重大决策公开)为主要内容,将公开的重点和核心放在了村级财务公开上。

问题与成因

从调查看,近年来,乡镇、村两级在推行政务、村务公开方面虽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敷衍应付,公开不规范。政务、村务公开目前虽然在乡镇、村两级得到普遍推行,但同公开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来衡量,仍存在不够规范完备的地方:公开时间不及时,对一些需要公开的事项不按规定时间要求公开;公开地点不适中,政务、村务公开栏多数设在乡镇机关或村址内,不便于群众浏览,特别是公开栏仅设1~2处,更不能适应居住较为分散群众的实际;公开内容不完整;个别村"犹抱琵琶半遮面",只公开一些不痛不痒的内容,而对群众意见大的"热点"问题遮遮掩掩,不愿公开甚至不公开、半公开,避重就轻;公开程序不严谨,公开中的有关事项主要由乡镇和村干部唱"独角戏",民主理财、议事和村民代表组织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

二是疏于监督,机制不完善。一方面,目前农村一些基层组织没有一套完善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监督组"为主体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即使部分有的,也没有很好发挥作用,形同虚设。另一方面,政务、村务公开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一些与之相关的制度不够配套完善,该建立的没有建立,该落实的没有落实,加之考核与奖罚也不完全到位,经济的有关问题,监督的主体是广大村民。但目前二者之间还缺乏有机联系,互动性不够,存在两张皮的问题。

五是忽视反馈,效果不明显。对有些事项的公开,只重公开前的形式,而轻公开后的结果,有公开无落实,很少认真考虑公开后如何搜集群众的反馈意见,认为公开后就万事大吉。尤其是个别乡镇和村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举报的事项不能正确对待,该正面答复解释的不答复解释,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整改解决,导致群众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引发事态,激发矛盾。

分析存在上述不足和问题的根源,我们认为:从主观上看,一是部分基层干部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心态各异,主要是怕暴露问题、怕失权、怕揭短、怕麻烦、怕引发矛盾引起群众上访,从而不想或不愿公开。二是一些群众在思想上也存在种种困惑和疑虑,担心公开工作能否真的行得通、落得实、有成效,是否会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从而思想上缺乏信心,缺乏起码的参与监督意识;三是"两手抓"的职责意识淡薄,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搞好了有政绩,而公开工作是软任务,排个名次,触动不大,由此导致对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司空见惯;四是受利益驱动,怕公开会损伤小团体和个人利益,敷衍应付,支吾差事。从客观上看,有的基层干部对政务、村务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和方法不大了解掌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无从下手,不尽如人意;个别乡镇、村领导为创造"政绩",争时间、抢速度,追求轰动效应而不注重质量和实效,以为下发个文件、开个会议或者建个公开栏,就万事大吉,对于进一步抓好清理财务、后续监管、民主评议、监督考核等一系列重要环节将置之不理;还有的奖罚和制度约束不到位,致使履行职责不认真,工作不落实,使政务、村务公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对策与建议

目前,基层政务、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解决。

一、深化宣传教育,切实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在农村推行政务、村务公开,由于涉及面广,影响大,触动基层干部的自身利益较多,推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首先应抓住解决思想认识这个关键,加强领导,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政务、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以及具体要求和标准。教育乡村干部克服思想顾虑,树立公仆观念、群众观念和法制观念,勤政廉政,切实解决少数干部怕公开、担心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重视公开和不懂公开的问题。同时,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知事权、议事权和监事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切实解决群众不关心公开,不参与公开和不会监督公开、不敢监督公开的问题,不断为政务、村务公开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完善规章制度,切实解决行为不规范的问题

乡镇、村政务、村务公开必须从健全制度入手,使之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要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围绕每个环节的严格、规范操作,制定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财务监督、财务公开、村干部任用、干部任期离任审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对政务、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方式、时间及管理监督等工作也应逐一作出明确规定,并不断予以改进和完善,使公开工作进一步做到有制可循、有制可依、依制办事、违制必究,从而更好地推进公开工作在管理上由"以人管"到"以制度管"、"靠制度管"的大转变。还应把政务、村务公开纳入经常性工作,对政务、村务管理的重大事项和公开后干部群众的反馈意见,及时认真处理,始终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回音,个个有落实。

