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南海问题的成因和我国的主要对策【会议新闻程式化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南海问题的成因和我国的主要对策【会议新闻程式化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09 03:52:17 影响了:

  会议报道是新闻宣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会议报道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雷同老套、格式化、程式化、缺乏创新、新闻性不强、可读性不够等问题。由此造成的问题就是:记者写起来费劲,读者看起来没劲,无人愿看,无人愿读,会议新闻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责任应在于从事会议新闻宣传报道的编辑记者。
  有些记者参加会议时不认真听会,拿到会议材料就走,就更不用说事先为会议报道精心准备资料了。写作时,也仅局限于就会议写会议,大多沿用老套路,对会议有关材料进行摘录,对领导讲话稿进行复制,从中抽出几句概括性的话,加上会议程序和出席人员名单,空话、套话、引话连篇,干巴巴毫无可读性,有的甚至把领导讲话原文当会议消息发表。整个报道索然无味、毫无新意也就在所难免。
  会议报道形式过于单一,缺乏新意和变化,也是造成会议新闻程式化的重要原因。从写作手法和体裁方面看,会议报道常常是“老三篇”,即会议消息、系列评论、领导人讲话摘要甚至全文,不说“千会一式”,也是大同小异,鲜有富有新意的上乘佳作。
  记者懒得动脑,按照固定套路,“一挥而就”;编辑也同样按照惯例,“原文照登”,因此,版面千篇一律、“约定俗成”、墨守成规,形成类似八股的固定模式和“标准”文风,这样的报道读者自然不爱看。
  笔者以为,会议报道只有注重会前、会中、会后等诸环节,创新报道形式,注重报道的新闻性,才能写出有见地、可读性强的会议新闻。
  会前要“备足课”,了解会议背景,做到心中有数
  会议是各种信息的富集场所,其中包含着许多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蕴藏着丰富的新闻资源,有许多重大题材和鲜活的东西可供报道。如何抓住会议的新闻点并深入进去呢?笔者以为,很大一部分工作要做在会前,会前要“备足课”。各种会议的召开都有一定的背景资料,要在会前尽可能了解和掌握一切与会议有关的背景资料,做好和会议内容有关的信息储备工作。要了解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议程,设想会将如何开,开会时领导会讲什么,与会代表会提什么问题,策划好抓什么问题,宣传报道什么,初步选好新闻报道的切入口,准备好新闻报道的主题,等等。只有做好这些,才能心中有数,才能有准备地参加会议。
  笔者曾参加过一个人大审议山东省法律援助状况的会议。当时,笔者对于法律援助并不熟悉,所以在会前做了大量工作,查阅了大量资料,既查阅了国际上法律援助的发展状况,也查阅了国内以及各省的发展状况,目前有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当时形势下为什么要审议这一事项以及重要意义,等等。最后写成了一篇材料翔实、颇受好评的通讯——《法律援助在中国》。
  会中要“听好课”,吃透会议精神,做到随机应变
  大凡重要的会议,总有一种被称之为“精神”的东西。要努力去挖掘并吃透这种“精神”与实际工作,特别是与百姓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的关系。只有吃透会议精神,才能从中选择最主要的、读者最关心的信息来落笔。
  如何才能吃透会议精神呢?必须做到:听好会——从各级领导讲话中找“新闻”;读懂会——从读大量会议材料文件中找“新闻”;看清会——从会场、会风、会规与往日有什么不同中找“新闻”;问明会——从对组织会议的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采访中找“新闻”。只有这样,才能敏锐地发现会议现场和会议文件中的新内容,吃透会议中反映出来的“精神”,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鲜活”新闻。
  会议中,经常会遇到领导在作报告时脱开稿件,用自己的语言和事例去诠释会议内容的情况。领导讲话中的小插曲,经常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领导在会上即席就某一问题讲的小故事,也最易切中时弊,生动而有张力,这里面常有闪光的见解、新颖的看点,是最易产生新闻的。若把这样的闪光点和精彩的看点补充到会议新闻稿里,肯定会提高会议新闻的“含金量”。但这样的“新闻”往往稍纵即逝,如果不注意听会,是不可能捕捉到的。新闻界有句行话叫“脚板底下出新闻”,参加会议报道则是“屁股底下出新闻”。与会记者唯有全神贯注,精力高度集中,才可能随机捕捉到。对于这类“新闻”,还有会场上临时发生的一些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东西,需要记者随机应变,捕捉到新闻由头和亮点,并在“听课”的过程中尽力结合准备的资料去理解、思考和筹划,再充分运用会后的“总复习”,把这些由头和亮点适当“放大”,添加到整个会议的新闻报道中去。
  会后要“总复习”,寻找最佳视角,做到查缺补漏
  会议是个提供信息的平台,要想利用好这个平台,必须选择最佳角度去提炼新闻。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会议信息可能是相近的,但解读可以不同。记者要有自己的观点,学会选取会议新闻的最佳视角,把那些有价值的、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汇集起来,写出有实用价值、有影响力的好新闻来。
  什么是最佳视角呢?最佳视角无疑是与读者直接相关的角度。一个新闻好不好,读者最有发言权。而一个高明的记者在选择新闻角度时,自然会考虑选什么角度与读者关系最密切,然后从读者的视角出发,选取会议着重解决的问题和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切入,以具体生动的事例进行引导,从而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视角选好了,先不要急于动笔,要结合着听会得到的“精神”,把自己会前准备的资料再过一遍,看看哪些是有用的资料,有用的资料是不是全面。另外,还要看看在会议上随机得到的东西是否有新闻价值,是否值得再去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如果很有新闻价值,资料却不全面,就需要查缺补漏,继续搜集。这项工作不可不做。否则,将会与好新闻擦肩而过。
  做好这些工作,真正动笔时,有时还会觉得不尽如人意,觉得有的地方还不深不透,不能进行完整的表达,这就需要再次查缺补漏,做好会后的补充采访。如有必要,还要到现场去采访,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素材。笔者曾参加过换届选举采访团。在临邑采访时,当地介绍了外地人在山东参加选举的情况。其中,提到临邑有个“浙江村”,全部是浙江人,却参加山东的选举,当时临邑人大在汇报会上为记者做了详细介绍。等到动笔时,记者团一行觉得不尽如人意,没有现场感。于是,又相约到实地采访。结果,就此写出了一组生动活泼的稿子:《山东选民却是浙江人》、《渔民、鸭民、选民》、《浙江鸭民参加山东选举》等。这其中,有好几篇在后来的人大新闻奖中获奖。光靠听会议汇报,肯定不会产生如此效果。
  另外,要创新宣传形式,变换报道写法。新闻报道,贵在创新。会议新闻报道的创新尤为重要。体裁上,既要有通讯、消息、特写、图片新闻等常见形式,还要注意运用侧记、人物专访、会议花絮、现场采访、评论、重要人物向记者发表谈话、会议主持人答记者问等方式,立体布局,以使读者喜闻乐见。语言上,要实现会议语言和公文语言向新闻语言的转换,用读者乐于接受的通俗语言,解说他们感兴趣的会议中的新闻事实。表达上,可以采取不同人称、不同角度,既可以从点到面,也可以从面到点。手法上,要善于抓住细节,写出现场气氛。要善于运用穿插、倒叙、伏笔等写作技巧,以引人入胜。总之,要将会议新闻强烈的政治性有机地融于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议新闻的可读性,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实现会议新闻的价值。
  (作者单位:《山东人大工作》杂志社)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