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打黑除恶 > 漫谈中医养生文化 中医养生的内容
 

漫谈中医养生文化 中医养生的内容

发布时间:2019-07-16 20:50:11 影响了:

课程14. 漫谈中医养生文化

养生,指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或方法护养人体生命的主客观行为,是根据人体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所进行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心身护养活动。

《黄帝内经》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以“治未病”为主要特色的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朵耀眼的奇葩。随着广大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改善,养生保健业已成为现代人追求健康、追求长寿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养生活动的范围极为广阔,养生方法极为丰富,可谓无时不需,无处不在。事实上,养生是一种健康理念,一种文化现象,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中医养生 源远流长

养生一词,早在《吕氏春秋》就有明确记载:“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意为知晓生命规律的人,其饮食起居、行为举止等不可有害健康、有害生命,这是养生起码应该做到的。养生,古亦称摄生、治身、道生、卫生等。老年人延缓衰老之养生,又称寿老、寿亲、寿世、养老等。

业执数千年的中医药发展史,记录着无数先辈前贤对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丰富经验及学术成就。从养生学术发展的角度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1.远古时期 师药育教续继

早在秦汉时期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就有关于上古之人养生之道的记载:其“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是说远古时期的先民,懂得养生事宜,故能保持形神的健全和谐,命长百岁而获天年。

追溯旧石器时期,由于火的发明,改变了先民的食性,熟食便是食养、食疗、灸熨的起源。新石器时代,先民已能磨制石器、骨器,因此而又有了砭石、石针的应用。先民在采集、狩猎之时,听百鸟之鸣,闻松涛之声,观禽兽之姿,渐感于心,随动于情,模而仿之,便是音乐、歌舞、导引的发端。

殷商的甲骨文就有“沐”、“浴”、“寇帚”的文字记载,表明奴隶社会时期已重视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甲骨文中尚有“疾言”(语言障碍)、“疾耳”(听力障碍)、“疾首”(头部疾患)以及使用针灸、按摩、导引、热熨等进行防病治病的记载。

2.先秦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医学知识大有发展,其中不乏养生保健的精辟论述。如《老子》认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才是“根深蒂固,长生久视之道”。《庄子》则说“吹呵呼吸,吐故纳新,熊颈鸟伸,为寿而已矣”。《管子》指出“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吕氏春秋》将运动喻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诸子之说,应为调神、纳气、存精、炼形等养生理论的萌芽。而“天人相应”的养生法则,早在诸子之说中就有蕴含。如《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秦汉魏晋时期

《黄帝内经》的问世,更是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其所载的“不治已病治未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等均成为中医养生名言。《黄帝内经》中广泛应用针刺、灸焫、气功、按摩、温熨,以及阳光、空气、饮食、运动、时序、色彩、音乐、气味、声音等以却病延年,对后世养生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三国志》记载了华佗的运动养生观:“动摇者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他还创制了五禽戏,具有动静相兼、刚柔相济的特点。这一时期,已有养生学之专著、专论问世,如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嵇康的《养生论》、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养生篇》、梁代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等。诸书诸论都提倡养生重在保精、养气、调神,主张浴阳光、业执

论。 弃厚味、薄名利、节色欲、饮清泉、服补药。 4.隋唐时期 养生之术至隋唐大有发展,隋代巢元方所撰《诸病源候论》中有养生专论“补养宣导法”。师药育教续继被后世奉为“药王”的唐代医家孙思邈《千金要方》也有养生专篇“养性”,其吸取了《内经》、扁鹊、华佗、葛洪及诸子百家的养生思想与成就,成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养生专

有学者归纳孙思邈养生要点有五:一是陶冶性情,主张“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以保持情绪稳定,增强生命活力。二是生活有常,做到劳逸结合,起居有节,寒温适度,以顺应自然。三是饮食清淡,主张少食大荤厚味,避免过饥过饱,认为享受太丰,每为疾病、夭寿之因。四是动静结合,指出安居不动易致经脉壅塞,故倡“摇动肢体,导引行气”。其所采用本土的“老子按摩法”和异域的“天竺国按摩法”,简便易行,几乎包括了全套“八段锦”动作。五是食药补养,常采用牛乳、黑芝麻、黄芪、白蜜、枸杞等药食补养身体。孙氏认为,神仙之道不可致,养生之术当可行,使养生之术从虚无飘渺之说中解脱出来。其自身既言之,亦行之,寿至百岁有余,成为医学史上的寿星。“安者非安,能安

在于虑亡;乐者非乐,能乐在于虑殃”,这便是孙氏“安不忘危”、防患未然的养生箴言。

5.宋金元时期

该时期的养生专著颇多,其他医著中养生专篇、专论更是时有可见。或总结养生经验,整理养生成就,使其更趋完善。或积累养生新经验,创建养生新知识,使其不断发展。 养生专著、专篇中,宋代李昉《太平御览养生篇》、周守忠《养生类篆》、《养生月览》、蒲虔贯《保生要录》、愚谷老人《延寿第一绅言》、陈直《养老奉亲书》以及《沈括良方》中的“问养生”、“养生说”;金元刘河间《舍身论》、邱处机《摄身消息论》、忽思慧《饮膳正要》以及朱丹溪之养阴论、李东垣之脾胃论、张子和之攻邪论等,均具有代表性。

