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个性化教育圆了李如彬的梦|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圆了李如彬的梦|个性化教育

发布时间:2019-02-22 04:29:59 影响了:

  李如彬,学大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一个30岁的年轻人,已经将学大教育发展到全国28座城市,拥有1 00余个学习中心,教职员工近6000人。预计到2008年年底,学大将拥有教职工1万人,更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李总,您好!我们了解到,您2001年9月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就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那么是怎样的一个契机让您选择了创业呢?
  李如彬:主要是受环境的影响,1999年到2000年,时代互联网新生、普及,影响了我们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那个时候互联网创业的事情非常多,尤其在北京海淀一带,平均几天就有一个创业融资的消息传来,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确实心里很激动。我们学校就在中关村附近,信息比较灵通,一些人的创业故事也鼓舞着我们。
  2001年,我大学毕业到清华同方做网络构架师,接到一个任务是制作一个网站,网站的名字叫中华医疗网,这个项目做完以后,很快得到了4000万人民币的风险投资,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觉得自己还年轻,又有技术,一定要抓住这么好的机会干一番事业。当时的想法很多,也想过做新浪这样的网站,像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也想过娱乐性的网站。当时互联网还处于年轻的时代,新浪与搜狐创立没两年就已经上市了。四通利方公司1999年就改成新浪网,2000年就上市了,当时的市值远远超过大家心目中的互联网龙头企业联想,但是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个机会,是个从来没有过的机会。在创业激情的鼓舞下,我产生了将互联网和所观察到的校外教育市场结合起来的想法,我觉得一定能创造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的想法在当时也是市场的空白点,也是一次市场的机会。
  记者:在我大学心理课上,老师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记得当时我们全系200多人,只有一个人的答卷是“自主创业”,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我想问一下,您在读大学的时候有过这样的梦想吗?
  李如彬:对,这是我大学时候的想法,在大四形成。我是1996年从山东考入北京科技大学的,从山东到了北京以后,眼界一下子开阔了很多。
  大学期间,我也和很多大学生一样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去赚取生活费。勤工俭学对于大学生来说比较普遍的方式就是做家教。那个年代主要是需求多,大二大三的家教工作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有的孩子家境很优越,但是学习成绩不是很乐观。
  学生心理各有不同,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也更多元化。我曾教过一个初二的学生,那个孩子非常喜欢弹吉他,一直梦想组建自己的乐队,不想读书,甚至有退学的念头,家长很着急。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次次地给他做工作,在教他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同时,耐心辅导他上大学来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最后终于让他重新拾起了学业,顺利考上高中。正是这种一对一的课外辅导,才挽救了一个学生的未来,这也让我明白了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
  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有一个梦想,就是能为更多的孩子提供这种有针对性的课外辅导,这不单是在学习上的辅导,更是对他们树立正确的处事态度和人生观的一种指引。
  通过和家长、学生的交流,我发现由于学校教育的某些局限,家长和学生对于课外辅导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却没有很正规和系统的公司来运作,我意识到这是个不错的机遇。应该说在当时,我的创业动机是很强的,再加上互联网创业,这种榜样的力量,也是时代想法。
  记者:您现在把企业做得很大很成功,收获了7年的辉煌。创业的道路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最初阶段,一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大大小小的风浪,是什么在推动着您一直前行,并且做出现在这样的成绩?
  李如彬:我们刚开始就比较认同互联网的力量,更看重教育市场。我们坚信,教育市场值得做。教育行业的市场较大,像英语培训等等,而且中小学校外教育没有知名的品牌,当今中国没有成熟的校外辅导机构。另外,我通过做家教更加觉得教育是个神圣的职业,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承载着中国未来的前途和希望,家长们焦急的表情和孩子们无助的眼神,让我感觉到教育的力量是如此的深厚。做教育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是对社会的责任,这种价值感支持我们要坚持下去,要永不退缩。
  记者:我们知道,优秀的企业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学大就是这样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您怎样看待这种企业文化,您是怎样在公司塑造这种企业文化的?
