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学习强国答案 > 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创新范文大全(三)
 

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创新范文大全(三)

发布时间:2020-02-20 13:04:45 影响了:

  【导语】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和传播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创新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创新范文】一

  一、案例背景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按照中央、省委、学校的具体要求,结合支部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针对90后大学生热衷于使用网络的特征,做到“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无缝衔接,突出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引导全校16个学院的学生党支部在党团建设、学风引领、文体活动、科技创新、服务师生等5个方面勇挑重担,当好先锋,探索出一条“线上线下”为主要特点的党建工作新路径,为支部党建插上互联网翅膀,使得“互联网+党建”成为学习教育的前沿阵地、党建工作的交流平台、服务基层的有效载体。

  二、案例做法

  (一)与“线上”相联动,突出“学”字,激发师生党员学习热情。

  第一、“线上平台”学。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依托互联网技术,利用易班APP、微信群、QQ群等移动网络平台,编发党员学习材料,推送至支部党员的移动客户端,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到支部党员的日常学习中,在支部党员中落实了教育全覆盖、学习全参与。

  第二、“翻转课堂”学。党支部改变过去由支部书记一人主讲、支部党员带着耳朵听的“灌输式”传统模式,创新开设“翻转课堂”,该课堂由支部党员轮流主讲,每个党员每次重点讲好一个问题,主讲结束后支部成员利用微信、QQ等网络媒介上传学习资料和学习心得,巩固学习成效,最大程度地调动支部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互动讨论”学。党支部结合网络热点文章、网络热点评论,围绕《习近平为何反复强调规矩意识》、《习近平系列论述教你“如何做一名合格中共党员”》、《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主题,开展了12次的互动讨论,讨论结束后观看网络学习视频,最终形成支部专题讨论成果。

  第四、“知识竞赛”学。党支部根据90后大学生热衷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开展学习的现状,在学校易班平台推出“两学一做”易起来栏目,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栏目主要分为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内容解读、合格党员、知识竞赛等板块, “两学一做”易起来网络平台自5月12日上线以来,已有5600余名学生浏览专题网页,896名学生党员添加“两学一做”易起来轻应用,761名学生党员在线系统学习,452名学生党员主动参与竞赛检查学习成效,广大学生党员通过网络学习、趣味学习、知识竞赛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党支部通过“互联网+”学、“翻转课堂”学、“专题讨论”学、“知识竞赛”学等方式,改变了以往的“照本宣读学”为现在的“随时随地学”,不仅方便大家阅读学习,更能达到因材施教,及时掌握支部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效果,营造了人人学习党章党规、人人学习系列讲话、人人争做合格党员的学习氛围。

  (二)与“线下”相联动,突出“做”字,发挥师生党员模范作用。

  第一、“做细”,大学生思政教育特色项目和进德修业实践示范项目,为学生党员提供能力提升的平台。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以广大学生党员为主力,以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员为支撑,组织开展2016年大学生思政教育特色项目和进德修业实践示范项目,经过初审、评定、公示最终确定了 “易心向党,筑梦青春” 爱国爱党主题教育实践等12项大学生思政教育特色项目;“草鞋踏破长征路,民族精神代代传—学编草鞋”,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等30项大学生“进德修业”实践示范项目,发挥广大学生党员的先锋作用,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第二、“做实”,“你我有缘、再约学霸”先锋示范活动,为学生党员提供展示学习风貌的窗口。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主办的“你我有缘、再约学霸”活动得到16个学院广大学生党员的积极响应,最终进入决赛展示的团队中均有学生党员,学生党员比例高达80%,充分体现了学生党员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做深”,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的载体。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立项、指导的 “大学生微讲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系列活动,成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该项目自2014年启动以来,累计举办了10期,来自校内外的30余名主讲人先后登上讲堂(主讲嘉宾学生党员比例达90%),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活动先后得到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网、教育导报、四川教育网等媒体的报道。

  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在“线上平台”学、“翻转课堂”学、“专题讨论”学、“知识竞赛”学的基础上,通过“做细”、“做实”、“做深”思政教育项目,实现学做互进、知行合一,真正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优秀党员。

  (三)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突出“创”字,开展建党95周年活动

  为庆祝建党95周年,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党爱国热情,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学生工作部、组织部依托易班网络平台创新性开展了《一心向党?党旗礼赞》系列活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作为该项活动的主要策划、组织实施者线上开展了易起读党史“光辉旗帜,引领成长”主题征文活动、易起传薪火“铭记党恩、感恩奋进”网络寄语活动;线下开展了易起看电影“红色光影,永恒记忆”电影展播活动、易起晒成长“重温誓词,青春飞扬”最美宣誓活动。

  “鼠标轻轻一点,行动快速跟上”,《一心向党·党旗礼赞》系列活动自五四青年节开展以来,系列活动网络浏览量达21000余次,1923名学生党员添加了“一心向党?党旗礼赞”易班轻应用,2812位学生党员抒发爱党之情,方便快捷的体验了‘互联网+党建’带来的幸福。

  三、案例成效

  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互联网+创新支部党建新模式,取得了“四个构建”的新成效,推动了支部党建工作的新发展,先后受到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搜狐网、四川教育网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一)构建了互联网+学习新常态

  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通过易班网、QQ群、微信群等网络即时通讯软件,搭建“掌上”、“指间”移动多维“E互动”平台,共建共享网上学习资料,可随时共享自己的学习材料,丰富支部的学习资料,提高学习主动性。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在“互联网+”环境下,就是要改变过去被动式、单向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当前主动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建设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学习型党支部。

  (二)构建了“两学一做”新课堂

  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结合易班的学习功能和互动性强的特点,构建有效推进“两学一做”线上课堂。首先,搭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轻应用”,将“两学一做”学习内容分类整理上传,让师生党员随时随处可看可学;其次,搭建易班“两学一做”题库开展知识竞赛,学生在网络答题中加深理解;最后,搭建“两学一做”心得体会交流平台,吸引师生党员们积极参与并评论点赞,扩大学教育效果,打造“指尖上”的新课堂。

