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亡命救赎电影【与其叹息,不如救赎】
 

亡命救赎电影【与其叹息,不如救赎】

发布时间:2019-07-19 04:06:51 影响了:

  乡村社会严重地空心化,伴随着人员向城市的单方向流入,乡村的文化资源迅速流失、灭绝。这些乡村流入城市的人口也没有向城市输入新鲜血液,他们没有成为文化的缔造者,相反,乡村社会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由于偏见的压制而耗散于空虚之中。中国文明面临的最大挑战也许就是:怎样保存乡村社会仅存的一点根脉,进一步复兴它,让乡村在文化上、在人们的价值观中、在共同体的精神结构中恢复其应有地位。
  ——学者 秋风
  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这种感觉更多的是出于对乡村现状的不满,看到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凋落,没有秩序,而不单单是家里的老屋塌了,记忆中的河流再也没有鱼。找回故乡,广义上,实际上是找回曾经支撑维系我们这个民族发展的最朴素的道德方式。找回我们的故乡,需要我们重新思索自己与这个国家、与这个民族的关系。从自己的故乡出发,思索自己的家人、邻居,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需求,然后再来思索这个时代的发展。
  ——《中国在梁庄》作者 梁鸿
  大多数古代文明是从农业、从乡村开始。即便在两个最为稳定的现代国家,英国和美国,乡村并没有随着现代化进程而隐退。乡村向美国宪法注入了自由、个人责任、限制权力的精神,始终是美国国家精神的一个隐秘根基。为何这些不能发生在中国呢?从历史的传承来看,中国本来更有条件培育出更宏大的乡土性。
  ——学者 高亚洲
  谁能像“局外人”似的、漠然地说:自己的“故乡”还没有沦陷?这已经不仅仅是农村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沦陷了,这更是一种温情的生活样式、行为准则、伦理道义、生存价值的沦陷了。假如听任这样的沦陷继续下去、扩张下去——或许是危言耸听,那么,9亿农民居住的农村,会以怎样的态势包围城市呢,最终又会给整个民族带来什么呢?故乡在沦陷,我们与其叹息,不如救赎。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沈岿
  乡村凋敝必然伴随的,是人际关系、精神和伦理的瓦解。乡村生活里多元、互洽的价值体系正在丧失了,只剩下一个价值标准:钱。过去你有手艺,子女众多,有文化,有特长,这在村里都是能得到尊重的。现在除了钱,没有其他的价值可以让你骄傲,让你受人尊敬,让你得到一种自豪感。文化传统在消逝。文化传统是一整套的生活模式,背后是一整套的道德、伦理概念,有它自身的合理性,有它自身的尊严和高尚。哪一天这套价值系统被瓦解了,再想恢复也不可能了。
  ——公益人士 梁晓燕
  让故乡沦陷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我们从出生开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未来的某个时段能背叛故乡。我们努力学习,是为了贮备离开故乡的能力;我们追寻理想,是为了给离开故乡树立目标;我们需求发展空间,是为了给离开故乡找到借口。
  ——知名网友 小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