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调查报告 > 最新贫困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精编
 

最新贫困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精编

发布时间:2021-08-16 11:32:46 影响了:

  现在,很多贫困村都发展了一些产业,如甜橙种植、生态鸡养殖、生猪代养等,群众比较乐于接受。但要对产品出来后的市场行情有个预判,避免“物贱伤农”。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和大家分享最新贫困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精编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贫困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1
  
  近期,xx镇人大通过走访、查阅资料,组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镇下辖13个村(居),其中xx年度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有9个,4个10万元以上,5个5万元以上,4个2万元以下为空壳村。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闲置资产盘活型。联合、桂贩、三友、七一村等村通过将闲置的一些集体所有的老厂房、老村部、鱼塘等对外出租获取租金收益,其中联合村每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7万余元;普丰村将大泊湖养殖场向外发包,以竞标的形式提高承包金额,实现30.9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二是现有资源开发型。紫岩村、普丰村结合本村实际大力争取土地政策支持,实施小圩新增耕地以及土地平整、土地复垦项目,获取项目资金收益,进而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以农业产业发展为契机,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大力培育设施蔬菜、果林等新型农业主体,从中获取土地流转等协调工作经费,实现村民、村集体双向收益。三是各类项目引进型。紫岩村、四联村、联合村积极引进光伏发电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与项目实施主体实现良好互动,企业不仅大力支持项目所在村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也实现收益5万余元。桂贩村紧邻国道,以辖区内的工业集中区为依托,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新的企业项目落户,通过税后返还奖励金以及园区企业发展服务协调费,实现集体收益15万余元。四是贫困村不等不靠开发创收型。我镇四联村是贫困村,但其不等不靠,结合自身特点,利用政策支持,创新合作社经营模式,发展黑木耳以及覆盆子种植,预计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万余元。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几年我镇村级集体经济有了一些发展,但总体上还是呈现不稳定和两极分化的态势,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具体来说,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从外部环境来看,主要存在“三弱”:一是政策支持弱。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依靠村级自力更生,上级部门的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后续性,村级发展集体经济在市场环境下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二是监督管理弱。村级集体经济较好的村,往往也是容易有信访件的村,村干部对集体经济的使用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督,导致村干部存在怕出事的心理,没有壮大集体经济的主动性。三是造血功能弱。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的集体属性没有得到重视,村级运转主要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村干部凭关系讨钱支撑,也就是靠“输血”过日子,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
  
  (二)从自身条件来看,主要存在“四难”:一是资产盘活难。农村最多的是土地资源,但是土地资源盘活往往受地域位置制约,交通便利、区位较好的村有发展经济的优势,那些位置偏僻、自然资源有限的村,经济发展难度较大。二是能人培育难。有能力、会经营的人大多外出经商务工,能人回乡发展由于风险大、回报慢,一般热情不高、有顾虑;留守农村的人相对素质偏低、思想保守;高校毕业生更多的愿意留在城市寻找发展机会。三是产业开发难。目前,绝大多数农村仍以发展传统种养业为主,发展休闲、观光等农业新业态除需较好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等先天优势外,还要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政策支持,培育新的产业模式需要长期开发引导。  (三)从主观意愿来看,主要存在“四不”:一是不能发展,缺基础。绝大多数村集体资产资源已拆分殆尽或发包出租,大部分村由于没有区位、人脉、资源优势,发展集体经济“无钱起本”。二是不想发展,差认识。随着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加之通过各种关系向上讨钱要钱,能够保证村级组织基本运转,干部也就没有压力,不愿意劳心费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三是不敢发展,欠担当。畏难思想严重,怕发展经营失败村民埋怨、组织不满,甚至受到处分,吃亏不讨好,干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欠缺担当精神。四是不会发展,无能力。有的村干部有发展的热情,但经营管理能力有限,找不到发展的门路渠道,发展村集体经济有心无力。
  
