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稻瘟病防治
 

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稻瘟病防治

发布时间:2019-06-22 03:55:00 影响了:

  摘要:水稻稻瘟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无性世代为稻梨胞菌,属半知菌亚门。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造成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该病分布区域广,主要危害叶片、茎秆、穗部。因危害时期部位不同,一般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粒瘟等。其中以叶瘟发生最为普遍,穗颈瘟危害最严重。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症状;侵染;发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69-1
  1 稻瘟病的症状识别
  1.1 苗瘟
  发病于三叶前,多由种子带菌所致。初期症状在芽和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而后迅速变成黄褐色,致使芽烂枯死。苗稍大后,病苗上可见到暗绿色斑点,不久变黄褐色而枯死。三叶期以后发生的苗叶瘟,一般在秧苗上发生病斑,症状与本田叶瘟相同。
  1.2 叶瘟
  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但分蘖盛期发病较多,危害也重。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病斑的性状、色泽和大小常因气候条件、水稻品种的感病程度分为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和褐点型四种类型。
  慢性型:田间最为常见,典型病斑为梭型或纺锤型,外层为黄色晕圈,内环红褐色,中间为灰白色。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霉层。这种病斑发展较慢;急性型:病斑暗绿色,发展快,由微细点状,迅速扩展成近圆形、椭圆形、菱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心灰白色,外缘呈水渍状,正反两面密生灰绿色霉层。急性型症状出现是稻瘟病流行的预兆;白点型:病斑为白色圆形小斑,不产生霉层。多在土壤十分干燥时在嫩叶上发生,条件适宜时能迅速转化为急性型病斑;褐点型:病斑为褐色小点,多局限在叶脉间,病斑中间为褐色坏死部,周围包着黄色受害部,病斑不产生霉层,多发生在抗病品种或稻株下部老叶上。
  1.3 节瘟
  病节初期为黑褐色小点,后呈环状,扩大至全节,呈黑褐色。天气潮湿时病部产生灰绿色霉层,后期病节干缩、凹陷、易折断、倒伏。
  1.4 穗颈瘟
  病斑初期为水渍状褐色小点,后逐渐围绕穗轴扩展。病部呈褐色或黑褐色,长有黑褐色霉层。如稻颈发病早,则可造成白穗。
  1.5 枝梗瘟
  发生在一次枝梗或二次枝梗上,症状与穗颈瘟相同。发病较早且严重时造成空壳或颗粒不饱满。
  1.6 谷瘟
  发生在谷粒上,病斑椭圆形,灰白色,常有灰绿色霉层,谷粒黄熟后则不明显。发病严重时谷粒不饱满。
  2 稻瘟病的浸染循环
  稻瘟病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当气温回升到20℃左右时,遇相应的湿度便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也可随雨水、流水、昆虫传播。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在适宜温度、湿度条件下,病原孢子进入稻株,萌发侵入并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菌在寄生中摄取养分,迅速繁殖,产生病斑,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逐步扩展蔓延。
  3 稻瘟病的发病条件
  3.1 农艺措施的影响
  一般重施、偏施氮肥的稻田发病重,稻田长期灌深水、冷水,土壤缺氧,有利于稻瘟病发生。
  3.2 温度、湿度的影响
  温、湿度对稻瘟病的发生影响大,当气温20℃—30℃时,田间相对湿度达90%以上,植株体表保持6—10小时的水膜,易发病。当气温高于32℃或低于15℃时病害受抑制。
  3.3 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在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时晴时雨、早晚有云雾或结露等条件下,病情扩展迅速。
  3.4 品种自身抗性的影响
  不同的水稻品种抗稻瘟病生理小种的能力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抗性表现也不同。水稻一般在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染病,在圆秆期发病轻;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穗期则以始穗期抗病性弱。
  4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4.1 稻瘟病的预防
  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播前种子消毒。可用咪鲜胺或乙蒜素等药剂浸种杀灭稻种携带的稻瘟病菌;减少菌源。及时清理水田病稻草,以减少菌源;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减少氮磷肥用量,增施钾、硅肥;水分管理采用生育前期浅水灌溉,分蘖后期适当落干晒田,灌浆期浅、湿、干间歇灌溉,有利于防止稻瘟病的发生。
  4.2 稻瘟病的化学防治
  抓住关键时期,适时用药。早治叶瘟,狠治穗瘟,注意要在露水干后再施药,同时要保证每亩用水量。
  防治苗瘟:北方稻区一般很少发生苗瘟。如发生苗瘟,每667m2可用40%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或2%春雷霉素水剂100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100毫升,或80%乙蒜素乳油20—25毫升,对水60斤喷施;防治叶瘟:在水稻分蘖末期,发现病斑及时打药防治。常用药剂有25%施保克75—100毫升,或40%富士1号乳油100毫升,或枯草芽孢秆菌10—20克/亩,或2%加收米80—100毫升/亩,对水60—90斤喷雾防治;防治穗颈瘟和枝梗瘟:一般要提前施药预防,最好防治两次,第一次在水稻孕穗打苞期(破口前5—7天,剑叶与倒2叶叶枕相齐);第二次在水稻抽穗期至齐穗期(抽穗5%—20%为最佳期)。对于生长嫩绿,多肥贪青的田块,最好隔7—10天即灌浆期再用药一次以提高防治效果,药剂与用量同叶瘟。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防治穗颈瘟和枝梗瘟时一定要注意防治方法。晴天打药一般应选择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对水量必须充足,确保药液能在叶片上保持一定的吸收时间,以提高吸收效果和药效。用富士一号乳油防治时,最好加适量醋(每亩100—150克)提高药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