上述养生专著、专篇从不同角度,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养生预防思想,深刻阐述精、气、神在寿夭健衰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淡饮食、和喜怒、慎四时、护脾胃、练功法、保真元等方面也均有全面论述。金元王珪(洞虚子)《泰定养生主论》更是提出养生当从幼年开始,并详细阐述自幼至老调摄有序的养生方法,认识到衰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卓有见的。其时,养生练功已成社会风尚,连诗人陆游《养生》中也有“两目神光穿夜户,一头胎发入晨梳”的诗句,以描绘其病后养生而致神采奕奕的状态。

6.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的养生著作更趋实际,对唯心养生观多有抵触。如:明代医家李梴《保养说》业执指出:《内经》所言“精神内守”、“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养生的正宗,力倡避风寒、节劳逸、戒色欲、正思虑、薄滋味、寡言语等颇为实用的养生法。

医学大家张景岳《类经·治形论》倡言“善养生,可不先养此形?”将养形作为养生之师药育教续继首务,颇为实在,颇具创见。龚廷贤《寿世保元》选载了不少抗衰延年方药,如“长春不老丹”、“扶桑至宝丹”、“八仙长寿丸”等,并提倡“诗书悦心,山林逸兴” 充实了调补养生、娱乐养生、环境养生诸法。龚居中《红炉点雪》指出“善服药,不如善保养”,总结出“却病延年一十六句之术”,概括了古代气功导引之大要。龚氏还认为“歌所以养性情,舞所以养血脉”,明示轻歌曼舞具有良好的养生作用。

明代高濂所辑《尊生八笺》从八大方面论述延年之术、却病之方,其内容之全面,资料之丰富,知识之广博,议论之深刻,在同类著述中实属罕见,今之喜好养生者仍大可一读。

至清代,养生学术虽无大的进展,然养生专著甚多,有统计不下五、六十种,其中曹慈山《老老恒言》、汤灏《保生篇》、唐千顷《大生要旨》等,可谓其代表作。清代名医徐灵胎对人寿夭之因有独到见解,其在《元气存亡论》中指出:人之寿夭,“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已认识到先天遗传因素在个体自然寿命中的重要作用。

7.近现代时期

十九世纪中叶,中国逐渐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医学曾一度横遭摧残,传统养生学的发展也随之遭受严重阻力,不仅养生学著述骤减,而且崇尚养生的社会风尚也一度趋淡。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扶持中医药学,养生学也因此而得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快速提高,养生受到广大民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养生学理论研究也不断取得进展。历代养生名著,包括儒、释、道等经史百家典籍被校勘注释后大量出版。在整理古代文献、总结养生经验,并结合现代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为数众多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养生学专著。养生学术届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多种形式、多个系统的养生保健学术研讨会,全国中医院校多先后将“中医养生学”列入重要课程,以养生为专题的中外学术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有力推动了颇具中医特色的现代养生学的发展。

二、养生理论 特色明显

纵观历代中医文献及养生专著的有关论述,中华养生文化特色明显,其中较为公认、公允者综合如下:

1.天人相应

老子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了人处于天地之间,其生命业执

奉长者少。” 活动与宇宙自然密切相关。中医养生学得益于这一思想,视天人相应为养生的最高境界。《吕氏春秋·尽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指出了根据自然变化规律,人可主动进行调摄,趋利避害,以获长寿。 师药育教续继《黄帝内经》亦有类似养生学思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明确指出了季节气候与精神情志相感应的关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更是专篇讨论由于四季气候变化而养生调神随之有别的具体内容。其中对起卧、穿戴、发型、饮食、情志、运动等均有明确提示,如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责伤肝,夏为寒变,

2.动静结合

动者属阳,静者属阴,动静相宜,阴阳协调,是生命变化的内在依据。中医学基于对动静的哲学认识,赋予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具体内涵。

就人体的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的概括而言,人体可分阴精与阳气两大类别。阴精主静,为人体营养之根源;阳气主动,为人体运动之根本。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他如兴奋与抑制、清醒与睡眠、运动与静止、分化与合成等,均与阴阳动静协调有关。诚如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类经图翼·医翼》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动是绝对的,即便在相对的静止中也总蕴伏着绝对的运动,即所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

静是相对的,即便在绝对的运动中也必蕴含着相对的静止。养生学中所云之静,多指“一则身不过劳,一则心不轻动”(清代张培仁《妙香室丛话》)。清代养生学专著《老老恒言》也指出:“动而不妄动,亦静也”。柳华阴《金仙证论》更强调:“夫静者,静其性也,性能虚静,尘念不生,则真机自动。动者非心动,是气之动也。气机既发动,则当以静应之”。

