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塔城红楼】 塔城红楼博物馆简介
 

【塔城红楼】 塔城红楼博物馆简介

发布时间:2019-06-30 04:08:46 影响了:

  自古,新疆这片土地就具有包容性,成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造就了多样的建筑风格,其中不乏洋房。时光荏苒,历史更迭,百年沧桑之后,这些老建筑现在境遇如何呢?  塔城的红楼为俄式建筑,由塔塔尔族富商出资修建,曾是当年中俄贸易的重要场所,目前作为塔城地区博物馆,继续展现着自己的风采。
  百年不老: 绿顶红墙白窗
  北疆小城塔城,除了双塔,能称作地标式建筑的非红楼莫属。蓝天下,一栋高大气派的铁锈红俄式建筑,绿色屋顶,白木质窗棂,色彩对比鲜明,如那童话里的城堡。5月底,笔者来到这座老建筑前,高大的青皮杨树沙沙摇摆,红墙上一排刷了绿漆的排水管从屋顶直通地面,排水管上端的雕花铁艺盒子,像是为屋顶安了无数个眺望台,远远眺望着这所房子在历史变迁中发生的故事。
  因为用材讲究,红楼历经百年风雨,却没有丝毫苍老的痕迹。
  塔城红楼坐落在塔城市解放路和文化路交叉处的大院中,走入院中,有高矮两栋红楼,西侧为老楼,地上地下共两层,东侧为2006年新修二层楼,主要做展览用。从外观看,新旧楼风格完全一致。
  目前,红楼已成为塔城地区博物馆(即红楼博物馆)。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1851年,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俄国取得了在塔城设领事馆、划贸易圈、百里通商免税等特权,俄国商人纷纷来此占据市场,开办洋行。1910年,俄国商人热玛赞·坎尼雪夫来到塔城经商时,选中城北一处三角地,聘请了俄国建筑师及塔城优秀工匠,选用上好材料,历时三载,这座醒目的红色建筑才于1914年竣工。建筑面积885平米,地上地下两层共16间房,上层为起居室和商务会客用房,下层为储藏室。以走廊为界一分为二,一面房屋较大,用来做生意,另一面房屋较小,用于住人。
  斗篷式黑铁皮屋顶、木地板、浮雕装饰、房屋高大、墙壁厚实,这些俄国建筑元素融于一身,使红楼建成时成为塔城最豪华、最时髦的建筑。当时,周围民居都为低矮的泥土屋,红楼更显得气派非凡。因临街墙面呈铁锈红色,故被老百姓称为红楼。
  红楼的房间有六七米高,拱形窗棂边上绘有圆形、菱形等几何图案。笔者走在拱形长廊上,踩着厚实的木地板,望着吊顶上的草木花纹,仿佛时空逆转,这里像是随时要举行一场宫廷宴会。在地下室的一个房间,笔者见到2米多高的炉子,由黑铁皮包裹着,刷了绿漆。炉子一半嵌入墙体,像个巨型邮筒。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俄式壁炉,当地老百姓称毛炉,尽管红楼房间很高,冬季烧上毛炉也很暖和。过去,塔城冬季气温时常零下40度,毛炉是宽裕人家的主要取暖设备。
  眼前的这座老建筑骨架挺拔,轮廓鲜明,历经百年风雨,却没有丝毫苍老的痕迹。红楼博物馆馆长介绍,这得益于俄式建筑的用材。屋顶,除了使用最外层刷防锈漆的俄罗斯黑铁皮,还选用优质松木交错了几层,这些松木为结实的红松,采自塔城、乌苏山区。在松木上,又垫了几层沙石,加上支撑双层木框架,屋顶和墙身的厚度都达1米,冬暖夏凉。
  修旧如旧:派专人到秦皇岛定制制砖机,方得修复所用的砖块
  砖块规格变化,黑铁皮工艺失传,红楼的修缮有相当大的难度。
  19世纪末,热玛赞的舅舅在新疆开设了吉祥涌洋行,家族许多人随之迁居经商,家族收购新疆皮毛、棉花、肠衣和各种土产,出口至俄国和欧洲,再从俄国进口日用百货,批发兼零售,生意网点遍布南北疆,远达甘肃、陕西、汉口、天津,获利颇丰。
