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梅兰芳》:隐忍至极,平淡收场:哪怕平淡收场
 

《梅兰芳》:隐忍至极,平淡收场:哪怕平淡收场

发布时间:2018-12-25 04:04:45 影响了:

  [摘 要] 叙事结构是援引自电影叙事中的一种研究方法。人文维度包含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人文内涵的彰显等。本文从叙事结构及人文维度两个层面的分析入手,探讨影片《梅兰芳》的成败,最后得出结论:尽管该片在整体艺术氛围的营造上非常出彩,在情绪的把握上也游刃有余,但在叙事结构及节奏上略有失衡,而且对梅兰芳形象的塑造也有一定的欠缺和不足。
  [关键词] 《梅兰芳》;叙事结构;人文维度
  
  一、叙事结构
  “电影叙事学意在从理论形态上论证电影内本文的叙述方式,从叙事结构的变化来揭示叙述策略的变化规律。因而,电影叙事本文的叙事结构及叙事时态、叙事人称、叙事角度等便成为着重研究的对象。”[1]叙事结构,是本文拟采用的研究角度之一,笔者认为影片《梅兰芳》叙事线索明晰。但纵观全片,影片在叙事结构及节奏上略有失衡,即前紧后松。编剧严歌苓在接受《环球人物采访》时表示,影片结构大致分为“死别”“生离”“聚散”三个段落。
  细看这三个段落,笔者认为第一个段落结构紧凑,精彩迭出,节奏明快。影片故事是在开始时这一段紧锣密鼓的情节安排中娓娓道来:在钟鼓声中,一张惊慌失措的男孩子的脸。电影开篇第一镜正如小说开头第一句一样,非常的重要,感觉对了,一切就都对了。无疑的,《梅兰芳》第一场戏,在煤油灯昏黄的光线下,在男孩子惶恐的表情里,伴随着书信内容旁白的画外音,运用低角度仰拍镜头,导演将观众带入了这个孩子的故事里。以少年梅兰芳在大伯的信中读到的“纸枷锁”作引,并贯穿全剧。“‘纸枷锁’寓意在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压抑和挣扎,旧时人们对‘戏子’的轻视和梨园的陈规陋习是京剧演员身上无形的束缚,就像纸做的枷锁,似无却有,如同镣铐般禁锢人的思想而使他们难以挣脱。”[2]
   在一段流利的交叉剪辑之后,导演让观众进入了他的语境。这场戏较为成功,整体上剪辑流畅,这个叫畹华的孩子以及他日后那辉煌壮丽的一生,从这里,徐徐地拉开帷幕。
  第一个段落的叙述按照时间顺序,围绕10年后17岁的畹华与邱如白的相遇以及在其帮助下与十三燕打擂,并最终开辟自己的时代来进行讲述。这一个段落大致有如下几场戏,梅兰芳叫座的演出、邱如白讲座、邱如白看戏、二人互通书信交情渐深、邱如白指导梅兰芳改戏、梅兰芳与十三燕对垒、十三燕离世。本段按照时间顺序,叙事紧凑,情节流畅,几乎是一气呵成。这是本片最精彩的段落,叙事上比较饱满,场与场的衔接也相当自如,并且时不时出现“华彩”情节。例如在邱如白指导梅兰芳改戏与打擂台这场戏之间,十三燕在马三的“怂恿”之下在“挑战书”上画押一段,从地道的京韵台词到嚼着花生米对话这一细节以及十三燕为证明自己实力在马三面前连翻筋斗等,处处引人眼球。最让人震撼的部分便是打擂台,实际上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情节,它将影片第一个段落推向高潮,而它也可谓是全片的高潮。然而无形之中,导演犯下一个“错”,它将观众的心理期待升级了,但此后的段落里,却没有哪场戏能够超越它。没有哪场戏能够让观众在观感和情感上都达到这样的一个高潮。十三燕死了,梅兰芳家喻户晓。旧时代的落幕和新时代的开启交替如此泰然自若。导演聪明的地方是,克制。没有肆意地渲染悲伤,一切都点到为止。于是这些个悲伤的心情就需要观众自己去消化了,这悲伤的代价是一个人的死,他把位置让给一个新人或是一个新的时代。
