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专题范文 > 中国国际贸易争端案例 国际贸易作业
 

中国国际贸易争端案例 国际贸易作业

发布时间:2019-08-02 09:39:17 影响了:

课堂笔记整理 [1**********]0 韦俊 相对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可用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率。

若一国拥有的资本数量为TK, 劳动数量为TZ ,则其要素禀赋为(TK/TL)

当物质定义法和价格定义法发生矛盾时,以价格定义法为准。

对外贸易前十的国家:1,欧盟6151.4美元 2美国5557 3东盟4806 4香港3760 5日本3124 6韩国2908 7台湾1913 8澳大利亚1369 9俄罗斯952 10巴西885

对外依存度=对外贸易额/(GNP/GDP)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的含义: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与别国或地区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另有“海外贸易”、“外部贸易”、“境外贸易”、“进出口贸易”等提法。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的概念:国际贸易是指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国家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

又称为“世界贸易”、“全球贸易”

古典贸易理论:重商主义、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大卫·李嘉图的相对利益理论、穆勒的相互需求学说

现代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技术进步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需求偏好理论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和基础:

(一)条件

1、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2、出现了政治实体

(二)基础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商品生产的发展及剩余产品的出现

贸易主体的出现及多元化

2、社会分工的扩大

生产劳动的专业化进程加快

生产单一性与消费多样性的矛盾不断显现

什么是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过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超出国家界限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国富论的主要观点: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生产和消费, “市场经济是有效的”;主张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政府干预。

亚当. 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及观点:

1、斯密非常重视分工,认为分工是导致经济进步的唯一原因。

2、斯密认为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是必要的且具有优越性。

绝对成本说的积极意义

⑴第一次用劳动价值论说明国际贸易的利益和基础,为科学的双方互惠互利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⑵反对重商主义的锐利武器,加速近代工业的发展。

⑶最大贡献在于说明国际贸易并不一定是“零和游戏”。(双赢)

绝对成本说的不足之处

⑴不考虑需求因素,无法说明均衡价格如何确定,因而就无法解释国际贸易的收益分配问题,即谁获利多少问题。

⑵产业结构和价格调整一步到位的理论逻辑与现实的缓慢到位不相符合。

⑶适用范围有限。必要条件是每个国家必须有一种绝对劳动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否则他就无法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要考虑绝对成本说失效。 ⑷单一的成本优势只是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的众多因素之一。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所以,每个国家应该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 )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优势:积极意义

继承了绝对成本说的科学成分,如劳动价值论、专业化分工、自由贸易等,更为重要的是用比较成本观念代替了绝对成本的概念,使自由贸易政策有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无论参加贸易的双方国家各自处在什么发展阶段,无论经济技术力量强弱,都能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并通过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分享到各自的经济利益,从而大大扩展了国际贸易理论的适用范围。

为当时自由贸易政策在应该取得最后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反过来促进了应该的生产力发展。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是指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这三个要素,也有人把技术知识、经济信息作为生产要素。

要素价格则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报酬。如土地的租金、劳动力的工资、资本的利息等。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意义:

1、要素价格均等化使我们认识到,国际贸易的商品流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从而弥补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的问题。

2、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种趋势,由于各种假设条件不存在,因此,完全均等化,以致于贸易停止是不可能的。

3、要素价格均等化的最大意义是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4、该定理只是预测了国际贸易会缩小或消除同质要素收入的国际间差异,但并没有提及国际贸易是否会缩小人均收入的差异。

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是各国总的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是为各国经济基础和对外政策服务的。

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保护本国的市场

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积累资本或资金

维护本国对外政治关系。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主要考虑的因素:

本国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

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本国与别国在经济、投资方面的合作情况

本国国内物价、就业状况

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关系

本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体制中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

各国政府领导人的经济思想与贸易主张。

对外贸易政策的两大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商

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有如下特点:

贸易保护措施由过去以关税壁垒和直接贸易限制为主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所取代;

保护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双边和多边谈判与协调成为扩展贸易的重要手段;

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性贸易壁垒,实行区域内的共同开放和区域外的共同保护;

贸易政策向制度化、系统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

管理贸易日益成为贸易政策的主导内容

对外贸易政策与对外关系相结合的趋势加强

“公平贸易”、“互惠主义”将代替“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

政府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和鼓励出口成为推动外贸活动的主要手段

以非关税壁垒为主导措施

通过贸易集团化实行共同对外贸易政策的趋势加强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在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奖出限入”是保护贸易政策的基本特征。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主要指国际商品贸易政策措施。它包括一个国家影响其商品进出口规模、构成和方向等各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

非关税壁垒的概念:非关税壁垒是指各国政府在进口中采用关税以外的手段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关税壁垒的变化

1、 传统非关税壁垒不断升级,形态变化;(800—2000)

2、 技术标准上升为主要的贸易壁垒;

3、 绿色壁垒成为新的行之有效的贸易壁垒;政治色彩越来越浓。例如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的是非争论

四、非关税壁垒的类别

数量壁垒、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和其他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特点

(1)名义上的合理性。技术法规,标准的制定一般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

(2)形式上的合法性。技术法规,标准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或权威机构制定或颁布的,具有合法性。

(3)内容上的复杂性。技术法规,标准涉及范围广泛,技术规定及检验程序又

(4)手段上的隐蔽性。技术法规,标准往往打着保护人类健康和动植物安全,保护环境等旗号。

(5)使用上的灵活性。技术的进步发展和技术壁垒的多样性,为灵活运用技术壁垒提供了条件。

4. 技术性贸易壁垒应遵循的规则:

非歧视原则

透明度原则

必要性原则

贸易影响最小原则

协调原则

对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

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环境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贸易措施,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

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

环境许可证制度

禁止进口与环境贸易制裁

绿色补贴制度

繁杂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

各类多增设的产品技术标准

苛刻的绿色检验检疫措施

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

绿色环境标志和认证制度

绿色壁垒的特征

1、 名义上的合理性——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

2、 形式上的合法性:采用GATT 的“一般例外条款”作保护伞

为保障人民、动物、植物的生命或健康的措施

与国内限制生产与消费的措施相结合,为有效保护

可能用竭的自然 资源的有关措施

3、保护内容具广泛性

4、保护技术上的歧视性:以发达国环保标准来要求发展中国家。

5、保护方法的巧妙性和隐蔽性:隐蔽于具体的贸易法规、国际公约的执行过程中,例如:1991年美国根据《国际海豚保护法》对金枪鱼实行制裁。

反倾销:进口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则该产品被视为倾销。 反倾销作为一种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和广泛接受的限制进口的手段,是1948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所确立的原则。据统计,全球遭致反倾销的产品种类已经超过3000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