  《文化报》是贵公司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的灵魂是什么?
  李如彬: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完善,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承担起建立企业文化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保持永续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化报》和《学海任我行》作为企业文化信息载体的企业内刊,是以刊登企业内部新闻、员工工作心得探讨以及经验交流为主的定期连续向特定公众免费赠阅的企业内部出版物。我们的定位就是:内通信息、外塑形象;企业的目标受众群是以企业内部员工为主,外部交流对象为辅。
  这两份刊物是企业发展的产物,是企业文化的风向标,《文化报》作为对内团结的纽带,《学海任我游》作为对外沟通的桥梁,都是企业文化的外化形式,在企业文化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平台的企业内刊,是企业凝聚力不断增强的一种工具,更是企业竞争尤其是文化竞争的直接参与者。
  公司的发展要经历创业期、青春期、成熟期。前五年为创业期,目前正处于青春期,更要严格遵循“五化”,即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技术化、企业文化。其中企业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企业文化让公司所有员工建立和认同这样一种价值观,学大教育公司+学校教育特点,尊重制度,服务意识是公司核心价值的体现,我们提供给客户的不仅仅是满意,更多的应该是惊喜。共同的价值观,爱赋予学生灵感。适合企业人才培养,形成职业化意识素质。
  记者:文化报上有一篇文章《美国式管理加日本式生产》,在您的管理中是否也吸纳了一些国外的前沿信息或教育理念?
  李如彬:美国化管理主要是职业管理,不依赖个人,依赖制度,是一种制度管理。我们在每个地区都设立了教研中心,专门研究当地的教学资源、命题方向、考试趋势等等。这种模式也是借鉴了美国的教育管理构架,设立学区和学监,为各地提供不同的教学支持。我们的教研中心积极地和教育机构以及各地的教育专家、顾问等经常交流,保证了我们的教学可以紧跟政策的方向随时调整。
  另外,学大教育借鉴了美国教师的绩效考核体制。为了贯彻学大教育的服务质量和核心的教学理 念,公司建立了一套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体系。利用互联网系统打造的管理平台可以优化和控制教学的过程和质量。听课、反馈和调查,以及老师的资料和定期的工作汇报,各方面的信息汇总在一起,成为每个教师考评的标准和依据。
  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一种混合模式,以中国的儒家思想为其企业文化的根本,再加美国式的科学管理方法。在日本企业中,一方面能看到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普遍采用(如:流程设计、质量管理等);另一方面,又能看到对一些具有日本特色的管理理念的坚守(如:恪守信诺、以人为本、普遍的人文关怀、对员工合理化建议的广泛采纳、年功序列等)。我认为,管理模式无所谓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学大借鉴了日式的管理经验,表现在尊重人、尊重各级下属、尊师重教。
  记者:在学大个性化教育中,借鉴了家教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问题,量身定制教学方案的服务体系。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孔子曾经倡导的“因材施教”?
  李如彬:可以这样理解,“因材施教”是学大个性化教育的特点之一。个性化来源于国外,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由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智能类型各具特点。
  学生是具有不同智力特点的活生生的个体,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发展出来。这就要求教育要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创造条件,让学生的各种智能竞相开放,尽可能地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其本质是因材施教,与孔子的教育思想如出一辙,学大主张尊重学生的智能个性,了解学生智能特点,掌握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根据智能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倚重优势智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开发其他智能,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学大个性化教育是在新世纪的背景下对孔子的“因材施教”和国外“个性化的一种丰富,是结合中国现代教育大环境的一种深度开发。
  记者:看到贵公司的网站和刊物上都有一些励志的经历或者是故事,“励志”是不是也是公司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李如彬:是的。前面提到的尊重学生的智能个性,因材施教是学大个性化教育的特色之一,其他特点还有:基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倾向,培养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尊重学生性格特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这几个方面。“励志”教育也就是我们倡导榜样教育、精英式教育。由于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在性格品质方面出现了如:依赖、任性、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缺陷。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有义务帮助学生克服性格中的缺陷和弱点,促使他们形成热情、开朗、诚实、勇敢、果断、坚毅、勤奋、自信等良好的性格品质,从而为国家培养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心理品质的21世纪合格人才。
  记者:学大教育主要面向的群体是中小学生,以提高他们的成绩为培养目标,但是我们知道终身教育是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目标,学大是不是也在考虑推广和发展“终身教育”?
