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做客中甸茂家 中甸
 

做客中甸茂家 中甸

发布时间:2018-12-28 04:42:37 影响了:

     高高的藏式土掌房   我的朋友云南青年舞蹈家农布七林是中甸藏族,今年夏天,我和他游览中甸,也去了他家做客,真正地观察到了藏族家居和领略了藏家待客礼仪。
  一进门,院子很大,大块的青石铺地。靠着院墙内侧,整齐地砌着高高的柴垛,没走两步,一条牛犊般的藏獒己扑到我的前面。我一时不知所措,慌得不知往何处躲避,然而待我回过神来,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原来这条藏獒被拴在一棵极富弹性的杨树枝头,尽管藏獒瞬间的爆发力能把杨树拉成一张弯弓,然而杨树杆强大的反弹又把它“倏忽”一下拉了回去――一场虚惊!农布喝住藏獒,领我往里边走。进大门往左拐是一座高高的藏式土掌房,坐西向东,其余三面围墙。藏房左边有一所新式平房,白瓷砖贴面,饰以藏式雕花,那是去年专为农布结婚而准备的新房。藏房和平房之间有一间厕所。后来我了解到这已经有了一些改革:原来的厕所就在藏房上层,入厕口对准下层牲畜圈。藏房右边贴着围墙也有一小畜圈,关一些小牲畜。上面的墙上有一个“桑蜩”(烧香台之意),专门用于每天早上的烟祭。
  中甸藏区农户宅基地普遍较大,有的特大。据1991年中甸县城建局的普查资料,县境藏区农户房屋建筑面积一般是200-400平方米:500-700平方米的为数也不少;超过800平方米者也并不罕见。藏房较内地民房来说,建构较为随意,只要合乎比例,增减尺度没有多少关系。就农布家的藏房来说,粗略计算一下,房屋面积也在300平方米以上。
  
  藏式民居的特点
  建造藏式土掌房先用石料砌基,然后圆木构架,再生土筑墙:随后铺设楼屋面,安装木门窗:最后装饰彩绘,用白垩浆或石灰浆涂刷外墙。藏式土掌房与其它房屋施工没有很大差异,除木作、装饰非常细致外,其它工序倒反粗简一些。藏房靠院一面门窗、隔墙板壁、楼梯、外廓都是木质结构:其余三方为厚约二尺左右的土墙或石墙,房愈高阔墙体愈厚,外墙面向上大度收分,近呈梯形,内墙面接近垂直。底层一般不设窗,作厩养牲畜兼存放草料杂物,通透开敞,使楼层保持干燥清新。二层开少量小窗,为家人居住,各个房屋各有自己的功用,楼面下承木梁,中排木楞,上面铺厚实木板固牢。三层储放饲料,堆放杂物,以小圆木铺垫,再铺以“企”(一种防腐用的荆棘),筑土掌,土掌上再以木马架人字屋顶,屋顶覆架两坡木片,用云杉木劈成,俗称“闪片”、“划板”,闪片檐口滴水长达六尺余,显得厚重、雄勃。
  听到我们走近院子的声音,大哥知诗七林的妻子拉茸卓玛从房里走出来。她穿着中甸传统的年轻妇女藏装,年轻、高大、健美,脸上有着明显的“高原红”。由于中甸紫外线特别强,使得生活在这里的藏族妇女脸上有明显的腮红,当地谑称“高原红”,到过中甸的人对此都有很深的印象。这是中甸藏族妇女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的标志,不失为一种健康的美。
  “尼麽(小弟),进来家里面闲!”拉茸卓玛站在楼梯口,带着中甸藏族妇女惯常的羞涩招呼我。
  