  三、关于加快xx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号召力和凝聚力的物质基础,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全面小康等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是从思想上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定期召开支书座谈会,让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认识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实行一村一策,摸清家底理清发展思路,对各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登记造册、确权颁证,采取承包、租赁、参股、分红等方式盘活各类资源,获取稳定的经营收入。开发资源,结合实施高标准农田、国土整理等项目,村集体依靠项目建设产生的增量土地作价入股。因地制宜,开展服务创收。
  
  二是从行动上加强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坚持激励为主、以点带面,多步迈进,全面开花。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村级服务企业的质量和数量,增加集体收入。鼓励各村挖掘资源成立合作社,如现在的空壳村叶管村,发展集体经济一直是老大难,但辖区内野生兰花较多,计划成立兰花合作社,大范围种植兰花,定期组织兰友赴村吃农家菜和挑选兰花,融合乡村旅游和兰花文化。拟在318国道旁边桂畈村部附近选址建设电商公司,由电商公司负责包装营销,各村负责提供和把关特色农产品,打造以村名为品牌的农产品产销链条,如四联的黑木耳和凉亭的炒米锅巴。拟在三友村设立小微产业园,吸纳小微型企业,增加税收,同时增加三友村级集体收入。探索xx镇驻广州党支部与新桥村的结对共建,在集体经济上能创新思路。  三是从制度上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健全和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着力构建“管理规范、监督有力、运行高效、富有活力”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积极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出台《xx镇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加强村级财务监管,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是恳请上级党委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建议区级设立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或协调信贷部门给予免息贷款。建议对空壳村给予政策支持,如在空壳村实施光伏电站等效益较稳定的项目。同时,恳请农业、国土、建委、交通、水利等部门给予项目支持。
  
  贫困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2
  
  扶贫移民局党组书记、局长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干部作风、汇聚群众智慧力量的现实需要。按照县委的部署和要求,我作为班子一把手,带头学习,带头转变作风,带头查找问题和整改问题,带头下基层调研、指导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自我局3月18日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以来,我带领局相关干部多次深入**乡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基本情况
  
  **乡地处**西南,距县城乔庄镇86公里,幅员面积63.6平方公里,辖4村24个村民小组,445户,1203人。20xx年未有建卡贫困人口460人,贫困发生率38.8%,目前有建卡贫困人口110户,286人,其中农村低保人口122人,五保户25人。XX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4770元,是全县最偏远的贫困乡之一。
  
  **县委、县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坚持瞄准贫困区域,以连片扶贫开发和特困村建设为重点,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精准扶贫,20xx年把**乡的朝阳村、先锋村,锅坛村、三台村4村纳入**县第一轮“10+4”特困村扶贫攻坚,制定了整乡推进全域扶贫攻坚规划,着力打造山区综合治贫示范乡,落实了1名县委常委任帮乡工作组长,2名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县级8个部门帮扶到村,县级85名干部及乡村干部帮扶到户,村村有帮扶部门,户户有联系干部、有发展规划、有帮扶措施、有增收减贫目标,通过两年多的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贫困人口减少170名,贫困发生率降低15个百分点。
  
  二、工作成效
  
  乡党委政府结合乡情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重点建设“六大”工程成效显著。
  
  (一)以助农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产业富民工程。
  
  1、种植业:新建银杏示范片1000亩,栽植银杏20万株,全乡人均150株。20xx年规范化种植柴胡1000亩,XX种植柴胡达到20xx亩,银杏树下套种中药材20xx年达到(林药模式)3000亩。
  
  2、养殖业:建标准化鸡舍3000平方米,养殖土鸡年出栏6万只。生猪午养殖达到1000头,户平出栏2头。养羊20xx年达到3000只。
  
  3、劳务产业:加强务工技能培训,加速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到每户有一名 “明白人”,有组织的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200人/年。
  
  4、培育专合经济组织:新成立柴胡种植专业合作社一个,带动农户420户,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一个,带动农户180户。
  
  通过实施产业富民工程成功探索出了“银杏、核桃+药材、魔芋、土鸡”的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形成乡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的,大力实施基础强农工程
  
