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关于耳鼻喉科医生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耳鼻喉科医生心得体会范文

发布时间:2022-02-24 09:42:32 影响了: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淡薄致远无怨无悔,以拯救疾病为己任,那么关于相关的心得体会该怎么写呢,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耳鼻喉科医生心得体会范文三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耳鼻喉科医生心得体会范文

  耳鼻喉科医生心得体会

  上个月21号回到科室,上了两个星期的班,这个月我轮到了7房,做耳鼻喉手术,做的最多的手术有fess,鼻中隔偏曲纠正,扁桃体、腺样体切除,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切除。

  耳鼻喉的手术,洗手护士给人的感觉就是“坐在一边陪衬”,不用做什么事情的。可是上了一个月下来,我觉得要当好耳鼻喉手术的洗手护士单是“坐在一边”是不行的,首先要准备好台上需要用的器械、药物等,就拿最常见的“fess+鼻中隔偏曲纠正”来说吧。

  最基本的是准备好fess包跟鼻中隔包,甲包、衣服跟盆仔,台上用物有两根吸管、一个腹腔镜套,10ml和20ml的注射器各一个,5号长针头,鼻塞、膨胀海绵8cm跟10cm的各准备三条,凡士林纱条两条,1g的藻酸钙两片,还要拿fess器械,70度镜头。

  洗手穿衣服后整理器械台,要检查器械是否准备齐全,有一次包里没有枪状镊,有一次没有最重要的剥离子,有时候会没有纱条,有时候没有棉片,这些都是台上必须用到的,发现没有应该及时让巡回补充,清点器械,检查器械的完整性。然后常规铺巾,器械升降台放在头侧,倒水,备安尔典泡镜头,还要准备两块布巾放在病人头两侧,右侧布巾用于放用过的棉片跟纱条,左侧的布巾上放一块没打开的夹纱,夹纱上面再放一块湿纱布,用于擦镜头,张教授做的话,还要用一纱布包住安尔典的小杯,用巾钳夹住纱布一起夹在左侧布巾的内侧。连接好镜头、摄像系统、电钻,把所有的吸头,两个弯吸头和三个直吸头、两个钻头一起放在刚刚倒好的水盆里面,拿到升降台上。通常先做鼻中隔,放在升降台上的还有四个剥离子,15号刀,中鼻甲剪,枪状镊,中号的直钳(fess器械),两个咬骨钳,鼻撑开器。台上还要准备肾上腺素棉片跟纱条,还有注射用肾上腺素,配置方法是:一支肾加10ml盐水用于配棉片跟纱条,4—5滴肾加10ml盐水配5号长针头用于注射,如果是局麻的话,一支肾加10ml丁卡因配棉片,纱条还是不变,注射的肾加10ml盐水换成肾加利多卡因,棉片用枪状镊撕开,尽量撕开均匀,不能太厚,纱条有些剪成棉片的长度,有些剪成40cm左右,棉片跟纱条都不能过湿过干。穿好5×8圆针,0号丝线,及时擦干净器械上的血迹跟组织,吸头跟钻头若堵塞要马上疏通,如有标本要用失盐水纱布包好,及时告知巡回护士写好标本袋,装好标本。手术快结束时,要抽好普米克或者地米,准备好填塞物品,鼻塞、藻酸钙或者凡士林纱条等,按医生的要求将藻酸钙撕开,卷好,一端沾湿,捏紧,放在台上备用,准备好枪状镊,用干棉片搓成两个小棉球,大小以能塞住鼻孔为宜,整理清点器械,检查器械是否完好,与助护交接班。其实我上了这么久的耳鼻喉手术,觉得耳鼻喉手术比lc之类的手术做的事还要多些,而并非是大家印象中的“陪衬”。

  耳鼻喉科医生心得体会

  一、加强解剖的学习

  我们必须清楚知道耳鼻喉科是一门术科,而解剖是术科的灵魂,不懂解剖,就犹如瞎子做手术,步步惊心,一不留神就是一宗医疗事故。学术科,先从解剖抓起。稍微接触过我们科的同学都知道我们科的解剖比较难学,因为耳、鼻、咽喉等人体部位都比较隐蔽,腔道比较狭窄,体积又小,往往要借用特定的器械才能窥视一二。

  不少病人,甚至刚上临床的实习生都会闹出这样一个笑话,他们从没有仔细观察过自己的鼻子,某天心血来潮,顶着鼻尖借着灯光看到鼻腔里面的部分东西,看见有一团粉红色的肿物在鼻子里面,不禁惊慌,赶紧小跑过来问医生:“医生医生,你看我鼻子里面是不是长了一个肿物?是不是肿瘤?还是什么鼻息肉?”基本上没有学过鼻子解剖的人都以为鼻子就是个空腔,就是通气用的,殊不知道小小的鼻子里面有鼻甲、钩突、筛泡、鼻丘、中隔,还有很多缝隙、窦口等,一点都不简单。

  笔者不才,单单学习鼻子解剖,都把书看了5遍以上了,还是没能完全记住及准确定位,这个中的挫败感很强,经常会反问自己是不是太笨是不是不适合读耳鼻喉,然而在做鼻内镜的过程中,看过各种各样的鼻腔情况,你越发清晰解剖定位及老师对你答案的肯定,你会很感激挑灯夜战的自己。