三、严格考核奖罚,切实解决责任不落实的问题

进一步推行政务、村务公开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政务、村务公开纳入对乡镇及村整体工作的目标管理和考核内容之中,坚持量化考核,严格奖罚,并同经济利益挂钩。建立乡镇和村干部领导责任制。在执行政务、村务公开过程中,一定要对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范围等作出硬性规定和明确要求,要从乡镇到各村、从乡镇领导干部到一般工作人员、再到驻(联)村干部,以及村干部和有关责任人,都应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范围,并以此作为考核政绩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工作搞得好的要及时进行通报表彰,对工作一般的进行诫勉谈话或批评教育,要求限期整改,对工作差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的,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做到严惩重罚。

四、强化制约机制,切实解决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务、村务公开的内部监督机构。如政务、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并促其真正发挥作用;二要强化群众监督。建立政务、村务公开意见登记簿,设置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广泛收集和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三要强化人大、政协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应定期进行巡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纪检监察机关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结合执法监察和纠风工作经常性地检查政务、村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蓄意应付差事,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的人和事予以严肃处理。

五、注重协作衔接,切实解决成效不明显的问题

当前乡镇和村政务、村务公开由多家部门、单位依据各自的职权范围和工作分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抓,在具体工作中容易产生相互间的依赖或推诿,最终结果是效率低下,成效不明显。为此,各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工作中的相互沟通和协作配合,既履行好自身职能,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同时,乡镇和村也要将自己的政务、村务主动公开、及时公开,尤其要把涉农价格、收费以及与农民利益相关的项目、资金、物资及时公布,并注意公开内容的对应性、公开目标的一致性,民主评议的统一性、组织领导的整体性,使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及时互动,衔接配套,取得实效。

第二篇: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乡镇及村处在基层工作的最前沿,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其政务、村务公开备受群众关注,是人民群众评判农村党风政风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政权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乡镇及村的政务和村务公开工作,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带着这一问题,最近,我到一些乡镇、村和部分农户进行了重点调研。

做法与特点

通过调查,感到近年来乡镇及村坚持把推行政务、村务公开作为提高行政效率,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件大事来抓,使政务、村务公开不断由点向面,由少到多,由小到大深入推进,并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发展,既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又增强了广大干部依法行政、清正廉洁的意识,促进了党风、政风和党群干群关系的明显好转。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特点:

——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乡镇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乡镇长任组长的村务公开领导小组,确定了具体工作人员,制定了工作规划,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政务、村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建立了政务、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为这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证。

——氛围浓厚,认识统一。调查中我们注意到,大多数乡镇和村对政务、村务公开的宣传引导抓得比较紧,通过多种形式,认真组织乡镇及村社干部学习领会推行政务、村务公开的有关文件、政策规定、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内容要求,增强了抓政务、村务公开的自觉性。尤其是针对一些干部中存在的怕失权而不想公开,嫌麻烦而不愿公开等模糊认识,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提高了思想认识。同时,还利用多种新闻媒体开展有关政务、村务公开方面的系列宣传报道,激发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载体健全,形式多样。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乡镇及村在推行政务、村务公开中,把采取切实措施、建立有效载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目前,乡镇在办公地均设立了机关概况、政务公开、行政执法流程图等三种标示牌,建立了政务公开记录和公开档案,并完善了硬件设施,设立了固定公开栏,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同时还依托政府网站向外发布政务信息,扩大公开面;村务有公开登记簿,有的还设立了固定公开栏。在公开形式上,结合各自实际,广泛采用了公开栏公开、会议公开、广播电视公开或张榜公布,都比较行之有效。

——内容明确,重点突出。政务方面,对涉及干部职工和群众利益的事项都坚持公开,尤其是把容易滋生腐败的行政行为和七站八所的各种税费收缴、工程项目实施、宅基地审批、救济救灾款物发放、计生指标安排、财政收支、考核奖罚等与干部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当作了公开的重点。村务方面,坚持以"八公开"(村级财务收支公开、物资管理公开、集体土地管理使用公开、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和婚姻情况公开、农民应承担的税费收缴指标和收缴情况公开、小电价小电费收支公开、村级干部报酬公开、村级组织的各类重大决策公开)为主要内容,将公开的重点和核心放在了村级财务公开上。

问题与成因

从调查看,近年来,乡镇、村两级在推行政务、村务公开方面虽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疏于监督,机制不完善。一方面,目前农村一些基层组织没有一套完善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监督组"为主体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即使部分有的,也没有很好发挥作用,形同虚设。另一方面,政务、村务公开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一些与之相关的制度不够配套完善,该建立的没有建立,该落实的没有落实,加之考核与奖罚也不完全到位,影响了政务、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