  1、路网体系基本形成。新建改建通社道路25公里(覆盖4个村),硬化社道15公里。
  
  2、安全饮水基本解决。新建蓄水池15处,架设管道19000米,新建河堤2处300米(三台村、朝阳村各一处)。
  
  3、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全面改造了村内高压、低压线路,切实保障了农户生产生活用电。
  
  4、清洁能源有效推广。大力推广沼气池、太阳能、节能灶等新型能源,农户推广面75%。
  
  (三)以改善农户生活环境为重点,大力实施农居改善工程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政府补助、农户主体”的原则,大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农户庭院“三建五改”建设,对现有贫困户的房屋、院坝、圈道进行改造,完成房屋立面改造8000平方米,改圈厕4000平方米,旧房屋拆除3000平方米,院坝硬化5000平方米,入户路硬化15000平方米,建设沼气池350口,庭院绿化15000平方米,新建公共卫生厕所4个。全乡四个村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庭院整洁的新农村雏形。
  
  (四)以改善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大力实施民生保障工程
  
  1、完善了公共服务体系。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农民参合率达到98%以上;提升村级文化活动室,规范管理好村级活动阵地,方便群众办事,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2、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大力宣传和认真落实“十大救助制度”,推行好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做到应保尽保。
  
  3、建成了平安乡村。建立“十二户”联洁联防制度,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社会治安群众满意率98%以上。
  
  (五)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培养文明型农民,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培养技能型农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率达85%以上;培养守法型农民,增强农民依法办事意识;培养创业型农民,落实农民创业扶持政策,引进、开发适合农民创业增收的项目。
  
  (六)以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为着力点,大力实施组织创新工程
  
  1、强化村级班子建设。坚持公推公选和公推直选,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尤其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发挥好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群众对“两委”班子满意率98%以上。提升党员致富带动能力,组织农村党员开展“一帮一”活动,全乡78名党员帮扶特困户78户。
  
  2、坚持民主管理。进一步坚持并完善“一事一议”制度,群众对村务公开满意率达98%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一是建强领导机构,县上成立了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强海英为组长,相关县级部门为成员的**乡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指导工作,**乡及各村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县委公选了1名专职扶贫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攻坚工作。广元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向此德每年到**乡调研指导达4次,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落实部门责任,要求县级帮扶部门每年到村、到户开展工作2-3次落实一个帮扶项目;三是建立考核体系,县委县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对**乡和县级相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要求帮扶的县级部门“全乡不脱贫,工作不脱钓”。
  
  (二)统一贫困标准,准确识别对象。**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传统农业方式根深蒂固,特别是20xx年“5.12”地震中**是极重灾乡,全乡农户整乡外迁,半年后回原址重建,加之连年频发的地质灾害、洪灾、泥石流影响,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生产环境恶劣,农民增收缓慢,如何整乡推进全域扶贫攻坚,实现脱贫致富目标,乡党委政府按照“基础先行,产业支撑、民生为本、党建保证”的思路,依据乡情准确识别贫困对象,科学制定了发展目标,20xx年3月对全乡贫困户进行了重新精准识别。按照“五步两公示”的方法找准贫困对象及困难原因。第一步:民主推荐。由村支部主持召开村社干部、党员大会,初步提名推荐贫困对象;第二步:群众评议。以村民小组召开社员大会,按推荐名单逐户评定;第三步:社会监督。评定后的名单以村汇总公示7天,征求村民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第四步:集体审核。各村公示后的名单报乡党委政府集体审核后全乡公示7天;第五步:县级审定。以村公示无异议后乡镇集体审核报县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局审定。乡纪委、村廉勤委全程监督,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最终确定全乡有贫困对象110户,286人。
  
  在准确识别对象的基础上,乡党委、政府针对每一个贫困户制定了“五个一”建设目标,即每户建一个生态庭院,发展一个增收项目,转移输出一个劳动力,培训一个致富“明白人”,户均年增收一万元以上。
  