  不管是哪科的解剖都难学,尤其是我们科的,我学习解剖的经验是,反复看书,多问多思考,对于临床上看到的解剖位置不懂的地方,牢牢地记住,尝试在书本上自己找寻答案,实在想不明白就询问老师,刨根问底,把不懂的知识“消化”,积少成多,慢慢就会发现自己懂得越来越多。

  再者,我们科的手术都是在患者头颈上做的,手术精细,位置险恶,一不小心就危及生命,不懂解剖,给你刀子,你敢动吗?明确解剖的重要地位,不管解剖有多难,都要努力学习。

  二、努力提高动手能力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我们科是门术科,术科对动手能力要求也相当高。而且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我们经常需要在镜下操作,这相对于直接肉眼下动手还要困难很多。又因为耳鼻喉部位比较隐蔽,我们需要借助像前鼻镜、间接喉镜、电耳镜及内窥镜等去窥视相关部位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熟练掌握这些器械的操作。如何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没有捷径,只有靠自身的努力。

  去向高年资的老师探讨经验,你就会发现他们每个灵活操作的背后都有一段辛酸的奋斗史。有为了练习间接喉镜的操作,每天给整个科室所有的病人检查喉咙;为了学习喉镜下拔鱼骨,自制模型,在模型下反复操作;还有在显微镜下练习夹绿豆、在类似鼻腔大小的容器里练习填塞棉条等。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别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只不过别人的努力我们没有看见。不要老说自己手拙所以练不好,那只是你付出的努力不够多。比你还要优秀几百倍几千倍的人都那么努力练习,你凭什么不好好奋斗?

  三、勤于对比与比较

  任何疾病的学习都是从症状入手,而我们科的疾病大多是症状相似,基本上是以鼻塞、声嘶、耳鸣耳聋等为主诉来就诊的。但是同样鼻塞的病人,有可能是慢性鼻炎、鼻窦炎、变应性鼻炎,甚至是鼻腔肿瘤,然而它们的治法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相似的症状里,经过询问病史、查体,再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去准确判断病名。所以我们需要养成勤于对比与比较的良好习惯。

  曾经我试过在住院部收治一个门诊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的患者,当时因为我在正忙于处理别的病人,无暇分身去查看她,而且听说是属于我们科常规病种之一的突发性耳聋,师妹也收治过很多例突聋的患者,就叫师妹先去询问病史。师妹询问完病史回来跟我汇报说:“很简单啊,就是个突发听力下降的突聋病人啊,而且门诊的主任也下这样的诊断。”然而待我去查看病人的时候,病人说她是感冒后2天出现听力下降,而且伴有明显的耳堵塞感,电耳镜下窥视鼓膜虽没见明显的积液征,但是稍充血,我心想未必是突聋,有可能是感冒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最后给病人做了声导抗回报鼓室图b型,完善颞骨ct检查也支持了中耳炎的诊断。

  单单一项“突发性听力下降”,可以是突发性耳聋,可以是中耳炎,可以是听神经瘤,甚至可以是耵聍堵塞,如何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这需要我们通过每天的临床实践与观察,勤于对比与比较同样症状不同疾病之间的差别,抽丝剥茧地分析病情。

  四、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虽然我们还是学生,但是从我们离开教室来到医院开始,我们就是医学实习生,在病人看来我们就是一名医生,每天的实习生活都是为了将来能独当一面当名好医生。现在我们很幸运,在临床上有老师的`带领与教导,然而我们不能老是“躲”在老师后面,要学会主动去承担更多,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

  我们每天看着老师新收、开医嘱、写病历、向上级汇报病史、给病人做检查、跟病人交谈、提出治疗方案、出院后的随访等,一般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后面转,老师吩咐干嘛就干嘛,没有吩咐自己就没事干了,可曾想过要是自己独立去收治这个病人,自己该怎样做才是对的。

  我们是来医院学习如何当一名真正的医生,不是单纯的命令执行者,给病人做任何处理之前可以先有自己的处理方案,汇报给老师,要是老师同意,那就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肯定;要是否定了方案,就要去反思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不行,跟老师探讨,从中我们就能不断地进步,锻炼独立的临床思维,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

  耳鼻喉科医生心得体会

  历时三个月的学习让我收获颇多,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的眼界、增强了我的业务能力,也进一步认清并弥补了自身的不足,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学习方向。

  学习上,在护士长的正确领导和各位带教老师的悉心教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基本完成了此次进修的主要任务。学习的第一站是耳鼻喉门诊,初到门诊候诊区病人之多不禁让我感到畏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发现门诊虽每天有两百名左右的患者就诊,但在他们科学的管理之下,秩序井然,忙而不乱。门诊专科设施配备齐全,具有整套先进的专检查设备,如前庭功能检查仪、嗓音、鼻功能检查设备等,各检查室均按标准化建设,各专业检查技术人员也配备合理。目前我科专科检查设备相对缺乏,也缺少专业的技师。门诊学习让我对耳鼻喉科门诊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对耳鼻喉疾病的辅助检查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加强了对专科器械消毒与保养的学习。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希望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竭尽所能为我科护理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也无愧于领导给予的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