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21世纪需要一代能工巧匠】 能工巧匠造句
 

【21世纪需要一代能工巧匠】 能工巧匠造句

发布时间:2019-04-06 03:58:38 影响了:

  21世纪的大门离人类越来越近了。抢先迈进21世纪的门槛,为在新的世纪中的发展占领一席有利位置,这是世界各国都在苦心积虑关注和较量的一个跨世纪热点。  较量就要靠实力。这个实力说到底就是国民的人才素质。当然,这里所说的人才素质,不是指几个科学家、几个政治家、几个企业家、几个教育家等某些领域里领衔的代表人物的素质,而更重要的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国民的素质,指一个国家的一代支撑生产发展的最直接的最基本的生产力要素——生产者的素质。
  考察世界经济发展史,我们将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凡是经济上独领风骚的国家,都是高级技术工人在企业员工中占很大比例的国家。如日本和德国,高级技术工人占全员职工的40%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两个国家所以能在战争的废墟上迅速崛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注重对工人的技术培训,拥有大量的高级技术工人。
  然而,不无遗憾的是,据统计,我国35周岁以下青年工人中高级技术工所占比例不足1%。因此,我国的许多国营企业中技工队伍青黄不接,在劳动力市场中企业很难招到满意的技工,一些关键性岗位不得不将已退休的老工人请回来顶上。而同时,在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大量青年待业,待业者中大量的又往往是没有劳动技能准备的青年。于是,经济发展对大量熟练劳动者的需要与劳动力资源素质低下这一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深入的发展而日益突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制约中国经济腾飞并给无数青年带来烦恼和痛苦的矛盾。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人利用经济生活尚未完全有序的空隙,合法或非法地获得了与其劳动付出不成比例的财富。这种经济发展中不能反映本质的“泡沫经济”现象,再加上国有企业至今尚未完全理顺的分配机制等因素,就容易出现这样的误导:劳动未必是致富的可靠手段,才能未必是获取社会报酬的必要条件。青年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一再受到挫伤。于是,继10多年前一部分青年盲目追求文凭的热浪后,又出现了一部分青年鄙薄技术、鄙薄专业的冷潮。在一些城市中出现技工学校招不到新生,职工培训班冷冷清清,青工技术比武报名者寥寥无几的现象。这些现象即使不普遍,但对于面向21世纪的我国社会和青年来说,我们何以完成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跨世纪发展目标?何以实现在下个世纪中叶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呢?
  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共青团中央及时推出“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该工程开宗明义:就是要把广大青年培养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掌握过硬实用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面向21世纪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青年人才。人同此心,这一工程的推出,得到了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赞许,也得到了广大青年的热烈响应。
  当然,要造就21世纪需要的一代能工巧匠。除了各级共青团组织的努力外,还有赖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落实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和熟练劳动者”的任务;有赖于全社会彻底转变观念,把技术工人纳入“人才”之列;有赖于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分配上向技术尖子、专业人才大幅度倾斜;也有赖于青年自身屏弃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学技术、长本领。
  毫无疑问,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地发育、成熟和有序,社会的劳动报酬也将不断地趋于公正和合理,“一夜暴富”的梦想将越来越难以成为现实,拥有熟练劳动技能的能工巧匠和科学家、大学教授一样,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敬重。也许这一天的到来尚须时日,但这一天的到来不是在等待中降临,而应在我们的努力中去迎接。21世纪是属于青年的,劳动不仅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劳动也是谋生的手段,拥有一代21世纪需要的能工巧匠,是中国发展之大幸,也是青年自身的幸运。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