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疫情防控 > 新冠病毒对我们的启示
 

新冠病毒对我们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5-06 08:48:07 影响了:

新冠病毒对我们的启示


 

  这一次的新冠病毒同以往历史中所有的灾难一样,悲壮的同时,演绎人性美丑,值得全天下笔者倾尽笔墨,去歌颂,去抨击。

  但仅仅是歌颂、抨击是远远不够的,灾难本身就是对社会各层面运作体系的考验,国家兴难,匹夫有责,作为一名胸怀家国的笔者,理应痛定思痛,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想法。

  拙见,也可能没什么卵用。

  请先允许我抒发胸臆(发发牢骚)。这是我人生在世二十五载以来,度过的最漫长的一段光阴,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期待着“重见天日”,一切都恢复正常秩序。那些平日里口口声声说厌倦学习工作、就喜欢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的,疫情过罢,恐怕再难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宅男宅女。

  全国人民跟着被迫在家禁足,无数创业者欲哭无泪,无数莘莘学子学业搁置,无数积蓄单薄的小户家庭颤颤巍巍......就因为几个吃野味的混蛋。

  我们倒还好,只是禁足在家,最起码还相对安全。要知道,那些处于灾难中心的武汉人民,以及奋战在最前线的抗疫者,他们所面临的危险和困难,可是无法从单纯日渐增多的数字中窥探究竟的。

  这次的灾难,太痛了。

  我没能像那些勇敢的一线记者一样,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冲向武汉,让我们看到最真实实况。只能尽力配合地方管理,呆在家,不给国家添乱。

  自闭这么多天,我无时无刻不在急切关注疫情的最新进展,期盼好消息的到来。

  所幸,全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面对大灾大难时,都会暂时放下彼此的芥蒂。眼下,已有日本、韩国、巴基斯坦、俄罗斯、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伸出援手,送来宝贵的援助物资,驰援武汉,正可谓——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至此,引出第一个设想。

  危机下催生出——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制度

  很多网友都说,2020这是怎么了?全世界范围内,灾难接踵而至,真是要世界末日了吗?

  我倒没有如此恐慌,因为我坚信,一切的事物的本质,一定是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的,只是暂时无法用科学直观的方法来解释这些现已发生的灾难之间的联系。

  蝴蝶效应。

  我坐着时光机,回到那会儿,走到罪魁祸首的面前,告诉他:“嘿哥们,咱别吃这玩意儿了,你吃了它,数千人会为此丧命,中国经济倒退好几年,世界新一轮经济危机会爆发,就因为你手里那玩意儿。”

  你觉得,他会信么?有人会信么?

  为啥不会?中间差的环节太多了,让人很难相信“一只蝙蝠和世界经济危机”二者有什么联系,跟他讲结果 ,简直是天方夜谭。

  联系,事物的内在联系,就是需要全世界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关键。

  世界格局极为复杂,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密切、利益相互交融,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16.4%,这样一个经济体量,受此动荡,目前还无法妄谈受到的直接、间接损失,更无法预测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场极为沉痛的灾难,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绝对是无法用数字来体现的。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率团访华过程中,在发布会上高度评价了中国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对于新冠肺炎疫情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控,展现了大国的勇气与担当。他还指出,中国采取的有力措施不仅对中国有利,对世界也有利。对此,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自上而下展现出的领导力、透明度表示感谢。

  这就是中国。虽然过程当中,有很多“污点”、“瑕疵”,但瑕不掩瑜,我们还是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大国的力量。

  假如说,我是说假如,同样的病毒,出现在一个医疗不算发达,人口又十分稠密的国家呢?

  事情的走向会有很多种结果。乐观一点,在发现病毒的第一时间,该国ZF雷厉风行,及时防控,把病毒的影响控制到最小范围。

  另一种结果,等发现时,疫情已经大规模爆发,该国的医疗水平根本无力控制,世界卫生组织介入,却也很难力挽狂澜......无论如何,最终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将由全人类来承担。

  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各国之间自扫门前雪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些不仅没有伸出援手,反而趁着此次武汉疫情,落井下石,大肆宣扬“中国人身上都带有病毒”等种族威胁言论的国家,既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也会为此付出代价,终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世界需要命运共同体理念。它非常长远,也十分迫切。而建立这条共识,最好,最快的方法,只有一个制度保障。

  只有完善的条例、制度保障,才能在发生灾难性事件的第一时间,作出迅速反应,调集全世界的力量,及时防控。

  实际上,虽然没有形成明文,从这次疫情已经可以嗅到这个趋势。

  在疫情面前,各国科研机构和科学家也结成了防疫“共同体”。盖茨基金会捐助500万美元,专门资助新冠肺炎的研发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专家支持。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国际顶级医学期刊启动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审稿流程,连日来大量刊发疫情相关研究论文,分享国际科学界的研究成果。