三是多头管理,渠道不顺畅。围绕农村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各职能部门都作了大量工作,但也出现了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问题。比如关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和村务公开工作,有组织部、民政局、农经站、纪委等多家单位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抓工作,职能相互交叉,有时使得基层无所适从,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缺乏联系,衔接不紧密。目前,在推行政务、村务公开中,乡镇政务公开的主体是乡镇党政机关和干部以及行政行为,监督的主体是乡镇人大和上级党政机关。村务公开的主体是村级干部和与村集体经济的有关问题,监督的主体是广大村民。但目前二者之间还缺乏有机联系,互动性不够,存在两张皮的问题。

五是忽视反馈,效果不明显。对有些事项的公开,只重公开前的形式,而轻公开后的结果,有公开无落实,很少认真考虑公开后如何搜集群众的反馈意见,认为公开后就万事大吉。尤其是个别乡镇和村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举报的事项不能正确对待,该正面答复解释的不答复解释,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整改解决,导致群众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引发事态,激发矛盾。

分析存在上述不足和问题的根源,我们认为:从主观上看,一是部分基层干部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心态各异,主要是怕暴露问题、怕失权、怕揭短、怕麻烦、怕引发矛盾引起群众上访,从而不想或不愿公开。二是一些群众在思想上也存在种种困惑和疑虑,担心公开工作能否真的行得通、落得实、有成效,是否会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从而思想上缺乏信心,缺乏起码的参与监督意识;三是"两手抓"的职责意识淡薄,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搞好了有政绩,而公开工作是软任务,排个名次,触动不大,由此导致对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司空见惯;四是受利益驱动,怕公开会损伤小团体和个人利益,敷衍应付,支吾差事。从客观上看,有的基层干部对政务、村务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和方法不大了解掌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无从下手,不尽如人意;个别乡镇、村领导为创造"政绩",争时间、抢速度,追求轰动效应而不注重质量和实效,以为下发个文件、开个会议或者建个公开栏,就万事大吉,对于进一步抓好清理财务、后续监管、民主评议、监督考核等一系列重要环节将置之不理;还有的奖罚和制度约束不到位,致使履行职责不认真,工作不落实,使政务、村务公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对策与建议

目前,基层政务、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村务公开的深入有效开展,同时也引发了群众的不满。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一、深化宣传教育,切实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在农村推行政务、村务公开,由于涉及面广,影响大,触动基层干部的自身利益较多,推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首先应抓住解决思想认识这个关键,加强领导,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政务、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以及具体要求和标准。教育乡村干部克服思想顾虑,树立公仆观念、群众观念和法制观念,勤政廉政,切实解决少数干部怕公开、担心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重视公开和不懂公开的问题。同时,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知事权、议事权和监事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切实解决群众不关心公开,不参与公开和不会监督公开、不敢监督公开的问题,不断为政务、村务公开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完善规章制度,切实解决行为不规范的问题

乡镇、村政务、村务公开必须从健全制度入手,使之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要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围绕每个环节的严格、规范操作,制定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财务监督、财务公开、村干部任用、干部任期离任审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对政务、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方式、时间及管理监督等工作也应逐一作出明确规定,并不断予以改进和完善,使公开工作进一步做到有制可循、有制可依、依制办事、违制必究,从而更好地推进公开工作在管理上由"以人管"到"以制度管"、"靠制度管"的大转变。还应把政务、村务公开纳入经常性工作,对政务、村务管理的重大事项和公开后干部群众的反馈意见,及时认真处理,始终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回音,个个有落实。

三、严格考核奖罚,切实解决责任不落实的问题

进一步推行政务、村务公开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政务、村务公开纳入对乡镇及村整体工作的目标管理和考核内容之中,坚持量化考核,严格奖罚,并同经济利益挂钩。建立乡镇和村干部领导责任制。在执行政务、村务公开过程中,一定要对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范围等作出硬性规定和明确要求,要从乡镇到各村、从乡镇领导干部到一般工作人员、再到驻(联)村干部,以及村干部和有关责任人,都应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范围,并以此作为考核政绩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工作搞得好的要及时进行通报表彰,对工作一般的进行诫勉谈话或批评教育,要求限期整改,对工作差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的,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做到严惩重罚。

四、强化制约机制,切实解决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务、村务公开的内部监督机构。如政务、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并促其真正发挥作用;二要强化群众监督。建立政务、村务公开意见登记簿,设置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广泛收集和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三要强化人大、政协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应定期进行巡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纪检监察机关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结合执法监察和纠风工作经常性地检查政务、村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蓄意应付差事,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的人和事予以严肃处理。