  1938年,新疆督办盛世才以莫须有的罪名将热玛赞逮捕,没收红楼作为医院。后来,红楼归还原主。新中国成立后,红楼成为塔城专署办公楼至1975年。1984年,红楼又成为塔城报社办公楼。
  与笔者同时参观的刘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塔城人。他说,“**”时,城里挖有四通八达的防空洞,他和伙伴玩打仗游戏,进入自家附近的防空洞,钻着钻着就到了红楼院子。红楼记忆,伴随塔城几代人的成长。
  红楼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修旧如旧的原则,有相当大的难度。此外,还续建了一座风格相同的1289平方米的两层楼展厅。在扩建时,由于屋顶黑铁皮制作工艺已失传,施工方经多方寻访,才找到祖父辈曾做过俄式黑铁皮的匠人。
  笔者围着红楼外转,发现墙面用砖也很独特,砖与砖之间有条突出来的菱角。红楼博物馆馆长说,这叫“V字缝”,既美观立体又坚固,是修筑俄式建筑的一种民间老技法。
  在修复扩建时,用砖量很大,看似普通的砖竟成了最大难题。尺寸上,红楼原用砖比现代砖更宽更厚,表面光洁,密度很大。他们走访了周边20多家制砖厂,都无法满足要求。无奈中,委派专人到秦皇岛定制制砖机,经反复试验,大砖才烧制成功,但每块砖的成本高达两三元钱。有了合适的砖,新建筑宏大美观,成为当地的一道新风景。
  在红楼修复时,大门口有一处泥草糊住的墙面,一位工人将泥草铲去时,发现有字母KOHT0PA印记,懂俄语的人说是商务中心之意,与一旁的1914字样都是在修建之初便有的。
  精神继承:热玛赞家族慈善精神代代流传
  据红楼工作人员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热玛赞家族后裔多数留在了新疆的塔城和乌鲁木齐,部分定居到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笔者很幸运,参观当日,红楼博物馆正在招聘讲解员,热玛赞的后人竟也在其列。
  23岁的娜迪拉是个漂亮女孩,高鼻大眼,白皮肤,棕色头发。热玛赞是娜迪拉奶奶的爷爷。娜迪拉听她奶奶说,现在的红楼与原先唯一的不同是,以前在铁皮屋顶边缘都设有围栏。因为塔城冬季降雪多,而屋顶是倾斜的,装上护栏可防止清雪时滑坠,虽然不太美观,却很人性化。
  20世纪初,热玛赞在迪化郊区(现乌鲁木齐市乌拉泊附近),开设有五金件工厂生产五金件,生意十分红火。
  在新疆,按照穆斯林的传统,每年古尔邦节前,富人都会给穷人布施。热玛赞在古尔邦节前让人从迪化工厂拉来一大车五金件,早早通知老百姓,谁家缺什么来领。当有生意伙伴惊叹这一车送出去了要损失多少钱啊!热玛赞总是笑着摇摇头:“帮助有需要的人不是损失,我努力经营,钱总会赚回来的。”
  后来,热玛赞的儿子将房子捐出来了,整个家族也没有人惋惜。
  对于应聘红楼博物馆解说员,娜迪拉说,奶奶已经过世了,如果她知道自己能在红楼从事解说工作,一定会很高兴。对于家族曾经的产业,这也是一种精神继承。
  目前,红楼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新楼里展出了包括24件国家级文物在内的1000多件文物和图片资料。在全疆,俄式老建筑不少,一部分是百年前中俄通商时在边境城市修建的,一部分是建国后在略大的城市,由苏联援建的,多数在城市化进程中已拆除,消失在人们视线中。仅在塔城就有多处俄式建筑,除红楼,还有双塔、塔尔巴哈台影剧院(已拆除)、塔城四中内的黄楼、塔城师范旧楼等。
  走出红楼,总忍不住一遍遍回望,蓝天与红墙映衬,散发着别样的风采。红楼是幸运的,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让今人可以领略到建筑除本身魅力外,它也是百年中西文化交流之路的一处路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