  (三)构建了师生互动交流新桥梁

  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通过设置党员干部QQ群、微信群等账号,为党员提供了内部交流平台,极大的促进了部门之间、党员之间的同志情感,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与此同时开通了易班“易沟通”平台,设置了师生留言专版专栏,师生匿名来信信箱,举报投诉电话等外部交流平台,方便师生的意见反馈与监督,收集学生意见建议273条,并向学生进行了及时回复,学生诉求得到了有效反映,学生的合理需求得到了及时满足,搭建了内外桥梁,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

  (四)构建了互联网+管理新平台

  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将党支部延伸到网络,实现网上网下一体化管理,建立支部党员信息管理云数据库,搭建党员信息“E台帐”。通过运用“互联网+”创新实施多维度基层党建“E管理”,变革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模式,打破地域、时空界限和党员间的壁垒,建立党支部线上阵地、线下管理,实现了支部管理、成员沟通零距离。

  四、案例启示

  新时期支部党建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党建工作创新面临新的机遇,党建工作者要在实践中紧紧围绕并突出“四个特性”,不断创新“互联网+”下的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升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突出政治教育性

  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全体党员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对党的认同感、归属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在学习、工作、生活和廉洁自律等各方面做好表率,爱岗敬业,勤政廉洁,无私奉献,做到“四讲四有”。

  (二)突出内容服务性

  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互联网+支部工作除发布上级决策部署、基层工作动态和党建特色亮点等内容外,结合支部特色和个人需要,定期发布生活小窍门、健康知识行政管理语言文学等方面的内容,并努力实现亲民接地气,在教师节中秋节、春节等重要节日,送上党组织的真诚祝福,拉近距离感,提升获得感。

  (三)突出师生互动性

  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将线下的党建活动与线上宣传相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经过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在线学习、实时交流、榜样力量、专题活动等栏目,通过图文、视频、音频、课件、电子书、动漫等多种生动表现形式,多层次、多维度、多视角丰富学习教育,建立网络互动社区,开展微话题讨论、微访谈交流、微主题生活等系列教育活动,突出互动性和参与性,调动广大师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突出工作特色性

  学生党建要心怀大爱,掌握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全体成员以正能量的工作状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大数据为基础增强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提高执行能力,将支部工作与学生德育、主题教育、教育教学等工作有机结合,构建支部特色的党建工作新思路,促进学生价值的实现。

  “同频共振互联网,探索党建新方法”,互联网+”技术的趋势,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更好地发挥了党组织“堡垒”、“智库”、“助手”的作用,今后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将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一方面进一步推进校、院两级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打造直播间、名人坊、微视点、微课堂等网络党建教育精品,激发和调动广大师生的创新创造热情;另一方面将与组织部共同创建网上党校、开展网上培训、开辟网上党课等,把学生党支部建在网上,建设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学生党建网络社区,丰富党员的网络学习生活,力争早日实现“互联网+党建”,架起党建工作连心桥,让广大师生党员找到“网上家园”。

  【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创新范文】二

  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石景山区的前期探索

  近年来,石景山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始终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主线、以“发挥两个作用”为牵引、以服务人才为抓手、以实现“两个覆盖”为目标,充分发挥“两支队伍”作用,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优化党建活动载体,先后开展了“我是党员我承诺”活动、“1234”凝聚力工程和非公企业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系列党建工作。非公党建经历了从号召非公企业共产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我承诺、做贡献,到需求出发、服务入手、典型示范、目标引领、组织推动,促进非公企业实现“三有一化”,再到引入第三方社会监督机制推动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和政治核心作用这三个阶段。经过这三阶段的工作,区域非公企业党建成绩显著,促进区域发生三大变化: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销售收入、税收连续四年以30%的速度增长,增速连续四年居北京市十六区前列。石景山区科技园区一跃成为中关村六个千亿级产业园之一。园区先后被国家科技部、文化部、广电总局评为最佳产业园区(基地),共获得国家级匾牌8块。

  二是非公党员由不足百名发展到五千名,在驻区规模非公企业实现了党的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区域三千家非公企业还实现了党工作与服务全覆盖。

  三是基层党建科学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高科技园区党工委先后三次在全国高新区党建经验交流会上做主旨发言,“三会一课”电教片、非公党建网、非公党建“1234”凝聚力工程、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站“五员”工作法、纪录片《在感恩中前行》等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受到中央组织部和北京市委组织部的肯定和表彰。党的建设发挥了龙头和引擎作用,有力助推了园区的科学发展。

  二、在历史新阶段下,积极探索非公党建工作新思路

  (一)非公企业党建需要在把中关村建设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新阶段下转变工作思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对于石景山区来说,如何使区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支撑因首钢搬迁造成的经济空心化,进而将北京建设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石景山区所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新课题。区委统一战线部认为,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靠外力推动非公党建工作模式难以适应新情况、新挑战、新课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靠外力推动工作模式,要通过在非公党建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举措,必须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培养造就一支爱国敬业,宗旨意识强的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必须引导非公企业借鉴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治理机制和治理方法,认真解决非公企业在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两张皮”问题;必须加强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增强企业话语权,从而激活非公企业党建内生动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党在非公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让区域非公企业主动承担经济、社会责任,实现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在园区同频共振,互促双赢。

  (二)找准着力点,解决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与经济工作“两张皮”问题。

  2013年石景山区在非公企业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旨在为下一阶段在非公企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思想预热和组织动员。活动中发现在进一步推进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上,虽然连续六年先后在非公企业开展了“我是党员我承诺”活动、“1234”凝聚力工程、非公企业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工作,推进了非公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基层党员较好的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统战部也主动热情为非公企业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受到了企业广泛好评。但是,有些企业家、出资人受当今思想意识多元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仰缺失、精神迷茫,热衷于烧香拜佛、问计于神。在企业与党组织的关系上,更多看到的是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能力,即:对企业的扶持、服务力度的一面,而对党在非公工作中发挥政治核心、政治引领作用的一面认识还不够深入,有的甚至困惑、缺乏信心。他们认为党建工作重形式轻内容,与经济工作是“两张皮”,因而对党建工作不重视、模棱两可。这种非公企业存在的党建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现象,使得党组织“与新的社会阶层说话说不上去”,表现为有的非公企业虽然成立了党组织,但“三会一课”不落实;有的虽然开展党建工作,但工作开展的不温不火;有的干脆把党支部锁在抽屉里,基层组织形同虚设。因此,园区党工委认为,党组织服务非公企业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党的建设与经济工作“两张皮”问题。只有解决“两张皮”问题,才能提高企业家对党的“三个自信”,党在非公企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传承红色基因,是解决党建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有效途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党建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有效途径和最佳办法是什么?党的软实力和正能量如何体现?如何将党的软实力和正能量转化成为非公企业主动开展党建工作内生动力?统战部在非公党建工作中始终带着这样的思考。