  (三)创新工作机制,精准扶贫到户。
  
  为实现贫困户“五个一”脱贫目标,户户落实“五到户”措施,把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1、项目规划到户。一是乡成立规划组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调查了解各户经济收入现状和发展意愿;二是按照各户的家庭成员年龄结构、劳动力结构、地理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规划;三是将发展规划“明白卡”到户上墙。
  
  2、干部联系到户。一是县级帮扶单位、乡驻村领导、驻村干部、村社干部、大学生村官实行驻村包户到人头、到项目;二是帮扶干部要掌握帮扶对象的经济状况、贫困原因、发展项目;三是把各项扶贫政策宣传到户,措施落实到户;四是县级帮扶部门每年上门帮扶不少于三次,乡村社干部每星期上门帮扶不少于一次。
  
  3、资金补助到户。一是项目建设资金补助标准经乡党委会议研究制定后全乡统一以村全面公开。二是建设项目经验收合格后及时直补到户;三是乡纪委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监督,聘请义务监督员各5名,加强社会监督。
  
  4、技术培训到户。一是培训方式采取上门培训、现场培训、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二是围绕银杏、核桃、柴胡、魔芋等种养殖业专题培训;三是对贫困户全覆盖培训,每户至少有1—2名产业致富“明白人”。
  
  5、检查验收到户。一是成立验收组对帮扶农户发展的产业和建设的项目完成一项验收一项,每月验收督查;二是验收组人员中要有村廉勤委成员参加,确保验收准确、公正、真实;三是乡上成立督导组负责督促检查,对村工作组每季度述职通报;四是县上半年进行一次检查评估,年度验收考核,确保贫困户当年增收脱贫目标实现。
  
  全乡共填制上墙“明白卡”445户,占总户100%,其中,建卡贫困户112户。县级8个部门85名干部共帮扶贫困户85户,帮扶一般户212户,乡村干部共帮扶贫困户27户,帮扶一般户121户。
  
  (四)整合项目资金,保障投入到位。一是县级财政投入。县财政每村每年投入45万元,4村计180万元,连续投入3年共计540万元;二是加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力度。XX年先锋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投入100万元/年,对农户产业发展给予小额贷款贴息,对建卡贫困户整合资金全覆盖培训;三是部门帮扶投入。县级帮扶部门每年每个部门帮扶一个项目,重点解决通村社道路、饮水、贫困户房屋改造、产业发展和农户能力提升,县长罗云3次到该乡现场办公落实县级部门整合项目资金实施硬化通村社道路和解决贫困农户安全饮水问题;四是整合政策投入。坚持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特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应保尽保;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十大救助制度”,及时救助特困群众,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就医和子女入学难的问题;五是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根据乡内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实际,引进2家省级农业扶贫龙头企业帮村帮户,扶持专合社2家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增收;六是对建卡贫困户差异化扶持。干部重点帮扶,项目资金重点投入,配套政策重点扶持。规划20xx年整合各类资金及业主、农户自筹总投入20xx万元。
  
  (五)坚持群众路线,突出农户主体。以村制定完善了“一事一议”,以奖代补工作程度,项目建设以村为单位实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管”(即村支部提议,村支部、村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事项公开;结果公开;村廉委领导监督),规划到户的项目建设以农户为主体,充分调动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设生态新村,幸福家园的热情。
  
  四、几点启示
  
  **县**乡整乡推进全域扶贫攻坚的做法和经验有五点启示:一是坚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坚强保障;二是坚持瞄准贫困区域,真扶贫,扶真贫的认识到位,思路清晰是强力推进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五大扶贫工程”的前提;三是坚持践行群众路线,务实创新,转变干部作风是精准扶贫到户的关键;四是坚持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整合资源,投入到位是扶贫攻坚工作落地见效的重要手段;五是坚持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是推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贫困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3
  
