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永远的雷锋下载_永远与雷锋同行
 

永远的雷锋下载_永远与雷锋同行

发布时间:2019-04-06 05:39:54 影响了:

  雷锋生前所在连每周一次的连点名。  士兵们肃然而立。指挥员呼点的第一个名字是:雷——锋——  沉默。深情而庄严的沉默。  世界上各种不同肤色的人发明了各种不同的祭奠仪式,来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当美国著名女排运动员海曼猝死在运动场后,美国人把海曼生前的服装号码9号作为该队的永久空缺,以凭吊这位女性。而雷锋生前所在团队的战友则是用呼点老班长雷锋名字的方式,缅怀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使他永远站在他们的队伍中。
  整整30年过去了,雷锋团坚持不懈学雷锋,雷锋的旗帜始终矗立在这支英雄的团队,雷锋的精神始终是这团队之魂。
  当生产发展和道德建设这两个板块之间出现罅隙,给人们旧有的行为观念、价值取向带来挑战、裂变时,怎样让人擎起属于中国军人同时也属于人类美好道德和进步文化的精神支柱?他们又一次选择了雷锋。
  时间行进在80年代。
  曾几何时,团党委注意到雷锋连新战士感情色彩的变化。前些年分到雷锋班当新兵的那种得天独厚的荣誉感不翼而飞。他们走进营区最感兴趣的不再是到雷锋纪念馆而是先去车场瞧瞧自己能开上哪台车。过去做好事蔚然成风,有人生怕扫不上地而把笤帚藏起来,现在被遗弃墙角的笤帚一两天没人动。
  另一些现象也颇使团党委震惊。一个战士过生日时,召集老乡若干,在绿草成茵的山坡上铺一块塑料布,设酒、碗、刀、叉,搞“百筒罐头宴”。当挨了批评时还振振有词:“现在提倡高消费嘛!”雷锋连的战士傅雄飞出车途中,见到一个老头摔在沟里,他把车停下来,刚想上前去救,忽生一念:我救了他,他反咬一口说是我撞了他咋办?傅雄飞给自己多留一条退路不是没缘故的,因为,雷锋班收到过一位女中学生的信,讲的就是做好事没好报,反被讹上的亲身经历。傅雄飞想起那个女学生,欲救不敢,欲罢不忍,后来,找到一个过路人作证,才把大爷送进医院。
  许多人有同感:人们对建国初期物质乏匮怨声载道,却又对那时的社会风气久怀不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经济的扶摇直上甚为乐观时,却又对道德水准的每况愈下忧心忡忡。
  面对不可回避的现实,团党委一班人陷入苦苦的思索中。
  他们想起军区机关同志来团里讲过的一件事:我国出国人员到美国考察,看到世界著名的西点军校,校园里悬挂着雷锋画像,教室中张贴着雷锋名言,学员中传诵着雷锋日记。一个22岁的中国士兵,死在他的祖国,当今天有些年轻人连他是男是女都辨不清时,而他却活在大洋彼岸。一种如失家珍的奇耻大辱和使家珍失而复得的历史责任感,折磨着也激励着他们。
  他们也不能忘记,有一个河南农民,领着儿子,不惜破费,千里迢迢来到团里,目的是看一眼雷锋纪念馆,教儿子怎样做人。
  他们还不能忘记,一日,纪念馆来了一些劳改队犯人。带手铐的人看着看着便忏悔地落泪了。这些被极度欲望迷乱了神志的社会渣滓,当他们在失去人生自由后,才豁然对他们原来不屑一顾的雷锋精神有了虔诚的崇拜。
