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文化教育的重要性_应该认真思考中国文化教育传承的六个“W”和一个“D”
 

文化教育的重要性_应该认真思考中国文化教育传承的六个“W”和一个“D”

发布时间:2019-07-17 04:17:51 影响了:

  □程方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中国人从2000年后开始反省自己文化教育传统的价值,这是一种可贵的自觉,也是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上,中国人自信、自强精神回归的重要体现。而要真正意识到自己文化教育传统的价值、并在充分继承和运用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必须认真思考清楚以下七个问题。
  When,我们是在何种时代背景下
  传承自己的文化教育传统?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全球经济、金融、信息、文化、政治、教育等“一体化”风潮的影响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在思考自身文化传统的存续与发展问题,并将此视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和谐发展、民族国家自身文化价值体现,以及人类遗产对未来历史的创新启示等重大问题。文化的冲突、文化的单向融合被文化间的理解与和谐共存理念所取代,非洲文化、印第安文化、玛雅文化、阿拉伯文化、犹太文化、基督教文化、天主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等都在觉醒和复兴,并在现代科技、经济和文化产业的推动下成为颇具民族和时代色彩的文化表征,也使世界历史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更为理性、更具和谐与创新诉求的新时代。
  而这时中国,在经历过近代文化教育对传统的不断颠覆和遗弃之后,在对自身发展历史的反思中,逐渐看到了真实的问题所在——没有文化教育传统的国家和民族,其发展的基础和潜力是单薄的,难以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同时,真正实现快速的、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真实发展。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虽不相同,但都是各民族自身探索、实践和选择的结果,里面凝结了古往今来的经验、教训、智慧和创造力,因而其价值倍受各民族关注。在世界范围内“和而不同”、在一国范围内“多元一体”已经成为普遍认同的“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原则,为世界文化的丰富与可持续发展确立了明确的方向,也将保护、传承和弘扬各民族文化教育传统的责任首先放在了各国、各民族的肩上。
  传承与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教育传统,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团结、自信和发展的基础所在,也是人类不断进步、繁荣的重要需求。面对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幸福愿景,中国人早有“殊途同归”的思路和襟怀,西方的传统也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开放思想。也正因为如此,历史发展至今世界文化才有充满生机的多样性,才有人类可以多方借鉴的丰富思想和文化资源。
  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在放眼世界、接受多元文化的同时,对自身“本元”的关注、研究和发展远远不够。其表面的问题是文化教育的内容与传统割裂,而深层的问题是国民自信、自强的精神受到压抑和削弱,从根本上制约了国家的发展和民众才智、德行、创造力的发挥。
  Why,为什么要传承自己的文化教育传统?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前车之鉴、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都同样重要、同样具有价值。进入到21世纪,世界各国再一次共同站在历史发展的起点上,应对挑战和机遇,除了科技与经济之外,文化教育的历史传统将成为最具个性和底蕴的资源。尤其在中国,古往今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遗产均极为丰富,其原创思想与兼容经验在诸多领域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旦找到传承和发展的正确方法和途径,整体的发展将不可限量。
  在整个20世纪,“美国梦”几乎成为了世界梦,美国的发展得益于经济、科技、金融、法制建设和现代生活,而缺少的则是历史的厚重与文化教育的传统。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也有自己的奋发图强的“中国梦”,而在其中文化传统的支撑将成为构成中国改革、发展、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必备要素。即便在科学、技术、数学、医学、军事、金融、法律、教育、传媒、网络、商业等欧美暂时占优势的领域,中国的赶超也需要借鉴自己的传统,而不能亦步亦趋地效法。不如此,中国将永远不能通过解放思想、自主发展、另辟蹊径的探索在竞争中占据先机。
  中国在历史上为什么会有诸多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包括在思想、制度、法律、教育、商业、医药、体育、艺术、建筑、历法、数学、工艺、水利、环境治理等诸多领域均有突出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各行各业的中国人都懂得继承传统、积累经验、善于学习、不设壁垒、勇于实践,并以立异出新、挑战权威、实现价值为目标。面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遗产,如何继承和发展应该是国家战略、行业战略必须要思考和决策的重大问题。
  仅从教育的角度看,20世纪以来为全世界普遍接受和关注的教育理念,如以人为本、终身学习、多元智能、学习型社会、积极心理、生涯指导等,都能在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中找到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积累,而且在这些方面,国外的学者似乎比我们还敏感、还关注,对此,中国的教育界应该认真反省。
  Where,我们是在何种环境中
  传承自己的文化教育传统?
  通常,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教育传统,主要是以“母语”及其“母文化”为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的。因此,作为中国人来说,充分运用自己的文化教育的传统是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但是,从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随着中国人自信的衰弱而日渐消亡,从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工具、标准等,几乎完全被国外的教育模式所取代,而教育、教学的效果却一直不理想。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充分关注和尊重中国人学习知识和技能、确立世界观、价值观的传统和习惯。
  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与世界“一体化”趋势相对应的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本土”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尽管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学习能力,也积累下诸如“水土不服”、“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削足适履”等学习、选择、实践的经典思想。但在现实中,盲目迷信、追捧国外理论和经验的现象却比较严重和普遍,而对中国自己传统中的优秀遗产却长期忽略和淡漠。
  自上世纪初至今,美国学者约翰?杜威有关“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思想一直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参照。而其所强调的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关联都与“本土”的真实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而在这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同样丰富和优秀。比如,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讲求“天人合一”,讲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讲求做事要懂得“上什么山唱什么歌”,讲求教育要强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内涵就是提倡从自身和本地的实际出发进行脚踏实地的发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