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菊花词读后感7篇
 

菊花词读后感7篇

发布时间:2023-04-24 11:01:20 影响了:

读书从来都不是为了打发时间,让我们一起好好的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通过写读后感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职场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菊花词读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菊花词读后感7篇

菊花词读后感篇1

?菊与刀》中的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刀则是日本武士的图腾。两种极柔与极刚的东西交织在一起,恰好可以鲜明而具体的表现日本人性格中既温和谦让又生性好斗,既穷兵黩武又精神至上,即蛮不讲理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又能伸能屈,既保守又开放的矛盾状态。一本《菊与刀》将日本人剖析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作者本尼狄克特从未亲自去过日本,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访问学者,与在美国生活的日本家庭接触,加上到监狱中对日本战俘进行调查写就本书,作者用女性那细致入微的独特视角,平等冷静毫无先见的人类学家的宽广胸怀完成此书。《菊与刀》就好像是放大镜一般让日本民族的性格毫无保留的暴露在聚光灯下,让很多无法理解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得如此疯狂的人有了了解日本和大和民族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让美国军方和政府找到了在二战结束后应对日本政府和国民的最好方式。

让我触动最大的是美国人在对日本采取“最后的行动”或者说是“决一死战”之前最想要做的是了解“敌性”,因为他们觉得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习惯上的差异巨大,要想最后打赢这场战争了解这个民族是关键和核心。美国人这样做在后来的实践检验中无疑是明确而睿智的,而且还在不经意间成全了世界对这个民族的好奇心。而且本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无论是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上,婚姻里亦或是上升到国家高度的政治与外交问题,没有什么是比了解对方,了解对手更至关重要的了。

作者在这里用文化差异即比较法的方式将日本的文化、价值观、处世态度等与美国、西欧、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相比,让世界各地的读者都能够更好地接近日本文化和价值观中的核心内核。作为中国人,读罢此书,可以看到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迥然不同却又同宗同源的独特内涵。作者同样给了我们最好的借鉴,以后再研究其他国家文化时以比较的方式入手,待研究稍有成效的时候你对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的了解程度都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式。

从书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文化中有很多和中国文化相似的观念。比如报恩的观点,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一种恩情反而在时间的流逝当中涨了利息”,但是日本人对这种所谓“情义”明显是更为看重的,这种情义会始终牵引着两方被某一种共同的“义务”所束缚,无论是施恩者还是报恩人有时都会被这种束缚而弄得不愉快,所以在日本做事要处处谨慎小心,因为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你的帮助很可能成为别人永远的负担。

在抚养子女的问题上我相信中国父母是和日本父母最有共同语言的了。在孩子小的时候,祖父母会给予更多的疼爱,父母常用恐吓(例如编鬼故事)或者说“什么东西很脏不能碰”来使小孩子的好奇心得到约束,从小教育哥哥姐姐要谦让弟弟妹妹,对于父亲的权威是永远不能侵犯的等等很多方面,中国和日本的孩童教育方式都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性。但是对于稍微长大一些的孩子的管教,日本人明显要严格的多,女孩子要学习标准而优雅的睡姿,男孩子要告别淘气而又无法无天的孩提时代转入学习自我控制与接受具有强烈责任和义务色彩的道德观的灌输的少年时期。日本的孩子从小会被父母嘲弄着教育,上学之后还可能会被高年级的同学嘲弄和欺负,所以嘲笑和轻蔑是他们一生当中最为厌恶的事情,一切的不满都可能由不经意间的嘲笑和轻蔑而一触即发,这个民族的自尊心在一代代对孩子的教育当中薪火相传,从未减弱,反而被不断的被复制和强化。

由一个“仁”字贯穿始终的中国儒家思想并没有被日本人全盘借鉴和吸收,因为日本人讲究复和对名誉尊严的维护,任何践踏他们自尊心的事情都需要被复仇,而不能像儒家思想要求的那样以宽广的胸怀善待自己和别人,在日本人看来那是极为不可理喻的假善,那会让别人认为自己懦弱和无能,而别人的观点即社会的眼光是一个人在日本社会生存的根本。日本人把外界的评价视作生命一般珍贵,因为一旦失去别人的认可就好像整个世界都无法容下他了一样,他会失去家族的位置和尊严,这对日本人来说是一种不可想象的灾难。

日本人超强的学习和领悟能力也在书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在介绍明治维新的一章中,这个民族突然从精神至上变得精明、强干和务实,无论是在经济、政治、社会风俗抑或是宗教领域,改革的力度都是空前的。日本人的学习从来都不是盲目的,他们了解自己,所以他们将在欧洲和英国学习到的立法经验、工业发展方式等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后再进行移植。斯宾塞在给伊藤博文的信中写道:“日本社会中存在着任何一个国家都无以伦比的经济腾飞基础,那就是民众对“长辈”的尊重和服从,对皇权威的绝对忠诚,这是一笔可贵的资源,日本将在明治政府的领导下稳步前进,并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斯宾塞无疑是有先见之明的,正因为等级制度的森严,因为对皇的绝对服从,让明治政府可以借助皇和幕府家族的力量大刀阔斧的推进改革进程,而不必过分担心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情况。

