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蚩尤之谜(上)]泰坦尼克号沉船之谜
 

[蚩尤之谜(上)]泰坦尼克号沉船之谜

发布时间:2019-02-21 03:48:37 影响了:

  历史学家把中国的上古时代称作“神话传说时代”,其中最突出的特征,其实就是“天神”二字,那时的种种事物几乎无不与“天神”相关。现在有不少学者认为应当运用“外星文明假设”来探索中国那遥远的“神话传说时代”的真相,笔者非常赞同这种观点。同时笔者还要提醒大家的是:运用“外星文明假设”必须随时汲取当代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尤其是当代高分子生物学的“人造生物”理论。在这篇文章中,我要讲的是上古赫赫有名的华夏第一战神――蚩尤。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他是“最为暴,莫能伐”,黄帝、炎帝都曾被他的“火弹”打得四处逃窜。从方方面面的古籍史料来看,这个奇特的蚩尤怎么看都像是一种具有极高水平的外星机器人。
  
  蚩尤的形象
  
  古籍中有很多地方描述到蚩尤的形象。《太平御览》说“蚩尤兽身”,即说蚩尤的形象大大异于人类,而古人以其“自然观念”将其形象划分进兽类。《述异记》说蚩尤“头有角”,《归藏》说蚩尤“疏首”,著名神话学家袁珂解曰:“疏首就是长着分叉的脑袋。”《述异记》说蚩尤“耳如剑戟”,即说蚩尤的耳朵两边有锋利的刀剑伸出。《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铜头”,《述异记》说蚩尤“铜头铁额”,又说蚩尤“四目”。《述异记》说蚩尤“六手”、“牛蹄”,《归藏》说蚩尤是“八肱,八趾”,即八条胳膊八条腿,而“牛蹄”则说明这种机器人脚手末端呈圆球状。《述异记》又说:“冀州人掘地,得髑髅如铜铁,即蚩尤之骨。……今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这说明蚩尤其实是由金属制成的金属之神,而且这种金属具有“坚不可碎”的极高硬度。从以上种种史料看,作为上古“华夏第一战神”的蚩尤绝不可能是血肉之躯,而极大可能是天神从外太空带来的外星机器人。看了以下蚩尤的各种本领之后,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
  
  蚩尤的本领
  
  《太平御览》说蚩尤“食沙石子”,《述异记》说蚩尤“食铁石”,《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啖石”。而我们知道作为血肉之躯的一切动物都不可能是靠吃铁石过日子的。这种具有极高科技含量的外星机器人可能具有自动从矿物中提取能源的功能。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能“飞空走险”。这说明蚩尤应当与飞碟属于同一范畴的东西,所以它也能像飞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不仅如此,它还能在悬崖峭壁上飞奔自如,这不禁令人联想到它的“八肱八趾”,这么多抓手要在悬崖峭壁上飞奔,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龙鱼河图》说“蚩尤能吹烟吐雾”,《述异记》说“蚩尤能作云雾”,《太平御览》说:“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蚩尤这种外星机器人可能具有从地下吸取水分,然后又把水分转换成雾气的功能,所以它能“作大雾”。其所作雾气之大,如《太平御览》所云:“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泰山,三日三夜雾冥。”其所作雾气之大,竟能笼罩泰山三日三夜不散。
  《玄女兵法》说蚩尤能“征风召雨,吹烟喷雾。”蚩尤不仅能作大雾,而且能够“呼风唤雨”,操纵气象变化。我们人类现在的科技也可以人工降雨,将来理当也可以“人工造风”,所以蚩尤这种外星机器具有“呼风唤雨”之术是可以理解的。
  《玄女兵法》说“蚩尤幻变多方”,这“幻变多方”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总之是说蚩尤具有许多匪夷所思的能力。
  《管子・五行篇》说“蚩尤明乎天道”,《太平御览》说“蚩尤兽身人语”,这两条记述令人想象蚩尤在没有背叛黄帝以前还具有向先民讲述各种宇宙知识的功能。试问与当代“宇宙大爆炸说”非常相似的“盘古开天”神话会不会是蚩尤讲述给上古巫觋的呢?还有早在战国时期就有流传的地球运转说(比哥白尼“地动说”早数千年)会不会也是源起于上古天神时代呢?
  《春秋元命苞》说“蚩尤虎卷,威文立兵”,《太平御览》说蚩尤“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不仁慈”。《路史・黄帝》说:“炎帝氏衰,蚩尤惟始作乱,赫其火弹,以遂帝,帝弗能征。”看到这段记述不禁令人目瞪口呆。因为这“赫其火弹”不就正是我们今天说的“发射炮弹”吗?而“赫其火弹,以遂帝,帝弗能征”这段话又把炎帝被蚩尤的火弹追打得四处逃窜的景象跃然纸上。
  不仅炎帝不是蚩尤的对手,黄帝也同样甘拜下风。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可谓是旷日持久、艰难曲折,古书上说是“九战九不胜”,最后黄帝不得不祈求九天玄女帮助,才最终战胜蚩尤。从黄帝战胜蚩尤的方法上看,也同样说明蚩尤理当是一种机器战神。
  《太平御览》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泰山,三日三夜,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问?’黄帝日:‘小子欲万战万胜。’遂得战法焉。”那么九天玄女教给黄帝的“战法”到底是什么?从古籍看来主要有三:一是赐给他类似“遥控器”的“符”,以使蚩尤不能飞;二是赐给他“夔牛鼓”,以使蚩尤不能飞;三是教他用号角吹出“龙呤”的声音,以使蚩尤不能飞。
  
