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建党百年关于《青春之歌》读后感
 

建党百年关于《青春之歌》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11-02 16:23:24 影响了:
  看一本“红书”,犹如唱一首“红歌”,时而激动人心,时而感慨万千,时而为之奋起。《青春之歌》,便是其中让我非常欣赏的一部。斗争年代的血与泪,苦与乐,是那么深刻,让人久久难以忘怀。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建党百年关于《青春之歌》读后感,以供参考。

  
  青春,一个被赋予太多憧憬与希望的词汇。它像一支最质朴的歌,在连绵的调子里却有着最高亢的音符,那音符的里面是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深情、无比热爱!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出自当代著名女作家杨沫笔下,是作者以高亢激昂的旋律为爱国知识分子写下的一首青春的赞歌。读完这本书,我久久不能释怀,林道静的形象总是在我脑海中浮现。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这部作品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经过了一条艰苦的磨练和改造过程。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她深受异母的凌辱和虐待,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以及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来。最后在卢嘉州,林红等的教育帮助下,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参加农民抢麦斗争,并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为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作者通过曲折的情节,细腻地挖掘林道静的内心世界,描绘了林道静的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真实而生动地揭示出知识分子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    读着《青春之歌》,我思绪万千:或许我们没有抗战时期那些英雄儿女动人事迹的切身体会,但是透过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在这场历史大风暴中,与我们相同的年纪,可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青春”。面对重重的挫折打击,林道静并没有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她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她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元素来对待,从没放弃自己的命运,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的精神,在现在当真是一笔无价的财宝了。读这部作品我就像回到了那个时代,它独特的青春舞步催人奋进,只要我们还有一点点青春的气息,就能被它点燃、燃烧!作品中火一样的青春感染力让人无法躲避,那是一个跑步前进的时代,那是一个冲破一切的时代,那是一个青春放声高歌的时代!
  
  这部作品有一种激奋人心的力量,它将生命的意义超脱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人物小小的情感世界有对生活、对人类的博爱。我想,生命的意义何在?各人的价值观不同,答案自会有差异。但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总该对真理存在一种执着和热情,即便是没有保尔“为人类解放事业而斗争”的境界,甚至没有道静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勇气,至少,我们该学会欣赏生活,把自己生命的主旋律定格于健康向上,这样才能不为琐事所困扰!  
  
  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奏响青春的每一个音符,让青春之歌响彻命运的每个章节。翻开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发现祖国的生命记载了多少沧桑,却表现得如此顽强,那是一种标识,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向往!回首往昔,在我们遭受欺凌时,祖国一次又一次地从危险困境中走出来,因为祖国心中有我们、有人民!祖国用伟岸身躯来保护我们,我们也要回报于祖国,我们这个时代也需要那么一部“青春之歌”!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