  李如彬:可以这样说学生成绩代表学习能力,高分未必高能,低能肯定不会高分。在现代社会中,学习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过程,而且是他们今后必需的生存方式。学会学习成为立足社会的基本技能。在个性化学习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学习的能力。基于“5w”传播理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Why),谁该学习(Who),学习什么(What),何时学习(When),如何学习(How)。教会学生善于总结和反思,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中形成适合自我个性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并坚持贯彻始终,成为终生学习的伴侣。我们向学生渗透的是“终身学习”这样的一个理念,教给学生的是“终身学习”这样的一种方式。但是要说有没有发展“终身学习”这一行业的打算,学大目前没有,而且以后可能也不会有。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企业的多元化并不顺利,国内的一些大企业都曾在多元化的路上受到挫折,一部分运作得很艰难,还有一部分已经回头。所以与其分散力量搞多元化,还不如投入100%的精力来把本行的业务做好、做精!
  在教育业务的运作上,学大一贯遵循着这样一条原则,那就是“专业与专注”。能为老百姓和国家创造价值,就是我们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希望,公司不求暴利。“做强、做实、做真”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
  记者:在腾讯网“回响中国”2007中国教育年度盛典的最终评选中,学大教育荣登“教导辅导十大品牌机构”榜首,同时荣膺“中国教育集团十大品牌”。两项大奖花落学大。由此可见,学大已经成为同行业的领跑者,在未来的发展中,学大要保持这种势头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李如彬:回首七年中所走过的道路,学大取得了一些成绩,占有两个第一:第一家家教网;第一家倡导个性化,专注做一对一教育。研究时间长,经验比较丰富。这些都是学大在同领域中能够遥遥领先的一个综合优势。学大在快速成长,已经由去年的20个城市,80多名员工发展到28个城市,100多所校区,将近6000名在职员工的大家庭。规模庞大,快速发展,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培训、人才储备、教学效果是否跟得上商业发展的需求等等。针对这样一种情况,后期管理需要提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大要做好近期管理和教学工作,关注客户的评价、意见、反馈,分阶段定期,每周电话回访,课后必问,注重对企业的体验和把握,注重细节。五年一个完善体系,加强服务特色和教学管理,确保每一步都走稳、走实。
  学大目前已获鼎晖的风险投资,能得到鼎晖的认可,也是我们学大教育7年间不懈努力的一个很好肯定,说明我们在管理团队、产品、服务、客户资源都具备了一定的核心竞争力。这个选择也是双向的,对于学大来说,融资会让我们的企业更健康、更规范,比如说我们的管理模式、财务规范、抗风险的能力,还有我们的管理构架、正在研发教育教学的技术产品等等都有足够充沛的支持。
  风险投资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面是有了庞大的资金支持,有益于品牌价值的提升;但另一方面融资也是对企业的考验,企业自身存在着危机感,不去学习就会被淘汰。再有,创始人要有宽容的胸怀,适应职业化管理的要求,不断学习。
  总的来说,学大教育和鼎晖创投的联合,是为了今后的共同成长,更是为了中国个性化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合作还将更多地关注我们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双方将更多考虑合作所能带来的各种附加价值,包括政府资源、资本市场、管理规范、品牌营销、企业发展规划和成功运作上市企业的经验,以及其他各种资源的整合。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企业的发展,能够对国家和社会尽到我们应尽的责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