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儿童商品广告:想毁了下一代码 2018儿童保险哪种最好
 

儿童商品广告:想毁了下一代码 2018儿童保险哪种最好

发布时间:2019-04-05 04:46:25 影响了:

  卜卫(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少年儿童与广告是一个值得十分关注的问题。尤其在现代社会,广告业发展越来越快,少儿教育越来越复杂。这两年我在《父母必读》上开专栏,回答家长的问题,其中有很多都是关于儿童与广告的。来信中,许多家长认为广告对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今天一个营养液,明天一个增长乐,后来又是个八宝粥,应接不暇。特别是一些营养液,广告说得大人动心,孩子吃了全长胡子来月经。有些问题医学界知道但不敢说,厂家要告他们官司打不起啊。这些至少说明了两点:广告鼓动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追求物质,不好;再则,有些产品质量有问题,对孩子影响更恶劣。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副研究员):我在哪儿看过一条规定:广告不可让儿童觉得你不买这商品就可能影响你的健康,也就是说广告不可以以孩子为直接述说对象,查我国的《广告法》又没有。
  郭大公(贝尔广告公司总经理):我们搞广告的,太知道《广告法》了,谁都可以解释,太笼统,太不具体。不过就你刚才说的这一条,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你想想,对厂商来说,唯一的目标是市场;对广告人来说,唯一的目标是帮助厂家进入市场,怎么进入?做广告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目标消费群”,儿童商品广告的目标消费群无疑就是儿童,不给他们看给谁看?我们千辛万苦地做广告,就是让他们看后满地打滚。
  祝华新(《人民日报》记者):但问题在于,儿童是一个不成熟的消费群体,他对一个产品的要求,并不取决于他是否需要,广告把他打动了,他们就会又哭又闹地找父母,这也会带来很多问题。
  郭大公:大人也存在这个问题,也未见得就是完美的消费者,你总不至于要求广告也不能以他们为述说对象吧。
  祝华新:大人总相对成熟些。我的意思是,你做少儿产品广告,述说对象应是父母,比如有一个什么奶粉的广告,广告词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哦”,产品是为孩子,但广告指向父母,就很好。
  郭大公:我们去说服父母还不如动员孩子去策动父母,这谁都知道。
  祝华新:不过有些广告确实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如有个广告,老师让画图形,一帮孩子都在画,可就一个孩子一动不动。后来这孩子居然又第一个交卷,而且画得最好,原来他有画图仪。我现在都还记得那小孩亮出画图仪时对全班同学鄙夷的神态。这不是助长孩子的骄傲,藐视别人么?更露骨的是南方一家饮料广告,最后一个小女孩甜甜地问一句“今天你喝了没有”?简直是煽动了。
  杨东平:前两年我就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华工商时报》上,题目是《给广告必要的限制》,关心孩子们,建议在我们的电视上,划出一二块净土,把孩子与广告相对隔离开来。
  卜卫:恐怕这也不是办法。对于广告对孩子的影响,我觉得应该具体分析,其中消极影响自然是有的,如物质主义倾向。再比如荧屏上你一口我一口,甜甜蜜蜜小俩口;孩子打架,喝了××营养液就赢,等等,都会对孩子产生误导。可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广告首先是一种商品行为,它使用一切手段引起人们的购买欲,在现代社会里是正常而且是必须的。儿童是社会的儿童,儿童的成长自然也离不开这个大的社会环境,儿童的成长也需要看广告。国外已经有对儿童专门的消费教育,广告教育,告诉他们从小学会怎样看广告,怎么掌握钱,怎样买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近两年台湾也有人研究青少年怎样表达自己的消费动机,怎样利用商品来表现自我。儿童成长需要像广告这样的东西促使他社会化。
  祝华新: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儿童的辨别能力是很低的。小孩看广告有一个基本逻辑,第一步是我想要,第二步是我为什么要,因为我们班里别的小朋友都有,大家都有我为什么不能有?他跟成年人不一样,根本不会考虑自己需不需要。只要看到广告里的小朋友有就以为所有的小朋友都有。年龄大一些的青少年社会性消费动机表达十分强烈,他是想通过关注某种品牌来提高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也就是花钱买面子。台湾一家传媒在大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城市做调查发现:接触广告越多的青少年,物质主义倾向就越严重。
