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爱遐想的风仙姑娘】 七姑娘是什么仙
 

【爱遐想的风仙姑娘】 七姑娘是什么仙

发布时间:2019-04-08 04:47:11 影响了:

  在河南省扶沟县吕潭公社吕潭大队,有一个爱遐想的农村姑娘,她就是著名抗日将领吉鸿昌的近门孙女吉凤仙。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她走来了。个头不高,身体结结实实,圆脸膛黑红黑红的,头上梳着两根短辫。她满面春风,步子急匆匆。是去探亲访友,还是赶集进城?不,都不是。她是向自己的图书馆走来的,向自己创办的“青少年之家”走来的。每逢节假日,总有上百名青少年来这里看书、看报、打球、下棋。曾在她遐想中的一个美好计划,已经变成现实。
  六元钱的用场
  1972年,吉凤仙初中毕业后回乡参加了生产劳动。她喂过猪,放过羊,有点空闲还常到磨坊帮忙。队干部看她踏实肯干、诚实可靠,就调她到代销店当营业员。她果真工作得十分出色,乡亲们都翘着拇指夸她。可凤仙总觉得,自己为群众做的事还太少。
  到代销店工作以后,大队按规定每月发给她六元钱作生活补助费。六元钱,对许多人来说无足轻重。可凤仙第一次拿到这六元钱,却呆呆地看了许久: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从社会上得到货币形式的报酬。她知道六元钱数目不大,但能不能用得更有意义呢?这个爱遐想的姑娘,觉得有一股激情涌上心头。她想到,这一代青年的学生时代基本是在动乱中渡过的,文化科学知识贫乏得可怜;还有些人成天游荡、**、打架,简直成了乡里的祸害,有什么能治疗他们的精神不良症呢?一个美好的计划,逐渐在她的脑际形成。
  直到晚上睡觉时,凤仙仍然激动地想着这件事。母亲催她早点睡。凤仙说:“心里有话睡不着,可说出来妈得支持我。”母亲抬起头,笑着说:“只要是对群众有益的事,妈都支持。”凤仙靠到母亲跟前说:“大队发给我的六元钱,我想全用来订报纸杂志,不光自己看,还介绍给周围的青年看。”母亲了解这个说得出做得到的女儿,她疼爱地拉着凤仙的手说:“是让青年人学好的事,妈支持。”从此,每逢领到这六元钱,吉凤仙就买书订报。别小看这每月六元钱,吉凤仙就凭着它,办起了个小小图书室。图书不断增多,来借阅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光本队的人来借阅图书,外队、甚至外公社、外县也有人慕名来借阅图书。为了使图书不致丢失,让更多的青年看到,凤仙建立起简便的借阅手续。年积月累,小图书室越办越象样了。
  外祖父的退休金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逐步落实,青年们学科学、学技术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爱看书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可是,哪里来钱添置图书呢?
  这时,凤仙的外祖父张振林从新疆农场退休回家来了。凤仙听说外祖父有几百元退休金打算盖房子,就找到外祖父商量说:“要是有个急用项,盖房子能不能缓一缓呢?”外祖父忙问:“啥急用项?”凤仙知道外祖父识得广、见得多,为人豁达开朗,便直截了当地说:“眼下农村青年求知欲很强,迫切需要图书看,我想用您的退休费为群众办图书室,不知您愿意不愿意?”老人见外孙女这么有志气,满心高兴,一口答应说:“凤仙,你干吧!这房子先不盖了。”
  外祖母听说这事,不高兴地抱怨老伴说:“盖房子的钱你买了书,将来你吃书、穿书吧!死了把你埋在书堆里!”老实憨厚的凤仙,这时倒多了个心眼,她没跟外祖母抢嘴,怕事情弄僵了不好回转。她动员爸爸、妈妈一起做外祖母的工作。外祖母本是明白人,一旦弄清楚外孙女办图书馆的意义,也就欣然同意了。
  凤仙拿着外祖父的五百元退休金去置办图书,使图书由百余册猛增到六百余册。她又买了几十本连环画书,孩子们也成了小图书室的常客。
  房子是个大难题
  所谓小图书室,其实并没有专门的“室”。凤仙的家也就是图书室。可书多了,来借阅的人多了,家里再也挤不下这么多要看书的人了。怎么办呢?这回凤仙自己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就去找党组织。当时大队刚好有间闲房,凤仙高兴极了,连夜去收拾整顿。可还没等她把书放进去,队里一车化肥没处放,又把房子占了。凤仙急得到处找领导讲道理。这时,好话歹话都来了。有的说:“别人都买料子服赶时髦,你何苦花钱买不自在!”也有的说,“看书能当吃还是当喝,干脆算了吧!”凤仙听了心里很难过,她不明白怎么办点好事就这么难!但又一想,过去鸿昌爷爷为穷人办学,变卖家产支援前线,他就没遇到困难吗?难道我就连个小图书室也办不成?委屈的泪水咽进肚里,凤仙又跑去找队干部要房子。
  当时队里确实没闲房,就把原先作油坊用的三间破房拨给她用。天哪!这哪象房子!三间房五个窟窿门,两个窟窿窗户,人们早把它们当厕所用了。可凤仙并没气馁。她和外祖父一起,先动手清除了屋里的粪便,又从一里外的窑厂拉来碎砖、瓦片,还自己花钱买来铁丝、白灰、木板。三间破房居然被他们修缮粉刷一新,完全变了模样。就在他们准备搬书的时候,一个干部跑来说:“凤仙,这房子要扒呢!这房前路太窄,扒了房子好走路。”这真好似一盆凉水猛泼过来。可凤仙心中为群众办事的火焰没有被浇灭,她咬咬嘴唇说:“要为这,房子不用扒,房前的路我来垫。”说完,拉起架子车就去拉土垫路。她每日起早贪黑,一有空就去拉土垫路。她的行动使乡亲们深为感动,团支部的伙伴们也拉起架子车,连小学生们放了学也常来帮助铲几锨土。
  遐想变成现实
  在大伙儿的帮助下,吉凤仙在屋里垒起柜台,做好书架,又搬来自家的桌椅板凳,图书馆终于有模有样地办起来了。吉凤仙自任图书管理员,利用工余时间,热情为大家服务。
  现在,吉凤仙这个普通农村姑娘自办的图书馆已有各类图书四千三百多册。其中有一千三百多册是各地寄送来的,但大多数都是吉凤仙用省吃俭用积攒的钱购买的。
  为了满足青少年文娱活动的需要,吉凤仙又自筹资金添置了象棋、军棋、乒乓球等文娱用品。小小图书室,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青少年之家”。每日饭前、饭后和晚上,都有不少青少年被吸引到这里来;一到节假日,这里更是座无虚席,满满当当。凤仙当年的遐想,终于变成现实。
  也许,有人会觉得吉凤仙太傻,竟然自筹资金办众人的事!可吉凤仙认为: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绞尽脑汁追求个人利益是低级的;只有把个人的生活融合在大家的幸福之中的人,才是高尚的,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欢乐。吉凤仙在吕潭的大路上走着,充满信心,脚踏实地,走向图书馆,走向“青少年之家”,她又在憧憬着更美好的未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