  2013年12月31日石景山区委书记牛青山在区共青团代表大会闭幕式讲话中指出“任何事物,无论自然界的还是社会领域的,都有它的基因。所谓基因,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依据。中国共产党存在、发展、壮大、胜利的依据就是党的红色基因。”统一战线部在学习牛青山书记讲话时认为牛书记关于红色基因的论述,解答了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一直思考的“软实力”和“正能量”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是激活非公企业持续深入开展党建工作的内在动力,能在理论和实践上较好的解决了非公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两张皮”问题,开启了石景山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阶段。

  党的红色基因,是战争年代经实践证明了的中国共产党生存、发展、壮大、胜利过程中一系列活动过程、机制、矛盾冲突和解决的总集合。它主要包括三大内容。一是四大精神,即: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二是战争年代党的三方治理架构,即:中国共产党创业者代表毛泽东、军事家代表朱德、共产国际代表前苏联形成的互为支撑的治理框架。三是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等。

  由于党的四大精神与非公企业发展中“初创期”、“危机期”、“快速成长期”和“上市前期”所需要的企业精神高度契合;党的三方治理架构与非公企业发展中形成的由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外部战略投资者组成的企业治理框架高度契合;党在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与企业在核心竞争力上所需的软实力高度契合,统战部自2013年底在科技园区非公企业检验性的开展了以“传承红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为主题的“红色基因工程”,即通过“三个一”定制式微党课的方式在园区200家规模非公企业高管中大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公司治理能力的宣讲活动。通过宣讲活动,阐述了“三个契合”理论对非公企业经济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明确了彻底革命、艰苦奋斗、团结协作、谦虚谨慎、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等精神是企业家需要承传的红色基因。参加微党课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及投资方普遍反映,传承红色基因工程主题突出、形式新颖、内容生动、针对性强,提高了他们对党的政治认同,坚定了“三个自信”,增强了社会责任,归属感油然而生。同时,宣讲活动使企业在传承中找到了解决自身发展中遇到的“权力制衡、利益分配、关系协调”等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方法。“红色基因”为非公企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成功经验;“三个契合”为非公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翅膀、注入了新鲜动力。传承红色基因,从理论上打通了党建服务非公企业“最后一公里”,实践上解决了党的建设与经济工作“两张皮”问题。

  三、实施“红色基因”工程,从指导理论到实施内容上对已有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模式进行突破和创新

  (一)指导理论新:“三个契合”解决了“两张皮”问题,形成了指导非公企业党建的新思想

  首先,红色基因是党的生命力所在,是我们建设精神家园的根基和源泉。所谓红色基因最集中体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统一战线部坚定的将集中体现红色基因的这四大精神作为非公企业党建的理论底色。

  四大红色精神分别形成于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不同历史时期:井冈山精神形成于党开始武装斗争的初创期,成功的解决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长征精神形成于党遇到重大挫折的危机期,成功的解决了“如何度过冬天”的问题,延安精神形成于党利用重大历史机遇发展壮大的快速发展期,成功的解决了“如何发展壮大”的问题,西柏坡精神形成于革命胜利前期,成功的解决了“如何进京赶考”的问题。

  从非公企业发展过程的视角看,一部中国革命史也可以看成一部非公企业创业史。从市场营销学视角看,非公企业也会经历类似的“初创期”、“危机期”、“快速成长期”和“上市前期”四个发展阶段,也会遇到类似的四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非公企业还能活多久”、“钱烧完了怎么办”、“如何快速成长”和“上市了怎么办”。统战部认为非公企业要想成功度过初创期、危机期、快速成长期和上市前期,克服上述四大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凭借什么?凭借党的红色基因。非公企业完全可以从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红色基因中寻找自身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其次,在管理学家看来,非公企业发展过程遇到的最深层次问题就是非公企业治理问题。非公企业治理问题的核心是12个关键字,即:“权力制衡、利益分配、关系协调”。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权力、利益关系构成了非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深层次治理问题,很多非公企业就是因为没能解决好这些复杂的非公企业治理问题而倒在了从优秀走向卓越的路上。

  (二)工作内容新:通过传承红色基因,提高了企业治理能力,坚定了非公企业对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

  当前,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外力推动有余,内生动力不足。非公党建靠外力推动不能深入持久,只有产生内在动力才能为非公党建提供不竭动力。年初,园区党工委在非公企业开展了以“传承红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为主题的“三个一”定制式微党课活动,通过“红色基因”党课,引导非公企业在认识和解决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深层次治理问题的同时,将非公企业开展党建的动力由外力推动转变为内在驱动,营造出资人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党建的良好氛围。实现党的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双赢。把以往靠政策红利、要素资源倾斜这一传统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手动档”改装成传递软实力和正能量的“自动档”。“承红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活动具体分为四个步骤有序开展实施:

  1、引导非公企业认识自身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意识的从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历史过程中寻找解决困难取得成功的依据。

  红色基因的生命力在于他总是在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不同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与时俱进的内涵,解决党在不同时期面临的各种问题。非公企业成长过程主要存在四个阶段,即:初创期、危机期、快速成长期、上市前期。初创期非公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危机期非公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钱烧完了如何过冬”;快速成长期非公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利用机遇发展壮大”;上市前期非公企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上市后如何“进京赶考”。同时,引导非公企业主动从集中体现红色基因的“四大精神”中寻找解决本阶段非公企业发展所面临深层次矛盾的经验和依据。

  2、帮助非公企业共同分析非公企业在非公企业治理和治理能力问题上的五种死因,引导非公企业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不是可有可无的空洞说教,而是与非公企业自身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通过“三个一”定制式微党课帮助非公企业分析了非公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与传承红色基因有关的五大原因。

