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师双减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教师双减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发布时间:2022-04-25 16:23:07 影响了:

教师是天空上最闪耀的那一颗发光的球体,我想念着您一直教导我们的分分秒秒。那么关于相关的心得该怎么写呢,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双减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

教师双减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教师双减心得体会1

  但凡教育人,近来话题必绕不开“双减”二字,它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目标,一味追求速度的小康教育时代已成为过去,当今现代化教育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将“以人为本”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从关注学习结果到重视学习过程,从关注知识积累到重视精神成长,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健康、良性发展。诚然,“双减”是一项走心、润心的工程,要想落实,必须从心开始。

  作为学校,从心开始就是要站在学生、家长、教师的立场换位思考,感其所感,行其所思,解其所惑,达其所成。

  一、课程优化,让学生开心

  站在学生的角度,怎样才算开心?那就是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当然仅仅是这两点还不够,在此基础上学习必须还要有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心。

  1.国家课程精品化。“双减”减的是负担,增的是质量。要想时间少、收获多,就必须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业布置作为学校研究的常态课题,引导老师们静下心来设计好课堂的每一分钟、每一道题,充分调动学生课堂上思维表达的成就感与实践体验的获得感,让学生所做皆所需。

  2.服务课程多元化。课后服务不能只完成简单的托管任务,而是要努力成为孩子们释放个性的拓展课程。将课后服务课程与国家课程进行一体化建构,将成为校园的新生态;让学生在学习中拥有充分的选择权,应成为拓展课程的实施原则。学习困难有答疑班,爱好阅读有导读社,喜欢运动有体训队,善于唱歌有合唱团,崇尚科学有科普基地……多元的菜单式课程,让每个孩子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快乐生长方式。

  两种课程的优化,既有基础知识的积淀,又有个性特点的彰显,孩子们乐学善思,才是开心学习的最好状态。

  二、评价导航,让教师安心

  站在教师的角度,明知“双减”是关系学生身心健康的大好事,为什么还是会观望徘徊?一方面是思想惰性所致,停留已有舒适区不想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评价这根指挥棒的问题,什么样的学生质量观、教师质量观就决定着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因此,评价改革是确保双减落地的前提条件。

  1.学生评价重素养。避免对学生学科知识评价的繁难偏超,要以百分比的方式强制保障学情检测的基础性,削减海量刷题、校外培训带来的假性优势;将学生参加课后服务表现、艺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信息化平台,从知识评价、能力评价、素养评价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动态的大数据分析,为学生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2.教师评价重贡献。不以成绩排名作为教师评优晋职的条件;将师德师风、课后服务工作量与服务质量纳入评优评先指标体系。

  唯有评价定了,教师坚持“双减”的决心才会定。

  三、服务有料,让家长舒心

  站在家长的角度,更多的是对“双减”持质疑态度。一是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想法很难在短时间内剔除,很可能形成学校公开减量家长私自加量的畸形减负;二是质疑学校服务质量,孩子不参加校外培训,学校现有的课程能否满足孩子的个性发展需求。因此,加强对家长教育理念的培训服务与提质午托、“三点半”等课后服务至关重要。

  1.家长学校是抓手。利用家长学校,定期为家长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服务,开展家长之间的学习交流,让家长从急功近利的家庭教育中释然出来,形成健康的、发展的子女教育观。

  2.服务质量是保障。首先要保障服务时间,家长工作忙中午没时间接送、下午孩子放学还没下班?没问题,学校都有相应的服务来解决。其次要保障服务质量,孩子学习有困难、艺术素养有需求?没问题,课后服务都有专业团队来指导。

  通过有理论、有实践的沟通论证,有时间、有质量的暖心服务,家长省事,乐得舒心,以此争取家长对“双减”政策的真心认同。

  因“心”而减,从“心”出发,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还需要学校的统筹规划,需要教师的奉献精神,需要家长的理解配合,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整体导向,多方合力,使得玉成。

