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路基路面施工【01说明-路基路面】
 

路基路面施工【01说明-路基路面】

发布时间:2019-08-08 09:45:37 影响了:

说 明

一、概述 1.基本概述

本项目二期工程起点位于岳阳县十步至屈原古罗城公路红花大桥北侧,测设桩号K0+000,中途上跨京九铁路,终点位于S201省道以南,测设桩号K5+156,全长5.156km。

二、设计依据

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依据以下规范、规程及意见等进行设计: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8)、其它有关的规范、规程及设计指导意见。 三、路基横断面布置、加宽及超高设计 1、路基横断面布置

(1)K0+000-K2+220路基宽度为20.5m,路面宽度为19.0m。 (2)K2+230-K5+156路基宽度为12m,路面宽度为9.0m。 (3)路拱坡度:行车道为2%;土路肩为3%。 (4)边坡坡率

填方路基填土高度小于等于10m时,边坡坡率采用1:1.5;路基填土高度大于10m小于等于20m时,上部8m边坡坡率采用1:1.5,8m以下边坡坡率采用l:1.75。

挖方路基边坡坡率取值:弱风化基岩为1:0.5;强风化及破碎基岩取1:0.75~1:1;土质边坡及全风化基岩取1:1~1:1.5。

2、路基加宽

K2+220-K2+230路基宽度为渐变段,加宽渐变方式采用三次抛物线形式过渡。 3、超高方式

路基设计线为道路中心线,超高方式为路基采用绕路基设计线旋转。 4、公路用地界

路堤边坡坡脚外缘,路堑坡顶截水沟外缘(无截水沟为坡顶外缘)为公路用地范围,桥梁范围以桥梁正投影作为公路用地范围。

四、路基设计说明 1、一般路基设计 ⑴ 路基设计标高

设计高程系统采用黄海56高程系统。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20。 ⑵ 填料

全线路基填料主要为路堑挖方及集中取土场山皮土。路基上路床采用砾类土作为填料,使其CBR值满足规范的要求。

⑶ 一般填方路基

地基表层处理,路基填土前应先清除草皮、树根、腐殖土等,然后碾压密实,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

地面横坡缓于1:5时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并挖成4%的向内倾斜坡度。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

路基土石方数量表中已扣除路槽部分的数量;一般填方段清表按30cm考虑,填前碾压地表沉降10cm,共计40cm;路线经过水田路段清表按50cm考虑,填前碾压地表沉降10cm,共计60cm;清除的表土不得用于路基填筑,应结合附近地形进行集中堆放,以便用于边坡绿化防护。

⑷ 一般挖方路基

路堑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排水措施、施工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山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确定。岩质边坡采用稳定性分析

方法予以检算。土质边坡坡率适当放缓,每一级边坡坡率应根据该段土质变化情况作相应变化设计,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反映边坡开挖的情况,以便设计部门进行相应的动态设计。

挖方边坡坡率的取用应特别关注岩土的层状倾角和节理方向。 ⑸ 低填浅挖及土质挖方路段

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结构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该深度范围内的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填料应采用透水性材料。

一般土质挖方路段路床顶面的压实度和土基回弹模量E0(≥35MPa)必须达到设计的要求,否则需进行超挖回填碾压,或采取其他工程措施处理,使之达到设计的要求。

⑹ 桥头路基设计

为减少桥头跳车现象,桥头路基设置倒梯形过渡段,过渡段长度L=2H+2,H为路堤高度。过渡段部分的路床宜与其相连的路堤路床同步填筑。填料采用粒径不大于10cm透水性材料(砂砾土)。桥头路基压实度要求比一般路段高,要求从填方基底至路床部分压实度为96%,增强其整体性强度,以减少不均匀沉降。

五、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的说明

全线路基填料主要为路堑挖方及集中取土场山皮土。路基上路床采用砾类土作为填料,使其CBR值满足规范要求。

路基填筑材料及压实度要求见下表。

路基填筑材料及压实度要求表

六、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设计说明

全线排水系统由边沟、排水沟、截水沟及桥梁、涵洞等组成。

(1)边沟、边沟涵:一般填方路段不设边沟;挖方路段设置60×80cm的矩形边沟,沟身采用C25混凝土预制,壁厚20cm;过村路段及平交口需要边沟连通处设置直径60cm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方便居民出行的同时保证边沟排水连续。

