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发教师职称论文的期刊范文_职称论文发表期刊要求
 

发教师职称论文的期刊范文_职称论文发表期刊要求

发布时间:2018-08-19 03:40:07 影响了:

  教师是一个不平凡的职业!教师是一滴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教师职称论文的期刊范文,希望你们喜欢。

发教师职称论文的期刊范文

  发教师职称论文的期刊范文篇一

  加强教师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上世纪末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主题之一。从研究的思路与实践来看,学者们更多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教师个体的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等,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合作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实践表明,教师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教师合作的涵义

  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 , A)认为合作是教师文化的一种,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生成的一种相互开放、信赖、支援性的同事关系。他认为教师的合作文化有五种特征:自发性、自愿性、发展取向性、超越时空性、成果的不确定性。

  我国的《新时期新名词大词典》中指出:合作是群体行为类型之一,是行为主体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共同完成的行为。合作标志着人们个体间的协调作用越迁到最高层次,其前提是合作双方达成相应的共识,并在合作中双方互相检测和评价对方的行为。

  根据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教师的合作首先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里的目的可表现为完成学校布置的研究工作,也可表现为完成教师自己的工作目标,只有目的明确,合作才有方向,同时,在共同目标下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其次,教师的合作具有互惠性,即在合作过程中,参与者都会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或成果、或经验、或智慧的提升,这样,教师才有积极性,教师的合作才能持续下去。再有,教师合作具有自愿性、平等性,这是保证合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只有出于自愿、平等的合作才能让合作的参与者的自尊心得到满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所以,教师的合作是教师们为了实现学校或教师个体的工作目标,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彼此相互配合、互动,在教育实践中共同提升专业水准的行动。

  教师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一)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6年就提出了“教学应被视为专业”的观点。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教学专业上不断成长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教师得以更新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水准、获得持续发展。可见,教师专业发展以专业结构的完善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为归宿。

  2.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第一,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在具体的学校情境中进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根据教师和学校的需要来确定专业发展的活动内容。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活动类型较多:开发校本课程、观摩研讨同事的课堂教学、交流彼此的工作经验等。

  第二,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课程行动研究被认为是教师的实践与体验。它有实践性、参与性、试验性、批判性等特征。教师进行课程行动研究是针对教师专业职能的拓展,促进教师从传统的教授者转变为研究者。

  第三,教师自主发展。教师自主发展是一种内源性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既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又要有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责任。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既依赖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背景,又要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批判反思。

  可以看出,任何通过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以及教师自主发展来完善教师的专业结构和提升专业素养,都要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完成,而任何一种教育实践都离不开学校、离不开教师群体。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合作性的事业,而教师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合作性的职业。所以,撇开合作去谈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现实的,即便是教师的自主发展,也需要在教师的合作中才能反观到自己的优劣,从而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

  (二)教师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教师合作能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

  教师的工作历来被认为是个人主义的,再加上当前教师评价机制的影响,过于崇尚竞争、优胜劣汰使得教师们倍受工作中的孤独感、无助感的侵扰。同行之间日益疏远,自我封闭,很少真心探讨工作问题,拒绝与别人交流经验,害怕他人超过自己。在这种极端竞争的文化氛围下,一些教师会形成“习得性无助”,于是他们甘于满足现状,无力竞争,成就感丧失,代之而来的是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失去热情。

  教师间的合作,可以改变这种压抑的文化氛围,因为教师的合作是建立在平等、自愿、互惠的基础上的,可以帮助教师们从自我的小天地中走出来,融入教师群体之中,在合作中感受群体的力量。迈克尔・富兰(MichaelFullan)呼吁:“我们需要的不是个别教师的孤立的激情,我们需要的一种包括但又超越个体的激情。”教师合作可以使每个教师在张扬自我的同时,又将在共济互助下实现自我。在这过程中,教师们之间可以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智慧,明确问题的根源,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消除工作中的惰性,激发工作的热情,自觉地体会、发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2.教师合作能不断更新教师知识

  教师知识指教师在揭示其指导信念、分享其教学方法、关联其教学结果、提供其教学哲学以及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观念、见解、感受及理解等。可见,教师知识既关注教师的思想和观念,也关注教师的教育实践。所以,教师的专业思想、专业价值观、专业实践等都是教师专业知识的表现。