  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科学家积极行动,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取得多项关键成果。身处一线的中国科研人员则第一时间公布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及时与世卫组织分享疫情信息,得到世卫组织的高度评价。科学组织和科学家们加紧科研攻关,与病毒赛跑,争分夺秒研发有效的疫苗,以挽救更多患者,为全人类的命运作出关键贡献。

  武汉疫情的警钟敲响过后,我相信,势必会引发各国高层更深刻的思考,新的国际组织出现、新的国际条例的颁布等等这一系列改变,可能已经在胎中了。

  关于“野味”——扭转观念,加强法制改革

  对于那些吃野味的,我通常毫不吝啬自己的憎恶。

  我是一个十分喜爱动物的人,它们是地球上美妙的生灵,是生命之球最大的亮点,它们属于地球璀璨的瑰宝,但绝不该属于人类的餐桌。

  距离03年的非典,仅仅过去17年。之所以用“仅仅”,是因为那恐怖的感受仿佛还萦绕在我的内心。

  刚上小学的我,只明白一个简单的现实,得了非典,治不好,会死。我胆子很小,又体弱多病,在母亲悉心的的呵护下,外加自己老老实实不乱跑,勤洗手,最终才得以平安无事。

  现在回想起来,对比这次武汉肺炎,非典病毒那时候离我其实还挺远的。

  根据官方数据,中国大陆非典期间共有5327人感染,349人死亡。

  调查原因的结果是,食用野生果子狸。

  这几天有很多文章都做过科普,果子狸并不是病毒的天然宿主,而是因为它们会捕食菊头蝠,菊头蝠身体当中有非典病毒的基因,是SARS病毒的来源者。

  可惜,非典病毒敲响的警钟声,逐渐被时间洗刷消散。

  钟南山院士说武汉肺炎很可能来自野味,随后的一系列研究表明,病毒的来源,最大的可能,还是蝙蝠。

  关于野味,我们之前的观念最多停留在——自己不会去吃;倡导大家都不要吃;谴责、鄙视吃野味的人。

  甚至有些人还会认为,野味的营养价值要更高一些。

  实际上并非如此,要知道,动物在野外的第一要素是生存,而不是想着怎么让天敌吃起自己来口感能滑嫩一点,营养更丰富一点,难不成还要再求个五星好评?

  当然不是,它们巴不得自己难吃,咯牙,最好身体里再带点毒素,这样就能从很多食肉动物的菜单当中除名。

  “蝙蝠刺身,吃了可以壮阳。”

  这是贩卖蝙蝠的黑心商家编出来的噱头,一般人听起来都会觉得扯淡,但传着传着总有人信。

  我和我家人聊天的时候,带着这样的口吻:

  “这难道不是比吸毒还严重?!贩卖野生动物的不是比贩毒还严重?!沾染毒品,害死自己,害惨家人,他们这样呢?害死那么多无辜的人,让咱们国家付出这么大代价?!威胁全人类健康?!”

  当然,因为积郁在胸的愤怒,让我的语言些许夸张,但我没有偷换概念,以此淡化毒品的危害,我只是单纯想表达——谴责和轻罚是没有用的!任何情况下,贩卖、食用野生动物,该罚,该重重地罚,要像打击毒品那样,下定万分决心,严厉地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

  我们要完善法律,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惨痛。

  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主要是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大量野生动物不在保护管理范围,包括绝大多数的蝙蝠、鼠类、鸦类等传播疫病高风险物种。

  面对迫在眉睫的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王瑞贺最近表示,为了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法治保障的各项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经部署启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工作,拟将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增加列入常委会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并加快《动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进程。

  真不是我事后诸葛亮,在疫情最开始的阶段,我就有这个猜测和期望。

  当时我还跟一位在法院工作的朋友交流,他说:“法律不会改变的,该吃的还是会吃。”我问他为什么?他装作高深莫测的样子,没有给我细说。

  我仔细想了想,应该是他深知其中的阻力。

  一个新修的法案,从颁布到应用,通常需要很大的人力、时间成本,才能逐渐走向成熟。

  我国又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自然分布的脊椎野生动物达7300余种,已定名昆虫达11万—13万种。其中,依法受保护的是约2000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和120属的部分昆虫。大量野生动物不在保护管理范围,包括绝大多数的蝙蝠、鼠类、鸦类等传播疫病高风险物种。

  对于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界定又含糊不清,有些从野外抓回来,喂了几天,也会打着“饲养”的正当口号

  难分类,难量刑,难界定,难普及......

  总之,关于“吃野味”这一块儿的法律,未来的道路,是万分困难,但我坚信,我们一定会朝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直到看见光明。

  最后再多说两句,众志成城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以祖国这样动员全国的行政效率,病毒是一定可以战胜的!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