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略论某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铼矿的地质特征
 

【略论某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铼矿的地质特征

发布时间:2019-06-13 03:56:40 影响了:

  摘 要:多年来,由于矿权分割、分矿种单独作战和各自找矿的做法,以及部门管理和资金投入不足、找矿力度不够,提高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程度大大减弱。在国家提出整装勘查的大背景下,构建了一个地质找矿的新机制。在遵循地质成矿规律的条件下,对矿产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和战略整合。在重要成矿带上,根据矿床的形成规律,开展多手段、多条件、多目标综合部署,实现综合研究,使找到具有规模的矿产地成为可能。
  关键词:地质特征;找矿方向;矿床成因;找矿依据
  
  1 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属纬向构造带隆起的复合部位,地史上经历了长期多期的构造运动,区域构造以北东向深大断裂和形态复杂的线形褶皱为特征,受多期岩体侵入和构造运动影响,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和动力变质作用十分发育。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构造
  2.1.1 断裂构造
  矿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主要断裂呈北东向,另外还有一组规模较小的北西向断裂。这两组断裂均具有多期活动的特征。矿区内的北东向断裂构造有以下特点:(1)地貌上为明显的、笔直的冲沟;(2)断面多呈舒缓波状;(3)断层倾角多较陡,一般为64~80°;(4)断层两盘发育密集的剪节理带,剪节理面与断层面之间的锐夹角显示断层有右旋剪切的特点;(5)断层带一般具有强烈的硅化蚀变,局部有石英脉充填,其中有些断层成为主要的矿化带。断裂带内各类糜棱岩、超糜棱岩及断裂角砾岩均十分发育。北东、北东东向断裂在矿区密集平行分布,规模大小不一,长几百米至几千米,宽几十厘米至几米。其力学性质以压扭性为主,后期可能转为张扭性而成为控矿构造。
  2.1.2 韧性剪切带:该剪切带发育于矿区内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部位,该带沿北东东向延伸,沿韧性剪切带有一条大的糜棱岩带,糜棱岩呈透镜状、透镜层状展布,可能是一条较弱的韧性剪切带。带内各处的韧性剪切程度有差异,出现不同程度的糜棱岩化。
  2.2 岩浆岩
  区内燕山晚期姑婆山岩体与震旦、纪留、泥盆、三叠系地层呈侵入接触,该岩体呈岩基产出,以细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面积达500k㎡,受其影响区域变质和接触变质广泛发育。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本区矿体呈脉状产于围岩接触带、外接触带及岩体内,目前已发现各类矿脉12余条,长度在1580m以上的矿脉共有2条,其中以K1矿脉最长、最宽。目前该矿带控制长度已接近1580m,控制宽度可达6~42m,呈串珠状断续延展。矿脉主要有两组,一组为走向70~80°的陡倾斜矿脉,它是钨锡鉄矿主要赋存场所;另一组为走向40~50°的陡倾斜矿脉,它是铜、铅、锌、银矿主要赋存场所。
  3.2 矿石物质成分:主要有用矿物有白钨矿、黑钨矿、锡石、磁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毒砂等。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黑云母、绢云母、高岭石等。
  3.3 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有自形结构、半自形结构、他形结构、包裹结构、填隙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星点状、细脉状、团块状和块状构造,其次为角砾状构造。
  3.4 矿石有用组分及赋存状态:矿石有用组分有钨、锡、铁。伴生有益组分铅、锌、铜、银、金。伴生有益组分金主要以自然金形式存在于黄铁矿中,银主要赋存在金属硫化物中。
  3.5 矿石类型:矿石类型按氧化程度可分为氧化矿石、混合矿石、原生矿石三种。按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点可将本区矿石分为石英-黄铁矿型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型两类。
  3.6 围岩蚀变:区内最主要的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其次为钾化、高岭土化、孔雀石化、绿帘石化等。蚀变强烈地段,蚀变有水平分带,中心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向侧逐渐过渡为高岭土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矽卡岩化、赭石化等。