  

教师双减心得体会2

  最近关于政府下来的双减政策,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将波澜壮阔的培训行业,炸出底部。而关于双减政策对于教培行业影响的解读,更是铺天盖地的来袭。拍手叫好声,异义声,痛苦挣扎声。。。这一切,其实无论是众意沸腾还是探讨为什么发布这个政策,都是无用的,与其纠结于这些,还不如,想想未来的影响。因为这是国家政策,是坚决要做下去的。

  站在国家的角度:

  2021年的人口普查,让国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放开三胎。但是二胎都不敢生,何况三胎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国家一调研,奥,原来是民众负担也太重,不敢生,都被房子和校外培训给压怕了,所以房地产存在问题,所以培训机构也存在问题。那好办了,解决掉。先一刀切,解决掉民众最疾苦的问题,不让周末 节假日和寒暑假补课,这样就解放了大多数。至于造成的少数问题,再慢慢解决就是,反正不影响国家的战略性布局。比如,一个地方100个学生,只有60个能上普高,其它去职业类院校。对国家而言,谁能去上都一样,反正就那么些数,所以直接对培训机构釜底抽薪没有关系。

  所以,国家发布这一政策之后,知道会有一些小问题存在,也必然会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而解决的方案,笔者也尝试着预测如下:

  1、在一刀切培训机构之后,会让这部分原来学校满足不了的职责,再转移到现有的公办学校,比如现在开始的晚托,后面将会完善晚托的内容,引入素质类和特长类课程,满足不同的需求;

  2、治理素质类课程,取消各种考级的乱像,优化升学加分内容;

  3、引入社会公益力量,引导留存下来的社会培训青少年机构,加入到公益社区和公益课程中来,来弥补国家力量的不足。最终实现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目标;

  4、改革现有的教师工资评价体系,教师资格证审核体系,师范体系,师范类老师实习体系,通过这些的改变,实现教师职责的重构,社会对教师的认知。

  5、在这里单独提一个是:结合公立学校,建立公益社区,实现青少年可以在 文化 素质 体育方面在寒暑假得到更好的锻炼,而这些实现的参与者,可以让师范类大学生在正式入职前为主体参与,即能得到锻炼和实习的机会,也能赚点收入。当然,退休的老教师也可以发挥余热了。

  站在社会的角度:

  有拍手叫好的,觉得国家终于要治理这个造成父母辛苦的罪魁祸首了;有忧愁未来孩子怎么办的;也有无所谓后面再看情况的。以上的看法不一而论,但是有几个问题我们总规是要面对的:1、那些拍手叫好的基本上是觉得上学上到什么程度,靠自己孩子就好,不需要太多费心,原来都报,也不得不给孩子报,现在好了,都不报,所以也就不用假装关心孩子,为孩子报了,说到底这样的家长基本上是读书无所谓论,并且本身绝对教育不了孩子的。他们不懂得再优秀的孩子是需要给引导的,是需要从课本之外给予人生的体验和认知的,这些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2、那些因为双减政策而过于忧心的家长,也没有必要焦虑过多,等待国家政策更明晰的配套办法,看看依靠学校的力量可否达成,如果实在达不成,办法总是会有。

  站在培训机构的角度:

  现在是重新洗牌的时候,无所谓冤枉不冤枉,是成功的急流勇退还是刚入行赔的血本无归,这些都是这阶段造成的一些现象,是没有办法的事。

  未来存活下来的机构,国家也会引导者贡献更多的社会公益力量,作为教育的有益补充,发挥正能量。而这些,不是小机构能够参与的了。

  新政策的实施,愿一切安好,未来更加可期!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小学教师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2021年小学教师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请大家多多关注“蜗牛文摘范文网”。

  

