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运用字理识字,让学生爱上汉字|运用字理识字,理解文意的论文
 

运用字理识字,让学生爱上汉字|运用字理识字,理解文意的论文

发布时间:2019-02-05 04:08:24 影响了:

  摘要:汉字主要是表意文字,每个字都蕴藏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字理识字教学法,将汉字的形与义、音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把表意文字还原成一个个形象画面,变成一个个小故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会学习、提高识字能力的基础上受到了汉字文化的熏陶,进而爱上了祖国的文字。
  关键词:汉字 字理 感受 热爱 文字
  
  汉字,被视为中国的“第五发明”,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主要是表意文字,方形的符号里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文字,是我们民族的骄傲。20世纪50年代,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为了让孩子们读懂这些“优美的诗”“美丽的画”,我国识字教学的研究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字理识字就是众多识字教学法中的一个。湖南贾国均先生对字理识字教学法有很好的论述,他说:“所谓字理,即汉字的构形理据。字理识字教学法是依据汉字的组构规律,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着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它注重通过对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构形理据的分析来突破字形这个难关,达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目的。”
  我校于今年3月份成功申请了《加强字理教学,提高识字能力的研究》的课题,提倡更新理念、加强学习、灵活运用。在识字教学中,语文教师们充分利用汉字字理把象形字还原成形象画面,把会意字变成一个个小故事,从一个部首字变出一串串形声字……通过多种手段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不断激发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感知汉字“六书”的奇妙和科学。在学习和实践中,我体会到运用字理识字,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字,感受汉字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更喜欢汉字,更喜欢语文。
  一、字理识字能化机械识记为理解掌握,提高识字的深度
  以前,不少教师为了赶进度或过多地强调篇章分析,生字教学不舍得花工夫,只是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独体字数数笔画,合体字说说结构,然后就让学生在课后机械地抄,教师则是反复听写,片面追求听写正确率,学生对字的意义了解甚微。久而久之,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厌倦的心理,学前忘后,造句、作文错别字连篇。运用字理教学,可把学生的反复识记转化为理解记忆,有些字教学的时间可能多一些,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记忆是深刻的,有的字甚至可以终身难忘。如“酒、洒”二字,学生在识记中极易混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古字的“酒”字作指导:这个字本来写作“酉”(画出古代的“酉”字),“酉”是古代的酒坛,中间的横是表示酒的记号,说明酒坛里有酒。“洒”是泼洒,把水散布在地上的意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把酒洒出去了,坛里没有酒了”,因而“洒”字中间是没有记号的。这样一分析,学生一目了然,记忆深刻,不会再把这两个字弄混淆了。
  又如,教学“珍贵”一词的“珍”时,教师可以根据“珍”的古字体,运用图文对比的方法,认识“珍”字的偏旁“王”是一根绳子穿三块玉的形象,名称是“斜玉旁”,中国人很喜欢玉,认为玉是美好的,因此带斜玉旁的字多与珍贵、美好有关,如玲珑、碧、珊、琼等。
  二、字理识字能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每个汉字都有字理,都有一张丰富的表情,有一段源远流长的故事。汉字独特的表意构字法,构成了它独特的魅力。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将汉字的字理教授给学生,既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我在学习中看到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理事长黄亢美老师教“一轮朝阳”这个词真是精彩极了:黄老师先引导学生理解“阳”的形义,他把“阳”横着画在黑板上,就像旭日从两座山岭中升起的样子,由此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到左耳旁的字与山岭高低有关,并在旁边列举了“险、阵、陆、阴”等字,这些字都与山岭有关。“朝”字黄老师也教得生动形象: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朝”的古字,对着古字分析,“朝”左边“日”上下的“十”表示草,右边是“月”,正是“一轮红日升草间,一弯残月挂天边”。这时,黄老师问学生:月亮快要落下去了,太阳很快就要从草丛中升起来了,这是什么时候?学生脱口而出:“清晨。”黄老师在生动有趣的教学中让学生认清了“朝阳”的字形,详细了解了“朝”的字义,还在孩子们面前勾勒了一幅“旭日东升”图,唤起了学生无限的遐想。像黄老师这样,既在教知识,又在赏图画,学生怎能不对这些汉字感兴趣呢?
  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为我们编制字谜、编写顺口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果我们结合教材灵活使用字谜、顺口溜进行教学,将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字形和意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饶有趣味中轻松学习,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提高识字的效率。
  三、字理识字能化单纯识字为剖析内涵,感受汉字文化的精深
  汉字不是单纯的构字符号,而是有独特性格的精灵。每个字从它的创造到今天的简化过程,都有一定的理据。运用字理教学法,可以让孩子们更多地感受到汉字的独特魅力。如教学“家”字时,我们可通过故事的形式给学生介绍古代先民的游猎生活方式以及屋内养猪表示家的来历,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家”的构字原理,还了解到了人类生活的演变历史,感受到了劳动创造人类。又如,在教品字形结构的同体会意字时,如品、众、森等字,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知道这些字的结构形式外,还要注重揭示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即这个叠累的单字,每重复一次,这个字的意思就加强一次。如:一树为木,许多树成“林”,成千上万的树木连成一片,茫茫无边就是森林了。通过一个个实例,孩子们在字理识字中就会佩服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从心底产生对祖国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由于字理识字教学法顺应汉字的构字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呈现了一幅幅画,讲述了一个个故事,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长期运用,不但会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识字能力,还会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从而爱上祖国文字。
  
  作者简介:
  胡月纺(1962― ),女,壮族,小学高级教师。广西教育学院毕业,大专学历。1982年进入教师队伍,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洛阳镇中心小学任教。
  (责编 张翼翔)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