  中柱粗细的象征意义
  我随农布七林走上楼梯,二楼最外面是长长的一条走廊。我们顺着左边的门走进去,里面是一间比较小的空房,顶层不设楼板,顺左边往上搭的楼梯可以上去三层顶楼。我们再通过一道门就到了中堂。中堂大厅由两间连作一间,面积很大,超过100平方米。中堂大厅的左侧是称作“察几”的雕饰水亭,农布家的水亭精雕细刻,装饰十分华丽。水亭里面有两个大水缸盛放一家人一天的生活用水。过去,中甸藏家人不兴用扁担和水桶挑水,水亭在家庭中的作用非常大。每天早上家庭妇女都要外出用木桶去河边泉头背水,路途遥远可是一项繁重的工作。80年代以后,家家户户都在院子里挖井,也慢慢习惯了挑水,用上了扁担、水桶。这以后,挑水不再那么辛苦,藏家水亭也没有了以前那样的地位。
  大厅四处绘有藏族八瑞相和八瑞物彩图,绘饰精美,金碧辉煌。其中最吸引客人眼神的恐怕是正中的“比嘎”(中柱),比嘎如中流砥柱矗立在大厅正中,直径超过一米,需两人才能合抱。中甸藏民往往以中柱的粗细评论房子的气魄、牢靠以及主人的贫富。柱顶两端均有云龙雕刻,称柱帽,上面绘有藏族风格的彩饰,如一双展开的飞鸟翅膀,从远处看,又像一根小巧的华表。柱帽下有黑白篾皮相间竹套一截,插纸花、麦穗、箭旗。正面还写有“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四个藏文大字。中柱在藏族家居中有很大地位,逢年过节还要做一些祭奠仪式。古老的观念认为进出门要绕着中柱走,不能从中柱和火塘之间穿行,现在只有农布七林75岁的老祖母定主卓玛捏着佛珠,进进出出总是绕着中柱。
  
  家居习俗
  一进门的左手边是一排精雕细刻的橱柜,放食品、水瓢、杂物。再里边是神龛,贴有“布达拉宫祥云图”、班禅大师照片等。我一进门,按照中甸藏族礼节先向神龛献了一条哈达。藏家最讲究神龛前的供品,一般家庭都要在神龛前面摆上一对花瓶,插上扁柏叶、纸花、雀翎;再挂上洁白的哈达,供上酥油灯、香炉、净水碗;有些家还摆上酥油、茶、红糖等等,一家比一家丰富多彩。酥油灯和净水碗要随时添油、换水。神龛前供有香炉,每天早晚定主卓玛老人定时颂经、燃香,肃穆庄严。
  中甸藏家燃香的方式很独特,香炉里盛上热灶灰,然后加上碎木屑使之袅袅生烟。碎木屑很有讲究,要用山上一种叫“奔”(柏树类)的特生树种劈成。神龛前面是火塘,藏语称为“托卡”。火塘上支大铁三角,上面竖着四个“桑戈”(铜桶),用粘土粘在一起,每年春节要取下来重新做一次。四个铜桶两高两低。高桶热家人用水,低桶分别煮猪食、牛水。由于烟熏火燎,红色的铜桶已变得漆黑看不出原色。火塘上方房梁上吊下来一片用竹子编结成的架子,藏语叫“冲擦”,意为“奶渣架”。冲擦有缝隙,刚制成的新鲜奶渣放到架子上烟熏火燎,很快在表面结一层硬壳,把奶渣很好地保护起来。不管放多久,只要掰开外壳,里面的奶渣都很新鲜。
  中甸藏族家居礼仪在火塘上表现最为突出。就农布家来说,靠南的墙边和神龛之间有一个矮柜,放酥油、糌粑、碗碟之类。碗橱两边是又宽又长供人坐的“郭且”,即木制台座。藏胞传统上不惯用椅凳,而喜欢盘膝坐在台子上。“郭且”上要放“撤垫”(毛制小块褥子),坐上去很暖和舒服,也不会被硬木座硌着。中甸藏家的传统是男女座位严格分开,不能乱坐。在农布家,男性客人和男主人坐靠墙的南面,一般按长幼、尊卑从里到外。实际上,主人都尽量让客人靠里坐,但如果主人家这边有年纪很大的老人,那即使主人再谦让,你也要尊重老人,让老人往前坐。我在夏那一个月,农布的父亲、大哥都执意让我坐最里面这个最尊贵的位子。南面的座位是最好的,因为主人家做家务影响不到自己,你尽管坐着闲就是。女性坐靠神龛的那一边,也是依长幼从里到外。在农布家,靠矮柜的位子固定是定主卓玛的,再往外一般是母亲此里卓玛。最早这样安排应该是为了方便主人煨茶招待客人,慢慢地也就分了尊卑、轻重。
  农布家大厅四周共有四间卧室,奶奶定主卓玛的是神龛背后那一间。这主要是考虑到靠近火塘,比较保暖:加之老人休息、出来喝茶都非常方便。
  顺走廊往前走,从右边的门进去是每家必备的经堂。农布家的经堂布置得比大厅还金碧辉煌,整个屋顶、墙面、梁柱都画满了宗教饰画,雕龙画凤、缤纷复杂,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中甸一带家庭经堂一般设在楼上,专辟一间洁净清宁的房间,并根据各自家庭的经济情况供奉大小、质地不等的菩萨造像,菩萨种类无定例。经堂里长年油灯净水不断,平时供灯上水烧香,每遇家中请僧侣念经时便作为僧侣念经歇息的场所。农布七林家的经堂里面供有释迦牟尼、宗喀巴、大小活佛画像。最显眼的地方用镜框装有第十世班禅活佛相片,上面敬献着哈达。经堂里每天早晚烧两次香,这一般是大嫂拉茸卓玛的事情。
  