论述养生动静观之卓有见地者,当推王夫之之高论:“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废然无动而静,阴恶从生哉?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由辟而阖,皆动也”(《思问录·内篇》)。笔者以为,形需常动,神须恒静,形动神静,分而若一。

3.形神兼备

业执形与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观念。广义的形,泛指一切客观存在的有形之物。广义的神,当指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外在表现及其内在规律。这一哲学概念引入中医学理论,用其对人体生命运动进行高度概括。形,在人体即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以及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神,在人体即指情志、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以及生命活动的外部表现。

形神对于生命的重要性,诚如《上古天真论》所言:“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形与师药育教续继神的关系,是形态与功能、精神与物质、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密不可分、协调统一的整体。神本于形而生,附于形而成。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

形神兼备观,落实于养生保健,须做到既注重养形,亦强调养神,且养神更须先于养形,即所谓“养生先养心”。在中医理论中,喜、怒、思、悲、恐等五志虽分属于五脏,然总统于心。诚如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所说:“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心为藏神之脏,养生先养心,即养生先调神。中医学素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说,强调神的健旺饱满是身体健康的必要保证,神的活动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同为《类经》又指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

动静与形神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辩证关系。形是动静变化的物质基础,神是物质动静变化的表现与主宰。大体而言,养生应动静相济,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者为健,静者为康,形神合一,尽终天年。

4.辨体调补

合理调补是中医养生的特色之一。无论是用药进补,还是以食调补,均需辨明体质、证情、时节、地域等诸多因素,根据每个个体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调补手段。

人体的禀赋不同,生活环境各异,因而各自的身体素质和精神心理也不尽相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对此种差异即有详细论述,如指出:木形之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通“耐”)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

若需调补者,必有其可调可补之处。“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大凡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养、劳累过度损伤、病后体虚待复、年迈形神不支等,均可施以调补。合理的调补有利于养生,漫补峻补不利于健康,甚则反而生害,这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可见。如阳盛之体,投以温补之物,必致“火上浇油”;阴盛之体,施以凉补之物,多成“雪上加霜”。若需调补,切切慎之。

三、养生保健 无处不在

业执养生范围广阔、内容众多。兹就环境养生、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娱乐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调补养生等内容简述如下。

1.环境养生 师药育教续继

当指注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做到趋利避害的养生活动。

《黄帝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生活于天地之间,时空之内,形神机能活动不可避免的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科学养生必须置人于环境之中,加以重视,给以考量。季节更替、昼夜变化、地域高下、水质土矿、植被绿化、家居摆设,乃至于社会地位、生活境遇、人际事宜等均可影响身心健康,适之则有利养生,逆之则有害健康,切请慎调为要。

以季节更替为例,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显而易见。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均有一定限度,既不能太过,也不可不及。人体若能顺应这种变化,则多健康无病,但若气候出现异常变化,或人体不能随季节变化而相应调整时,又每可产生身体不舒,甚致疾病发生。这就需要我们依据不同季节特点进行心身的适时调整。

兹以择时养生为例,简述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宜忌。

(1)春季养生 春季是指从立春到立夏前,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

春为一年四季之首,万象更新之始。春回大地,阳气升发,天气由寒转暖,万物萌发生育,一派欣欣向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描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因此,春季养生必须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萌发向上的特点。

春季多风,而风邪是春季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麻疹、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所以春季要谨防流行病。

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互相交争,时寒时暖,乍阴乍晴,天气变化无常。气候的不稳定,使对气候敏感的人有诸多不适应,对此,过敏体质之人要尤其注意起居调摄。

春气内应肝,阳气升发,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升,而肝阳旺盛,易导致高血压、眩晕、肝炎等疾病。肝气旺盛也使得人的精神情绪随之高昂亢奋,使原有抑郁症、躁狂症、强迫症等疾患的人易因天气的变化而出现激愤、骚动、暴怒、吵闹等状态。

春季气候变暖,气血活动也随之加强,人体新陈代谢活跃起来。对此变化,健康的人能够很快适应,体弱多病者以及老人和孩子则易产生不适应症,使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因此春季在疾病的防治上要早做准备。

业执

症。 (2)夏季养生 夏季,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 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足,万物茂盛,阳极阴生,万物成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师药育教续继中描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黄帝内经》中要求人们做到“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指出夏季作息,应晚些入睡,以顺应天地引起的不足,早些起床,以顺应自然阳气的充盛。因为夏天日出较早,清晨空气新鲜,早起后到室外适当活动,不要厌恶日长天热,坚持适当劳作与锻炼,以适应夏日养“长”之气。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往往令人反应略显迟缓,胃纳也多不佳,精神欠振,容易烦躁,容易失眠,严重者可出现中暑昏迷。因此,夏季起居要注意防暑降温,充足睡眠,顾护脾胃。但也应注意不可贪凉太过,如过食生冷,睡眠当风,室外露宿,贪图空调。否则,容易贼风入中而得阴暑之证,年长之人又易致风痹不仁、关节酸痛等