明治维新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它将日本在东亚的地位推向了一个高峰,从来都是充满着忧患意识的民族,缺乏资源,领土狭小的民族却获得了处在飞速发展中的经济成就,这让日本人欣喜若狂。当他们回头看一看这时的古老中国,仍然处在落后的腐朽和堕落之中,原来那个需要顶礼膜拜的巨人不见了,他羸弱不堪,无法再担当领导东亚的重任了。所以,按照日本人的逻辑,是时候要帮助这个曾经在历史上把先进的文化输入到日本的民族了,他们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想法应运而生,他们要重新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中国,先要征服她再来改造她,日本人觉得这是对中国最好的“报偿“,这是在尽他们祖祖辈辈都在遵从的”义务“。

日本人的逻辑让人很难接受,因为在之后受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影响,日本人仿佛失去理智一般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日本军队在战场上不会救助伤员,因为当时过长的战线已经让他们在物资供给上很难承受,能够用来救助伤员的物资实在是太少了,另一方面,对于日本士兵来说,在战场上以生命向皇表达效忠之情,以死明志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那是“尽忠”与“尽孝”的最高境界了。

最终历史选择了正义,最终英勇果敢的中国人民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国。日本人失败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太平洋上,他们都失败了。随着皇在1945年8月14号颁布诏令宣布投降,日本人在二战中的疯狂走到了尽头。因为皇在他们心中的神圣地位,所以听从皇的指令在心理上并不会难以接受,因为大和民族认为即使是失败也是他们意料之中的,他们会继续看一看其他采取武力的国家是不是都以失败告终,如果都是这样那么他们就吸取经验教训就好了,但是如果还有其他国家因为穷兵黩武而取得新的胜利,那么他们也不排除军国主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这就是日本人,固执倔强却又善于接受事实和做出改变。

等级制度、皇、野心、冒险精神、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忠、孝、情义、自重与克制??这些词语贯穿日本人的一生,为他们构建起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宗教信仰。是的,日本就是这样一个民族,有时近乎疯狂与无耻,有时又温婉恬静可爱,矛盾在日本人的性格中处处可见,不足为奇。这也是日本人为何能在那样一片资源匮乏,地域狭小的土地上坚强独立而卓有成就的创造令世人惊叹的一切,在二战后,废墟上的日本,以世界惊讶的速度重建,并在不久之后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人的倔强与坚韧可见一斑。

?菊与刀》是一本在人类学上获得了极高评价的著作,它向世界敞开了了解日本的大门。虽然在感情上,作为中国人,我无法从内心真正认同这个民族,这一点或许也情有可原。日本人的倔强和坚持,日本人那一套并不容易被人理解的逻辑使很多日本人时至今日都无法正视其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犯的罪行。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经40年了,中日之间经贸往来不断,文化交流频繁,特别是日本的动漫更是深受中国年轻人的喜爱。我敬佩日本人善于学习,懂得自重、克制和自省的严谨的民族品格,这从经历了地震海啸之后日本民众的井然有序当中可窥见一二。正所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不能沉浸在历史的宿怨中无法自拔,而抛弃今天合作互利的大好局面,但是勿忘国耻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具有的血性,在鱼岛问题的争端上我们要坚决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

一本《菊与刀》让世界了解日本,对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所表现出的迥然不同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我们应该以宽广的胸怀,包容的眼光来看待。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但是同时我们更应该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一本《菊与刀》让我重新审视日本和这个世界,每分每秒都处在变化中的这个世界,需要更具国际眼光和能力的年轻人共同创造未来。

菊花词读后感篇2

阅读《菊与刀》的前前后后。其实也无非是动机强烈,意识对物质产生相应的反作用的结果。

?菊与刀》是本讲文化、讲民族性的人文类着作。然而本书的形成以及强大的影响力是他显得如此耀眼、如此与众不同。

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二战期间,她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利用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利用的技巧来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其后向情报局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研究报告。1946年,由于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以及日本整个局势的发展基本上与这份报告的主旨一致,于是作者就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增写了关于研究任务和方法以及日本投降以后的日本人的前后两章,以《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出版。

本尼迪克特的理论发表后,获得了广泛的赞同和好评。日本著名评论家川岛武宜指出:“尽管本尼迪克特本人一次也没有到过日本,但却搜集到了那么多的重要事实,令日本人都感到非常惊讶。本尼迪克特依据这些事实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日本人的社会生活、行为方式和文化的全貌,推导出了日本文化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诸特征”。确实,作者深刻而又敏锐的分析能力令人赞叹不已,特别是在当时日美两国处于交战状态的情况下,她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坚持用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日本文化,这种坚韧不拔、宽宏大量的精神,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反观我们,2001年世贸大厦被炸后,谈到911,很多国民便神采奕奕的大谈美国是“活该、报应”。先不管美国与我们有什么“深仇大恨”,这种行为本身即是非常不应该的。看待世界不能仅凭一时情绪,不能总带着有色眼镜,为911欢呼庆贺是对恐怖活动的认可,更是对人本精神的藐视!