五、注重协作衔接,切实解决成效不明显的问题

当前乡镇和村政务、村务公开由多家部门、单位依据各自的职权范围和工作分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抓,在具体工作中容易产生相互间的依赖或推诿,最终结果是效率低下,成效不明显。为此,各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工作中的相互沟通和协作配合,既履行好自身职能,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同时,乡镇和村也要将自己的政务、村务主动公开、及时公开,尤其要把涉农价格、收费以及与农民利益相关的项目、资金、物资及时公布,并注意公开内容的对应性、公开目标的一致性,民主评议的统一性、组织领导的整体性,使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及时互动,衔接配套,取得实效。

【好范文网范文网】

第三篇:对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对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通过对农村部分群众和村领导干部的走访调查总结了一些农村政务不公开的典型现象,并认真分析了根源所在,提出了几个实质性建议,希望本村政务可以得到切实改善。

关键字:政务公开干部

这个暑假利用了简短的时间在村委会内做了一些政务公开情况的调查。村委处在基层工作的最前沿,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其政务、村务公开备受群众关注,是人民群众评判农村党风政风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乡镇及村的政务和村务公开工作,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

通过近几天对广大群众的走访,观察部分群众对本村政务公开情况的态度。又对村级基层领导交谈,进行总结记录。从调查看,近年来,村委会在推行政务、村务公开方面虽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敷衍了事,公开不规范。政务、村务公开目前虽然在村委得到普遍推行,但同公开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来衡量,仍存在不够规范完备的地方:公开时间不及时,对一些需要公开的事项不按规定时间要求公开;公开地点不适中,政务、村务公开栏多数设在乡镇机关或村址内,不便于群众浏览,特别是公开栏仅设1~2处,更不能适应居住较为分散或较远者群众的实际;还有公开内容不完整,只公开一些重要的内容,而对群众意见大的"热点"问题遮遮掩掩,不愿公开甚至不公开或者半公开。

二是忽视监督,政务机制不完善。一方面,目前农村一些基层组织没有一套完善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监督组"为主体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即使部分有的,也没有很好发挥作用,形同虚设,相关重大事宜没有在村委会内讨论,仅是部分干部做决策。另一方面,政务、村务公开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一些与之相关的制度不够配套完善,该建立的没有建立,该落实的没有落实,加之考核与奖罚也不完全到位,影响了政务、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

三是多家管理,凝聚力不够。围绕农村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各职能部门都作了大量工作,但也出现了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问题。比如关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和村务公开工作,有组织部、民政局、农经站、纪委等多家单位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抓工作,职能相互交叉,有时使得基层无所适从,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忽视反馈,效果不明显。对有些事项的公开,只重公开前的形式,而轻公开后的结果,有公开无落实,很少认真考虑公开后如何搜集群众的反馈意见,认为公开后就万事大吉。尤其是个别乡镇和村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举报的事项不能正确对待,该正面答复解释的不答复解释,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整改解决,导致群众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引发事态,激发矛盾。

分析存在上述不足和问题的根源,我们认为:从主观上看,一是部分村委干部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主要是怕暴露问题、怕失权、怕伤人、怕麻烦、怕引发矛盾引起群众上访,从而不想或不愿公开。二是一些群众在思想上也存在种种困惑和疑虑,担心公开工作能否真的行得通、落得实、有成效,做表面文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从而思想上缺乏信心;三是"两手抓"的职责意识淡薄,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搞好了有政绩,出现了忽视农业而卖地搞工业的现象,而公开工作是软任务,排个名次,触动不大;四是受利益驱动,怕公开会损伤小团体和个人利益,敷衍应付。从客观上看,有的村委干部对政务、村务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和方法不大了解掌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无从下手,不尽如人意;个别村领导为创造"政绩",争时间、抢速度,追求轰动效应而不注重质量和实效,以为下发个文件、开个会议或者建个公开栏,就万事大吉,对于进一步抓好清理财务、民主评议等一系列重要环节将置之不理;还有的奖罚和制度约束不到位,致使履行职责不认真,工作不落实,使政务、村务公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对策与建议

目前,基层政务、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村务公开的深入有效开展,同时也引发了群众的不满。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一、深化宣传教育,切实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在农村推行政务、村务公开,由于涉及面广,影响大,触动基层干部的自身利益较多,推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首先应抓住解决思想认识这个关键,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政务、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以及具体要求和标准,对村委干部进行一对一培训。同时,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知事权、议事权和监事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切实解决群众不关心公开,不参与公开和不会监督公开、不敢监督公开的问题,。