  教师的专业价值观不是自发地形成、完善的,它需要在教师群体的共振中不断深化对专业的认识与思考,把握时代脉搏。因此,教师专业价值观的形成、提升离不开教师的合作。

  专业实践知识是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经验、成果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内隐的特点。在教师合作中,通过交流、探讨学科的教学方法、知识结构、最新的研究方向与成果等,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也可以通过与专家合作来接受指导。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in Stuart Mill)在《自由论》中指出: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取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总之,教师合作可以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性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教师合作能有效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

  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证明,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前提,没有反思,就不可能有教师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深入持久的教育变革。所以,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的培养被看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乍看起来,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形成是教师个体自发地完成的,所以,教改以来,一些学校要求教师上完课后写反思日记并定期检查,以此来培养反思能力。但有研究表明,反思的意愿和能力不可能只是个体地形成的,而是需要教师合作的支撑。如迈克尔・富兰(M ichael Fullan)所说:“合作对于个人的学习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与人交流,我们能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在合作中,通过对话、交流,教师之间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专业上的帮助,这样,教师们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实践的时候可参考的范围扩大了、标准多元了,反思过程动态化了,反思的深度也会越来越触摸到事物的本质,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会更高。

  教师合作的策略

  (一)营造利于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

  教师合作是自觉、自愿的行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愿,这种意愿能否变为现实,关键在于工作环境是否充满合作的气氛。因此,营建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是推动教师合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1.提升学校领导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领导的品格就是一所学校的品格,学校领导能团结、合作一定会带动教师的合作。因此,学校领导要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明确教师合作对教师个人、对学校、以至于对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所在,并要率先垂范,做好榜样,以实际行动感召广大教师主动寻求合作途径。

  2.建立利于教师合作的机制

  科学、民主、和谐的工作机制是教师有效合作的保障。

  第一,树立教师合作典型。善于启用合作意识强、合作能力突出的教师,让他们承担较重要的教学、管理任务,有效带动其他教师的合作。

  第二,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将教师合作意识与能力纳入到教师评价体系之中,让教师认识到合作能力是教师必备素质之一,督促教师走出自我,走向合作。

  第三,采取科学的竞争机制。教师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同时,有奖惩必有竞争。有研究表明,竞争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消极的互依关系,而消极的互依关系会导致彼此对立性的互动。所以,要认识到竞争不当给教师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实践中,既要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又要保护教师的自尊心。竞争只是手段,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所以,多开展以教师团队为单位的竞争,对竞争的结果,也要合理奖惩。

  (二)激发教师合作的意识

  合作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一个人只有融入社会、参与团体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完善人格修养。

  1.认识合作的意义

  首先要让教师们认识到合作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此,学校可请专家给教师作报告,分析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开阔教师的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座谈,回顾并展望自己的专业发展,找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座谈中也要了解教师们对合作的认识,消除顾虑,树立合作中的“共赢”思维。

  2.丰富合作的体验

  倡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参与合作、经历合作、体验合作的乐趣,感悟合作之“道”。在实践中感受合作的价值,进一步萌生深层合作的意愿。

  (三)提高教师合作的能力

  一是组织教师学习合作的知识与技能。

  二是帮助教师分析自己的合作需求,主动寻找、创造合作机会,逐步建立适合自己的合作团队,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育教学论坛等,在活动中,本着求同存异、尊重多元的心态,承担相应的责任,共同完成活动目标。

  三是总结合作经验与教训,为进一步合作提供借鉴。

  (四)展示教师合作的成果

  一是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报告会等,汇报合作成果,交流合作体验,体会合作对自己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是开展竞赛,维系教师的合作热情,提高教师在团队合作中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合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合作要有共同的目标,合作的参与者要出于自愿、明确并承担自己的合作责任,能自觉配合、支持其他参与者的行动。

  其次,教师合作应体现互惠的原则,合作团队应是每个参与教师的利益共同体。合作中,可共同分享团队中的资源、获得理智的启迪和情感的愉悦。

  再次,教师合作要遵循平等、民主的参与规则,避免教师合作团队被少数人主宰,要使每一位教师都有平等的权利,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最后,合作团队的形式可多样化,如:同伴指导、协同教学、课题研究等,确定合作形式要尽量满足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需求。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255.

  [2]曾琦: 新课程与教师心理调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

  [3]饶从满,张贵新. 教师合作: 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J]. 教师教育研究, 2007 (1).

  [4]李洪修,马云鹏. 课程变革下教师合作的缺失与对策[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5 (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发教师职称论文的期刊范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