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案例【中学地理分组激励教学法实验研究】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案例【中学地理分组激励教学法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17 04:21:15 影响了:

  【摘要】 为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团结学习、竞赛学习、创造学习,在教学中实施“八个以”、“四个统一”和“十四种激励法”的教学策略,采用教育实验、学业成绩测量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控制无关变量,科学实施,创立“激励学习,分层施教,多维训练,奖评驱动”的分组激励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业成绩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关键词】 中学地理 分组激励教学法 实验
  【中图分类号】 G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57-02
  1 问题的提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地理教学并未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状,而中考又不考地理,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厌学地理;且大多数独生子女“独”,缺少团结协作精神。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团结学习、创造学习呢?
  本课题,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摸索出“激励学习,分层施教,多维训练,奖评驱动”的分组激励教学模式。
  1.1 基本假设
  1.1.1 分组激励法能够克服应试教育“考试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教室中心”的弊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厌学变好学,课下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1.1.2 分组激励法能够克服独生子女“缺少团结协作精神,缺少挑战困难的勇气”的弱点,激发学生勇于挑战困难、善待他人、在合作中学会与他人相处。
  1.2 预期目标
  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主动学习、团结学习、竞赛学习、创造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分组学习的研究。国内上海建平中学有“小组”讨论法,北京师范大学董荣怀老师有Web的协作学习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老师有愉快学习的研究。
  2 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采用教育实验、学业成绩测量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2.1 研究对象
  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按随机性原则,抽出了3个班为实验组,3个班为对照组。
  2.2 无关变量的控制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学生人数、智力水平、教学活动总量、教师水平等方面基本一致。
  2.3 测量方法
  (1)工具:学业成绩用呼伦贝尔盟期末检测成绩代替。
  (2)步骤:以教学班为单位,用团体施测的方式,对两组学生同时进行上述各项测验。
  2.4 教学策略
  采用“八个以”“四个统一”和“十四种激励法”的教学策略。八个以是“以组建学习小组为基础,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以实施多方面激励为手段,以优化教学结构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分数记录为依据,以多维参评为标准,以反馈总评为突破口”,“四个统一”是指“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开发的统一,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统一”,“十四种激励方法”略。
  2.4.1 组建学习小组
  对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业成绩进行前测,分为A、B两个层次,并考虑学生的纪律、学习、自控和能力等方面需平衡的因素,将学生分成六、七个小组。对每组学生,做到二编号:一编号,即按成绩高低编号,成绩高者号小,依次编号逐渐增大;另一编号,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按难度编号,难度大号小,依次编号逐渐增大。二编号做到“一一对应”,以便教师做到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检验。
  2.4.2 实行多方面激励
  (1)目标激励。目标的确定因人而异,力求贴近学生的能力和需要。(2)兴趣激励。挖掘知识的内在美,教师的语言美和板书美,组织活动的形式美,教学过程的节奏美,师生交往的合作美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3)竞争激励。以竞赛的形式组织课堂活动,每个小组是一个学习集体,也是纪律、团结、勇气等方面的竟争主体。(4)需要激励。注重使学生觉得学习地理有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需要。(5)示范激励。通过先进人物的事迹、学生中的榜样等方式激励学生学习。(6)成功激励。创设情境,开展“我能行”等活动,给每个学生成功的体验。(7)理想激励。进行励志教育,帮助学生竖立远大理想。(8)情感激励。以情感人,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爱上地理课。(9)期望激励。爱护、关心每一名学生,表达自己对每一名学生的期望。(10)鼓励激励。通过鼓励性的评语、满意的目光、竖大拇指等方式给学生鼓励。(11)表扬激励。捕捉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12)奖励激励。指比表扬更正规的正面激励。通常可发奖状、奖品等。(13)评比激励。通过检查评定,评出优胜者以激励学生。(14)反馈激励。反馈学业成绩,反馈学习品质,反馈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2.4.3 优化教学结构。包括教材教学、实践教学、活动课教学等,在参与度上做文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性学习。
  2.4.4 分数记录。用分数记录学生学习、纪律、团结等方面的表现。
  2.4.5 多维参评。参评内容包括课前《神州风采》《生活地理》等栏目,课上学习,作业、考试,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纪律,团结互助,互相监督,创新等。
  2.4.6 反馈总评。以激励为主,每月一次。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业成绩前后测结果与分析
  以呼伦贝尔盟的“统考”成绩为依据,实验开始时,对照组学生的学业成绩略高于实验组。实验结束时,实验组的学业成绩,反而非常明显地超过对照组21.72分,而且标准差也由高于对照组0.56分变成了低于对照组7.58分。且两极分化现象减弱(统计表略)。
  (2)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学习兴趣前后测结果与分析。
  据调查统计(表略),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明显地高于对照组。
  (3)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非智力因素前后测结果与分析
  通过观测记录和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统计(表略),实验组学生团结互助、挑战困难、主动思维等非智力因素指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
  4 讨论与结论
  4.1 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们在实验中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激励方法还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水平有差距的学生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竞争,都能主动竞争、参与竞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动力。
  4.2 学生“团结学习,团结进步”的意识增强
  分组激励法强调的就是团结学习,教师激励学生通过团结互助挑战学习中遇到的地理问题,为本组赢得分数。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知道集体力量的重要性,形成了团结互助的学习风气。
  4.3 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分组激励法,就是竞赛学习,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紧张的竞争场面,既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又是对学生坚强意志的磨炼。
  4.4 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实验组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极分化现象减弱,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4.5 本实验的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团结学习、竞赛学习、创造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促进学生学业成绩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2] 李春山.中小学教育统计方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3] 张敏强.教育测量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汪忠.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