二、完善规章制度,切实解决行为不规范的问题

村政务、村务公开必须从健全制度入手,使之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要以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为依据,规范操作,制定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财务监督、财务公开、村干部任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对政务、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方式、时间等工作也应逐一作出明确规定,并不断予以改进和完善。还应把政务、村务公开纳入经常性工作,对政务、村务管理的重大事项和公开后干部群众的反馈意见,及时认真处理,让所有村民对村政务放心。

三、注重团队合作,切实解决成效不明显的问题

团队合作本事职场的规矩,但村委也是村政指挥团队,当前村政务、村务公开由上级多家部门、单位依据各自的职权范围和工作分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抓,在具体工作中容易产生相互间的依赖或推脱,最终结果是效率低下,成效不明显。为此,各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工作中的相互沟通和协作配合,既履行好自身职能,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同时,乡镇和村也要将自己的政务、村务主动公开、及时公开。

希望所有村委等基层干部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提高意识,抓紧培训,健全政务,更加民主的服务大众,真正达到切实利村利民。

2014年7月30日

第四篇:县村务公开的调查与思考

xx县共有xx个乡(镇)、xx个管委会,xxx个村、xxx个村民小组,农业总人口xx万人。近年来,我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村务公开工作,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提升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水平,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前不久,县村务公开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全县834个村的村务公开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目前,我县实行村务公开的村834个,占村总数的100%;有固定村务公开墙(栏)的村834个,占村总数的100%。其中村务公开墙(栏)标准、公开程序规范、能按时定期公开的村586个,占村总数的70.3%;没有形成规范固定公开模式、只按阶段性工作状况随意公开且村务公开墙(栏)不标准的村73个,占村总数的7.5%。

一、做法及成效

我县坚持把推行村务公开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使村务公开不断由点向面、由少到多、由小到大深入推进,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促进了党风、政风和党群干群关系的明显好转。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各乡镇、村分别成立了由乡镇长、村主任为组长的村务公开领导小组,确定了具体工作人员,制定了工作规划,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村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保证了村务公开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2、宣传广泛,认识统一。大多数乡镇和村对村务公开的宣传引导抓得实,通过广播、会议、座谈、文艺活动、宣讲队、标语、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有关村务公开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村务公开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内容要求,增强了干部推进村务公开的自觉性,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尤其是针对部分干部存在的怕失权而不想公开、嫌麻烦而不愿公开等模糊认识,结合实际,认真分析,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提高了其对村务公开的认识。

3、载体健全,形式多样。各乡镇、村切实采取措施,建立了村务公开的有效载体,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目前,大部分村在村址处设立了村情概况、村务公开、村民自治流程图等三种标示牌,全部村建立了村务公开登记簿,设立了固定公开栏。在公开形式上,结合各自实际,广泛采用了公开栏公开、会议公开、广播公开或张榜公布等多种形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4、内容明确,重点突出。各村村务公开突出反映群众关心的难点、重点等问题,以“十公开”为主要内容,注重公开实效,即村级财务收支、农民负担、集体经济项目及各业承包、计划生育、征用土地和宅基地审批、民政福利、公益事业、村组电费、村干部的选举及村干部的责任目标实施等情况的公开,其中公开的重点和核心是村级财务公开。各乡镇、村在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内容的基础上,还规范了村务公开时间和程序,健全了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和民主决策与责任追究制度,推进了村务公开的规范化。

5、干群齐心,促进发展。村务公开把群众关心的问题向村民公开,让村民自行讨论决定,为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双向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增加了村级管理的透明度,使群众对干部由误解变为理解,由怀疑变为信任,增强了村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促进了村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县各村在制定xx年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积极征求群众意见,由村民自己决定发展规划,全县由村民代表表决通过的共有650余个村,被村民代表否决的有49个村,全县共收到村民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达15400多条。我县xx镇xxx村子原来集体经济薄弱,干群众关系十分紧张。镇党委通过调研,找准了问题,派出工作组指导该村推行村务公开,通过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到户征求发展意见,结合实际制定了“种植优质水果,饲养良种生猪,搞好稻田养鱼”的发展规划,深受群众拥护。目前,该村引进并栽种了“国优4号”、“碰柑”等优质水果15000株,建成集体果园11个,私人小果园250个,年产广柑达200万斤,年出栏生猪630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14元,成了全县有名的村民自治示范村和小康示范村。