  3、通过共同分析比较各种理论和解决方案,使党组织和非公企业自觉认识到党的红色基因是解决非公企业深层次治理问题的软实力和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曾经中国人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习总书记的讲话同样适用于非公企业对非公企业发展道路和问题解决方案的寻找和选择。

  而党的红色基因来源于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明和历史文化的精髓,经过自身长达28年革命历史的淬炼和检验,并能够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因此传承党的红色基因成为非公企业解决治理问题、提高治理能力。

  4、通过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来解决非公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深层次非公企业治理问题,提高非公企业治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习总书记的这段论述对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实施“红色基因”工程中,将学习党史明确作为非公企业“传承红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的必修课。特别是围绕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的要求,将非公企业发展遇到的深层次治理问题与作为红色基因集中体现的四大红色精神形成的历史过程对照起来学习,从中寻找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内在依据。

  通过培训和研讨,非公企业家普遍意识到,我们党在井冈山时期就建立了道路自信,不迷信和照搬其它国家成功的模式。同样,非公企业也应该探索符合非公企业实际的商业模式,建立自己的道路自信;即使在长征这么危险的时期,党也没有产生思想上组织上的混乱和对革命道路模式的绝望。同样,非公企业在遇到危机时,也要传承长征精神,同时也要掌握党处理长征过程中各种复杂问题的高超的治理能力,学习党在危机期如何通过局部调整,最大限度的团结整合各利益相关者度过危机;延安时期,党开辟了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表现出党高超的社会治理能力,到了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达到了组织上空前的团结和政治上的成熟。同时,创业型非公企业在快速成长期也要提高治理能力,对外要善于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渠道和客户终端的资源,对内要善于对人才从思想上和组织上进行整合,实现非公企业在快速成长阶段组织上的团结和治理能力上的成熟;西柏坡时期,党内滋生了革命意志衰退、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因此,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为进京赶考交出满意的答卷。

  (三)工作方式新:采用“三个一”定制性微党课形式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活动,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方式

  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活动中,我们意识到解决非公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只能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必须深入非公企业,一对一的开展工作。因此在活动中采用了“三个一”定制式微党课的方式来传播红色基因,帮助非公企业解决发展中深层次问题。三个一是指每次授课只针对一家非公企业,授课对象只针对非公企业出资人或非公企业高管这一个群体,只分析解决非公企业最关心的一个深层次问题。定制式是指在授课前熟悉了解非公企业的背景情况和问题初步诊断,专门为这一家非公企业设计课程方案进行授课。自年初开展“三个一”定制式微党课活动以来,已接受授课的非公企业普遍反映定制式微党课内容新颖、重点突出、好听易懂,解渴、上瘾。同时,体现了统战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哗众取宠、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密切联系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的优良作风。

  四、工作展望

  实施以“传承红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为主题的微党课三年来,组织园区非公企业学习党史和作为红色基因集中体现的四大精神,对照分析非公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从党的红色基因中寻找提高治理能力、解决治理难题的方法和依据,解决非公企业党建与经济建设“两张皮”问题,解决了未来政策红利减少,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形势下党组织开展非公企业党建缺乏源动力问题,提高了非公企业对党的政治认同和“三个自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下一步,我们将把“传承红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作为非公党建全新工作思路,认真研究非公企业自觉认同和传承红色基因后党如何继续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问题。如何更好发挥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问题。我们还将带着这些问题在非公企业党建实践工作中继续探索和研究。

  【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创新范文】三

  一、实施背景

  今年,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作为国有供电企业,面对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十三五”发展的新任务,把“两学一做”融入企业党建工作,形成党员教育管理新常态,强化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打造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电力党员干部队伍,为企业全面发展争先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实现电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主要做法

  “微积分”模式分“微分”和“积分”两部分,“微分”即将支部工作进行细化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动态管理。“积分”即对党员管理均实行积分制,对党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1、前期准备,确定目标

  一是加大党员培训力度,促进党员形成共识。习总书记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公司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新党课讲授方式,领导干部带头学、做表率,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并在所在支部讲党课。3月11日,公司党委书记冯勋强同志在北宋供电所党支部讲授了题为《坚持高标准、底线不逾矩,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的专题党课,3月25日,公司总经理、党委委员盖林农同志在利城供电所党支部讲授了题为《敢于担当、卓越争先,推动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专题党课,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带动公司党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各支部每周开展党员集中学习活动,采用党员轮流讲课的方式,联系实际讲党课,注重运用身边事例、现身说法,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运用新媒体,建立党员微信群,及时更新“两学一做”学习内容,打造“两学一做”微课堂,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学习,促使学习教育成为常态。创新开展“手抄党章100天”活动,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对党员抄写的党章进行晾晒,活动受到上级党委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并在全系统内进行推广实施。定期开展交流座谈,强化互动交流、答疑解惑,促进党员在思想上形成共识,积极对待党委组织的各项活动,从而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二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确定党委发展目标。公司党委成员分头与党员开展一对一、面对面交流,针对公司发展方向、工作规划等,积极征求党员意见建议。深入党员工作部门调查研究,了解党员工作困难,帮助党员解决实际难题,调动党员工作积极性。向本支部范围内职工发放调查问卷,查找党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下一步改进工作的重点。到先进党委学习调研,学习先进好的做法,吸收经验,改正不足。

  通过学习和调研,全体党员达成共识:要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将党组织建设成为党员的精神家园,为生产经营工作提供更多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

  2、管理微分,责任细化

  一是党员分组,责任细化。公司党委下辖13个支部,每个支部分别由不同部门的党员组成。党委将“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的实施过程融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评价标准,健全工作制度,各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党员小组,对评价标准进行分工,确保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每个党员小组负责1—2项考核内容,党员小组再将具体工作分配给每名党员,如:评价标准中第三项为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由第三党员小组负责,其中党支部学习计划制定由该小组一名党员进行起草,交党员小组讨论修改,最后经支委会或党员大会集中讨论后执行。

  二是动态管理,调动党员积极性。支部党员分组后,每个党员小组的人员每季度调整一次,尽量多地创造每名党员与其他党员进行合作的机会;党员小组负责人每周轮换一次,为党员创造更多的机会参与支部管理工作。因交流较频繁,每项工作开展过后都要形成完整的资料,以便接手的人员能够尽快熟悉工作,从另一方面也做到了党员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落实同步。

