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中国当代灾难小说中对人性的展现与追问】 灾难与人性
 

【中国当代灾难小说中对人性的展现与追问】 灾难与人性

发布时间:2019-06-30 04:01:03 影响了:

  摘 要:凡是重要的社会现象和重大事件,除了影视媒体和诗歌在“第一时间”创作之外,最终沉淀下来的必定是叙事类小说的创作。我国是一个灾难多发国家,灾难就像一块试金石,各色人性都会在它面前暴露无遗。以此作为表现对象的“灾难小说”,在表现人性方面是其他题材的作品所难以企及的,本文亦就灾难小说中人承受力的拷问以及小说对灾难后人性修补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灾难小说;人性;承受力;修补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6-0-02
  叙事型文学是表现人的艺术,其使命就是叙述人的故事,恰当的故事情节,使人物的性格得到充分而生动的显现。惊心动魄的灾难故事,曲折离奇的情节,产生扣人心弦的力量和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其中的人物为追求生存的勇气与灾难进行艰苦的抗争,以及灾难后在人生道路上的兴衰际遇、悲欢离合,不仅能激起他们的同情和共鸣,有的还产生了巨大的教育作用。这类作品在环境描写上与其他文学相比,人物性格更典型更生动,纵横数万里的地域、社会历史的变迁亦更充分更具体。
  一、测试“灾难发生”时的人性表现
  在平常生活中,个人生存的世界是建立在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之上,人类构建制度、文化,把个人纳入社会,通过绵延繁复的关系,确立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人格和自我,人因此赋予了各种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常因为某种突发的原因便产生断裂,比如:灾难!“人一旦处于灾难之中,就意味关系的全然破裂。”世界的坍塌,让原来的价值尺度与规范、自我的身份确认、信以为真的生存意义,遭受前所未有的质疑或否定。在面临生死关头、遭受生死磨难之类的紧张时刻,人得以窥见自己的灵魂,“往往能洞见常态世界所遮掩、所闪避的非常态的真实”。1
  物资短缺,哀鸿遍野,“活着”成为人生存的底线——濒临死亡的恐惧,混乱而无序的竞争,似乎会让人做出在平日里看来疯狂的选择。一部分人选择了把人性中丑恶的一面释放出来,自私、懦弱、贪婪……完全摆脱了平日理性的控制,对于他们来说,精神的追求成为一种无用的虚无,唯一实体的东西便是物质利益,利己损人,甚至导致别人的痛苦也无所谓。这种行为发生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时,并不一定会有法律责任,但却是一种道德沦丧的表现。相反,另一部分人可以做的,就是诚实、勇敢地面对一切,他们有时候所能坚守的信念可能是一种对自己并不有利的选择,但灾难抹杀不了他们的人性,悲悯情怀和内心良知,却在残酷的现实中得到激发,情感得到了净化,灾难成了他们展现美好人性的舞台。
  长篇小说《与世隔绝》就是以汶川大地震为故事背景的。它通过特大灾难发生时的真实语境,来直接洞察和精确表现人性发生变化或变异的种种可能性。作者骆平为小说主人公在灾难突发之前预设了许多爱恨情仇的人物关系和个人秘史,如即将离婚的夫妻、携款潜逃的贪官、隐秘的婚外情、情感失意的医生、恩怨纠结的家族矛盾等等。在地震突然爆发的灾难瞬间,面对巨大的死亡恐怖,所有这类纠缠纷扰的社会关系和情感困惑,似乎都在规定情境里发生了转化。灾难和死亡使不同的人群成为集体的受难者,在灾难中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在陷入恐惧与混乱后,原来就没有什么坚定信念的人,他们的行为也变得更加不可理喻,灾难也无法从他们的灵魂深处鞭打出善的东西来,而内心向善的人所表现出对任何生命体的关怀情感,已然成为抵抗灾难、死里逃生的希望之光。骆平的叙述既悲恸又冷静,她把受难的人们在惊心动魄的逃亡过程中流宕的种种繁复的内心情感,从现场细节的描述中准确精细地呈现了出来,使它们成为灾难中个性化的内心经验。为了营造一种真实的现场感,她刻意将恐怖、悬疑、惊悚和爱情的诸多元素揉进情节结构中,使小说的叙述充满了流动的画面质感,但囿于她对灾难经验的局限性,小说的人物心理和故事细节只能更多地依赖于纯粹的想象和相关知识,导致小说总体上的概念化。尽管如此,《与世隔绝》作为最早一部关于地震的长篇小说,仍有不可忽略的先行意义。
  二、拷问“灾难中”人的承受力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灾难。当灾难没有落到自己头上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往往不敢设想这灾难落在自己头上怎么办。然而,事实上,一旦这种情形发生你就必须承受,往往也就能够承受。正如周国平所说:“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2因为最低限度的生命本能会迫使你正视和迎战灾难,不让自己被灾难打败,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那个“可以被打倒但是绝不可以被打败”的老人一样,生活环境和经历的事是会渐渐将人的承受力无限增强。
  关于人在灾难面前的承受力问题,余华在小说《活着》中作了深刻诠释:主人公的亲人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死去,只剩下他还活着,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以仅剩的“活着”,与苦难抗争。余华在《活着》(韩文版)自序里这样写道:“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可以说,面对生命中突发的灾难,忍受成了一种本能,你多忍受一份,痛苦就会减少一份。
  为什么人类的承受力如此之大呢?灾难中的人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是因为他们内心充满了生的渴望,是因为他们热爱生命。可以说,灾难虽然改变了他们的生存状况,但它在无意间也唤醒了生命斗志,激扬了生命激情,提升了生命意境。面对灾难,我们的作家没有落泪,书中写满的是坚毅,是镇定,是隐忍。
  《八百米深处》“这篇小说的叙述并无太多的技巧、结构过于简单、语言也似乎缺乏文才。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篇小说摘取了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桂冠。3”小说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场矿难过后,五个矿工被埋在了地下八百米深处,在这时刻充满危险的阴森森的巷道里,他们从未指望过外力的救助。因为即使有,挖到这里时,他们也早成了一堆白骨。他们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上,凭借自己的力量,依靠同伴之间的爱与信任,打开的一堵矿壁,从被废弃的相邻矿井中找到一线生机。这篇文章的价值不在于这种写实,而是在于描写地层深处的那些刻骨铭心的生与死的体验,表达出人自己所不能认识的生之意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