教师双减心得体会3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小学义务教育“双减”意见专题学习教师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但凡教育人,近来话题必绕不开“双减”二字,它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目标,一味追求速度的小康教育时代已成为过去,当今现代化教育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将“以人为本”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从关注学习结果到重视学习过程,从关注知识积累到重视精神成长,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健康、良性发展。诚然,“双减”是一项走心、润心的工程,要想落实,必须从心开始。

  作为学校,从心开始就是要站在学生、家长、教师的立场换位思考,感其所感,行其所思,解其所惑,达其所成。

  一、课程优化,让学生开心

  站在学生的角度,怎样才算开心?那就是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当然仅仅是这两点还不够,在此基础上学习必须还要有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心。

  1.国家课程精品化。“双减”减的是负担,增的是质量。要想时间少、收获多,就必须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业布置作为学校研究的常态课题,引导老师们静下心来设计好课堂的每一分钟、每一道题,充分调动学生课堂上思维表达的成就感与实践体验的获得感,让学生所做皆所需。

  2.服务课程多元化。课后服务不能只完成简单的托管任务,而是要努力成为孩子们释放个性的拓展课程。将课后服务课程与国家课程进行一体化建构,将成为校园的新生态;让学生在学习中拥有充分的选择权,应成为拓展课程的实施原则。学习困难有答疑班,爱好阅读有导读社,喜欢运动有体训队,善于唱歌有合唱团,崇尚科学有科普基地……多元的菜单式课程,让每个孩子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快乐生长方式。

  两种课程的优化,既有基础知识的积淀,又有个性特点的彰显,孩子们乐学善思,才是开心学习的最好状态。

  二、评价导航,让教师安心

  站在教师的角度,明知“双减”是关系学生身心健康的大好事,为什么还是会观望徘徊?一方面是思想惰性所致,停留已有舒适区不想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评价这根指挥棒的问题,什么样的学生质量观、教师质量观就决定着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因此,评价改革是确保双减落地的前提条件。

  1.学生评价重素养。避免对学生学科知识评价的繁难偏超,要以百分比的.方式强制保障学情检测的基础性,削减海量刷题、校外培训带来的假性优势;将学生参加课后服务表现、艺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信息化平台,从知识评价、能力评价、素养评价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动态的大数据分析,为学生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2.教师评价重贡献。不以成绩排名作为教师评优晋职的条件;将师德师风、课后服务工作量与服务质量纳入评优评先指标体系。

  唯有评价定了,教师坚持“双减”的决心才会定。

  三、服务有料,让家长舒心

  站在家长的角度,更多的是对“双减”持质疑态度。一是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想法很难在短时间内剔除,很可能形成学校公开减量家长私自加量的畸形减负;二是质疑学校服务质量,孩子不参加校外培训,学校现有的课程能否满足孩子的个性发展需求。因此,加强对家长教育理念的培训服务与提质午托、“三点半”等课后服务至关重要。

  1.家长学校是抓手。利用家长学校,定期为家长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服务,开展家长之间的学习交流,让家长从急功近利的家庭教育中释然出来,形成健康的、发展的子女教育观。

  2.服务质量是保障。首先要保障服务时间,家长工作忙中午没时间接送、下午孩子放学还没下班?没问题,学校都有相应的服务来解决。其次要保障服务质量,孩子学习有困难、艺术素养有需求?没问题,课后服务都有专业团队来指导。

  通过有理论、有实践的沟通论证,有时间、有质量的暖心服务,家长省事,乐得舒心,以此争取家长对“双减”政策的真心认同。

  因“心”而减,从“心”出发,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还需要学校的统筹规划,需要教师的奉献精神,需要家长的理解配合,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整体导向,多方合力,使得玉成。

  

教师双减心得体会4

  最近关于政府下来的双减政策,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将波澜壮阔的培训行业,炸出底部。而关于双减政策对于教培行业影响的解读,更是铺天盖地的来袭。拍手叫好声,异义声,痛苦挣扎声。这一切,其实无论是众意沸腾还是探讨为什么发布这个政策,都是无用的,与其纠结于这些,还不如,想想未来的影响。因为这是国家政策,是坚决要做下去的。