  三是联系群众,形成辐射。继续开展党员“1+1”活动,每一名党员不仅要做合格党员,而且至少带动一名群众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如:营销部党支部为切实提升员工服务能力,成立“党员问诊小组”,帮助员工查找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诊断问题产生的原因,提供解决思路,实现全员工作能力的整体提升。这里的党员与群众应该是互帮互助的关系,党员用政治的先进性带动群众,同时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还要及时学习群众身上的优点,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达到共同提升、共同进步的目的。

  3、评价积分,形成合力

  一是党员评价积分。党员评价积分每月开展一次,年底进行考核。对党员的评价积分满分为100分,由三部分组成,即:支部评价、党员互评和群众评议。其中,支部评价是由支委会成员讨论对每名党员进行评分,占评价积分的30%。党员互评是由全体党员对某一名党员进行打分,最终成绩为全体党员打分的平均分,占评价积分的30%。群众评议为党员所在支部全体非党员职工对党员进行打分,最终成绩为全体党员打分的平均分,占评价积分的40%。此外,为每名党员提供10分的加分空间,鼓励党员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同时,努力创新创效,为公司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如:4月份,在公司举办的“党建工作落地大讲堂”优秀党课评选活动中,机关党支部普通党员孙丙龙讲述的《党员是怎样的人》,通过结合自身实际讲述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赢得了评委和听众的一致好评,获得一等奖。为此,在5月份党员评价积分中,孙丙龙同志获得了2分的额外加分。该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党员积极奉献、奋力争先的积极性,对全面落实“两学一做”要求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是小组评价积分。党员小组评价积分每季度开展一次,年底进行考核。党员小组评价积分满分为100分,由三部分组成:小组中每名党员评价积分的平均值,占小组积分的50%;支部评价得分,根据小组完成工作情况进行打分,占小组积分的30%;党员评价得分,检验党员对本小组工作的满意度,占小组评价积分的20%。党员小组的评价积分主要是为了增强党员相互合作的能力,为党员全力支持支部工作打下基础。

  三是支部评价积分。党支部评价积分每年开展一次,与公司党委对党支部的检查考核同步,是支部对自身工作的一次自我检验。支部评价积分满分同样为100分,由全体党员评价积分的平均分、全体党员小组评价积分的平均分、党员评价得分及群众评议得分四部分组成。其中全体党员评价积分的平均分和群众评议得分各占30%,全体党员小组评价积分的平均分和党员评价得分各占20%。通过评议和评价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

  三、取得成效

  “两学一做”要求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促使广大党员增强看齐意识,更加自觉地尊崇党章、履行党员义务,强化宗旨观念,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起先锋模范作用。结合这一要求,国网利津县供电公司党委通过实施“微积分”党员管理模式,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两学一做”,“学”是基础。公司党委通过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党规,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切实把党章作为必须遵循的根本行为规范,把《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作为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遵循。“做”是关键。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是学习教育的着眼点、落脚点,公司党委通过实施党员“微积分”管理,坚定了信仰信念、强化了政治意识、树立了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促进各项工作得到显著提升。一是保持了党员的纯洁性。以积分为镜,给党员树“镜子”,让党员比照自身寻找差距。通过评价积分,更加透明、科学,保持了党员的纯洁性。二是有效彰显了党员先进性,传递了正能量。公司的每项工作都是全体党员带领职工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党委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每名党员的能力都得到了展示,党员归属感进一步增强。三是密切了党群关系,助力供电优质服务。通过“微积分”党员管理模式,形成了一套党员自我管理、主动参与、无私奉献、关怀鼓励的循环激励机制,极大地挖掘了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的巨大潜力,提升了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锻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企业的和谐共进发展。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山东电力先进基层党委”、“省级文明单位”等一百余项荣誉称号。

  四、探索启示

  “两学一做”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通过实施党员“微积分”管理,不仅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扎实的组织基础,而且实现了“两学一做”在基层的真正落地。一是把“两学一做”落实到了强化理想信念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总开关”问题解决不了,就会出现世界观上的偏差、人生观上的迷失、价值观上的错位,就会影响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就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出现越规出界、跑冒滴漏的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中强调,“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该,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在理想信念、党的意识、宗旨观念、精神、道德行为五个方面的问题。“微积分”管理使全体党员干部自觉把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以实实在在的成绩展示了学习效果。二是把“两学一做”落实到了守纪律守规矩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和党规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所有党员都要讲纪律守规矩,认真履行好党章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严格遵守党纪党规,落实好“三严三实”要求。通过“微积分”管理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明确“红线”、不越“底线”,自觉按党章办事,自觉遵守党规,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保证了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重要关头,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守住法纪底线、把好道德关口,树好自身形象,为党员干部队伍增光添彩。三是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让党员干部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通过党员“微积分”管理,公司党委以“让党徽闪光,为党旗添彩”为主题,选准选好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扎实开展好以“亮职责、亮承诺、亮实绩,民主测评”为主要内容的党员“三亮一评”活动,使每一个党员都能依托活动载体发挥自身作用,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立足岗位奉献,勇于担当作为,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锻造出了一支“四铁”党员干部队伍。

  【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创新范文】四

  【背景起因】

  党的十八大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为统领党建工作的核心目标,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本质要求在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和党的建设的自身规律,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党中央指出,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提高服务群众工作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创新特别是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强调要继承优良传统,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维方式、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大力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强调既善于用改革的办法党的建设中的难题、又善于用创新的思路探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途径,努力做到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近年来,贵州省委提出各级党组织要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改进和创新党建工作,着力打造“智慧党建”,运用大数据手段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2014年3月,在全省大数据发展总体设计下,贵阳市启动大数据建设。经过两年的努力,我市大数据发展呈现出“环境初显、业态渐丰、跨界融合、迅猛发展”的总体态势,在多个领域实现重要突破。2015年2月12日,获批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标志着“中国数谷”正式落户贵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数谷贵阳”创造出5个“中国首个”,即:中国首个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中国首个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中国首个块上集聚的大数据公共平台、中国首个政府数据开放式城市和中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视察时指出,“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2016年,总理出席数博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评价指出,在贵州、贵阳这样经济欠发达的地方,正在不断挖掘着“钻石矿”、成长着“智慧树”,把大数据从“无”生了“有”。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的要求,贵阳市提出“以大数据为引领的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围绕数据的“聚、通、用”,充分挖掘大数据在商用、政用、民用方面的价值。在政用,即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方面,提出要全面推开“数据铁笼”工程,加快推进党建大数据云平台“党建红云”工程建设,推动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党建工作流程再造,用大数据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主要做法】