在看《菊与刀》的正式内容之前,本尼迪克特首先就给我们上了有价值的一课——客观的审视世界,冷静的看待对手,摈弃简单粗暴的看待世界和历史的二分法,破除那种非黑即白的世界观。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揭示了日本人的本质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服”等等。这种异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日本的整个文化,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气质。

菊花词读后感篇3

前几天,我感到万分无聊时,翻开了一本妈妈给我买的,但我很少看的书——《有一种情叫牵挂》。书中的一个小故事《风雨中的菊花》引起了我的注意。

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他的妈妈去世了,他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只好到街上乞讨。他向一位贵妇乞讨,那位贵妇人不但没有给他,反而还骂了他。这时一个过路人——多尔来了,小男孩又伸出小脏手,多尔先生很同情他,于是给了他一枚一美元的硬币。小男孩接过钱向多尔鞠了一躬跑了。不一会,小男孩出现在了一个花店里,买了一束万寿菊,并且附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献给我最亲爱的人,祝妈妈生日快乐!下雨了,他捧着菊花,一步一步缓缓前行,风雨中,那菊花仍怒放着……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的心被一种莫名的东西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也许这就是自责,我无从知晓。对于小男孩来说,在母亲生日时献上一束万寿菊是最好的礼物,尽管他很贵,可是,就算让他去乞讨,他也要为妈妈买那束花,尽管他的妈妈已不在人世间了,可他仍相信妈妈会在天堂收到自己的祝福。

而我呢,再母亲节那天,我甚至要妈妈提醒我,才记起今天是母亲节。可因为没想到买什么送给妈妈,什么是妈妈喜欢的,还有我只有几天的零花钱也不够买什么,最终我还是不能够赠妈妈一件礼物。我的家境比那位小男孩好许多,可我却不能像他那么有孝心。

现在想想只要是女儿送的,只要是妈妈有用的,不管价格是贵是贱,妈妈一定会喜欢的,一定会高兴的,因为孝心是无价的。

菊花词读后感篇4

这是一本相当难懂的书,基于本身它的研究对象——日本,就有很大的矛盾性。而且美式描写方法加上人类学家的研究方式,这本书让我拥有了很深的感受。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此处用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

?菊与刀》在描述这种抽象情感时,用了二战这一具体事件来体现。上午手中还紧紧握着枪杆,下午便悠闲的上街采购物资。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日本人本身并无自觉。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是能表示“对陛下尽忠”、“让陛下为我们放心”的事,那边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崇拜之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理依然存在。日本对与道义与军部的坚定感,促使他们的军国主义思想在现在依旧主导着他们的内政外交活动。

在日本看来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就是日本人生活的习惯。日本人他们自认为是历史的债务人,他们的日常决定和行动都必然发自这种负债感。表示“义务”的词汇往往涵盖一个人的负债意识——从最大到最小,这个词便是“恩”。“一杯冰水纵然微不足道,但总归我钱那个家伙一份情,这会影响我的荣誉。不管是一钱抑或半钱,背负着这份人情债,我将死不瞑目。”对琐事如此过敏,如此痛苦而且易于受到伤害在日本被视为美德。欠债意识会使人很容易被冒犯,日本人证明了这一点。日本人否认美德有与邪恶作斗争的含义,没有任何恶是人类灵魂所固有的,那些“粗暴”也只是“人之常情”,是人类不应该谴责的幸事。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每个人除了要看到自己外,也要看到别人。只有一起合作,才能长远的发展下去。

菊花词读后感篇5

读完《风雨中的菊花》,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它牵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感动、伤痛等复杂的情感交织在我的心头,有种说不出来的味道,酸酸的、甜甜的……

我觉得那个小男孩好可怜,没有了母亲,还要乞讨!我突然发现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有健全的身体,还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疼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吃不完的零食,要啥有啥,过着皇帝待遇般的生活……可是,在这个社会上却还有那么多可怜的人在为生计乞讨、流浪,无家可归,无依无靠,吃了上顿没下顿,给这个温暖、美好、可爱的世界平添了一丝丝悲凉。难道,真的没有人去疼爱他们,照顾他们吗?他们就像被抛弃而受伤的小鹰,没人管,没人爱;像飘摇在风雨中的小草,任凭风吹雨打,却磨炼了他们刚铁般的毅志,使他们能够展开双翅,锻炼他们能在蓝天中自由翱翔。我想,可能他们展翅高飞的时机还没到吧,但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在这险恶的社会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的!