(3)秋季养生 秋季,是指从立秋开始到立冬前一天为止,包括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描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秋令时分,天地阳气渐渐收敛,阴气逐渐增长,气候由热转凉,是气候由阳转阴的初始时期。万物成熟,果实硕累,是收获的季节,人体的阴阳也随之而由“长”至“收”,气血阴阳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度。因此,秋季养生当以养“收”为原则。

秋季,气温始降,雨量趋少,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而秋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大便偏干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养肺润燥。

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秋季,在精神调养上也应顺应季节特点,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这样才会减轻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才能适应秋天的特征。如何才能保持心境清静呢?简单地说,就是要“清心寡欲”。私心太重、嗜欲不止会破坏神气的清静。

(4)冬季养生 冬季是指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到立春前一天为止,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

业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描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诉,无扰乎阳。”《黄帝内经》中要求人们“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强调冬季的起居养生最宜早睡晚起,必待日出后活动,以免扰动阳气。尚需防寒保暖,护阳固精,以应冬季闭藏之气。

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易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师药育教续继尤其是某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老慢支继发感染、高血压、脑梗塞、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

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中医所言之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就强,机体才能适应冬季严寒。而保证肾气旺的关键,一是要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二是要注意冬令进补,侧重于补肾、益气、填精。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或加重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疾病,由此也更应强调冬季养生需注意肾的养护。

冬季养生主要应该注意避寒保暖,守阳养阴。在起居上要早卧晚起,运动要以静为主,

少做剧烈的活动,尽量降低人体的新陈代谢,减少肾精的消耗。精神上要平和,使情志藏而不露,勿大嗔大悲大喜。

避寒保暖,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如果不注意头部保暖,头部血管会因为天气寒冷而收缩,产生头疼等症;二是要背部保暖,不然会出现颈椎、腰椎疼痛;三是脚部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肤温度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

运动以静为主,主要是指在冬天的时候,人们往往因为气候寒冷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或者为了让身体保持一定的温度,不顾自身条件而做一些超出身体负荷的剧烈运动,这些都是不足取的。正确的冬季运动养生要求我们要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在温度适宜的冬季上午,打打太极拳、快步走都是非常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

2.精神养生

也称心理调摄、情志养生,是指在养生学基本观念和法则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地修德、调志、节欲等多种途径,保全精神健康,达到形神合一的养生方法。保养精神必先调神怡情,才能形神兼备。养生之要,当以养性调神为先,中医学对此多有精论。

3.修德怡神

注重修德之人,行事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开朗,如此则情志怡然安宁,气血和调,脏腑业执功能平稳,形与神俱,可得天年。 “大德必得其寿”(《礼记·中庸》)。现代研究认为,人既是一个受生物学规律制约的生命有机体,更是一个有着复杂心理活动的社会成员,而心理活动的变化可导致一系列生理活动的改变。有学者认为,有道德修养的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对稳定,体内的酶和一些胆碱等活性物质分泌正常,脑中激素的释放增多,强化神经活动,又助于延缓衰老,有利于健康长寿。修德怡神,是养生延年的重要方法,历来受到养生家的高度重视,凡养生有道之人,均将其列为摄生首务。诚如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言:“德所不觉,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仁德常驻,爱心永存,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乐善好施,豁达开朗等道德修养,是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重要保证。孔子有“知者乐,仁者寿”之论,民间有“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之语,均应成为养生箴言。现代调查统计证明,长寿健康老人的保健经验集中到一点,即是乐于奉献,情绪乐观,永思进取。而遇事计较、性情孤僻、担惊受怕者,常是诱发疾病或促人短命的常见因素。

4.调志摄神

人的情志活动是对外界刺激的反映,喜怒哀乐在所难免。但若情志放纵偏激,极易影响师药育教续继

人体气机,轻则引起功能失调,重则导致疾病发生,故而通过主动地控制和调节情志活动,避免产生反常的或不良的情绪状态,可达到宁心摄神、健康长寿的目的。

现代研究也证实,长期的精神紧张,情绪焦虑,心理压力,可以直接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而容易出现精神疲乏,失眠多梦,烘热冒汗,烦躁不宁,情志抑郁,食欲减退,性欲冷漠,心悸怔忡,若经久不已,甚至可诱发癌症。古今养生家所创制的情志转移法,如琴棋书画移情法,歌舞运动怡情法,他如暗示法、开导法、节制法、疏泄法等,均为畅志舒情、愉悦心神的有效方法。但愿各位从养生保健角度出发,天天保持好心情。

5.节欲安神

人生在世,孰能无欲。每个人都应有一定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期盼、欲望。但人之欲望,永无满足,这是普通的心理状态,要养生保健,就必须节制欲望,诚能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素问·上古天真论》),可谓养生修心之高人矣。

俗话说:“妄想一病,神仙难医”。因欲壑难填,终日忧心忡忡,胡思乱想,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便会严重影响人体脏腑组织、气血阴阳的功能活动而损害身心健康。早业执