  贵阳“党建红云”建设突出问题导向,紧紧围绕 “三个在哪里”(问题在哪里、数据在哪里、办法在哪里)的思路,遵循大数据应用信息化、数据化、自流程化和融合化“四步曲”,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到面分步实施的方式,运用大数据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推动组织工作创新、联系服务群众、强化权力监督、提高决策水平。主要做法是:

  一、以信息化为基础,建设“党建红云”六大应用系统。一是党建APP: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通过手机APP,可实现随时随地获取党建工作信息、参加学习教育、参与志愿服务、解决疑难问题等。二是“四位一体”干部管理系统:以“岗位责任工作记实”为核心,以“年度目标分解系统”为基础,搭建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从严、从实管理考核干部的分析平台。三是党务公开系统:按照党务公开规定,明确实施主体、公开内容、公开时限,解决党务公开没有统一平台,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做到应公开尽公开。四是党员干部教育系统: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创新理念,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对干部调训、学习教育等实现精准管理和指导,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为广大党员提供多渠道的学习交流方式。五是党员领导干部个人诚信系统:通过大数据采集,将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社会有关领域留痕的诚信记录关联至电子诚信档案,实现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规范和约束,与评先选优、选拔任用等激励工作挂钩,探索有效的党内诚信管理监督机制。六是视频云服务系统: 通过电脑,智能手机、平板乃至有线电话等任意终端、任意网络、任意时间进行多点连通的音视频互动沟通及会议交流。

  二、以数据化为核心,推动党建工作精准管理。通过建设全市党组织数据库、党员数据库、干部数据库、驻村干部数据库等,根据需要,自动分类别统计党员、党组织、领导干部情况,最终实现党员、党组织、领导干部等各类“党建红云”系统用户身份数据化、精细化,便于掌握分析全市党员组成情况及其变化情况。同时,实时采集六大应用系统实时产生的行为数据,把日常的工作流程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分析的数据,时时处处留下痕迹。比如:“驻村工作”模块的“每日工作记实”,收到驻村干部上传工作记实59937条,上传工作场景图片12万余张,后台自动形成“驻村工作时间轴”,汇集形成驻村干部工作的行为数据库,有效实现对驻村干部的精准管理,真正使他们“驻得下、干得好”。

“精准帮扶工作系统”可实现群成员即时沟通交流,并通过自流程化提醒,对帮扶项目进行督办预警、自动注销和信息报告,推动大扶贫战略。

  三、以自流程化管理为抓手,实现党建工作数据精准督导。通过设定各应用系统的自流程化运行程序,系统后端实现数据关联化,预测数据化,通过云计算实现各类组织工作数据自流程化管理,自动预警、自动提醒、自动反馈。比如:在“两学一做”手机APP的“学习问答”模块,实现了对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自动提醒”,自登陆手机APP之日起,只要没有坚持每个工作日答题,系统自动向本人发送提醒信息;连续5个工作日不答题,系统自动向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和市委党建办反馈。2016年来已对134名连续5个工作日未答题的在职县级以上干部进行了自流程化提醒。目前该功能已拓展到科级党员干部。

  四、以“聚、通、用”为目标,实现大数据融合分析。以“1+3+N”(即“一个平台三个汇聚N个模型”)的模式,建好党建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一个平台”即“党建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通过跨平台数据共享,实现深挖数据潜在价值,寻找规律和异常点,着力解决组织工作“痛点”,达到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提供优质党建服务,助推党建工作规范化、智慧化,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三个汇聚”:即做好组织系统内部的数据汇聚。做实全市“数据铁笼”及云平台产生的与党员干部相关的数据汇聚。做深党员领导干部在互联网中的参考数据汇聚。“N个模型”即根据实际需要“建立N个大数据应用模型”:如干部考核评价模型、基层党组织创新分析模型、党员活力指数分析模型、党员领导干部诚信画像模型等。通过党建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利用数联网、块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深挖数据潜在价值,寻找规律和异常点,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组织工作“痛点”。

逐步实现“党建红云”多维度数据的融合分析,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提供优质党建服务,为党委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初步成效】

  充分运用大数据关联分析探索党建工作发展的规律,不仅拓宽了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的渠道,助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也打通了联系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党建工作实现“智慧升级”。

  一、推动党建工作精准发力。通过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横到边、纵到底”的数据采集、分析、查询、追踪和应用,综合研判各基层党组织最新情况和党员的思想动态,为精准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及决策参考。同时,通过数据融合汇聚和共享开放,实现市县乡党建工作网络上的扁平化管理。贵阳党建APP,已成为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教育的“移动图书馆”和“掌上知识库”。其中,“三会一课”、“学习问答”等模块,以快捷实用、操作简单、内容丰富为标准,增加党员干部的体验感,激发调动党员广泛使用党建APP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碎片化时间坚持学习,确保学习教育不走过场、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二、实现决策参考智能研判。通过抓取的海量数据进行筛选、甄别、分析,为超前谋划好党的建设工作、建立健全更为精准有效的组织工作制度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参考。以“智能研判”为核心的分析体系,对基础数据库和行为数据库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研究判断我市党员干部队伍组成和变化情况、基层组织的党员组成情况、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情况等,为进一步做好党员队伍、干部队伍、领导班子和贵阳市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三、织密制度笼子管住权力。对干部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和权力运行数据留痕,形成从严从实管理考核干部的新机制,实现对干部履职能力评估判断用数据说话,权力运行用数据规范,真正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管起来。通过数据化的记录和监督,不断织密规范制约权力的数据笼子,使干部日常工作和权力运行透明化、可追溯,实现“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

