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怒江秘旅】怒江农旅项目
 

【怒江秘旅】怒江农旅项目

发布时间:2019-06-23 04:39:51 影响了:

  从六库开始,那壮阔而神秘的怒江大峡谷伴着金沙江、澜沧江向北一直延伸,自西向东由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岭山脉呈北南走向的褶皱山系和独龙江、怒江、澜沧江三条由北向南大江深切谷相间排列,贯穿全境,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山峡谷之一。而六库,算是进入怒江大峡谷的门户。
  不可思议的“和谐”
  走出六库长途车站不远即是现代化的一栋酒店与对面建于五六十年代的老式建筑并存,挑担卖水果的摊贩都聚集在大桥头,偶尔时髦的小汽车飞驰而过。作为秘境的门户,六库镇已然快速地城市化了。想必传说中正值纯朴的怒江人早已成为道听途说了,直到我遇到司机阿弟。
  阿弟是福贡人,开着一辆面包车往返于六库与福贡之间运送乘客。在这条狭窄而曲折的怒江小道上,村镇之间的交通主要就靠这种贴着“农村交通”的面包车。人们走访亲戚,往来集镇都是靠这种车。我们提出包车去福贡,准备好好讨价还价一番。年轻的阿弟却淡然地点头,“好的!”我们提出的价格阿弟想都没想就应承下来。
  这个价格很多当地人是不愿接受的,路虽然不远,但着实不好开。而且作为游客,我们随时会停下来拍照游玩,既耽搁时间又麻烦。但这个怒族小伙子却永远笑呵呵地说:“好!”。甚至到了福贡,我们提出次日还租他的车,阿弟居然没有结清车钱就笑呵呵地开车走了。让人不由得感叹他的诚信概念,对我们这些陌生人竟然没有丝毫的猜疑。
  原来,除了波澜壮阔的风景,居住在峡谷里的居民称得上奇特。在这里,可能一个家庭里的成员会分属不同的五、六个民族。怒江的神秘来自于它容纳了全国近40%的少数民族,共有包括怒族、独龙族、傈僳族、普米族等22个民族。这些山里的居民信奉***、天主教、藏传佛教、本主教四种不同的宗教,并且令人惊奇地和谐共生。
  重丁村的传奇
  从北京出发一直辗转经昆明、大理、六库、福贡直到贡山县的丙中洛,怒江公路几乎到了尽头。这里地处中缅印和滇藏交汇区域,是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结合部,东有横断山脉海拔5000多米的响朗腊卡山和碧罗雪山,西有喜马拉雅山的延伸山脉高黎贡山,北有石门雄关,南有贡当险岸和日当坡,一起呵护着丙中洛这块纯净的桃源之地。
  阳光晴好,由于近日少雨,怒江呈现出如碧的宁静和温柔。群山层叠,去往重丁利的路盘旋着穿过黄灿灿的油菜花田,道旁桃花盛开,就地取材的石片屋顶掩映在五彩斑斓之中。偶尔露出一点青色调节着太过艳丽的风景,让一切都显得恰到好处。
  远远就看到油菜花的尽头露出清白的塔楼,塔楼上的十字架告诉我们,重丁村教堂到了。一个矮小的藏族老阿妈人替我们打开教堂的大门让我们参观,忽然想起这里可有个全国闻名的老人——丁大妈。果然就是她,著名导演田壮壮拍的纪实电影《德拉姆》中有一段是关于丁大妈家和重丁村教堂的。丁大妈也是这里较早把自家开发成旅游客栈的当地人,又是教堂的钥匙管理人,因此。在旅行者的眼里,丁大妈可是这里的传奇人物。
  重丁村教堂是一栋不大却很漂亮的教堂。十九世纪末,法国人任安守从康定经盐井来到据此不远的西藏察隅县的察瓦龙地区传教,后于1921年,任安守决定在重丁村修建教堂,他特意从剑川请来了工匠前后花了十年时间,于1935年建成。在这偏远的山区,教堂谈不上多大,和四周更为简朴的木、石结构的民居比起来,却显得颇为巍峨。大教堂两旁为住楼,中为礼拜堂,还建有两座钟楼,洁白的墙壁上画着美丽的装饰画。1937年,在这里生活了近40年后,任安守去世,他的墓就在重丁教堂旁边,永远陪伴着他的教堂。
  探入秘境花园
  次日,我们准备从丙中洛村出发,沿着通往西藏的公路察隅的丙察公路徒步前往20多公里以外的小村子秋那桶。一路将经过四季桶、雾里村。在怒族语中,桶是“和平、平安”的意思。
  一路平缓的怒江如碧玉般蜿蜒缠绕,两岸桃花盛开、山岩耸立。依傍着江岸的半山腰上,时而有小村落出现。而江的另一侧则是过去往来滇藏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茶马古道。那是一些几乎不可辨识的、藏在陡峭的山坡上的小路,而到了几乎呈90度的悬岩地段,人们不得不在立面上开凿一种隧道。
  最美的一刻,总是突然出现在眼前,让你的视觉冲击来的更加强烈:隔着怒江远眺,对面山坡上云雾蔼蔼中,一栋栋黑色高脚木墙石板屋点缀其中,一派宁静的田园风光。
  秋那桶是怒江大峡谷北端的最后一个村子,也是丙中洛最美的地方。和怒江所有村寨一样,秋那桶村里也有一座天主教堂,木制的中式结构,看起来更像一座传统的中国寺庙,但屋顶上高耸的十字架却分明地树立在那里。在这个小小的世外桃源般的秋那桶村,居住着怒族、藏族、纳西族。清晨和傍晚,教堂的钟声响起,说不同语言的村民一道步入教堂,双手合十,诵经、向主感恩。礼拜天,人们换上最好的衣裳来这里做弥撒,唱圣诗,依然保持着虔诚的宗教信仰。
  转到教堂的后面,一个不起眼的墓碑上记录了那个在秋那桶住的最久的传教士——四川康定县打箭炉人李文曾神父。李文曾神父生于一八七一年,来到秋那桶时还是年轻人,直到八十七岁终老于此。
  回到丙中洛,旅馆老板娘却告诉我们:“到了秋那桶,才到了花园的门口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