施。 在老子《道德经》就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要想清心寡欲、静养心神,就应自觉地、尽力地做到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妄想、去妒忌。 养生保健必须保持乐观的处世态度和豁达的心理状态,清代养生学专著《寿世青编》给师药育教续继了我们莫大启示:“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宜过扰,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念惕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 6.起居养生 起居养生是指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动静相宜等一系列养生措

起居养生的原则,《黄帝内经》谓之“起居有常”。“常”,即“常度”。生活作息应有一定的规律,这样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昼夜节律对人体有重要影响,中医学的时空观认为,昼为阳,夜为阴,阴阳消长呈周而复始的节律变化。人的作息习惯应顺应昼夜阴阳变化的规律。这一观点与现代医学所倡导的生物钟学说大体吻合。

按时作息,适当锻炼,是起居养生的基本要求。晨宜早起,不要贪睡,一如之计在于晨,

早晨阳气生发趋于体表,最宜做些活动形体、调养精神的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道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夜宜早睡,力避熬夜,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如此才能精力充沛,心神安康。就现今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生活习惯而言,贪睡熬夜、缺乏运动、终日与电脑、电视为伴是通病。长此以往,这种不良的生活作息习惯,必然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健康。在此,我们不禁要告诫青年朋友,健康为重,慎之又慎。

古代养生家有云:“养生之决当以睡眠居先。”人之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这既是生理的需要,也是健康的保证、养生的途径。采取合理的睡眠方法和措施,保证睡眠质量,恢复体力精力,以此达到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日增,浮躁风气的趋盛,夜不安寐之人日趋普遍。由此而论,睡眠养生更显重要。除服药调治外,以下事宜应当重视:睡眠前必要的准备工作是良好睡眠的前提。睡前需和泰情志。凡剧烈的情志变化,势必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失眠。睡前不可进食,因其会增加胃肠负担,影响睡眠质量。若睡前有明显饥饿感,少少饮食后也宜休息片刻后再睡。

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民间也有“晚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之谚语。睡前不宜大量饮茶,因睡前饮水过多会使膀胱充盈,排尿频繁,特别是老年人,肾气宜虚,固摄功能减退,过多饮水势必增加夜尿而影响休息。且睡前饮茶过多,茶叶中含有业执的咖啡因能兴奋中枢神经,使人难以入睡。睡前宜温水洗脚与足底按摩。历代养生家均把睡前热水洗脚作为养生却病、延年益寿的一项措施。热水洗脚与足底按摩,可疏通经脉,促进血行,有利于消除疲劳,提高睡眠质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经常刺激脚掌能调节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古人云“先睡心,后睡眼”,也是保证睡眠质量的重要秘诀。睡时务必安稳思寝,不可师药育教续继思前想后,不可过多言语,以免扰乱心神,入睡困难。睡时又需养成良好习惯,不可覆被掩面,更不可当风露宿,以免呼吸不畅,或感邪致病。

7.饮食养生

是指利用食物的性能特点,合理摄入膳食,以强身健体、抗衰防老的养生方法。

“民以食为天”,“药补不如食补”。然饮食对于人体健康是一把双刃剑,《黄帝内经》即将其喻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意为人体赖以生存的阴精,来源于饮食五味;蓄藏阴精的五脏(五宫),其损害的祸根也在饮食五味。明确指出了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双重性。

事实证明,饮食不当可引起多种疾病,如儿童佝偻病、缺铁性贫血及高血压、高血脂、

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症等。而被称为现代文明病的“三高”、“三低”现象,也均与饮食不当有关。所谓“三高”,是指高热量、高脂肪、高盐分;所谓“三低”,是指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纤维素。

兹就饮食养生的基本要求简述如下:

(1)适时适量 一日三餐,合理安排,是饮食养生的重要内容。从生理角度看,一日三餐是合理的,因为白天的早、中、晚三个时段,人体内的消化酶较为活跃。现代研究认为,科学合理的膳食方式应是:吃好早餐,满足午餐,节制晚餐,并强调三餐之中,早餐最重要。早餐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早餐食品既要有丰富的蛋白质,又要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若有条件,早餐要有菜、有饭、有牛奶(或豆浆)。午餐要吃饱,品种要丰富。晚餐则以少而精为善,不宜过多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以免肥胖,影响健康。此外,晚餐过饱,对肠胃功能及大脑休息有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对于夜间工作者,或因学习工作而需要熬夜的人,又另当别论。

(2)谨和五味 膳食有辛、甘、酸、苦、咸之异。中医养生理论认为,“谨和五味”是益寿延年的基本饮食原则。所谓“谨和五味”即是依据人体生理需要,合理调配,适度摄取膳食营养,以滋养人体脏腑气血。现代研究认为,许多疾病的产生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偏嗜甜食,易致糖尿病、肥胖症等;偏嗜咸味,易致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加剧水肿等;偏业执易伤阳气。 嗜辛辣,易致便秘、痔疮,加剧溃疡病等;偏嗜酸味,对于平素胃酸偏多、胃脘嘈杂吞酸的人,尤为不宜;对于阳气不足、脾胃虚弱的人来说,更不可偏嗜苦味,因为苦味多寒,苦寒师药育教续继

