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散文随笔 微笑的小沙弥
 

散文随笔 微笑的小沙弥

发布时间:2020-05-27 11:41:48 影响了:
  散文随笔 微笑的小沙弥

  秦岭西段北麓,一个松竹丛生,清流遍地,红叶如丹,百乌合鸣的地方。

  在群山的环抱中,一座山峰平地突兀而起,“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当地人名之麦积山。

  春来一片苍绿,夏日野花烂漫,秋季白云红叶,冬雪玉树琼枝。太阳炙烤过,月亮抚摩过,几番战火的硝烟里,飞舞过阵阵刀戟剑影。

  深秋时节的一个双休日,我们相约去了麦积山。

  山下,一轮正午的秋阳为群山涂抹上一层或明或暗的色彩,麦积山对面的山腰上,如丹的红叶,像一条条锦带,在大自然不经意的挥酒中,飘落在青翠欲滴的丛林之间。

  在距地面七、八十米的悬崖绝璧上,密如蜂房的洞窟,凌云穿空的栈道,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唐代诗人杜甫曾赞叹道:“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杆。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不知是麦积山独特的地貌环境,让当时信仰佛教、道教的人们创造出与之相关的种种神话传奇,或是那雕刻在这壁立的石壁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塑像,使麦积山闻名于世?

  导游告诉我们说,麦积山的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也就是公元384年至417年间。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一千六百余年。虽经地震、战乱的破坏,现仍保存龛窟194个,泥塑、石刻造像7800多尊,壁画千余平方米,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有着“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

  我去过洛阳的龙门石窟。一排排石窟依山势而造,大气而雄浑。徜徉在那大大小小的石窟前,端详一尊尊造型逼真、形象各异的石雕,耳边传来滚滚东流的黄河波涛,我感叹中华伟大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我们这个民族世世代代血液里流淌的那种坚定的信念与力量而感动。

  沿着紧贴石壁的栈道,一步一步向上盘旋,有一种向上飞升的感觉。途中,可以看到石壁上留下许许多多方方正正的榫头,雕塑家们在坚硬的石壁上留下他们修整和雕凿的痕迹。我的心潮潮的,“砍尽南山柴,堆起麦积崖”。面向远处的群山,想象着一千多年来,那崎岖的山间小道上,从山上砍伐下来用做脚手架的松木条,在一阵阵喘着粗气的号子声中,在根根粗粗的绳索勒进黑黝黝的肩头肉里,一点一点向前挪动。弯曲的脊梁,暴起的筋骨,炯炯有神的双眸,这虔诚的劳动场面,长时间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麦积山石窟里有许多泥塑以及壁画,经过一千六百多年的风雨,大多数塑像造型完好,形象生动优美而又那么平凡质朴,没有夸张,没有奢华,在一尊尊庄重的形象之中,表现着雕塑家们朴实雄厚的灵魂。从一尊尊壁画上,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我心想,这些泥塑是怎么雕塑上去的?又是怎么长久地固定在一个个有大有小的石窟里?还有那山顶伸出一、两米类似屋檐上的壁画,又是怎么画上去的?更多的时候,我在为一个信念、一种精神所感动所折服!

  顺着栈桥,慢慢地往上走。突然,我心猛然一热,在一座不大的石窟里,两个小沙弥并排站立着,他们相互侧着头,甜甜地微笑着,似乎悄声说着什么。

  宗教在形式上,首先是一种庄严,用佛教里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庄严像。我去过许多寺庙,也曾虔诚地礼拜过众多的佛像,大度弥勒佛的笑颜,曾让我烦乱的心绪在一刹那透出一丝轻快的亮光。可是,在这个地方,雕塑家们为什么要把这两个小沙弥雕塑成这个样子?

  笑,是人类情感中最美的一种情绪体验。两个好像是刚刚剃度的小沙弥,站在这肃穆庄严的佛土净地上,尚未脱俗的心,仿佛还深深地眷恋着尘世里生活,是回想飞瀑溅玉的“三扇崖”下那淙淙流动的溪水里,他们捉娃娃鱼、捞虾摸蟹的情景,还是回忆起小陇山茫茫林海里围猎梅花鹿的激烈场面……

  微笑着的小沙弥,让我沉思着、想象着——

  在一片松明子燃起的辉煌里,神圣与庄严,和着铁锤、錾子的敲打声,回荡在山谷之中;淳朴而执着的信念,就像悬崖上那块块巨石上的纹理,深刻在一个个民间雕塑家们黝黑的脸上。就这样,日日夜夜,年复一年,山间的晨霜染白了一头青丝一撮胡须,山头升起的太阳,又让他们日渐浑浊的眼睛,流溢起一股神圣的光芒。老了,嶙峋的大手根根青筋暴起,抬头看一眼石壁上那一个个佛像,在庄严弥漫心胸的那一刻,他们把一柄亮着青光的锤子、一把磨秃了的錾子,交给身边的徒弟、儿子,在手与手紧紧地相握里,在目光与目光深情的对视中,他们完成了一个庄严地交接与承诺……

  只是因为两个小沙弥的微笑,深秋时节的麦积山,在我心里便有了一层融融的暖意。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