  赐神符
  
  《山海经・大荒北经》曰:“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于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龙鱼河图》云:“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黄帝出军决》说:“黄帝伐蚩尤,乃睡,梦西王母遣道人,披玄狐之裘,以符授之曰:‘太一在前,天一备后,河出符信,战即克矣。’黄帝寤,思其符,不能悉忆。以知风后、力牧。风后、力牧日:‘此兵应也,战必自胜。’力牧与黄帝俱到盛水之侧,立坛,祭以大牢。有玄龟衔符,从水中出,置坛中而去。黄帝再拜稽首,受符视之,乃所梦得符也。广三寸,表一尺。于是黄帝备之以征,即日擒蚩尤。”试问:这西王母所赐的“广三寸,表一尺”的“神符”到底是什么?这种能够操纵蚩尤令其动弹不得的“宽三寸,长一尺”的“神符”不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遥控器”吗?这个判断还可以得到以下史料的佐证。
  
  赐夔鼓
  
  《黄帝内传》说:“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山海经・大荒北经》说:“黄帝以馗牛皮为鼓,九击而止之,尤不能飞,遂杀之。”那么,这九天玄女为什么要赐给黄帝八十面“夔牛鼓”呢?这么厉害的蚩尤为什么听到“夔牛鼓”的声音就动弹不得了呢?这里我们首先要晓得“九天玄女”是谁?夔是谁?其余真相就可以洞若观火。考证过程限篇不述,这里我只能告诉读者古籍中讲的“九天玄女”也就是商代卜辞中的“帝女”,也就是卜辞中的“上帝”,也就是卜辞中的“高祖夔”。正如学术界公认的。商代卜辞中的“上帝”和“祖先神”(高祖)是二而一的天神,所以“九天玄女”、“高祖夔”、“帝女”、“上帝”等都是异名而同谓的。而“夔牛”就是飞碟,是古民以其“自然观念”对飞碟的“自然称谓”。请看高祖夔的夔字。其古文写法有三种,一是乒这种侧面象形字,二是纂这种正面象形字,三是篓这种会意字。注意,此三者就是先民的上帝的象形。蓦是由虿、会、组成的,虿是葵的头面部形象,余是什么?不喜欢飞碟学的读者可能难以理解,而喜欢飞碟学的读者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典型的飞碟形象(所以研究上古史,基础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具备某种与古史对应的基础观念,则古史永不可解)。会也就是上述古籍中所说的“夔牛”,因其形状像牛而又与夔有关。所以古人便以其自然观念赋予其自然称谓曰“夔牛”。其实古人与今人一样。他们也同样不知道那就是飞碟,他们也是以其蛮荒古朴的自然观念来审识和理解UF0现象的。例如《山海经・大荒东经》曰:“东海之中,有流波山。人海七千里,其上有兽,其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鸣,其名曰夔。”这里所讲的“夔牛”,今天的飞碟学者一眼就能看出这是说的出自东海的上古飞碟:“其上有兽”说明就像古人把蚩尤视为“兽身”一样,他们也同样把飞碟视为“兽”。“其状如牛”显然说的就是会形飞碟。“苍身而无角”是说这种“夔牛”是银白色的飞碟,而且与牛不同的是它没有角。“一足”显然是指飞碟下方通常会发出的“光束”。“出入水则必风雨”把上古飞碟从东海中腾涌而出的景象跃然纸上。“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鸣”这也是飞碟案例中常见的景象。“其名曰夔”说明古人不仅把乒、薨这样的天神称之为“夔”,而且也把它们的飞碟称之为“夔”,蓦就是最好的例证。好了,现在我们就可以知道《黄帝内传》等古籍中所说的九天玄女用“馗牛皮”(馗夔同音相假)制作的“夔牛鼓”是什么东西了:是用飞碟的金属薄板制成的金属鼓。而“九击而止之。尤不能飞”就说明蚩尤这种与飞碟本质相同的外星机器人有一个巨大的弱点,那就是它一旦听到飞碟的声音,就会立刻关闭系统而动弹不得。这从解析以下的古籍记载中可以得到进一步验证。(待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