二、问题与原因

近年来,各乡镇、村在村务公开中虽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敷衍应付,公开不规范。村务公开目前虽然在各村得到普遍推行,但同公开的目标要求,仍存在不够规范完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开时间不及时,对一些需要公开的事项不按规定时间要求公开,有的只在上级检查时才公开,平时无人问津;二是公开地点不适中,大多数村务公开栏设在村址处,不便于群众浏览,不能适应居住较为分散群众的要求;三是公开内容不完整,有的只公布数额较小的费用,不公布大额开支,个别村只公开一些不痛不痒的内容,而对群众意见大的“热点”、“重点”等问题遮遮掩掩,不愿公开甚至不公开、半公开,避重就轻,如土地开发租赁、修建村级公路、公益工程承发包等;四是公开程序不严谨,公开中的有关事项主要由乡镇和村干部唱“独角戏”,(小编推荐你关注好范文 网:wWw.HaoWorD.cOm)未按程序通过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审查,使村务公开缺乏说服力。

2、疏于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一些基层组织没有一套完善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未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形同虚设。同时,村务公开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一些与之相关的制度不够配套完善,该建立的没有建立,该落实的没有落实,加之考核与奖罚也不完全到位,影响了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

3、多头管理,渠道不畅通。围绕村务公开工作,各职能部门都作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问题,组织部、纪委、民政局、农业局等多家单位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抓工作,职能相互交叉,有时使得基层无所适从,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村务公开的主体是村干部和村集体的有关问题,监督的主体是广大村民,在当前二者之间还缺乏有机联系,互动性不够,存在“两张皮”的问题。

4、忽视反馈,效果不明显。对有些事项的公开,只重视公开的形式,而轻视公开后的情况收集和处理,有公开无落实,很少认真考虑公开后如何搜集群众的反馈意见,认为公开了就万事大吉。尤其是个别乡镇和村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及举报的事项不能正确对待,该正面答复解释的不答复解释,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整改解决,有的还冷言相讥,导致群众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大局。

上述不足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部分基层干部对村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未完全到位,主要是怕暴露问题、怕失权、怕揭短、怕麻烦、怕引发矛盾,导致群众上访,从而不想或不愿公开。二是一些群众在思想上也存在种种困惑和疑虑,担心公开工作能否真的行得通、落得实、有成效,是否会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从而思想上缺乏信心,参与监督意识不强。三是“两手抓”的职责意识淡薄,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搞好了有政绩,而村务公开工作是软任务,只是个形式问题,由此对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听之任之,不认真解决。四是受利益驱动,怕公开会损伤小团体和个人利益,敷衍应付,支吾差事,还有个别乡镇、村干部为创造“政绩”,争时间、抢速度,只顾追求轰动效应而不注重质量和实效,以为发个文件、开个会议或者建个公开栏,就万事大吉,对于进一步抓好财务清理、后续监管、民主评议、监督考核等一系列重要环节置之不理。五是有的基层干部对村务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和方法了解掌握不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无从下手,不尽如人意,并且制度约束不严格,履行职责不认真,工作落实不到位,使村务公开达不到预期目的。

三、对策及建议

我们只有坚持把村务公开作为事关民生的重要举措来抓,有针对性地改进存在的问题,形成更加良好的村务公开氛围,才能推进村务公开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1、切实强化领导,保障工作有力。县、乡(镇)、村三级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确定具体的办公地点,强化各单位、人员的工作职责,严格落实村务公开工作责任制,切实解决好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到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形成推进村务公开工作的整体合力,促使村务公开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2、深化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认识。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要求和标准,让基层干部克服思想顾虑,树立公仆意识和群众、法制观念,勤政廉政,切实解决怕公开、担心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重视公开和不懂公开的问题。同时,广泛深入地宣传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村务公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解决群众不关心、不参与、不会监督、不敢监督公开等问题,为村务公开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干部素质。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使基层党员干部全面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村务公开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掌握指导开展村务公开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自觉养成尊重农民意愿、办事透明公开的工作方法。

4、落实专门经费,确保及时高效。县乡村应按照村务公开的具体要求,设立村务公开专项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帐储存、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建立固定的公开墙和公开栏,夯实村务公开的硬件载体,并将村务公开纳入县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对村务公开工作的职能部门预算必要的业务经费,确保村务公开工作的经常性指导、监督到位。