  建档立卡贫困村穆家窊村位于高家沟乡西部、黄河东岸,全村2040亩土地,其中红枣林1400亩,红枣为村里的主要产业和经济来源,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主导产业红枣产量及农作物的收入,对于靠天吃饭的山区农民来说,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返贫积贫现象十分严重。   
  
  下乡干部会同支村两委干部经过调研总结,立足本村实际因地制宜,计划引进以红枣木屑为主要载体种植香菇为扶贫产业切入点,延伸红枣林价值链条及多元化调整农业结构,开展产业扶贫来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
  
  外出考察,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第一书记带领支村两委干部及村民代表,多次赴农业院校、农科院、中国香菇之乡(河南西峡)考察调研后,认为利用本村红枣林修剪下的残枝生产香菇种植有市场广阔、村民容易参与等优势的思路逐步成型。但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时提议后,对于项目的推进大家一致表现雷声大雨点小,觉得可能是百姓认为没保障、很谨慎、甚至不相信。认证了要想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的道理,引进一个新型产业必须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才会发挥火车头作用,经过与农业委员会相关科室沟通为红枣木香菇项目制定了实施方案:如统一提供原料、技术培训指导、随行就市回收并对外销售香菇、投入产出明细账等,多次与支村两委班子及村民代表协议,最终村委主任投来了肯定的目光,表示愿意试一试,于2016年3月成立了由村主任担任负责人吸收30户农户的柳林县红枣食用菌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一方面引导贫困户参与香菇种植并与农户签订了菌棒供应协议;同时高薪聘用了技术员负责培训群众掌握香菇生产种植技术,实行群众收益最大化政策,充分保障群众权益。
  
  红枣木香菇产业:今年培育生产香菇10万棒,收购红枣木(加工木屑)、菌种及生产辅料、技术人员,生产设备都已到位,并已完成了装袋、灭菌正在养菌。由21户贫困户购建标准香菇出菇棚43座,共占地3000余平米,预计农历8月份出菇,每棚可放香菇2500棒,菌棒成本5元/棒,按2斤/棒平均产值,5元/斤计算,实现香菇保守5元/棒的经济效益,贫困户12500元/棚的收益,当市场价位低经济效益不好时,可烘干保存,适时出售。
  
  绿色有机谷子产业:实施种植晋谷-21号157亩,农委统一免费提供种子、肥料。由于土壤差异等原因,亩产谷子600-800斤,可加工有机小米400-560斤,小米每斤按3元,每亩可收益1200-1680元。
  
  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由村支书高殿书带头负责,与全村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种植协议书,每户平均5亩,全村260余亩,其中:柴黄200亩、远志40亩、黄芩20亩。得到高家沟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给予拨付产业扶持资金20余万,统一购买种子、肥料及播种经费。柴黄3年生长期:80-100kg/亩产,45元/kg,3600-4500元/亩;远志 3年生长期:150kg/亩产,30元/kg,4500元/亩;黄芩3年生长期:300kg/亩产,8元/kg,2400元/亩。中药材一项,预估贫困户每户可增家收入6000元以上,稳定脱贫。
  
  分析影响产业发展不利因素,巩固脱贫成效。
  
  枣木香菇产业扶贫项目发展到现在遇到的瓶颈首要是技术,引进一种新品种、新技术老百姓技术掌握不好很容易失败,老百姓自身素质不足也是主要原因;其次是农产品销售渠道相对落后,产品种好了只是丰产,卖好了才是丰收,对于现在的农产品销售来说,本地市场不一定是你的市场,贸易全球一体化使价格更加透明,产品质量竞争含金量增高。所以对于我们这样的贫困村,要以产业走出稳定脱贫的致富路必须要在生产加工技术方面下足功夫,加大培训力度,以质量求生存,尽量的开发延伸产业链条,突出产品优势,利用“公司+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等新型经营理念,相信随着种植技术的熟练、市场的拓展、更多农户的加入,穆家洼村枣木香菇种植等农业产业必将成为全村精准脱贫、实现小康的支柱。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