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有关书籍《红色家书》的读后感精选四篇
 

有关书籍《红色家书》的读后感精选四篇

发布时间:2021-12-02 16:37:30 影响了:

在看完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后,相信我们都收获了许多感悟。此时此刻,不如将感悟写成一篇读后感吧。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和大家分享有关书籍《红色家书》的读后感精选四篇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1

   翻开《红色家书》,一封封为了信仰、为了民族而舍生取义的书信,一句句为了主义、为了真理而坚贞不屈的豪言,震憾人心,洗涤精神,催人奋进。毛泽建在就义前的遗书中写道:“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邓贞谦写道:“杀不尽头颅流不尽鲜血”。邹子侃写道:“宁死不求虚伪、卑污、罪恶的自由”。裘古怀写道:“共产党员是杀不完的。”“胜利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我们”……每一封家书都深切地表达了无数共产党人在残酷的革命峥嵘岁月,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成就了他们不朽的人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但信仰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正确的信仰是对真理的领悟,是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人生意义,是具有正义感、崇高感和使命感的人生信念,是超越一己私欲、胸怀天下的精神境界。《红色家书》中每一位写信的共产党员,正是因为有了正确的人生信仰,有着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有着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有着为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崇高气节,才能在面对敌人的诱惑、恐吓、威逼,面对生与死的选择时,做到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们的人生之船经受住了敌人的严刑拷打,没有转向,没有倾覆。他们宁愿沉没也不愿投降。

   大浪淘沙。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很多“革命者”因为没有坚定的信仰、正确的信仰而投敌叛变,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同志而换取自由。《红色家书》中绝大多数英勇就义的革命先烈就是被这些丧失了坚定信仰、正确信仰的无耻叛徒所出卖。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的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因为信仰难持久而投敌叛党,人生小船在失去正确的信仰这块压舱石后沉入大海,被盯在历史耻辱柱上。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证明书。《红色家书》给我们最大启迪是:只有始终怀抱正确信仰这块压舱石,人生的航向才不会偏离,才能经受住任何艰难险境,其人生将是荣光的、胜利的、有意义的。

《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2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井冈山斗争时期,一封封饱含深情的红色家书,穿越硝烟弥漫的战火,将前线与后方紧紧联系在一起。今天,在这个连传统家书都于忙碌中成为一种“奢侈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追随先烈的脚步,回望红色家书,有了另一层特殊的意义。

   “为了让万千的母亲和孩子能过好日子……,革命不成功,誓不还家乡”,手捧“托孤书”,我们感受到的是英烈以身许国、虽死无悔的坚定信仰。革命烈士王尔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四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立志革命不成不剃胡须。正是一代又一代像王尔琢这样的革命烈士,前仆后继,不惜流血牺牲、不惧千难万险,才使得中华民族实现独立和解放。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时刻不忘党员身份,不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在党爱党、在党为党的实际行动,引领群众干事创业,把“施工表”和“路线图”变为现实。

   跨越火线,辗转千里,两页素白信纸的“无字书”,见证的是夫妻间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的伉俪情深。革命烈士陈毅安与女学生__强相识、相恋,两人开始写情书,陆续近十年。生前陈毅安和__强约定:如果他牺牲了,会把一封没有写字的信寄给她。1931年初,__强接到丈夫从上海寄回的一封无字信,她宁愿以为这是丈夫在开玩笑,直至七年后,彭德怀给她写了一封婉转的回信,才感到丈夫确实是离开了她,不由得放声大哭,书写下的这段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党员干部作为家庭的核心力量,我们要汲取革命文化精髓,从自身做起,教育家属弘扬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切实增强家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我没有钱寄回来。家中如果没有钱用,可将……。”革命烈士卢德铭,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总指挥,上井冈山时牺牲的最高将领。谁曾想到,一个堂堂国民革命军的团长,居然身无分文,对补贴家用无能为力。诠释了共产党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清廉本色。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我们每天可能都会遇到公权、公事与私事、私利的选择,更要持之以恒“回头看”,不放松一时一事,不断增强个人政治定力,切实把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服务我区“两区一堡”战略定位,服务“三个金山”建设目标任务上来。

   最好的缅怀莫过于传承。随着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发表两周年、建党97周年纪念日一天天的临近,回望《红色家书》,坚定初心使命,回望《红色家书》,重整行装再出发,让我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石,自觉做共产主义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让初心在奋斗中闪光。

《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3

   无意间翻开《红色家书》,没有按照以前读书先看目录的习惯,随意的翻了翻,看到“邹子侃”的这个名字时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当看到书中信件的主题“宁死而不求虚伪、卑污、罪恶的自由”这句话时,一股浩然正气向我袭来,引领我想要进一步了解写信人以及他的故事。

   邹子侃同志写这封信时身处囹圄,其父为他疏通关系进行保释,但他却宁死不屈服,表示“大丈夫头可断,志不可屈”,只求灵魂洁白无瑕,不愿意向反动派低头悔过换自由,用生命诠释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书信中邹子侃流露出对父母、亲人的愧疚与不舍,但为了国家、为了革命他把个人情感放在身后,断然舍生取义,还嘱托父亲要督促弟弟妹妹用功学习,将来投身到革命之中,这是怎样的一种家国情怀。

   他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年仅19岁,在我们看来他还是一个孩子,可在他心中,革命的火种、共产主义的信念却早已根深蒂固。读完邹子侃给父亲的书信,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心情久久不能平复,30多度的酷暑,却全身泛起了鸡皮疙瘩。

   置身新时代,我等必须向先烈学习,坚定信念,克服万难,一起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4

   近来,本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诵读学习了《红色家书》,重温了中国革命先烈的光辉历史,感到深深的震撼,倍感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汲取了奋发前行的力量,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的基本政治要求,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品格。品读红色家书,那一段段荡气回肠的革命历史,无不诠释着老一辈共产党人对党的绝对忠诚。李大钊被捕后,敌人用尽了酷刑,他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没有说一句有损党的荣誉、有损革命利益的"供词",连当时敌人的报纸都不得不承认"李无确供";方志敏在被囚禁的6个月中,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16篇约14万字的狱中文稿,甚至感染了狱中看守人员,他们自愿帮助方志敏将文稿传出,使得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得以留存至今。我们品读红色家书、缅怀革命先辈,就是要坚定对党的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挑重担,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的一大共有13位代表,最后走上天安门城楼、见证新中国成立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其中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背信弃义叛党投敌。这些人之所以中途变节,就在于没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红色家书的主人公们,都具有坚定崇高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认定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认定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的出路,认定中国共产党定能成功。正是他们,鞭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

   重读红色家书,传递信仰力量;重读红色家书,体悟先烈初心。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务必要传承好红色革命基因,以务实担当精神接续奋斗,为新时代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