5、整合部门力量,加强指导督办。各乡镇、村及相关部门要着力在规范化公开和真公开上下功夫,实现村务公开更加真实、及时、全面。民政部门要全方位搞好村务公开的指导和监督,从政策上引导其走向规范;经管部门要重点清理审计村民反映强烈,历年财务管理混乱村的财务,还老百姓一个明白,保障老百姓对村级财务状况的知情权;纪检监察部门要重点控制滋生村干部腐败的源头,教育和引导村干部自觉保持廉洁反对腐败的自律性,从源头遏制腐败蔓延;组织部门要重点协调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真正使两套班子协调运行,同心协力搞好村级经济发展,加快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6、完善制约机制,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村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并从人力、物力、财务上积极支持,进一步强化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职能,促进村务公开的实施。通过建立村务公开意见登记簿,设置举报箱和举报电话等方式,广泛收集和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村务公开的积极性。同时,乡镇人大、政协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村务公开工作定期进行巡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实习报告六级指导

第五篇:县村务公开的调查与思考

县共有xx个乡(镇)、xx个管委会,xxx个村、xxx个村民小组,农业总人口xx万人。近年来,我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村务公开工作,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提升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水平,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前不久,县村务公开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全县===个

村的村务公开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目前,我县实行村务公开的村===个,占村总数的===;有固定村务公开墙(栏)的村===个,占村总数的===。其中村务公开墙(栏)标准、公开程序规范、能按时定期公开的村===个,占村总数的==.=;没有形成规范固定公开模式、只按阶段性工作状况随意公开且村务公开墙(栏)不标准的村==个,占村总数的=.=。一、做法及成效

我县坚持把推行村务公开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使村务公开不断由点向面、由少到多、由小到大深入推进,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促进了党风、政风和党群干群关系的明显好转。

=、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各乡镇、村分别成立了由乡镇长、村主任为组长的村务公开领导小组,确定了具体工作人员,制定了工作规划,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村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保证了村务公开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宣传广泛,认识统一。大多数乡镇和村对村务公开的宣传引导抓得实,通过广播、会议、座谈、文艺活动、宣讲队、标语、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有关村务公开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村务公开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内容要求,增强了干部推进村务公开的自觉性,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尤其是针对部分干部存在的怕失权而不想公开、嫌麻烦而不愿公开等模糊认识,结合实际,认真分析,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提高了其对村务公开的认识。

=、载体健全,形式多样。各乡镇、村切实采取措施,建立了村务公开的有效载体,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目前,大部分村在村址处设立了村情概况、村务公开、村民自治流程图等三种标示牌,全部村建立了村务公开登记簿,设立了固定公开栏。在公开形式上,结合各自实际,广泛采用了公开栏公开、会议公开、广播公开或张榜公布等多种形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内容明确,重点突出。各村村务公开突出反映群众关心的难点、重点等问题,以“十公开”为主要内容,注重公开实效,即村级财务收支、农民负担、集体经济项目及各业承包、计划生育、征用土地和宅基地审批、民政福利、公益事业、村组电费、村干部的选举及村干部的责任目标实施等情况的公开,其中公开的重点和核心是村级财务公开。各乡镇、村在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内容的基础上,还规范了村务公开时间和程序,健全了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和民主决策与责任追究制度,推进了村务公开的规范化。

=、干群齐心,促进发展。村务公开把群众关心的问题向村民公开,让村民自行讨论决定,为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双向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增加了村级管理的透明度,使群众对干部由误解变为理解,由怀疑变为信任,增强了村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促进了村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县各村在制定====年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积极征求群众意见,由村民自己决定发展规划,全县由村民代表表决通过的共有===余个村,被村民代表否决的有==个村,全县共收到村民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达=====多条。我县xx镇xxx村子原来集体经济薄弱,干群众关系十分紧张。镇党委通过调研,找准了问题,派出工作组指导该村推行村务公开,通过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到户征求发展意见,结合实际制定了“种植优质水果,饲养良种生猪,搞好稻田养鱼”的发展规划,深受群众拥护。目前,该村引进并栽种了“国优=号”、“碰柑”等优质水果=====株,建成集体果园==个,私人小果园===个,年产广柑达===万斤,年出栏生猪===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成了全县有名的村民自治示范村和小康示范村。

二、问题与原因

近年来,各乡镇、村在村务公开中虽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敷衍应付,公开不规范。村务公开目前虽然在各村得到普遍推行,但同公开的目标要求,仍存在不够规范完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开时间不及时,对一些需要公开的事项不按规定时间要求公开,有的只在上级检查时才公开,平时无人问津;二是公开地点不适中,大多数村务公开栏设在村址处,不便于群众浏览,不能适应居住较为分散群众的要求;三是公开内容不完整,有的只公布数额较小的费用,不公布大额开支,个别村只公开一些不痛不痒的内容,而对群众意见大的“热点”、“重点”等问题遮遮掩