  第二个段落,“生离”,以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情感纠葛为主线,架构此段。纵观全篇,抒情表意都十分到位,叙述表达也是游刃有余,展现于观众的是梅孟二人之间含蓄隐忍的爱情。虽然与史实有一定的偏差,但完全达到了艺术上所追求的效果。问题是,与第一段相比,第二段叙事速度明显地慢下来,内容架构也不是很饱满,失去了影片开头那种锐利的气势。也许可以这样理解,因为这一段,目的是要抒情,是一种过渡,从这里通向第三段,影片的节奏就完全慢了下来。每场戏之间的衔接点也不再出现“华彩”情节。本可以“绷住”的一场戏,既福芝芳找上孟小冬,两个女人之间的一场口舌之争,也迅速在福芝芳情绪失控的大声痛哭之后泄了气。另外,虽然枪击事件事发突然,但还是有惊无险,没有带来预期的精彩高潮。虽然孟小冬的一席话很是感人,但是感动的情绪不能延续。
  最后一段讲的是“聚散”,梅兰芳与邱如白的决裂。包含的内容是梅兰芳在美国成功演出、日本入侵梅兰芳被迫息演、举家前往上海、被日军扣押、梅邱彻底决裂、梅蓄须明志、抗战胜利后再次登台,节奏仍然比较沉缓。笔者认为不如第一段那般紧凑精彩。将每个段落拆开来看,叙事结构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纵观全片,这种前紧后松的设置是不利的。从整体氛围来看,比较不成熟的地方是,第一段轻松明快、诙谐幽默,但相形之下,后两段又太过于严肃和沉闷。
  二、人文维度
  学者陈墨对人文维度有较为精辟的论述,“人文维度包括对人的关注和尊重、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正常的人文价值观、必要的人性内涵与人生经验,作者对人文风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人物形象的塑造、人性内涵的彰显是本文拟采取的第二个研究角度。
  影片所塑造的人物,在笔者看来,大多数都出了彩,而唯有梅兰芳,故事的主角,他不出彩,他也不尽兴。《梅兰芳》的不尽兴,源于梅兰芳的不尽兴。梅兰芳身边的人,个个都比他有戏。这是演员的问题?还是编剧的问题?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性内涵的体现上,影片再次失了衡,每个人物都大放异彩,唯独是梅兰芳,黯淡了颜色。
  比较起来,年少的梅兰芳(余少群饰演),比较出彩。在台上,他有着婀娜的身段、精湛的演技;在台下,他是勤奋好学敢于创新的艺术家。同时,在这个段落里,十三燕(王学圻饰演)则更是技高一筹,他比梅兰芳出彩。这个老人,固执地守着陈旧的艺术观念,捍卫伶人们微薄的尊严,热爱戏剧表演。一方面他反对梅兰芳的改革,另外一个方面他却配合着梅兰芳的改革。他的风骨是:输不丢人,怕才丢人。宁肯送出御赐的马褂,宁肯抵上性命,也一定要勇敢地与梅兰芳对垒到底,即使台下空无一人,也一定把这出戏唱完。这个老戏骨,在影片第一段里赢得了比梅兰芳更高的分数,他让人难忘。
  再如邱如白这个人物,孙红雷的表演极为传神。他突破了自己的反派形象,在这部戏里,没有孙红雷,只有邱如白。从心高气傲的留洋海归戏剧改革家,沦落到穷困潦倒、无处可归的流浪汉,这辉煌与落败在他而言,是无比悲凉的。因为他以为这辉煌和落败恰恰是梅兰芳和京剧艺术的缩影,他在美国大歌剧院里观众掌声的海洋中,情不自禁地“疯”了一回,在他身后的,不仅是梅兰芳的辉煌成就,也是中国京剧艺术普照在世界的万丈光芒;在抗战时期,他在梅兰芳的门廊楼梯上与其对峙,又情难自己的“疯”了一回,这一次他把梅兰芳的退出,看做是京剧艺术的“死”。他不怕任何人指责自己虚报梅兰芳复出的消息,也不惧至交梅兰芳对其的不解与愤恨,因为在他与梅兰芳之间是京剧艺术,且唯有京剧艺术,而艺术对他来说,是超越一切的,包括民族尊严以及人权等。他的彻底及疯狂又是影片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孟小冬这个人物的塑造,有两处表现可圈可点。一处是在梅兰芳影迷枪击案件中(此处事实上是孟小冬的影迷不满梅兰芳,冲着梅兰芳而来,被导演进行反向修改),孟小冬对着枪口说让她离开梅兰芳,那现在就可以打死她这段台词比较精彩(在这场戏中,原是彰显梅兰芳个性的好时机,可是阴错阳差的,导演凸显了孟小冬,孟小冬感动了观者);在梅、孟最后一场戏中,孟小冬拥抱了梅兰芳,后来说:畹华,不怕。然后转身离去。这个有骨性的女子,在剧中散发的耀眼光芒在某些时刻遮蔽了梅兰芳。