  4 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4.1 控矿因素分析
  4.1.1 矿区地层与成矿的关系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是形成含金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层条件。成矿元素在经历了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动力变质作用之后迁移富集,并最终形成矿体。
  4.1.2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区内经历了长期多期次构造运动,并伴有大规模的岩浆侵入。当这种活动与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同步时,就有可能成矿。北东向断层属脆性断层,由微小的断裂逐步扩展连接而成,因此在一条断层中仅局部地段成矿。此外,矿区内尚发育有缓倾斜的糜棱岩带,它是韧性剪切带型矿床形成的构造条件。
  4.1.3 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
  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成矿提供成矿物质;另一方面是为成矿提供热源和矿化剂。区内花岗侵入活动频繁,并有大面积分布,在围岩蚀变区这些酸性岩浆活动可以为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充分的热动力,岩浆期后热液也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
  4.2 找矿标志
  4.2.1 构造标志:矿脉主要赋存于北东向及北东东向的断裂破碎带内,断裂构造可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4.2.2 蚀变标志: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蚀变有:矽卡岩化、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由这些蚀变组成的复合蚀变,是最有效的找矿标志。赭石化是地表寻找金的一条重要标志,赭石中如果见到有比较多的淋蚀化空洞,则可能是其中的金属矿物已经被淋积于其下部的岩石中。
  4.2.3 矿物标型特征标志:黄铁矿呈黄绿色、暗黄色他形晶鲕粒状、细脉浸染状;石英有多种颜色,如石英呈烟灰色,颗粒细小,晶形不完整,交代结构发育,波状消光明显,具油脂光泽。
  4.2.4 铁帽标志:矿体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硫化物,经风化,可形成铁帽,或在矿体天然露头上形成褐色氧化物。在地表见有铁帽及褐色氧化物,可作为找矿的直接标志。
  4.2.5 植被标志:矿区地表植被发育,但某些地段(矿化地段)因含硫化物,风化后土壤中含硫的氧化物使得植被不发育,这些地段其下部可能存在矿体。
  4.2.6 民采标志:老硐是找矿的直接标志,在矿区内存在采坑、民窿,它们是古代采矿留下的痕迹,从这些痕迹可发现新的矿化地段或直接找到工业矿体。
  5 成矿规律
  5.1 矿床赋存于围岩蚀变带和花岗闪长岩中。
  5.2 矿脉主要产于陡倾斜的北东东向断裂破碎带内,其次产于陡倾斜的北东东向断裂破碎带内,个别产于缓倾斜的北东向及北东东向断裂破碎带内。矿脉具有一定规模,并呈北东向成带分布。
  5.3 矿脉大多为矽卡岩,有的为含矿石英脉,有的为矿化破碎带。含矿矽卡岩大多分为接触带和外接触带两种类型,由于受构造控制有多种产出形式,常见的有由一条矽卡岩脉组成的单脉,也有由多条矽卡岩脉组合在一起的平行复脉和脉中脉。矿化破碎带形成的矿脉,由成矿溶液充填破碎的裂缝和交代围岩而成,这种矿脉可以单独成脉,也可以和石英脉复合成脉,其复合形式往往是以石英脉为中心破碎带边缘的形式出现的。
  5.4 矿种以钨锡铁为主,铅、锌、铜、银、金次之。Wo3品位一般0.01~0.41%,Sn品位一般0.03~0.531%,TFe品位一般16.44~46.80%。
  5.5 矿区内许多矿脉露头为大理石化-强矽卡岩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蚀变岩组合,这种蚀变岩是矿体上部或头部的蚀变组合,其青盘岩化是低温矿化的标志特征。而区内矿脉地表露头风化后都呈暗褐色,说明磁铁矿化强烈。
  结束语:矿体的形成受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物化条件等综合控制。通过对地质、矿床特征、控矿因素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在该区找矿具构造、蚀变、矿物标型、铁帽、植被及民采等重要找矿标志,提出了矿床、矿体赋存规律、矿脉组构、矿物共伴生组合及蚀变组合等规律。
  参考文献
  [1] 胡承清,周伟.某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探讨.广东科技,2009.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