  站在国家的角度:

  20xx年的人口普查,让国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放开三胎。但是二胎都不敢生,何况三胎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国家一调研,奥,原来是民众负担也太重,不敢生,都被房子和校外培训给压怕了,所以房地产存在问题,所以培训机构也存在问题。那好办了,解决掉。先一刀切,解决掉民众最疾苦的问题,不让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补课,这样就解放了大多数。至于造成的少数问题,再慢慢解决就是,反正不影响国家的战略性布局。比如,一个地方100个学生,只有60个能上普高,其它去职业类院校。对国家而言,谁能去上都一样,反正就那么些数,所以直接对培训机构釜底抽薪没有关系。

  所以,国家发布这一政策之后,知道会有一些小问题存在,也必然会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而解决的方案,笔者也尝试着预测如下:

  1、在一刀切培训机构之后,会让这部分原来学校满足不了的职责,再转移到现有的公办学校,比如现在开始的晚托,后面将会完善晚托的内容,引入素质类和特长类课程,满足不同的需求;

  2、治理素质类课程,取消各种考级的乱像,优化升学加分内容;

  3、引入社会公益力量,引导留存下来的社会培训青少年机构,加入到公益社区和公益课程中来,来弥补国家力量的不足。最终实现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目标;

  4、改革现有的教师工资评价体系,教师资格证审核体系,师范体系,师范类老师实习体系,通过这些的改变,实现教师职责的重构,社会对教师的认知。

  5、在这里单独提一个是:结合公立学校,建立公益社区,实现青少年可以在文化素质体育方面在寒暑假得到更好的锻炼,而这些实现的参与者,可以让师范类大学生在正式入职前为主体参与,即能得到锻炼和实习的机会,也能赚点收入。当然,退休的老教师也可以发挥余热了。

  站在社会的角度:

  有拍手叫好的,觉得国家终于要治理这个造成父母辛苦的罪魁祸首了;有忧愁未来孩子怎么办的;也有无所谓后面再看情况的。以上的看法不一而论,但是有几个问题我们总规是要面对的:1、那些拍手叫好的基本上是觉得上学上到什么程度,靠自己孩子就好,不需要太多费心,原来都报,也不得不给孩子报,现在好了,都不报,所以也就不用假装关心孩子,为孩子报了,说到底这样的家长基本上是读书无所谓论,并且本身绝对教育不了孩子的。他们不懂得再优秀的孩子是需要给引导的,是需要从课本之外给予人生的体验和认知的,这些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2、那些因为双减政策而过于忧心的家长,也没有必要焦虑过多,等待国家政策更明晰的配套办法,看看依靠学校的力量可否达成,如果实在达不成,办法总是会有。

  站在培训机构的角度:

  现在是重新洗牌的时候,无所谓冤枉不冤枉,是成功的急流勇退还是刚入行赔的血本无归,这些都是这阶段造成的一些现象,是没有办法的事。

  未来存活下来的机构,国家也会引导者贡献更多的社会公益力量,作为教育的有益补充,发挥正能量。而这些,不是小机构能够参与的了。

  新政策的实施,愿一切安好,未来更加可期!

  教师双减心得体会5

  “双减”政策的目的在于让教育回归本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

  一、备课要减负学生更需抓实备课,提高备课精度,注重实效。物理组研究学情与教材,提高备课实效,不仅增加了授课知识点的分层,也在课堂上增加了学生在哪个环节可以进行展示的的集备,充分将学生主体落实,时时不忘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课堂教学

  1.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投入度,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思想,课上引入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和学习材料,从事例和材料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实践转化和综合应用。

  2.充分利用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当堂学、当堂测、当日清。做优课后解惑服务,让疑惑的及时消化,让消化的及时巩固,不留疑惑至明日。