(3)以人为本 饮食养生,又当以人为本,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病症,乃至于有孕之妇、过敏之人,因其具体情况不同,在饮食方面所注意的事项也有所不同。如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薄弱,供给小儿的营养物质,既要保证充分营养,又要易于消化吸收。老人脏腑衰退,化源不足,平素多食清淡素食、乳食、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为宜。

妇女有妊娠、哺乳等生理特点,其膳食宜忌也有特殊之处。妊娠期间,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母体需要比平素更多的营养,以满足母体消耗与胎儿发育的需要;哺乳期,膳食应有充分热量,并注意多吃富含矿物质的食品,以满足各种微量元素的摄入。另有肥胖之体,应限制糖及脂肪的摄入;消瘦之人,应多进滋阴生津的食品。

(4)辩证食补 在注意优化饮食结构、平衡膳食营养的同时,了解食疗、食养的知识,对于科学养生也很重要。各类人群(如儿童、老人、孕妇)、各类体质(如偏寒性体质、偏热性体质)、各类病证(如肾病、肝病),饮食调补各有宜忌,兹就常用食品辅助的调补作用

简介如下,以资选用。

大蒜、韭菜、鸡肝、虾、羊肉、鹿肉、海参等,具有一定的补气温阳作用。

菊花、枸杞、苦瓜、菠菜、白萝卜、黄瓜、龟板、鳖甲等,具有滋阴降火作用。 大麦、酸牛奶、苹果、山楂、西红柿、白菜、橘皮、鸡肫等,具有健脾开胃作用。 蜂蜜、核桃仁、香蕉、苹果、麻油、杏子及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具有润肠通便作用。 牛奶、蜂蜜、苹果、猕猴桃、胡萝卜、鸡蛋、黄瓜、燕窝、哈士蟆油等,具有润肤养颜作用。 8.房事养生

指根据人类生理、心理特点,调节男女性事活动,和谐夫妻房事生活,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养生行为。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房事养生问题,并形成了一套以节欲保精为主要内容的房事调谐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

房事养生,古称“房中术”,其也属于祛病延年的养生学范畴。早在《黄帝内经》就曾应用“七损八益”这一“房中术”语,而房中理论也多应用于中医学著作中。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所著《类经·卷一》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和;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可见养生必须保精,而保精的有效手段便是节欲。

业执

以养其血。” 中医学之所以一再强调节欲保精,这一方面固然植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养生理念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中医学理论认为,肾精充盈对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保养肾精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节制性欲。 我国古代养生家不仅认为节欲保精有利于自身的健康长寿,同时也将其视为优生繁衍的师药育教续继重要条件。孙思邈就曾经提出:“求子之法,男子贵在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应平心定志

(1)性爱活动,本属正常 性,是人类与身俱来的天性、本能,其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情感活动及健康水平息息相关,即所谓“食、色,性也”(《孟子·告子》)。古人称“阴阳交则物生,阴阳隔则物杀”,强调男女不合则违背阴阳之道。正如《素女经》所云:“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也,天地得交会之道,故无终竟之限。”古代养生家正是以阴阳之道为基准来研究人类的性爱活动,并将其作为养生益寿的重要原则,推广应用于诸多方面。

房事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心理之需。隔绝阴阳,禁绝房事,既违反自然之性,亦有悖人情之常。因此,中国古代养生家均忌禁欲,以顺养生之道。缺乏正常的两性生活,容易导致阴阳失调,气机郁闭,五脏失和等各种病理变化,从而容易产生多种疾病。健康的性爱可以

增强夫妻感情,缓解紧张心理、郁闷心情等不良心境,鼓舞人们乐观向上,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现代调查统计表明,有正常性爱者比禁欲独身者平均寿命要长。

(2)欲不可纵,保肾固精 中医理论认为,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人的健康与寿夭,故惜精、养精、固精,历来认为其系养生防衰之关键。节欲保精,因此也成为房事养生的基本准则。欲不可禁,也不可纵。如是则精气持满,精足则神旺,神旺则寿增。

房事不节,纵欲过度,势必耗伤肾精,《黄帝内经》就有“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易致“半百而衰”之警示。欲念太过,施泄无度,肾精亏耗,容易引发早衰,出现齿摇发疏、腰酸膝软、尿意频数、健忘耳鸣、男子阳痿早泄、女子性淡经乱等症。而善于节欲保精之人多可颐享天年。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倡导慎欲惜精并身体力行,才致寿逾百岁。至今陕西耀县纪念孙思邈的药王庙大殿前,刻有孙氏训语:“大寒与大热,且莫贪色欲;醉饱若行房,五脏皆翻覆”。

我国古代特有的“天人相应”养生观认为人与天地自然密切相关,气候异常多会导致人体阴阳失衡,并造成男女双方的情绪波动。所以在特别恶劣的气候环境之下,如果进行性生活就有可能危害身体,贻患后代。