  郭大公:祝先生的话让我想起我们搞过的一次调查,儿童对广告的反映出
  乎意料地强烈,儿童对广告的记忆比大人强多少倍。在电视剧、动画片、广告——你最喜欢看什么的选择中,居然有许多小孩选择广告,弄得我受宠若惊。
  杨东平:是啊,广告那绚丽的色彩,不断切换的画面,奇妙的意境,都是小孩乐于接受的,甚至有的广告大人不懂小孩都能看懂。好的广告对少儿的语言学习,想像力训练都很有帮助。不过这里最重要、最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好的广告”。
  祝华新:什么叫“好的广告”?无非就是好的创意,好的摄影,好的产品,这样的广告目前我们屏幕上见得太少了。我们又涉及了广告业一个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话题:广告与创意。“好的广告”对少儿们的智力开发影响无疑是很大的。
  郭大公:广告是广告人的活儿,可广告又不是广告人的活儿。广告人和商家往往是一种既相互需求又相互冲突的关系。作为搞广告的谁不想出好的创意,谁不想别出心裁一播惊人?可往往我们拿着冥思苦想的创意一到企业那里,新东西就全没了。他们问一句“老百姓能懂吗?”再一句“这里要这么做成本太高了”,你就完了。广告人受商家的气受大了。上次电影学院的周传基教授问我们:“是不是你们给出三个创意,客户总是要最差的一个?”我们齐声说“是!”我们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工具,完全受命于商家,老板你说吧,你要怎么着?
  祝华新:真是不足为外人道啊,你们的难处也不小。郭先生能不能跟我们聊几个好广告,让我们听听好的广告创意是怎样的。
  郭大公:“好的广告”就是要有好的创意,有了好的创意,可以弥补制做上的不足。我们做广告的常说关键是要找一个“点”,很不容易。什么是“点”呢?就是恰到好处,这一句,这一景,恰好说明了这个产品,恰好说明了你要表达的意图。点找着了,我们就会想很多办法去营造这个点,实现这个点。
  台湾广告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台湾有些广告非常有文化,对大陆本土文化延续得非常好。它对中国文化中语言文字、成语典故、诗词意趣的利用非常到位。我认识一位台湾创意师,还是个小姑娘,做一个“中秋月饼”的广告,她把一个月饼掰成中国地图,再掰下一块“台湾”,再拼在一起拍张照片,广告语是“中国的月亮并不圆”。一种华人同根的民族情结跃然而出。台湾还有个“父亲节”的广告也很有名。广告构成就是一张照片:房门口一角,爸爸胖胖、厚厚的、脏兮兮的鞋,一双典型男人的鞋,然后妈妈秀气的鞋靠在爸爸的鞋上,再是一双小孩稚气的鞋又靠在妈妈的鞋上,广告语:挣钱的爸爸不能倒,父亲节祝爸爸健康!非常准确。你说它非常深刻吗?高雅吗?都不是,它只是抓住了人性中非常敏感的一点,动人心魄!
  杨东平:台湾还有则广告,也挺棒,画面是一扇汽车的防雨玻璃,外面下着雨,看不见人,只有雨刷子。玻璃前面是一个酒瓶子,瓶子先是满的,玻璃外景色十分清晰,后来随着瓶子里的酒越来越少,窗外景色也越来越模糊,最后“轰”的一声,什么也没有了——真是不着一字,尽显风流。还有一“计划生育”的广告:左边是一安全套,右边是一奶嘴,二者外形极橡,安全套下一句广告语:多一分小心;奶嘴下一广告语:少一分操心。多棒!
  卜卫:好了,也别扯太远了,如果我们的广告都能像上面那样智慧,中国的孩子们就万幸了。不幸的是我们生活中还有大量不健康,拙劣甚至虚假的广告,严重伤害着我们孩子的身心。不错,孩子总是不成熟的,而广告又是商业社会的必然,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偿试对家长进行广告教育。儿童的广告概念是需要训练的。首先,要告诉孩子广告就是对产品的宣传,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你的购买行为。但作为买者,要教育孩子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买东西,而不能完全听广告的,否则家里就会有一大堆虽然好但还是不需要的东西。第二,要告诉孩子一些广告的常识,广告就是鼓吹,因此比喻夸张是它的惯用伎俩。第三,要教育孩子相信科学,增长知识,通过读书、咨询、来辨别,有效利用广告。国外许多父母都要为孩子制定消费计划,家庭大的消费行为吸收孩子讨论,这对孩子都是很好的锻炼。
  责任编辑:黄艾禾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