  四、促进服务群众贴心及时。运用大数据推动志愿者实名“云”注册、志愿团体“云”管理、志愿项目“云”发布、志愿数据“云”分析,通过“党员志愿服务超市”汇集受助者、项目发布者的相关信息,自动实现志愿者与服务需求精准匹配,实现党员志愿服务科学引导、精准服务和良性循环。2016年下半年累计帮扶729人,服务时长达4891小时,涉及资金55940元。通过 “干部精准帮扶” 工作系统,探索对帮扶措施、帮扶项目等自流程化精准管理。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建立政府帮扶为主,社会帮扶为辅的多渠道精准帮扶工作机制。大数据人才APP,聚集大数据人才、服务大数据企业、吸引大数据创业者,运用智能匹配方式,为大数据企业推荐大数据人才,帮助大数据人才推荐适合的企业岗位。

  【经验探讨】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们对创新利用大数据手段服务党建工作也有一些初浅的认识与体会,主要体现在:

  一是必须创新思路,大胆实践。只有不断创新思路,勇于大胆实践,才能抢占发展的先机和“制高点”。大数据是一个新的领域,大数据在党的建设方面的运用没有先例可以参考,没有既有的经验可以借鉴,要运用好大数据,必须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大数据,认真研究分析怎样把大数据运用到党建工作上,实现党建工作哪些功能,更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把大数据运用与党的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寻求突破。

  二是必须把大数据做“大”。大数据的“大”包括“量”和“质”两方面,“量”的方面是指所拥有的数据量之大,“质”的方面是指所拥有的数据价值之大。把大数据应用在党建工作中,需要大力提升党建信息化水平,推动党建工作流、业务流与信息流高度融合,形成党建工作大数据,加强数据留痕和挖掘使用,并建设一支党建信息化人才队伍。

  三是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推进大数据应用,要善借外力,用足内力,凝聚合力,通过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和相互协作,从横向上消除部门间的壁垒,从纵向上畅通、加速上下级间的信息传递,从而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交换。

  四是必须突出问题和需求导向。只有找准问题,摸清需求,才能精准发力。部门的自身需求才是共建共享的真正动力。贵阳市在推进“党建红云”建设中,数次调研,多方沟通,深挖需求,努力找准党建工作的问题在哪里,需求在哪里。通过调研,共收到单位建设需求2100多条,为贵阳“党建红云”系统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

  【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创新范文】五

  一、背景

  习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为闽东“加快发展、摆脱贫困”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闽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行动至上”“把心贴近人民”“密切联系群众”“加强扶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等一系列扶贫开发思想、理论、观点和方法。宁德历届党委、政府坚持把习总书记留下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理论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继承中汲取智慧,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在推进中健全完善,走出了一条符合宁德实际、具有宁德特色的扶贫开发工作新路子。2015年12月,国务院扶贫办在宁德召开东部地区扶贫工作座谈会,汪洋副总理指出,扶贫开发“宁德模式”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成功实践,也成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一个典范。宁德市在扶贫工作中始终注重加强脱贫一线核心力量,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已然成为“宁德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做法

  1.抓扶贫先扶志,促脱贫攻坚有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中指出:“扶贫先要扶志。”宁德干部群众在30年的扶贫历程中深切感受到,摆脱“思想贫困”,激发内生动力,始终是扶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在学习研讨中弘扬传统,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市委常委带头深入挂点村讲党课、过党日,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学习《摆脱贫困》,开展“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专题讨论,大力传承弘扬“一棒接着一棒干”“功成不必在我”等好思想好作风,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加强培训中提高能力,实施“千名贫困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市县每年分别举办2期贫困村主干轮训班、4期贫困村党员就业创业培训班,选派452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异地挂职锻炼,增强致富带富能力。在广泛宣讲中解疑释惑,以开展“四下基层”活动为契机,全市各级组建宣讲团62个,深入宣讲习总书记在宁德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的优良传统,宣讲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宣讲群众身边的脱贫致富典型,让群众搞清楚谁来扶、扶什么、怎么扶,切实改变“等靠要”等落后思想,增强内生动力。

  2.抓组织功能提升,促脱贫攻坚有活力。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坚持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相统一,突出补齐短板,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组建好一批产业支部,强化村党组织对各种新型经营主体的领导,采取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委(党总支)设在中心村、党员示范岗建在致富项目中,探索推行“支部+企业(合作社)、支部+基地、支部+电商”等模式,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建立党支部425个,在中心村建立党委(党总支)67个,辐射带动3万多农民脱贫致富。搭建好一个服务平台,各级党费和财政配套2600多万元,推动241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造升级。按照“一镇一中心、一村一站点”布局,分别建立乡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站、点)112个、2135个,推进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鼓励支持500多名党员和返乡创业高校毕业生在活动场所开设各类便民服务平台,把场所打造成电子商务、便民超市、村民议事、代办服务、小额金融等阵地。落实好一套监管制度,出台《关于切实解决村干部“走读”问题的意见》,通过健全村干部在岗记实、岗位目标等7项制度,在全市504个村实行坐班、1631个村实行值班,让群众随时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制定村务民主监管规范性文件,把扶贫项目、资金等安排使用情况纳入村级组织目标管理和党员设岗定责的重要内容,进行责任分解、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任务有人领、责任有人扛、工作有人干。

  3.抓骨干队伍建设,促脱贫攻坚有力量。富不富看支部,强不强看头羊。始终把选好配强带头人作为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关键抓手。建强乡镇扶贫工作骨干力量,有针对性地选配熟悉“三农”工作、做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干部担任乡镇党政正职,领导班子成员中80%以上具有2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统筹县乡专业技术力量,每个乡镇组建2-3支符合当地产业特点的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服务群众脱贫。建好村级扶贫带头人队伍,大力加强“双薄弱”村党组织建设,采取从经济能人中“引”、退休干部中“召”、返乡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培”、在岗大学生村官中“推”、现任优秀村干部中“留”、机关优秀干部中“派”等办法,促进村主干中经济能人占比提高到63%,在此基础上把305名返乡创业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补充进村级组织班子。着力发挥能人党员帮带作用,建立“扶持党员创业、带动群众就业”等机制,支持4000多名党员创办领办致富带富项目5000多个,帮助和带领1万多户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户均增收超过1.5万元。开展“党员1对1结对助困”行动,组织有帮带能力的党员,每人至少结对帮扶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致富脱贫。