就房事养生宜忌而言,其宜者,合房讲究卫生,行房节欲有度,提倡婚育适龄,恪守自重节操,适当独宿颐养;其忌者,环境不当、七情过激、劳倦体虚、醉酒过饱及妇女三期(经业执期、孕期、哺乳期)均应禁忌或谨慎行房。

9.娱乐养生

是指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各种娱乐养生活动,这种活动多情趣高雅,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师药育教续继如音乐、弈棋、书画、养花、垂钓、阅读等。娱乐活动,不仅可丰富业余生活,还能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能调节情绪,消除疲劳,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给人以美好的精神享受,无疑对愉悦心身、保持健康、延年增寿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是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通过其特有的旋律、节奏、音色、力度、和声等多种要素构成音乐形象,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唤起人们的美感,使人进入丰富的联想世界,从而忘却烦恼,志畅情抒,百脉流通。

奕棋有修身养性之功,棋艺之妙,全在构思严谨、整体协调及瞬息万变的巧妙应对。元代大儒虞集称:下围棋“有天地方圆之象,有阴阳动静之理,有星辰分布之序,有风雷变化之机,有春秋生杀之权,有山河表里之势”,“能受之以仁,行之以义,秩之以理,明之以智”。奕者如此凝神静气,处变不惊,对练就良好心态及大度风范无疑大有裨益。

他如书画之乐、垂钓之乐、花卉之乐、阅读之乐等,均可怡情愉心,充实生活,有助健

康,是不言而喻的。

值得注意的是,娱乐活动也不可过极,谨防玩物丧志,而那些消极颓废的娱乐,更是有害于身心健康,古人称之为“伐性之斧”。

10.调补养生

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应用具有调补作用的药物或食物,以达到却病纠偏、养生保健目的的一种手段。它既是中医养生学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内容,历来受到医家及民众的高度重视。

千百年来,人们为了追求健康长寿,千方百计去寻觅具有调补作用的药物、食物及其他各种营养物质,以强化机体功能。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的物质生活仅仅局限于衣食温饱。因此,进补的目的往往被局限于治疗“虚证”。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调补的范围和目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试看周围,健康壮硕的青年也热衷于冬令进补,青春勃发的少女到处寻找美容补方,朝气蓬勃的学生考试前夕每多服用健脑补品,甚至牙牙学语的婴儿也成天补钙壮骨……过去人们生活贫困,能吃上鱼肉算是最好的饮食,而眼下,野菜素食、天然食品成了热门的健康补养食品。由此看来,现代人的调补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补虚”的范围。然而,中医传统的调补理论和方法依然是重要的、可信的。

(1)虚者补之,偏者调之 凡需调补者,必有其需或调或补之处,也即中医学所说的业执“虚者补之,偏者调之”,其最终目的是《黄帝内经》所言“以平为期”。

“精气夺则虚”。虚者补之,就其大体而言,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的不同。而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落实到脏腑经络,又有更为具体、明确的辨析。如气虚,有肺气虚、脾气虚、心气虚等的不同;血虚,有心血虚、肝血虚、冲任血虚等的区别。阴虚、阳虚也是如此。可见,虚者补之之中,大有文章可做。

阴阳盛衰谓之偏,偏者调之,即所谓“不足者益之,有余者损之”。临床上功能减退固然是病,功能亢进也是病。如胃纳欠佳,消化不良,多为脾胃功能低下,需要治以健脾和胃助化;而消谷善饥,多饮多食,多为胃热亢盛,也需施以清化胃热之法。 师药育教续继

(2)辨证调补,辨体调补 所谓辨证调补,是指在调补养生过程中,坚持“辨证”的原则。中医学的“证”,是对疾病发展至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这一病理概括,一般都能反映致病病因、病变部位、病证性质以及邪正盛衰,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的本质。因此,辨证调补,一般是针对有病之人而言的。如下是笔者在去年冬令进补时的一例膏方病案。

陈某某,男性。年逾花甲,尚未卸任,终年劳神,心脾两伤,夜寐欠酣,自觉健忘,素来纳少,排便欠实,加之禀赋不足,形体羸瘦,肾虚阳弱,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尿意频数,

宗筋无力,脉沉细略数,苔薄白稍滑,舌偏淡齿痕。治以健脾宁心,补肾温阳。还望少劳多逸,珍重身体为要。(处方略)

所谓辨体调补,是指在中医养生过程中,坚持“辨体”的原则。体,在这里是指体质。体质是指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某种特质、特点。体质决定于先天禀赋,影响于后天因素。体质是隐藏于健康背后的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体质与一个人的自然寿命、发病倾向、预后转归等密切相关。因此,辨体调补,更适合于无病之人或亚健康状态的人。

人体的禀赋不同,生活环境各异,因而各自的身体素质和精神心理也不尽相同。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九分法,将体质类型分为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淤血质、气郁质、特禀质及平和质等九种。其中,平和质是健康体质,属于平和质的人只需继续保持平时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即可。而其他几种体质都是偏颇体质,进行调补时就要根据体质特点,纠偏扶正。如:

