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实施课程改革前的几点思考】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思考
 

【实施课程改革前的几点思考】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2-26 03:48:56 影响了:

  摘要专业是高职院校服务经济建设的载体,也是高职院校联系社会的纽带。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也关系到学校能否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更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从而积极、大力号召课程改革,并就课程改革之前的思考与大家共识。
  关键词课程改革;思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175-01
  
  1课程改革与学校的发展定位
  高职教育自创办以来,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改变,课程改革任务始终是较为艰巨的。因为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人才质量的提升而随社会需求调整开展的,是随按需而教而转变的。
  大前提如此,可分析到每一学校、每一课程的课改,又有其十分明确的独立定位。每一学校与其它学校相比,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定位,如教学目标、培养方式、人才质量标准、就业发展空间等等。也就是A校区别于B校任务属性。
  一个学校的生存发展空间是市场经济决定的,学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特别是地方特色专业,这就是它的生存定位和发展定位。所以我们说,课程改革也是受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来着手准备的。课程改革前我们主张首先要去全方位进行市场调研,修改和完善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明确了学校为市场经济发展所须努力的方向,人才培养周期任务指标时限,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后择机而行。
  2课程改革的基点
  课程改革是一所学校对每一具体课程实施教学改革,虽然是单独对其中的每一门,但它是受学校整体的教学规律控制的,这里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式、质量检查标准,对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要有超前性安排。
  课程改革是一门课,但不是一个人去做工作。所以说课改之前要认真分析我们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实验场地,还有实施课改所能依据的社会资源。关上校门搞课改是不提倡的,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引进双师人才,共同搞课程改革,培养出应用人才,才会产出新的人才质量典范,推进市场发展快速运行。
  3课程改革的任务
  课程改革的任务必须解决好,也就是必回答的三个硬性任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改什么?怎么进行课程改革?
  3.1为什么进行课程改革
  1)要明白我们每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都是第一位的,是生存的源动力。如果你培养的毕业生大量的闲滞,派不上用场,学生无法适应经济运行、社会急需,那你失去了教育的目的。随着你学生的闲滞、堆积,你办学潜力也就失去了,失去生存市场的学校,将自行淘汰。
  2)高度回味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单一重视教学内容、知识传授、知识应试,没有更好研究市场需求、学生兴趣、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造成的后果是:只实现了知识的一元教学目标,忽视了知识、情感、能力的三元实现;只关注了学生课堂上学习了多少,忽视了学生在社会上还积压多少;只关注了每一门课程的考试分数,忽视了分值在能力转换进程中的价值。
  这是发现问题,属于认知阶段。
  3.2课程改革改什么
  社会所需,学生所缺是考虑这一问题的出发点。什么样的课程内容、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什么样的考评方式等等能在最短的时限内解决社会人才需求,冶炼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学校要进行课程改革所要改的目标。
  3.3课程改革怎么改
  这个问题不是几句就能说清楚的。总的说是改革那些陈旧的、落后的、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种教学因素(包括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学习方法、教学评价、教材研发与选择、教学设施设备开发与利用等),主要的改革,是改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改其培养目标和能力开发,是改其应用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的高度达标。一句话,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改革是在这个大目标下,从一门课程入手去尝试的切口。
  课程改革是专业改革的核心点,切口就是化就业危机为契机,研究课程设置与教材的适应性,以就业能力为改革的风向标,引入社会评价机制,毕业生就业率高,毕业生为社会创造的财富多,就说明课程改革的路子是正确的。
  4课程改革的方向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三大任务,即高技能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高职院校一方面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专注于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与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大学相比,更能满足于社会对应用技术开发与研究的需求。根据这些任务和需求,课程改革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把能力提升放在首位,为高效就业解决社会压力,为服务社会提供人才保证,为学校声誉做好人力宣传工作。
  真正能解决这些成因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我们认为,课改应从本校品牌专业、长线专业、主干课程入手,因为这些是在市场竞争中最有实力的,也是社会声望较高的广告点,它是学生家长为培养孩子而选择你校的主要出发点,只有在这方面课改,才会有整个专业能力的提高,引导好就业方位,也使课程走上良性循环之路:把今天课改课程变成精品课,使精品课为品牌专业服务,发展壮大学科建设的教学团队,组建、扩建好品牌专业的实践实训队伍,工学结合、工学交替,走产学研一条龙工作流程,通过校企深层次的合作,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专业核心技能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共同编写满足工学结合需求的专业特色教材,也包括基础教材、职业技能教材和生产性实训指导教材,使课程改革、教材研发与企业所需技能相适应。
  5课程改革的长远目标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推进专业的建设,专业的建设的目的是打造品牌专业,品牌专业是立系支校的支点,根本目的是把社会、企业、市场所需的劳动力早日培养出来,达到人才产品能用、可用、好用、顶用、耐用,使专业建设在相关产业、行业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马树超、范唯二位专家在谈到专业改革与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时提出了十点宏观而极有操作性的工作建议,我认为这样课改是正确的、方向性的,是完善课程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保证就业路途畅通,实现品牌立校的重要发展脉路。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上海教科院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讲稿.
  [2]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3]邵庆祥.论垒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应对策略.中国高教研究,2009,01.
  [4]黄丽.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03.
  [5]姜根龙.关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几点建议.太原大学学报,2006,01.
  [6]龙伟.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教育与职业.2006,12.
  [7]黄宏伟.就业能力:高职院校专业改革的风向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8.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