(2)截水沟:挖方路段,地势横坡倾向于路基一侧堑顶外不小于5m处设置50×50cm矩形截水沟,沟身采用浆砌片石砌筑,壁厚30cm。

防护工程设计:

路基防护工程是防止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设施。本工程选用防护类型是针对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和筑路材料的分布情况确定,并与周围环境景观保持协调。

全线以绿色自然防护为主,增强道路景观,美化环境。沿线绿化追求主体化和四季常绿,植树种草以当地常见树种和草种为主,要富有层次,体现多样性、多变性,并注意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全线采用的防护类型主要有:边坡自然植草、格网防护、浆砌片石防护。

(1)一般填方边坡:填高不大于6m时,边坡自然植草防护;填高大于6m时,边坡采用混凝土预制格网防护,加强边坡稳定,格网内植草。

(2)水塘路段:路线占压水塘路段,如水塘规模较小,则将水塘废弃,抽水挖淤整体填平,边坡防护同一般路段。不能废弃的大水塘,以塘顶高程+0.5m为界,上部边坡采用植草防护,下部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浸水护坡或浆砌片石浸水挡土墙。

(3)挖方边坡:本项目挖方深度不大,据地质资料显示均属于土质路堑,边坡防护以放缓坡率+植草防护为主。

七、路面设计

1、路面设计的原则和依据

在满足交通量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因地制宜、方便施工、合理选材等原则,选用经济合理、技术成熟的路面结构形式,努力提高路面使用质量和寿命。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采用以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荷载,设计使用年限15年。

对于填土路堤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时的压实度作为控制指标;土质路堤填方路基应分层碾压,每层虚方厚度不大于30cm,桥涵、挡墙台后每层虚方厚度不大于20cm厚度,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填筑;上路床填料中0.5~4cm的颗粒应占到70%以上;涵顶填土50cm以内用静压,超过50cm后,才能用振动压路机在其上进行碾压。

沥青混凝土路面按部颁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规定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其它设计依据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等;

2、设计弯沉

设计年限内路面设计弯沉见下表:

3、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结构:

上面层: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下面层:5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上基层 16cm 5%水泥稳定砂砾 中基层 16cm 4%水泥稳定砂砾 下基层 18cm 4%水泥稳定砂砾 垫层:15cm 级配砂砾

4、路面结构层材料组成以及技术要求 1、面层级配

沥青面层的矿料级配参照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对规范提供的级配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调整后沥青面层的材料规格及用量见下表:

2、面层主要材料 (1)沥青

上面层沥青采用符合“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的I-C型SBS改性沥青,下面层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AH-70号沥青。

(2)封层

路面封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满足下表,洒布量控制在0.9~1.1kg/㎡,矿

料覆盖率达到55~60%,粒径控制在9.5~13.2mm,采用预拌碎石。

封层在铺筑封层前,必须将表面的泥沙及一切杂物清除干净,底层必须坚实、稳定、保持干燥后才可施工。封层施工应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沥青,洒布时应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喷洒量。沥青洒布车在整个洒布宽度内必须喷洒均匀。建议层铺法封层施工采用同步碎石洒布车。

(3)透层油、粘层油

透层油用于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上,可采用煤油稀释AH-90号沥青,应保证透入基层5mm以上,粘层油用于面层各结构层之间,其用法与用量详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4)集料

面层用粗集料应选用石料磨光值PSV>40的硬质、耐磨碎石,与沥青的粘附性不低于4级。当粘附性达不到要求时,应通过掺入适量的消石灰、水泥或抗剥落剂等措施,提高粘附性等级及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细集料应具有一定棱角性,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不含土。可选用项目区域内丰富的天然河砂,宜选用中砂、粗砂。天然河砂不宜超过集料总质量的20%。

