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以思促学求发展 求发展促合规
 

以思促学求发展 求发展促合规

发布时间:2019-06-11 11:15:41 影响了:

  数学教学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反思习惯,对于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常常有事半功倍之效。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反思习惯,谈一点做法。  一、反思知识联系,找到学习切入点
  数学知识之间联系密切,互为铺垫。在学习新知识前,可先让学生观察反思与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或有相似之处,搭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鸡兔同笼”问题,是一道古代趣题,难度较大,原来只在奥赛题和思考题中出现,现行教材将其作为一项必学内容编入课本。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常常对解此类题感到迷茫,于是我启发学生想一想,它与我们学过的哪种类型的应用题相似?通过思考与交流,学生发现它与学过的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相似,我给予了肯定,并说明这类题同样可以列方程来解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列出了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出了假设法。这一过程消除了学生的心理恐惧,点燃其思维的火花,从而顺利地找到了解答方法。
  二、反思学习过程,构建学习模式
  不断反思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积累数学经验。
  1.反思知识形成过程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于数学概念、计算公式的理解,往往具有片面性、局限性和模糊性,所以不容易记住或只能死记硬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后反思概念、公式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得牢固,用得自如。如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回忆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之后让学生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猜想,“比”是否也会有一个基本性质?这个基本性质又会是怎样的呢?最后让学生举例进行验证。通过回顾,学生构建了“猜想——验证——总结——运用”的学习模式。又如,在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时,先让学生自己举例发现转化的方法,然后寻找方法验证自己的发现正确与否。学生如法炮制,总结出了“举例——验证——总结——运用”的学习模式。类似这样许多的例子说明,通过引导学生反思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提高概括能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大胆去猜想,自觉地去举例验证,通过反思促进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
  2.反思解题过程
  数学学习中,通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大部分题目可按类型得出一套有章可循的基本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如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虽类型较多,但基本操作方法一样。学习了单位“1”已知和单位“1”未知两种类型后,我引导学生反思解题的过程,一起总结出了“读——找——理——解——查”五个步骤。这五个简单的字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觉运用于后面学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觉得纷繁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再那么可怕,并能在“不变”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寻找对策,积累解题经验和方法,顺利解答“多变”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3.反思纠错过程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就同一种类型的数学问题做了多次后,还是经常出错。究其原因,是学生习惯于做完题就了事,并不会主动对解题方法、解题中反映出的数学思考作深刻的再认识,即没有反思的习惯,故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每次纠错后,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审视错误题目,仔细分析错误原因,掌握题型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并进行批注,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引导学生对错题及时认真反思,养成习惯,这种习惯比反复做题更为重要。
  4.反思假设过程
  新课改十分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自主并不是说让学习成为完全由学生自己做主的活动,有时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假设,就能促进学生反思,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一次练习过程中,遇到这样一道题:
  已知a×2/7=b×5/3=c,比较a、b、c的大小。
  看到这道题,学生发愁了,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时我启发学生思考:“既然这几个算式相等,能不能假设结果为某一个数,先求出a、b、c的值,然后再比较大小呢?”于是学生纷纷在练习本上尝试起来,汇报结果都是a>c>b,学生确认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时,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假设结果为几最容易求出a、b、c的值。有学生马上说是1,因为假设结果为1求a、b、c的值,就是求另一个因数的倒数,只需将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可以了,这个学生的讲解赢得了同学们赞同的掌声。后来,在其他类型题目的解答中,这种简单的例证法也屡见不鲜。显然,学生在假设方法的指引下,通过深入的反思,已经轻松地掌握了这种技巧,达到了事半功倍、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反思学习成果,促进能力形成
  在整理复习和总复习时,学生更需要反思,把自己收获的果实,有秩序地装在相应的袋子里,将知识归纳整理。可采用集体讨论、互相交流的方法,通过学生互相质疑问难,互为补充,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进行反思,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
  总之,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积极探究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方法,让反思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只有全方位、多角度、高层次的反思,才能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
  (责编 陈剑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