  3.注重知识的结构化建立,强调从“做中学”获取知识,将实验室搬进了课堂,将实验仪器放在教室内,方便学生随时进行实验,利用实验解惑遇到的困难,注重了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培养,能力的提升。

  三、课后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作业原来每天15分钟,而现在不留作业。但对学生的要求却没有放松,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更好有针对性的提升能力,让他们关注科技的魅力,教育他们成为一名关心国家、服务社会的人才。有效的减负,价值的高效,为国育才,强国有我。

  教师双减心得体会6

  1、什么是“双减”政策?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我们简称为“双减”政策。

  2、“双减”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①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②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③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3、国家为什么会出台这样的政策?

  大家注意,教育的文件不出自于教育部,而源于国务院,“学生负担过重”已上升到国家层面。

  ①学生的核心素养直接影响国家的竞争力。高分低能显然无法适应未来的国家发展需求。

  ②追求教育公平。教育阵地不能“市场化”,校外培训已严重影响到学校教育。

  ③维稳。“新x方”等机构资本化运作,掌握了大量学生信息。综合前期滴滴公司在国外上市的背景,几家大的培训机构不也在某国上市吗?

  总结一下:教育“内卷”靠国家强力政策解决,着眼的是未来,落脚点是国家安全。

  4、一线教师对“双减”政策的应对。

  ①“减负”口号由来已久,“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随波逐流。“无所谓”型。

  ②早该减负了,减轻学生书包负担,减少学生课堂静坐负担,减少无效作业负担……“叫好”型。

  ③学生作业时间少了,不补课了,会不会影响学生成绩?家长会不会抱怨?学校考核会不会受影响……“忧伤”型

  5、一线教师为什么对“双减”态度不一?

  ①教师评价系统不变,学生“减负”会实际造成教师的“增负”。教育部门的“质量监测”、小学义务教育“毕业水平检测”考的是学生,排队的是各学校学科教师;评优、选模、晋职、晋级教育质量获奖者优先;年终绩效工资考核、学校目标考核,教学质量权重第一……什么是教学质量?班级平均分、优生率、差生率、合格率,这些“率”又有对应的“分”,很复杂,教育局专门有部门操作,一线老师根本搞不懂。

  ②教学内容不变,学生“减负”一定会让教师“增负”。什么精讲精练(不是精讲多练)、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学六认真”当然是教师的本分,但考虑过学生学习过程没有?学生预习、合作探讨、复习巩固、检查反馈都只能在课堂上完成,教师要充当“魔法师”,变出时间来?比如一年级的语文识字量上下册近500字,光认识是不够的,还得会写,光会写不够,还得“自动化书写”。对于零基础(点横竖撇捺都不会书写)的农村孩子来说,一节课10个以上的生字词认读书写,难度系数4点0。低段数学书中作业倒是能在课内完成,但练习册、口算题卡什么时候去完成?怎样才能达到口算自动化?况且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要花大量的时间。

  ③课后辅导、延时服务、暑期托管服务都实际占用了老师班后时间。暑期学校托管教师报名“自愿”已成“志愿”,教师职业最吸引人的“寒暑假”将消失了,学校除承担“教育教学”角色外,还即将增添“保姆”一项工作。

  ④课后延时服务虽迎合了家长,但苦了学校,苦了教师。开学后即将实施的教师“弹性化”下班制,真的可以落实吗?学生早晨七点到校,教师能晚过七点到校吗?学生六点半出校,教师能六点准时下班吗?出了安全事故谁负责?

  今年的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之华中师大、陕西师大、东北师大、西南大学这样的名校,师范专业都进行了征集志愿的填报,教师职业用什么来吸引高素质人才?“我学习不好,将就着考个师范吧”真的是现实版的笑话?

  教师是人不是神。无论再怎么职业认同、热爱学生,还得考虑到教师也有家庭,也有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如何落实“双减”政策?如何让教师有尊严、幸福的活着?确实是一个值得国家相关部门、学校、社会好好思考的命题。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