  4.抓工作重心下移,促脱贫攻坚有合力。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把农村作为扶贫脱贫的“主战场”,突出工作重心下移,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资源往基层倾斜,凝聚各方合力扶真贫、真扶贫。“四下基层”解难题,健全“664”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六到户、六到村”帮扶举措,“四到县”对口扶贫办法),市县领导分别挂钩联系1-2个贫困村、2-3户贫困户。县乡党委书记结合每年领办的2个基层党建项目,把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项目紧密结合起来,扎实推进263个书记办实事项目,市县千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基层办实事好事1.2万件。驻村蹲点抓扶贫,建立“六项百分百责任机制”(百分百落实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下派第一书记包重点村、社会力量包重点户的挂钩帮扶制度),选派280名党员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1640名干部驻村蹲点,安排1755名干部包户扶贫,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第四批驻村第一书记共筹措帮扶资金6.55亿元,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6229元提高至9473元。结对共建促发展,市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村党组织结对共建1300多对,实行“双向承诺制”,采取结对帮扶、就业培训、建设惠民金融服务站、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2016年以来解决共建村生产发展、脱贫致富中的难题6400多件。

  5.抓保障激励机制,促脱贫攻坚有干劲。着力在加大扶持力度、落实政策待遇、树立基层导向上下功夫,把基层干部推动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市委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意见和三年规划,从保障发展用地、整合资金项目、加强金融支持等方面明确配套政策,市县财政每年安排8000万元用于村集体增强“造血”功能。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取资源开发、资产盘活、物业经营、服务创收、资本运作、入股分红、招商引资等多种办法,不断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子。经过两年多的攻坚,全市有经营性收益的村提高到了76%,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了24%,均比2014年翻一番多。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市县财政每年新增近3000万元用于提高村干部基本报酬,全部达到中央提出的标准。全面建立村主干社会养老保险和离任保障办法,给予每人每月150至400元的生活补助,着力解决“无力做事”问题。提升基层干部精气神,坚持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采取表扬一批、使用一批、储备一批、培训一批、教育一批的“五个一批”举措,推动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着力解决“无心干事”“干不好”等问题。全面建立村干部绩效奖励制度,对年度“双述双评双考”优秀的村干部,按照不低于年基本报酬10%的比例进行绩效奖励,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在2016年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中,全市拿出155个职位,从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等“六类人员”中择优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提振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三、成效

  一是基层党组织引领脱贫攻坚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把实施基层党组织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双提升计划”纳入基层党建工作重要内容,找准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问题,着力在“组建好一批产业支部、建好一个服务平台、整顿好一批后进党组织”等方面下功夫,着力在优化党组织设置、强化示范带动上下功夫,着力在规范“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上面下功夫,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脱贫优势。2016年,全市3.9万人、24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脱贫,分别占比53%、54%。

  二是农村带头人队伍致富带富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力实施“带头人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开展“县委书记讲党课、乡镇党委书记作辅导、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传经验”活动,请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2015年以来市县乡三级累计培训乡村干部8200多人次,不断提升脱贫攻坚骨干队伍素质。为进一步集聚优秀创业创新人才,优化农村的人口结构,提升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大力实施“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程,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全市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达1600多人,创业项目1200多个。比如,福鼎市柏洋村从一个窘困小渔村迈向“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村党组织从一个落后的基层组织一跃成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关键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

  三是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结合党员就业创业培训班,实行创业“红色信贷”帮扶项目,解决党员创业启动资金难的问题。建立“扶持党员创业、带动群众就业”等机制,支持4000多名党员创办领办致富带富项目,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创业基地、“一帮一”结对子等实践活动,建立党员创业基地600多个,帮助和带领1万多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等项目。探索开展“党员脱贫示范户”“干部致富带富标兵”、等评选活动,激发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赤溪村党组织30年来始终把摆脱贫困作为己任,通过党组织“四强四引领”作用,全村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家庭近150户,走出了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致富小康路。

  四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始终把推动脱贫致富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始终坚持加强脱贫第一线核心力量建设,村干部领着党员干,党员带着村民干,探索出一条具有宁德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万元,脱贫率达到96%。闽东最偏远的乡镇—寿宁县下党乡党委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时的殷切嘱托,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引领作用,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做强做大茶叶、脐橙、锥栗等主导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

  四、启示探讨

  一是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始终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注重把抓党建作为统揽脱贫全局的重要抓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引领,充分认识党建脱贫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脱贫攻坚的使命感紧迫感。始终坚持把“抓基层党建”与“促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同步推进,把党建工作重心聚焦到脱贫攻坚上,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考评党建工作的主要依据,找准党建与扶贫的结合点,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把党建工作变为脱贫攻坚中的生产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形成“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鲜明导向,把党建与经济社会“两张皮”拧成“一股绳”。

  二是必须盯紧目标弘扬好传承好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在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中培育精神力量,在全省扶贫脱贫大局中找准宁德定位,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展现宁德作为。各级党组织注重学习好传承好实践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久久为功”,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突出“核心力量”,强化农村扶贫一线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山海协作”,实现沿海、山区县市对口帮扶。引导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切实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内在活力、内生动力,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三是必须立足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党建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宁德市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坚持问题导向,继承创新,精准施策。创新提出“六到户、六到村、四到县”的“664”工作机制,建立“六项百分百责任制”,落实“红色信贷”党员创业基金,开展党员、人才结对助困行动等,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找准发展路子、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有效提高了党建脱贫的精准度和实效性,走出了一条与本地实际相契合的扶贫开发道路,形成了独具闽东特色的扶贫脱贫“宁德模式”。

  四是必须着眼长远找准发力点。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要义在于能否聚焦党建核心,超前谋划,找准脱贫攻坚发力点。宁德市委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重大机遇,用好用足中央、省赋予宁德市的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和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众多扶持利好,突出谋远固本,及时出台《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在加强乡镇班子、建强村级组织、发挥党员作用、推动力量下沉、完善要素保障、健全长效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各类政策资源、项目资金、干部人才力量在基层精准投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创新范文相关文章:

1.党员理想信念心得体会

2.第四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范文集合(一)

3.党员理想信念心得体会

4.2016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心得体会3篇

5.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优秀发言稿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