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构建实用高效的高职大语文教学模式]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实用高效的高职大语文教学模式]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9-02-04 03:40:21 影响了:

  【提 要】高职语文教学要紧跟职教改革的步伐,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依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树立大语文观,构建实用高效的大语文教学模式,实现高职语文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高职语文 教学模式 实用高效 大语文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031-02
  
  近年来,随着系列职教政策的出台,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新一轮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兴未艾。高职语文教学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桎梏,紧跟职教改革的步伐,结合职教特色,依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构建实用高效的大语文教学模式,实现高职语文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一 高职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了获得某种教学效率,将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而形成的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1.高职语文课堂应采用的教学模式
  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基本过程为:
  第一,问答模式C1型:师生问答,启发教学。提问→思考→答疑→练习→评价。
  第二,授课模式C2型:教师中心,系统授课。授课→理解→巩固→运用→检查。
  第三,自学模式C3型:学生中心,自学辅导。自学→解疑→练习→自评→反馈。
  第四,合作模式C4型:互教互学,合作教育。诱导→学习→讨论→练习→评价。
  第五,研究模式C5型:问题中心,论文答辩。问题→探索→报告→答辩→评价。
  以上五种教学模式是一个发展序列:从C1到C5,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渐增强,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规律;而从C5到C1,教师的主导性逐渐增强,体现了“教是为了发展”这一规律。
  传统上主要采用C2“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按“检查预习、导入新课、讲解课文、巩固知识、运用强化”的环节进行。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是一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只是充当观众至多是配角。这种传统模式遏制了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
  现代教学模式体现为“学生中心论”。这种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学生则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探索者,学生是中心、主体,成了学习过程中的真正主体,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构建所学知识的目的。
  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C3、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C4、研究式课堂教学模式C5,此外,还有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等,这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都是高职语文课堂应采用的教学模式。模式虽各有侧重,都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及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根据所执教的具体篇目,采用适合的某一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适当地增减模式中的个别环节。
  2.高职语文课要上成实用高效的语文课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陶行知先生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一定要克服“话语霸权”的习惯性做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变成学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这是实用高效的高职语文课应体现的特质。这是一种多维互动,这种互动不是为了使课堂热闹纷繁,而是踏实有效,以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积极主动思维为目的,以追求课堂的快乐、实用、高效为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自我展示中探究学习,在合作讨论中探究学习,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效课堂不是以学生的“学会”为唯一目的,而是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并生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强调课堂上人人展示,个个精彩。如教授《六国论》一文,在引导学生充分诵读,理解内容结构的基础上,可采用探究式模式,让学生从文体、论点和写作目的等方面对苏洵《六国论》、杜牧《阿房宫赋》、贾谊的《过秦论》相比较,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培养其发散性思维意识、辩证思维精神,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 高职大语文应涵盖的内容
  语文是情智双修的学科,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的观念。“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也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
  “大语文观”的概念较早就有人提出。由于升学的压力,大语文观在普教中很难真正实施;高职院校没有升学的压力,具备实施大语文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美国教育家华特•科乐涅提出并被人们认可的一条理论。语文学习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就像一座丰赡而
  亟待开发的宝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1.实施大单元教学,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
  高职语文除了进行单篇课文的教学之外,有时也可按单元教学,增加教学容量,缓解教学课时不足的难题。根据需要,教师还可打破教材各单元的编排,重新规划整合、综合设计编排,有序组织实施教学。大单元教学模式体现出灵活高效、实用精练的特点。针对教材选材有篇目陈旧的问题,教师也可开阔视野,自己选取文质兼美、文道兼顾的文章,编成校本教材,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和这样的文本会有一种相知相契之感。
  综合性、整体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它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强调跨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组合内容,整合资源,综合性学习重整合、重体验、重过程、重应用,体现了语文能力和组织策划、协调实施、信息处理能力的综合。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参与、融入其中,指导学生依据专题,选取感兴趣的角度,分组制订各自的研究方案。比如,针对本地丰厚的自然人文资源,可引导学生设立“徐州汉文化的魅力”“苏轼文化与徐州”“云龙湖景区的人文内涵”等专题,通过探索和研究的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创新的精神。
  2.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身体力行中培养语文素养
  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育界的泰斗刘国正先生提出了“生活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的观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美好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的空间很大,如编写课本剧或小品在课堂上表演;在校园内,鼓励学生参与故事会、演讲赛、辩论赛、文化艺术节等;走出校园,学生实践活动的空间更开阔,开展社会调查、采访、企业实习等,这些实践都能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获得身心的发展,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在讲授广告这一应用文体时,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从现实生活中了解体会广告。房地产业高烧不退,楼盘广告自是异彩纷呈,学生通过调查,得出房地产广告的主要特点:华而不实,违规虚夸。这样学生就很直观地掌握了广告的写法,同时又体会到社会调查的意义。细心的学生还发现售楼广告牌中的错别字:“憾世之美辉映百年风华”,学生称这“憾世”之错堪比故宫锦旗“撼”字“错字门”。
  突出实习是职教的一个特征,高职语文应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充裕的机会,加强实践活动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习得与应用,实现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3.语文课和专业课相互沟通结合,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美国布鲁纳说:“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语文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程、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的基础,语文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语文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可以用金字塔来比喻,语文是塔基,专业课是塔顶。用语文的眼光审视职教的各个领域,语文可谓无处不在:职业生涯中有“语”,专业课程中有“语”,专业实习中有“语”。通过和专业课的沟通结合,学生会感受到语文在社交、职业活动与提升人生境界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其兴趣。要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不计成本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再教方法,继而形成习惯。教学中要体现出职业教育对语文学科的特殊要求,语文教材中的“职业模块”就是为了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而设定的选修内容,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运用好这一模块的内容。如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节,教学目标可设定为:人物服饰与人物性格分析;借鉴人物语言技巧,训练,根据交际场合、对象、目的的得体表达能力;职场新人的行为准则等。教学目标设定就与专业有了密切联系。根据不同的专业,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或作业,使学生对语文和专业的联系有更直观深刻的认识。在教授《生物制药》这篇课文时,可让学生留意文中描写中医药的内容,并布置作业,要求通读《红楼梦》,写一篇“《红楼梦》与中医药学”的综述文章。这样语文和专业的结合就更为深入融洽了,毫无生硬之感。
  教师必须吸纳职业教育中一切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因子,用职业教育的内容丰富语文教育,体现语文教育的职业特色,实现高职语文教学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蒋留生.构建符合现代职教要求的语文课程――关于《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9
  [2]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J].文字改革,1963
  [3]马成荣主编.江苏省中职、五年制高职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研究报告[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10.6
  [4]唐迎欣.大学语文教学探索[J].贺州学院学报,2011(1)
  [5]王守波.制约高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
  〔责任编辑:王以富〕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