读完这篇文章,我也真正地了解到他们的生活环境多么的恶劣,毅志却如此顽强。我之前是那么的讨厌乞丐,认为他们没本事,才出来放下尊严乞讨的,但是我想错了,或者他们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我很敬佩文中的小乞丐,尽管自己饿着肚子,但出于爱戴母亲,他宁愿自己饿着,也要给母亲买花,祝她生日快乐!在酒泉之下含笑!我想,这未必是我们所能做到的。

感动归感动,但我还是想说出这句话:我愿做暴风雨中的花朵,也不愿做温室里的弱苗!

菊花词读后感篇6

暑假里老师推荐我读了《菊花娃娃》这本书,读过之后我非常喜欢。《菊花娃娃》讲述了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

古老的小镇上有一个美丽的女孩,她非常喜欢做布娃娃,天天都在做,她用漂亮的花布一针一线地做,用自己的辛苦和汗水、用自己的勤劳和善良,做出了一个个美丽的布娃娃,每做完一个,她都会在布娃娃身上锈一朵菊花,并给她们起名字。最后,她让这些布娃娃去了最需要她们的地方:为人们解除生活中的烦恼;让睡不着觉的孩子安然入睡;让思念亲人的孩子得到安慰……

这些布娃娃去各个地方,帮助了四面八的人们,为他们解除了烦恼,带去了欢乐。从此,这些人们再也没了烦恼,整天开开心心的,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因此,大家也都非常感激这个美丽、善良的姑娘。若干年以后,在这个小姑娘即将老去之时,那些美丽的布娃娃,都从四面八方赶了回来,来探望赋予她们生命的母亲,给自己敬爱的妈妈送行。

从这个感人的故事中,我读懂了执着与专注,看到了热爱和珍惜,感知了善良和爱心,懂得了感恩和回报。做娃娃的女孩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父母,是父母生育、养育、教育了我们。我们要像布娃娃一样,知道感恩,我们以后要多听父母的教诲,善待父母,孝敬父母,多为父母分难,好好学习,健康成长,等我们长大了,我们要好好陪伴和孝敬父母。

有时候,书是一盏铮亮的灯,照亮我心中的黑暗,让我明白了世间的善恶美丑;有时候,书是一对洁白的翅膀,带我飞到云海深处,一览山河的壮丽美景;有时候,书又是一叶坚固的小舟,带我驶向成功的彼岸,任凭风吹浪打也不回头。

菊花词读后感篇7

今天,我翻开这本书,阅读了《风雨中的菊花》这篇文章是这样写的: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似要下雨。多尔先生出差时看到一个小男孩央求着一位妇女:"太太,可怜可怜我吧!”"滚"!这么小的孩子就会做生意了?"妇女怒喝一声。男孩很失望。多尔从口袋中掏出一美元递给他,男孩子兴奋地说:"谢谢!"说完跑进花店,买了一束万寿菊,上面还写着:献给我最亲爱的人,祝妈妈生日快乐!下雨了,小乞丐在风雨中捧着菊花向一块公墓走去,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我想有的人越是有钱越不关心别人,只顾及自己。这种人精神是贫穷和悲哀的。多尔先生同情和关爱小乞丐那样的弱者,比起那位贵妇人要高尚的多。文中小男孩不惜用乞讨的方法凑足了钱,为妈妈买来一束菊花,真是让我感动极了,那一束迎风雨怒放的万寿菊,让我受到小男孩内心燃烧的一份真挚的爱。

当他瘦小的身体在风雨中缓缓前行的时候,竟然忘记了身外的一切。小男孩可以用讨来的钱买些食品,填饱自己的肚子,说不定那些美元还能够为自己买想要的玩具。但是他却没有那样做。自己的家境本来就不富有,但是他把一切都置之度外了。在母亲生日的那天,他仍然没有忘记去给母亲买一束万寿菊。

小乞丐虽然贫穷,但却拥有纯真而高尚的品质。而我却和他成为鲜明的对比。每当父母亲过生日,我完全不在乎,把它当作平常的小事。其实,我错了。当我仔细看看父母亲的手,再看看他们额头的细微的邹纹,我心中总会涌动一股暖流。当我在家中温暖的被窝里睡着觉,而小乞丐却在寒风中露宿街头;当父母过生日,我把它忘得干干净净,而小男孩在母亲生日的那天,却没有忘记为他们献上一束鲜花,表达对妈妈的爱戴……我和他比是多么的惭愧。父母亲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汉水,而我却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小男孩是多么伟大啊!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