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失语【失语与被屏蔽】
 

失语【失语与被屏蔽】

发布时间:2019-06-12 03:56:13 影响了:

  [摘 要]每一件绘画作品都有其特定的读者,作者总是有意无意地通过画面的光、影、形、色同他所定义的受众进行沟通。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沟通的加强,涌现出逻辑语言不断侵占图像语言的趋势,逐渐导致绘画自身的失语状态以及特定受众的流失。
  [关键词] 图像 逻辑语言 转换 失语
  一、美术史的二次加工所屏蔽的潜在读者
  任何一部历史都是当代史,美术史自然也不例外。今天我们所能阅读到得美术史文献多达几十部,一般以编年体或者专门史的形式展开,涉及门类、艺术家、艺术作品等多种艺术存在形式。看上去既涵盖了历史发展的脉络,又拾取了美术史发展的精髓。在这些文献中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独特地风格,总会有几个覆盖了大部分篇章的艺术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那么几幅传世佳作。当然这些个别的现象被载入史书,被评论家和文献工作者不停地转载和研究,这些仅仅占史料百分之三的人或画却足足占据了美术史百分之九十七的篇幅,无疑我们现在看到的美术史不仅是当代史还是一部被二次挑选过的美术史,在这里我姑且称其为“被二次加工的”美术史,这一部分被挑选出来的艺术家或者是艺术作品历经重重挑选,或代表了文人士大夫的高尚情操、或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喜爱,又或是代表了地域特色,历经审核躺在了印刷机上,最终通过各种营销终端来到我们面前,取代了历史长河中的星星种种,成为了美术史的全部。殊不知,经过二次加工、筛选的美术史已经在筛选的过程中就自行地屏蔽掉了一部分潜在的读者。这一部分读者可以说是硬生生地被筛选过的美术史所抛弃,他们失去了进一步认识、了解历史的机会,而美术史也失去了被这一群体深入研究的机会。
  近年来,由于专门史和地方史的进一步发展,美术史得以被更多的史料所丰富,呈现出更为多样的性格特征,特别是专门史的出现,使漆画、丝织、金属工艺等不再属于美术史的某一个章节,而是以更宏大的形象整体展开,从而丰富了读者对于美术的认识。同样的地方艺术史的编写,也使得在全国美术史中不曾出现的艺术家及作品也开始渐渐崭露头角,这不仅还原了一个更为真实的美术发展史,也更大程度地吸收了美术史的潜在受众。但是美术的失语还不仅如此,绘画自身的图像语言开始受到冲击。
  二、语言转换所流失的潜在读者
  美术作品可以说是一部无声的史诗,他们用其自身独有的图形语言向外传送着各类信息,直到逻辑语言——文字的出现,才渐渐地以艺术的载体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中国文人对艺术作品的品评就未曾间断,如顾恺之的《论画》、宋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以及谢赫的《古画品录》等等,无一不将艺术品从作者自身的认识角度进行了一番阐述。逻辑语言是一种可以给人无限遐想的艺术语言,同一个形象,经过逻辑语言的加工,无数的人心中会有无数个不一样的形象,这是因为人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对逻辑语言加以充实,因此通过逻辑语言去解读艺术品,在很大程度上容易曲解艺术品本身的实际意义。逻辑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种主观误导作用,这种误导以至于绘画本身所设定的读者由于逻辑语言的误读而与其真意失之交臂。
  三、画意转换为画题所屏蔽掉的受众
  中国画讲求的是“诗、书、画、印”的结合,我认为每一个作者在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会有意识地设定一个(一群)读者,或是君王权贵、或是好丹青者、又或是知音,更或是作者本人,因此题跋成为我们读懂作者潜在意图最为直观的史料。
  在中国古代绘画上经常能看见“某某雅正”的落款,意为将作品赠与某人,并谦虚道:“请您批评指正”,这一类作品能够很好的指明这幅作品的预期受众是谁,作者创作的意图也能被推敲出一二,即使画题在千百年的流转中早已不为人所知,我们凭借画面的落款也能根据史料知晓个中原委,如宋徽宗赏赐给童贯的《千字文》就留有“崇宁甲申岁宣和殿书赐童贯”的落款,因此这幅作品就和其他《千字文》所预定的受众不一样了,是因战功赏给宠臣而格外挑选的精品,它的受众就很明确了。但是还有一部分作品,没有落款,没有题目,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根据他的画意、画风、画面内容拟一个题目,如《XX图》之类的,在拟定题目的刹那其预定的受众可能就和作者的原意相悖了,一部分读者就被屏蔽掉了,导致了这部分预期受众的失语状态。
  因此,美术作品的读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逻辑语言的影响,一直都是处在一种被选择的位置上,由于上述一些原因而一直处于一种失语与被屏蔽的状态,故提出以上拙见,以改变绘画作品逻辑语言先行的情况。
  责任编辑:翁婷皓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