矿粉必须采用碱性石料磨细的石粉,不得使用酸性岩石等其他矿物的矿粉,矿粉应干燥、洁净、不成团块。若需利用拌和机回收的石粉时,掺入比例不应大于25%。

3、基层

路面基层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要求施工。

基层水泥稳定砂砾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上基层设计配比为5:95,下基层涉及配比为3.5:96.5,施工中可通过试验进行适当调整。砂砾级配范围见下表:

(2) 下面层矿料级配

4、垫层

级配砂砾质量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液限应小于28%,塑性指数应小于9。级配范围见下表:

八、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路基填筑前应对原地面土质进行碾压夯实,一般路基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0%;并对坡度1:5以上地基表层进行开挖台阶处理;路基填筑应严格控制填料的粒径、压实度和均匀

5、弯沉验收标准

路面交工时应在不利季节采用BZZ-100标准轴载实测轮迹中心处路表弯沉值。其弯沉代表值应符合下式要求:

l0≤la

性,对每一段路基均须分层摊铺、分层均匀碾压。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不得小于500mm。

压实度按压实标准执行,为保证均匀压实,应注意压实顺序,并经常检查土的含水量、掺灰剂量和均匀性。

施工前应对旧路状况进行调查,并放样标明路基开挖线;新老路基之间要注意观察,控制两者的沉降差异,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对翻挖旧路基层路段,应对下层进行检测,满足相关技术指标方可进行新建路面结构层的施工;对老路进行开挖后,要注意对老路的开裂等病害采用灌浆等技术恢复,其工程量按实际发生计列。

2、对半填半挖路段,清理半填断面的原地面,将半填断面原地面表面翻松或挖成台阶;严禁直接利用爆破崩塌填筑路基,严禁从高处倒土石方,必须从低处往高处,按施工要求分层碾压;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做到填挖交界处的拼接密实无痕迹,以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纵向裂缝。半填半挖路段的开挖,必须待下半填断面原地面处理好,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开挖上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必须废弃,严禁填在半填断面内。

3、过村段路面应进行翻挖处理。

4、对桥头(含涵洞)路段,填料应采用透水性材料,台背填土顺序应自台前向台后分层碾压,并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密实度,要求从填方基底至路床部分压实度为96%。锥坡填土应与台背填土同时进行,并应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涵洞顶面填土压实厚度大于50cm时方可通过施工机械和汽车。

l0——路段内实测代表弯沉值(0.01mm),

la——路表面弯沉检测标准值(0.01mm),按最后确定的路面结构厚度与材料模量计算的路表面弯沉值。

路段内实测弯沉代表值l0按下式计算:

l0=(l0+ZaS)K1K3

式中:l0——路段内实测路表弯沉平均值(0.01mm)。 S——路段内实测弯沉标准差(0.01mm)。

Za——与保证率有关的系数,检测路表面弯沉时:主线及匝道Za=1.645,其它沥青路Za=1.5。

K1——季节影响系数。

K3——温度修正系数,当检测路表面弯沉时,沥青路面温度不在20℃±2℃范围内,沥青层厚大于5cm,应进行修正。

土基及路面结构层顶面的弯沉检测标准值见下表。

土基及路面结构层顶面弯沉检测标准值

5、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路基设计宽度3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并及时进行边坡防护,以防雨水冲刷。

6、开挖路段边坡,必须采用自上而下按设计边坡层层刷坡的办法,不得乱挖超挖。若边坡实际土质与设计勘探的地质资料不符,特别是土质较设计的松散时,应及时反馈设计单位。

土方开挖以机械为主,分段进行,并及时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整刷边坡,对不便机械施工的地段采用人力开挖。

7、路基防护工程数量表中,防护高度均采用平均值,施工时依据实际地形自行调整。 8、施工中若发现危岩路段与设计段落不符或发现新段落,应及时与监理、设计部门联系,进行路基处理和防护的变更(危岩路段采取清除的措施)。

9、路基、路面排水结合地形、地质、桥涵位置综合施工,临近村镇的路段路基排水设施注意与村镇排水的顺接,流入村镇排水系统。加强路基的防水及排水处理,避免雨水淤积,破坏路基及路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