阴虚质的人具有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特点。属于阴虚质的人应多吃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的食物,少吃羊肉、韭菜、辣椒等性温燥烈的食物。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经常按摩足底涌泉穴,以散热生气。若以药物调补,也应侧重于滋阴生津为主。

阳虚质的人具有畏冷喜热、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等特点。此类人应多吃牛肉、业执

补。 羊肉等具有温阳功效的食物,少吃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的食物,并应少饮绿茶。若以药物调补,也应侧重于温补阳气为主。 气虚质的人具有语声低微、气短懒言、容易疲乏、易出汗、舌边有齿痕、脉弱等特点。师药育教续继属于气虚质的人应多吃黄豆、白扁豆、鸡肉等具有益气健脾功效的食物,少吃空心菜、生萝卜等性质滑利的食物。若以药物调补,也应侧重于益气健脾为主。 湿热质的人则具有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排泄不畅、男性阴囊潮湿、女性带下增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特点。属于湿热质的人应多吃冬瓜、绿豆、薏仁等具有清热利水功效的食物。若以药物调补,也应侧重于清利湿热为主。 (3)药补食补,各取所需 同为药补,又有单味药、中成药、汤药、膏方等的不同。 ①单味药进补:简便易行,但多作用单一,适用于体质倾向、临床症情较为单纯者。 单味进补之中,以人参最为常用,其中生晒参偏于平补,西洋参长于凉补,红参善于温

冬虫夏草平补肺肾,益气固表,尤宜慢性喘咳、素多感冒之人。

燕窝、蛤士蟆油滋肺润肤,养颜美容,中老年女士最为适用。

此外,党参、黄芪、山药、红景天之补气,当归、熟地、首乌、阿胶之养血,生地、枸杞、龟板、鳖甲之滋阴,鹿茸片、肉苁蓉、紫河车、仙灵脾之温阳,均为单味进补的常用药品。

②中成药进补:如平素自汗,容易感冒,而需补气固表者,可选用玉屏风口服液、人参蛤蚧散之类。

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而需健脾和胃者,可选用人参健脾丸、香砂六君子之属。 头晕目眩,心悸健忘,而需气血双补者,可选用十全大补丸、人参归脾丸之族。 畏寒肢冷,腰酸耳鸣,而需补肾温阳者,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之辈。

口干便秘,烘热盗汗,而需益肾滋阴者,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之列。

③汤药调补:与中成药调补相比,选用汤药调补更讲究因人而异,一人一方,更讲究君臣佐使,配伍得当。但汤药进补必需由执业中医师处方确定。

④膏方调补:所谓膏方,俗称膏滋药,是由药物煎熬而成的呈黏稠糊状的特殊剂型。这种剂型便于较长时间的保存与服用,而且因人而异,度身定做,故颇受欢迎。膏方并非单纯补剂,具有纠偏却病、补虚扶正等作用,对于慢性、顽固性、消耗性或老年性疾患尤为适宜。

膏方调补也有一定的禁忌,有古训可鉴:“宜发散者”(如急性感染)、“宜攻下者”(如腹满便秘)、“宜通利者”(如湿阻纳呆)、“宜涌吐者”(如食积痰嗽),一般均不宜用膏方。业执保养。

处方: 此外,妇女经期、感冒发热等需暂时停服。现将笔者膏方调补病案一例附录如下: 王某某, 女性。岁近五旬,形体略丰,经水方乱,时有烘热汗出,情绪易怒易郁,夜 寐梦绕,神疲乏力,近多感冒,腰膝酸软,夜尿始频,血压趋高,午后头胀,纳可便调,入冬肢冷。脉沉细弦,舌质淡红,苔根薄腻。治以阴阳并调,心肝同治。还望和泰情志,注意师药育教续继

兴京白参75g(另煎入) 高丽红参50g(另煎入)

紫河车粉75g(另调入) 陈阿胶400g (另烊冲)

仙茅150g 仙灵脾180g 炒当归100g 知柏(各)100g

巴戟天120g 肉苁蓉120g 明天麻150g 嫩钩藤150g

淡子芩100g 生黄芪300g 生白术100g 怀山药150g

山萸肉150g 熟地黄150g 益母草150g 熟女贞150g

墨旱莲150g 菟丝子150g 覆盆子150g 五味子60g

鲁豆衣100g 潼蒺藜150g 酸枣仁200g 夜交藤200g

佛手片120g 粉葛根150g 八月扎100g 冰糖400g 黄酒300g 膏方一剂,按法服用

⑤食物调补:也是中医调补的重要内容。唐代医家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云:“食疗不愈,然后遣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祛疾者,可谓良工。”对照现实生活,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几成现代文明病的典型,究其原因均与饮食有关。在注意优化饮食结构、平衡膳食营养的同时,了解食疗、食养的知识,对于科学养生也很重要。(具体内容详见“饮食养生”部分)

(李其忠)

业执师药育教续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