  藏家传统待客的最高礼仪
  
  我随农布七林到了火塘边,土丹次称跑进屋里拿出一床厚垫子给我坐。卓玛大嫂拿出茶罐洗涮,然后盛上水掰一块砖茶放进去抵在火塘边煨。中甸藏家非常好客,按传统礼俗,不管客人有没有吃饭,一进门都要打酥油茶招待。藏人以茶当饭,问“有没有喝茶了”就像内地人问“有没有吃饭”一样。不一会,卓玛把熬好的茶顺茶滤子倒入茶桶,然后加上酥油、盐巴,用一根茶杵搅拌。
  茶桶、茶杵和茶滤子都是特制的。茶桶藏语叫“索拉”,一般有一尺多长,10厘米左右粗,用木头抠成中空,茶杵藏语叫“徐列”,比茶桶长一些,下端插着一块小圆木片,面积比茶桶口径略小,边缘有两个齿,方便水液流通。茶滤子叫“者擦”,是用竹篾子编成的带小把的斗形滤子,能挡住茶叶渣不让它倒进茶桶。茶杵伸进茶桶一下下做活塞伸缩运动,水液上下翻滚,发出很好听的“哗哗”声。这样推拉数十下,里面的茶水和酥油成水乳交融状后就可倒入茶壶放在火边煨着保持热度。
  随后,卓玛拿出两个镶银木碗,特地将雕饰更精美的一个放在我面前。按藏家人的习惯,最好的东西都是优先叫客人和长者使用。卓玛给我和农布斟好茶,说“慢慢请”。然后又拿过一个大木盒,打开盖子摆在我俩面前,说:“这是曲佐面面,揉酥油茶吃。”曲佐是糌粑的一种,制作时先要将青稞在滚水里煮洗后滤在别的一口锅里,捂上一昼夜,再用火焙熟,加入少许花椒、黄果皮后磨成粗细适度的粉末就是曲佐糌粑,属糌粑中的上品,放入酥油茶中捏成糌粑团,色黄味香,脍炙人口。
  在中甸,喝酥油茶也很有讲究:如果你要喝第二碗,就不要喝光碗里的茶,这样主人就会不断给你倒茶;如果你不想要了,就赶快喝光,要不然主人也会不停地倒给你。很多人刚到中甸时不懂规矩,闹了很多笑话。想吃但喝光了,主人就不给倒。吃不了可又没喝完,主人又紧给你盛。如果要吃糌粑,就在最后一碗酥油茶里留少许茶液,然后抓糌粑揉成团块吃。藏族人揉糌粑时很有经验,一面揉一面也就擦银碗,到最后揉好糌粑,银碗也擦得干干净净,洁白锃亮,这时就可直接放进矮柜里收起来。
  随后,卓玛又拿出锅,里面放上酥油炼。待油热后把奶渣掰成小块放进去煎。这是中甸藏家传统待客的最高礼仪。不一会,酥油和奶渣的香味充满整个房间。
  “藏族人吃饭还是不当顿,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打打酥油茶吃点糌粑,所以不管你什么时候去藏族家,什么时候就给你打酥油茶。”农布七林正说着,卓玛大嫂又端来一锅用新鲜牛奶做的酸奶舀给我们喝。很快,酥油煎奶渣也行了,卓玛放上红糖端在我们面前。
  整个下午,我们就一直这么坐着喝茶、吃糌粑。午后的阳光从天窗上像舞台追光一样射下来,撒在我们身上。我们沐着阳光,听着定主卓玛老奶奶不停念着的“六字真言”,身子轻松得快要飞了起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