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_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_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9-02-17 04:04:40 影响了:

  项目背景      人教版《生物》初一上册教材安排了“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教材中介绍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装置(如图1),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足:
  实验装置使用的器材太多,组装连接比较麻烦。教师上课时不仅要准备广口瓶、橡皮塞、漏斗、玻璃导管、橡胶管、烧杯、试管、清石灰水、止水夹、棉花等实验材料,还需组装调试才能开始实验。这不仅耽误了学生的宝贵上课时间,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采用的是灌水排气法,从漏斗灌入清水,从而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出,操作复杂。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彻底排干净,一部分气体会从漏斗口泄漏,实验现象不明显。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使用的是金鱼藻,做这个实验的时间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初,正值严冬,北方地区很难找到这种材料。
  教材中没有设计光合作用强弱的探究实验。
  针对以上不足,笔者对这两个实验的装置和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与创新。
  
  改进点
  
  改进后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材料简单,只使用了透明塑料瓶、胶塞、玻璃管、乳胶管、两个塑料水封管等五种材料,使用简单,几秒之内就可组装好。上课时只需带上这套简单的装置,不需做其他准备。
  改进了排气方法。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盛装种子的容器为软塑料瓶,只需轻轻挤压瓶身,瓶中的二氧化碳就会排出,加大挤压强度,可将瓶中的气体尽可能地排出。
  增强了实验的密闭性。使用两个塑料水封管保证了实验中的密闭性。“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中,在水封管中加清石灰水,挤压瓶身时,因排出二氧化碳,水封管里的石灰水会变浑浊,现象非常明显。
  改进了“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材料,将金鱼藻改为我们这里最常见的盆栽植物吊兰。吊兰适应能力强,种植广泛,浸在水中极易生根、存活,材料易得,不受季节限制,实验后还可以继续移栽生长。
  将图2实验装置稍加改进,即可完成“植物光合作用强弱的探究实验”,如图3。在水封管里插入毛细管,根据从毛细管冒气泡的个数来探究光合作用的强弱。
  图2实验装置也可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对比实验。在同样的两个装置中装入吊兰小植株,分别放置在光照和黑暗两个环境里,通过对比实验,能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材料易得,装置简单,既可作为教师演示实验,又可作为学生探究实验。
  
  实验方法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
  ◇检验实验装置的密闭性,实验装置如图2;
  ◇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发芽种子和炒熟种子,塞紧胶塞,连接好水封管;
  ◇在水封管1中加入3毫升清石灰水;
  ◇挤压塑料瓶身,排出的气体使水封管里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
  ◇在塑料瓶里装一些清水,再放入一些小吊兰植株,实验装置如图3;
  ◇塞紧胶塞,在水封管1中加入3毫升清水,放在光下照射,可以看见水封管内的毛细管中有气泡产生,将装置放在光照不同的环境中,可进行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关系的探究实验。
  ◇拔掉橡胶塞,将熄灭的木条放进瓶中,瓶中的气体能使熄灭的火柴复燃。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