  而导演在表现梅、孟恋时,有意规避了史实。现实中的梅、孟恋究竟是怎样的呢?章诒和在接受访问的时候表示:梅喜欢孟,孟也仰慕梅,但梅对孟,也仅仅是喜欢而已,梅从没主动追求过谁。所以要把梅写成情种,那也错了。渐渐地两人就有了摩擦,孟抽大烟,梅家是不能有这种嗜好的;做了太太,必须要做家眷,孟还是要抛头露面;不能登台,孟背着梅去唱戏。不停有事出来。所以孟对于梅既是新爱又是个负担。事情发展到后来,梅非常清楚,必须要了断,要不全完![4]虽然梅、孟的分道扬镳与孟的行为多少有一定关系,但事实是梅负了孟,尽管这是世事中的不得已。被伤了心的孟小冬,也曾愤怒至极在《大公报》上刊登《孟晓冬紧要启示》,以决然了断和梅家的联络,从此孤身一人。陈凯歌在表现梅兰芳时,还不是完全真实和自由的。他曾明确表示,开拍《梅兰芳》的念头始于3年前,早于《无极》。先前拍摄《霸王别姬》的时候采访过很多老艺人,加之很多老导演都有拍这部电影的念头,以及陈父和梅家的交情,于是头脑里有了关于这部电影的雏形。[5]由此而知,父辈的交情也是导演未能尽兴表现梅兰芳的阻碍。
  梅兰芳蓄须明志的民族气节是众所周知的事,在影片里,表现得不够彻底。梅兰芳在被日军关押后仍然纹丝不动,拒绝演出和执意打伤寒针,并蓄须明志事件,未能造成强烈的观感和情感上的冲击。究竟是影片的隐忍的基调所致,还是梅兰芳隐忍的性格所致?如果是影片基调所致,那么在表现其他人物如十三燕、邱如白、孟小冬等,观者都会甚为感动;如果是梅兰芳性格所致,那么为何把隐忍的性格做足了,却不能引起笔者强烈的共鸣和动容呢?由此可见,影片在对梅兰芳这个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人性内涵的彰显上出现了问题。“梅一生很胆小,但他非常有主见,不是随便被人掌控的。特别是他在艺术上,很有见地,‘我上台就得漂亮’,这不管他走到哪,只要上了台,就得美。梅就求的这个。”[4]观者在《梅兰芳》这部戏里找不到梅兰芳的风骨。除却上述原因,是否和角色选择也有很大关联呢?黎明饰演梅兰芳,对于票房来讲,是无误的选择;而对于梅兰芳,他是惟一的吗?成年梅兰芳的饰演者黎明,在形象气质上并不能够完全与梅兰芳相契合。黎明体形略微偏胖而身姿也略显僵硬。黎明身上有的是梅兰芳的儒雅,却鲜见梅兰芳的艺术。而黎明的儒雅却又不见梅兰芳的风骨,影片中有两处,可以寻来细读。在小冬要离开的时候,他坚持称这一切不是真的;在美国的时候,他说他演不了《梅龙镇》,这两处是情感隐忍着爆发的好地方,可是黎明的声音却温吞稀薄,没有梅兰芳该有的力量和气度,观者看不到也感受不到梅兰芳在感情经过激烈挣扎后的不得已,因此不甚感人。
  三、结 语
  影片在整体艺术氛围的营造上不失为一部佳片,对于一部票房轻松过亿的文艺片来说,《梅兰芳》的确有众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影片精致的台词以及运用自如的镜头、演员精湛的演出和叙事的成熟等。在一片叫好声中,创作者在叙事结构和人文维度方面的把握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虽然这些问题并不能掩盖本片的光彩,但是电影人需要头脑冷静、目光犀利,来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峻冰.20世纪外国经典电影理论回眸[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07).
  [2] 封小雅.电影字幕翻译与京剧文化――以《梅兰芳》为例[J].电影文学,2010(05).
  [3] 陈墨.雾失楼台:电影的文学性与人文维度[J].当代电影,2008(02).
  [4] 孙冉.章诒和写梅兰芳,我和陈凯歌是两个方向的[J].中国新闻周刊,2008(45).
  [5] 易立竞.患难中,他身上有一种力量――陈凯歌谈梅兰芳[J].人物周刊,2008(12).
  [作者简介] 罗莉(1986― ),女,新疆库尔勒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影视文学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媒介文化传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