掩,不愿公开甚至不公开、半公开,避重就轻,如土地开发租赁、修建村级公路、公益工程承发包等;四是公开程序不严谨,公开中的有关事项主要由乡镇和村干部唱“独角戏”,未按程序通过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审查,使村务公开缺乏说服力。

=、疏于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一些基层组织没有一套完善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村民会议、村民代表

会议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未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形同虚设。同时,村务公开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一些与之相关的制度不够配套完善,该建立的没有建立,该落实的没有落实,加之考核与奖罚也不完全到位,影响了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

=、多头管理,渠道不畅通。围绕村务公开工作,各职能部门都作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问题,组织部、纪委、民政局、农业局等多家单位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抓工作,职能相互交叉,有时使得基层无所适从,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村务公开的主体是村干部和村集体的有关问题,监督的主体是广大村民,在当前二者之间还缺乏有机联系,互动性不够,存在“两张皮”的问题。

=、忽视反馈,效果不明显。对有些事项的公开,只重视公开的形式,而轻视公开后的情况收集和处理,有公开无落实,很少认真考虑公开后如何搜集群众的反馈意见,认为公开了就万事大吉。尤其是个别乡镇和村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及举报的事项不能正确对待,该正面答复解释的不答复解释,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整改解决,有的还冷言相讥,导致群众集体*或越级*,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大局。

上述不足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部分基层干部对村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未完全到位,主要是怕暴露问题、怕失权、怕揭短、怕麻烦、怕引发矛盾,导致群众*,从而不想或不愿公开。二是一些群众在思想上也存在种种困惑和疑虑,担心公开工作能否真的行得通、落得实、有成效,是否会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从而思想上缺乏信心,参与监督意识不强。三是“两手抓”的职责意识淡薄,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搞好了有政绩,而村务公开工作是软任务,只是个形式问题,由此对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听之任之,不认真解决。四是受利益驱动,怕公开会损伤小团体和个人利益,敷衍应付,支吾差事,还有个别乡镇、村干部为创造“政绩”,争时间、抢速度,只顾追求轰动效应而不注重质量和实效,以为发个文件、开个会议或者建个公开栏,就万事大吉,对于进一步抓好财务清理、后续监管、民主评议、监督考核等一系列重要环节置之不理。五是有的基层干部对村务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和方法了解掌握不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无从下手,不尽如人意,并且制度约束不严格,履行职责不认真,工作落实不到位,使村务公开达不到预期目的。

三、对策及建议

我们只有坚持把村务公开作为事关民生的重要举措来抓,有针对性地改进存在的问题,形成更加良好的村务公开氛围,才能推进村务公开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切实强化领导,保障工作有力。县、乡(镇)、村三级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确定具体的办公地点,强化各单位、人员的工作职责,严格落实村务公开工作责任制,切实解决好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到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形成推进村务公开工作的整体合力,促使村务公开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深化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认识。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要求和标准,让基层干部克服思想顾虑,树立公仆意识和群众、法制观念,勤政廉政,切实解决怕公开、担心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重视公开和不懂公开的问题。同时,广泛深入地宣传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村务公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解决群众不关心、不参与、不会监督、不敢监督公开等问题,为村务公开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干部素质。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使基层党员干部全面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村务公开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掌握指导开展村务公开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自觉养成尊重农民意愿、办事透明公开的工作方法。

=、落实专门经费,确保及时高效。县乡村应按照村务公开的具体要求,设立村务公开专项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帐储存、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建立固定的公开墙和公开栏,夯实村务公开的硬件载体,并将村务公开纳入县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对村务公开工作的职能部门预算必要的业务经费,确保村务公开工作的经常性指导、监督到位。

=、整合部门力量,加强指导督办。各乡镇、村及相关部门要着力在规范化公开和真公开上下功夫,实现村务公开更加真实、及时、全面。民政部门要全方位搞好村务公开的指导和监督,从政策上引导其走向规范;经管部门要重点清理审计村民反映强烈,历年财务管理混乱村的财务,还老百姓一个明白,保障老百姓对村级财务状况的知情权;纪检监察部门要重点控制滋生村干部腐败的源头,教育和引导村干部自觉保持廉洁反对腐败的自律性,从源头遏制腐败蔓延;组织部门要重点协调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真正使两套班子协调运行,同心协力搞好村级经济发展,加快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完善制约机制,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村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并从人力、物力、财务上积极支持,进一步强化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职能,促进村务公开的实施。通过建立村务公开意见登记簿,设置举报箱和举报电话等方式,广泛收集和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村务公开的积极性。同时,乡镇人大、政协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村务公开工作定期进行巡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