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论以就业为导向的师范生培养新思路 新思路
 

论以就业为导向的师范生培养新思路 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9-07-20 04:04:27 影响了:

  一 基本概况  早在2004年广东省教育厅到华南师范大学调研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专题座谈会上,王国健校长就指出毕业生总体上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等教育是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专业教育的总成,目的是培养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① 我国师范类院校如雨后春笋,广东省就有好几所,如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湛江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截至2008年,我国基础教育师资情况,小学专任教师562万,初中专任教师347万,高中专任教师147.55万,学前教育师资情况(含园长)为103万,合计1159.55万人。”② 每个教师的教育生涯也会有几十年之久,他们将会终生奋斗于自己的岗位,因而教师的人数将会不断膨胀。用不了几年,教师的数量也会达到一定的饱和状态。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是关键。如何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尽早地被录用?这就需要学校与师范生“各显神通”了。
  二 师范生的就业难点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变革带来了高效专业的变革。为适应人才市场以及社会的需求波动,需要以不变应万变,做合理的分析。
  1.研究生、博士生来势汹汹
  师范毕业生的竞争对手除了同类的师范生外,还有非师范生以及高学历人才,这给师范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前社会上有这样的说法,现在做教师的工资与公务员几乎是差不多,与其在千军万马中抢一个饭碗,倒不如凭借自己的学历——研究生、博士生的学历去发达地区当教师。这样,随着高学历人才的进军,本科师范生似乎也站不住脚了。不仅如此,就连在当前的学校招聘中,首先考虑的也是高学历的毕业生。
  2.师范生的“三斗米”
  每个用人单位都希望能够招聘到满意的毕业生。这几年的用人单位不断把绩点拉高,光这两年就提高到3.2以上,英语水平要求是六级。这样师范生的终极目标似乎就被定位在“1+1”的模式上,即奋斗大学于“绩点+证书”。当然这个还不够,现在是“1+1+1”模式,就是还要有一个科研。师范生要改变现状就只有不断下工夫在科研上,学校当然要提供良好的条件来促进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发展。绩点、证书与课外科研在中国的教育看来是衡量一个优秀毕业生的重要标准与终极指标。因此,师范生注定就要为这“三斗米折腰”了。
  3.必备的基本技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培养的师范生的能力发展方向基本适应市场需求,但是计算机能力水平仍然不够。英国的一个研究建议:雇主们希望人文学科的毕业生尤其应该具备的三方面知识与能力—— 一门外语、数理能力以及一些信息技术能力。④ 师范生在用人单位中,要懂得Powerpoint、Word、Excel是毋庸置疑必备的,在此基础上他们要求师范生掌握更多的技术,如网页设计、电子杂志制作、Photoshop等等。最后,要懂得如何把课上好,让学生听懂。即便成为一个科研很厉害、成绩也很高、证书也拿得差不多的教师,学生听不懂也没用。所以师范生要扎实自己的基础,争取更多的机会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各方面的能力,做一位称职的人民教师。
  三 师范生培养思路
  1.基本素质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创意发展的时代。一个国家、民族必须有创新能力,就必须拥有大量的创新人才,而大量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必须依靠教师。那么我们必须要首先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一个完善的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价值观念、敬业精神、知识水平与科研能力、实验技能、创新意识、心理品质与职业形象等方面。⑤ 当然,师范生除了这些素质之外,还需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
  2.重点突出应用、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师范院校要积极为师范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而不是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学习“高深理论”。在注重实践应用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
  第一,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结合,而不是文科类的学生就固定着学习理论知识。文科生可以有选择地上一些理科性比较强的课程,逻辑学、高数、统计学以及信息技术等。此外,要学习母语课程。然而当前似乎都有点本末倒置,英语反倒成了必修课。师范生在将来的教学上,只有有良好的母语功底,才能使自己的表达更具魅力,学生更加容易掌握。
  第二,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联系,学生都应该掌握好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甚至可以进一步提升。而针对师范生的技能一般除了能够很好地利用PPT、Word以及Excel外,还应该学习一些技术,如电子杂志的制作、报纸的编排、SPSS、网页制作、PS等等,这些在用人单位能经常用到。
  第三,重视教育类的课程开设。在美国地方大学的教育课程体系中,教育类的课程占据较大的比例并占总学分的三分之一。除了开设教育学与心理学外,要开设更多的教育类的课程来丰富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技能。一个懂得教学生的老师是国家未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四,开设开发创造力的课程。美国自1984年麻省理工学院开设“The Discovery of the Creativity”课程起,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相继开设有关创造学的课程。截至目前,全世界创造力训练模式已达十多种,已经有四十多个国家在进行创造力开发教育。人们常说,中国的学生基础很好,但是动手能力很差。我们要改变这个“不朽神话”的话,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
  3.大力开展课外科研活动
  据调查,在中学校长看来,创新能力是师范毕业生最缺失的能力;而带领学生实习的指导老师也不约而同地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放在学生最缺欠能力的前两位。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继续大力支持学生的课外科研。哈佛校长尼尔?鲁登斯坦说,“哈佛拥有自身的文化,也在保持着自己的文化;此外哈佛拥有完备的公共设施与物质资源,如拥有94个图书馆、实验室、艺术博物馆等;以及拥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⑥ 可见,资源的提供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师范院校除了提供更多的资源、开设有关科研方法方面的课程外,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科研(尤其是教育科研)、学术交流以及其他创造发明活动的机会与条件。最后就是建立健全创新成果奖励机制。
  注 释
  ①④蓝劲松.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5、120
  ②2010年《华师对两份文件的解读》,基本情况介绍。
  ③表格数据,原载7edu.net教师招聘网.查看更多:https://7edu. net
  ⑤薛立军、尹庆民.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15
  ⑥鲁勇、陈振声.哈佛视点[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09
  〔责任编辑:李锦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