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发布时间:2019-07-21 03:54:14 影响了: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素质教育提倡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笔者将结合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浅述小组合作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以期能够帮助读者,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18-02
  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教学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就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说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语文学习领域我们也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进行合作学习。对小学生而言,合作学习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又是小学生健康心理的表现。小组合作学习是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是为了有利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小组合作学习”也在目前各地的教学中被开始重视和应用。
  笔者在教学小学语文过程中,对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做了一定的探索。在此,笔者就小学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教学中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农村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参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滔滔不觉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课堂活动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即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阅读,阅读是一个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是个体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能够发挥想象,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充分体验,进行再创造。让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他们的创新思维就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活动中,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诵读,揣摩领会品读运用,以语感体验为重点,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并分组讨论。课堂教学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通过合作与交流,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地球在茫茫宇宙中的渺小,地球上的资源的有限,如果人们随意毁坏生态环境,人类再无去处,从而学生发出“只有一个地球,爱护地球母亲吧!”的呼声。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首创精神,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多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让学生自我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思考的习惯,激发阅读的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不断得到提高,创新能力也就得到培养。
  二、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因此,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分组之前,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要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以及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调查了解的方法,可采用问卷、测验、谈话、看学习档案等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并分别提出适当的教学目标。如果是一个全新的集体,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之间还缺乏基本的了解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述或者用以前的成绩作参照进行初步分组。经过一定时间的了解之后,根据小组协作的不同阶段重新分组。
  应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常见的分组形式有以下三种:(1)差异组合式,即异质分组。教师可以先确定一项关键属性作为分组依据,将性质不同的学生混合编组,常见的是依照学生成绩的好与坏进行分组。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小组内学生互相影响,相互带动,共同提高,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而组间同质又缩小了小组间差别,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从而真正实现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2)就近分层式,即同质分组:选择一项关键属性作分组依据,将性质相近的学生放在同一组。同质分组一般来说适合于个别化教学管理模式,性质相近的学生接受同样的学习任务,有助于老师开展分层教学。但是,长期同质分组容易养成成绩优秀学生盲目自信的心理和学习困难学生过度自卑的心理。(3)自由组合式。由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这样小组里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开展共同学习。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发展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为学生 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密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加强反馈与调控,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有利条件。1.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2.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的迫切欲望。3.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例如:教低年级课《找春天》时教师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课外去找春天,你们仔细观察,找出春天的特征好吗?”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老师指导学生带到了校园,指导学生观察,给学生提出一个个实际问题。“春天来了,树木,花草长得怎样?”“空气,温度有什么变化?”“小鸟,人们有什么感觉?”你们感觉春天怎么样,喜欢春天吗?由于教师把学生带到课堂外,进行实地观察,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发言的兴趣,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