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李继开:玩偶的梦幻世界|梦幻世界
 

李继开:玩偶的梦幻世界|梦幻世界

发布时间:2019-06-19 04:27:31 影响了:

  李继开用他的画笔描绘出一个超现实的梦想之国,他置身于一个时空交织的无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可以无拘无束,借用画面中玩偶般的少年形象表达迷茫,孤独和伤感。   
  李继开1975年出生于成都,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小喜欢在纸上涂抹。高中时正式学习绘画基础课程,后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接受学院式的正规训练。四川美术学院有深厚的绘画传统。李继开觉得,川美松散的环境带给他自由,这里的当代艺术家是围绕在他身边的老师。在川美的学习中,带给他的绘画创作氛围是始终逃脱不开的。
  李继开在学院中就开始了创作,毕业后更是找到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在当今现实社会的环境中,年轻人伴随着中国社会体制的转型而成长,消费文化的大量引进,迅速的城市化进程等等,使七零后面临更多的是社会价值观念和日新月异的今是而昨非,导致了他们的迷茫和无所适从和精神上的不确定,既不想六零后与生俱来的压抑和对自由诉求的不离不弃,也不像八零后对消费文化的适应和轻松自如的生活,他们仿佛生活在夹缝中茫然无措,一种强烈的被抛弃感、以及莫名的伤感、无对象的怀疑、乃至内心的纠结和孤独,几乎成了这一代人的普遍心理诉求,当然,这种受伤害的形象的塑造,也正和李继开的比较内向、敏感和喜欢独处的个性有着更直接的关系,或者说越是敏感和内向的人,越能深刻的体会到受伤害的社会心理趋势,也就是由他们这样的一群人先感觉到,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
  森林之子
  我们发现2004年至2007年李继开的作品呈现出一种统一的色彩基调,淡雅而不张扬。大都以淡灰色、白色为主调,偶有鲜艳的色彩也似不食人间烟火。细节刻画丰富,画面耐看。这些作品大致分为“桌面系列”、“断木森林”和“乱笔系列”等。当然这只是方便起见的分类法,不能包括他的所有创作。李继开的系列创作不是以严格的时间段为标准,很多时候是多条路线同时拓展,包括主题和绘画方式的实验。
  “桌面系列”中台面就像是一个小世界,有很多事在上面发生。练杂技、练弹跳、看书、睡觉、爬山??而这一切行为的同时,男孩都是面无表情闭着双眼,就如同他置身于一个潜意识的世界,或是事不关己地面对这一切。在这个阶段,李继开绘制的桌面就如同一个剧场,男孩的一些行为看似无意义,其实都是在用“戏剧”的方式来转换、传达表现。对此李继开表示,“我的绘画主要还是以自己的内心世界出发,现实世界或者流行文化等元素可能都会用,但都不会是现成的照搬。艺术创作说到底是生命力的释放,跟想象力有关系。”
  李继开的想象力总是与一座森林有关,他就像一个经常到林中采摘的孩子,向我们展示着蘑菇、兔子、树木、昆虫、花朵这些森林意象。在他所画的桌面故事中,那些游戏活动如果还原到现实生活里,场所往往就是林边或者林中的空地,何况桌子本身正是森林的产物,也可还原为鸟儿和小动物们日夕嬉戏于其间的苍郁氛围。在此后的关于垃圾场题材的系列作品中堆积如山的废料更是构成了画面的基本语境。
  在李继开“断木森林”中,画中人物明显用笔松散很多。更多时候男孩形象已经被一些残破的布偶替代。这些由大量的断木残骸堆成的画面像垃圾场抑或可以理解为废墟,到处都是荆棘。一个茫然若失的环境。而李继开却想象还原成森林会是怎样。画面中很多苔藓、蘑菇长出,这是废墟和生命力的竟争。
  
  
  成长梦境
  显然,李继开艺术的另一重要特征是依托于梦境,因为梦境是虚构的,是感性的,是超现实的,是心理分析的,正是由于梦境的环节特质,使艺术家把非逻辑化、异常的形象和荒诞的事物进行了重新组合,他主观地把“物”与“人”捆绑在一起。这是一种纯粹潜意识的对梦的唤起和追寻。在《废料场》中,他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小孩站在废料中,堆积如山的垃圾与小孩矮小瘦弱的身材形成鲜明对比,小人似乎已被淹没在物化之中。而他在《巨人之骨》中描绘了两个小人站在巨大骨头的两端,似乎有一种生与死的隐喻。这两幅作品完全是非逻辑的叙述语言,简直就是一场白日梦。在其它的绘画《我们要去远方》、《为了结束的开始》中,他非常理智地把站在桌子上的小人或站在蘑菇上的小孩还原到现实之中,似乎在诉说自己内心的伤痛和难言的秘密,以自然和纯真的手法来刻画,排除了画面的矫揉造作。李继开的艺术既有异想天开的想法,又有率真的艺术表现,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中看到画家对绝对自我的想象。这种对自我的迷恋是基于一种非逻辑、戏剧化、梦幻化和荒诞化的语言特征,充满了奇思妙想的恐惧、痛苦和忧愁之感。他的绘画既没有现代主义对绝对真理的探讨,又没有后现代主义玩世不恭的态度,而是解析自我存在的意义,内心与外部构成的不确定性冲突。在某种意义上,李继开的艺术表明了70后“自我一代”的美学基调。
  自我一代
  如果把90年代初“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比作反讽的一代。那么,21世纪70年代后出生、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则宣告了自己是“自我的一代”。在这样一个文化谱系中,“自我一代”的艺术相对于 “政治波普”及“玩世现实主义”艺术而言,是断裂和跳跃发展的。他们进入了所谓的卡通绘画和“青春残酷”绘画,直奔自我内心世界。李继开也承认,自己虽出于学院,但他的绘画语言却与其前辈或同辈艺术家没有太大的联系。
  
  
  仔细欣赏李继开的作品,我们很容易从中读出新一代的精神状态——迷茫、孤独、苦闷、彷徨、自闭、自我。黄笃在评论文章中写道,“他们迫不及待地把自己从那种喧嚣世界中抽离出来,变成了一个生活的旁观者,冷眼审视这个复杂而动感的社会。而更多转向对自我心理的解析,以一种超现实的绘画语言表现了奇异、荒诞、忧伤、痛苦、无奈的个人内心世界。与其它艺术潮流不同,李继开所代表的新的艺术风尚不再关注以往艺术与社会及政治相关的话题,而是转向挖掘自我心灵的潜意识活动。因为他所处时代政治意识的宏大叙事逐渐淡出,集体无意识的时代也随之终结,而取而代之影响他内心深处的另一极则是家庭意识形态的过多关心和呵护以及电子时代的视觉图像和文化信息。”而这种微观、细微、执著于个人的艺术创作方式,更是后现代艺术创作不可忽视的特点。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些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对政治、社会的弱感,并不意味着没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就李继开而言,他试图用绘画寻找我是谁、青春期的迷茫、惶恐与孤独感,这些来自生命本源的问题,并且用绘画来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和切身相关的问题。这些在《大猛犸》、《垃圾堆风景》等作品中都能清晰反映出来。换句黄笃的话说,“在某种意义上,正因为他把自己这种焦虑、惊慌和伤感的心理用形式语言表现出来,才构成了他对过去的反思,即通过艺术来寻找自我的失却,寻找自我也就是艺术意义的本身。事实上,与其它艺术相比,他的创作是非常严肃的艺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