  在咀嚼和回味历史中审视现实,他们发现,生活本身是一本最好的教课书。无论左的时期怎样把雷锋神化至天,无论自由化时期怎样把雷锋贬抑在地,而社会这个巨筛引导人们以它固有的审美价值和道德标准,经过左右摇晃、痛苦颠簸以后,筛来选去,还是选择了雷锋作为人们崇敬的历经沧桑隔代不衰的典型。为什么?因为雷锋精神容易在大众中唤起广泛共鸣并在他们之间广泛传播,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古老美德并浓缩了一个进步社会应代表的社会风尚。社会发展到什么时候,雷锋精神都不会过时。
  “你吹你的冷风,我学我的雷锋”,雷锋班总结出的这句口号很快变成了全团的行动。近几年来,不管是遇到什么样的社会背景,雷锋团都坚持做到:把雷锋事迹作为团课,把“学习雷锋好榜样”作为团歌,把学雷锋典型作为团宝,把雷锋精神作为团魂。他们这四句话得到了去年8月来雷锋团检查工作的总政杨白冰主任的赞扬。
  颤颤兢兢犹豫徘徊的脚步终于阔步朝前。
  要真学雷锋,就要学真雷锋。雷锋不是雷风!不能需要雷锋了,就雷一阵、风一阵,过后把雷锋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团党委多年来的切肤之感。
  1988年3月5日前后,人们从中央几家新闻报刊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雷锋生前所在团在该团雷锋纪念馆里,展示出过去一直没敢露面的雷锋遗物——英格手表、皮箱、料子裤和皮夹克。亿万观众还从电视屏幕上见到了这几样实物。
  这则新闻引来众说纷纭。
  “看来雷锋也不是高大全人物呀!”
  “他也是普通人,也是有血有肉的。”
  “雷锋也是爱美的。”
  这是一种人的态度。他们觉得雷锋也和其他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几件雷锋遗物重见天日一下子把原来被神化了的雷锋与他们的距离拉近了。
  不过,也有另一种看法。他们似乎从每年3月5日宣传雷锋都要来点新花样的老套子中品咂出英格表和料子裤的另一种价值:是不是想用几件当时也称得上高档商品的雷锋遗物,来调节一下身处商品经济大潮中的现代人胃口,借此再提高下具有多棱体意义要啥有啥的雷锋的知名度?难怪管抓学雷锋活动的沈阳军区青年处处长,受到他的同行某兄弟军区青年处长俏皮而幽默的询问:“你们今年拿料子裤、皮夹克,明年还准备拿什么东西啊?”
  几件遗物在社会舆论中搅起一个风波,这是雷锋团领导们始料未及的。把遗物拿出来,通过实事求是的宣传,还雷锋本来面目,让雷锋从“天上”重返人间,这是他们的初衷和本意。可社会效果为什么恰恰背离了他们的初衷,曲解了他们的本意?
  清醒的理智总是伴随痛苦的自省而产生的。在军营度过20个春秋,“对宣传雷锋作出贡献”的张怀先,是这个团土生土长起来的。他当过报道干事、宣传股长、政治处主任。他有一本《雷锋日记》和《雷锋的故事》,一排排铅字底下画着红杠、蓝杠、黑杠。三种颜色,交错一起,也交错着他复杂的感情。这些年来,他曾一次一次挖空心思地从这两本书上寻找为适应一次一次变化的形势需要的警句和事故。在宣传雷锋中,他不甘寂寞,点灯熬油开夜车,但也无形中养成了一个惯性:撵形势。
  十年动乱和“左”的右的思潮干扰,使雷锋的形象受到了扭曲。一会儿说雷锋“反潮流”,一会儿说雷锋同走资派对着干。有一次,拿着相机的记者来团里要照一组雷锋连学毛选五卷的照片,其中设计一个在场上顶着小雨学习讨论的镜头。可老天不赏脸,偏偏一连几天晴天白日。后来,只好牵来自来水,朝战士头上下“雨”。对这种不断旋转角度“陀螺式”倒人胃口的宣传雷锋的做法,有人形容:“雷锋好像是个筐,什么东西都能朝里装。”雷锋团有人批评说:“雷锋本来是我们团成长起来的,可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