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用镜头记录中国最后的“圣女部落” 顺嫔部落圣女
 

用镜头记录中国最后的“圣女部落” 顺嫔部落圣女

发布时间:2019-06-23 04:27:23 影响了:

  前不久,一部反映“自梳女”这个珠三角特殊生活群体的纪录短片《自梳》,在伦敦“曝光”电影节上,获最佳纪录片奖提名和英国皇家电视学会大奖。令人想不到的是,它的拍摄者竟是一位来自广东的女留学生,而且这件毕业作品还是她的处女作。
  怪事!
  刚进校门就要准备毕业短片
  骆仪是位阳光开朗的佛山女孩。在赴英国留学之前,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她,曾在南方一家报社当过三年记者和一年编辑。四年后,喜欢新鲜的她决定到欧洲继续学习。
  在关注各类留学信息的同时,骆仪发现账上存款根本无法供自己在国外读书和生活,于是她将目光投向英国“志奋领”全额奖学金。做出这个选择后,骆仪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时间,牺牲周末休息,补习英语,最终换来不错的雅思成绩——7.5分,又经过层层筛选和面试,骆仪成功申请到了这个奖学金,并得到英国驻华使馆的帮助。2009年9月,她赴伦敦大学金匠学院修学纪录片创作。
  出乎意料的是,开学不久,老师就问她是否考虑好了毕业短片的拍摄?这让骆仪颇为惊讶。后来才知道,按照规定,修学期满之际,学生们需各自提交一部片长15-25分钟的个人纪录片作品——占学习成绩的50%,这是毕业的必经之路。
  经过一番琢磨,骆仪选择了“自梳女”这个题材。
  “自梳”现象曾广泛存在于清末民初的广东地区。当时一些未婚年轻女子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后地位卑微,受婆家虐待,以及有钱男人可以名正言顺娶三妻四妾等,由于不甘心受此屈辱和束缚,她们矢志终生不嫁,于是产生了挽起发髻成为“自梳女”的特殊习俗。这个群体能够存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时珠三角地区经济繁荣,尤其蚕丝业较为发达,需要大量女工,不少有技能的女子有了外出务工的机会且收入较高,所以,她们在经济上有能力对男权社会提出挑战。但一经梳起就要终生冰清玉洁,不得反悔,父母也不能强迫她们出嫁。因此颇有些“圣女”的味道,社会对之也很宽容,以至她们成为当时的“时尚群体”。
  然而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由于珠三角地区蚕丝业衰落,这一带的年轻女性听说到南洋打工收入丰厚,遂结伴前往。许多女子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生活多年,但绝大多数没有谈婚论嫁。直到近年来年岁已大,因不愿漂泊海外才回到故乡,而她们就是中国最后一批“自梳女”。
  当骆仪向导师介绍这个题材时,那位英国教授颇感惊讶。这些“自梳女”如今都已八九十岁,而且在整个珠三角地区目前健在的不足百人,堪称中国最后的“圣女部落”了!
  用镜头走进“自梳女”生活
  其实骆仪在国内做记者时,就对这个群体有所了解。2008年,她曾到公记隆颐老院采访,认识了一个叫“联姑”的“自梳女”。老人家80高龄,衣着朴素、爱好干净,还能自己煮饭。交谈中骆仪意外发现,眼前这位“骨灰级剩女”不是因为没有选择才“剩下”,期间甚至有高官追求过她,只不过她坚持选择单身。骆仪记住了这个有个性的老人。
  骆仪决定把采访重点放在联姑所在的颐老院,那里还住着另外一些“自梳女”。几位老人很善良,答应配合她的采访和拍摄,这让女孩惊喜异常。只是因均有特殊的生活经历,老人们最初还是本能地对骆仪有一种戒心。
  很多人以为当年“自梳女”去南洋后孤独郁闷,生活很悲掺,其实并不是这样。老人告诉骆仪,她们多数在新加坡当佣人。每天做饭、搞清洁、带小孩或送主人家孩子上学。这些豆蔻年华的女孩由于聪敏勤快,奉行独身,很快获得青睐,成为家政行业品牌,也只有商贾豪门等才请得起她们当佣人。在上世纪30年代南洋各大城市,每到下班或假日,身穿黑纱衣,脚踏木屐的她们就会成群结队,穿街过巷,飞扬的青春活力和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息,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一些“自梳女”在主人家没有房间睡觉,她们便结伴租房,同声同气,倒也热闹。因为远离家乡,举目无亲,且收入颇丰,女孩们对生活并无怨气。最初她们每月给家里寄钱养弟妹、父母,后来甚至出钱为侄子盖新房娶媳妇。在二三十年前,珠三角乡下出现的不少漂亮小楼,多是“自梳女”们的功劳。
  骆仪还在一些资料中发现,当时一些新加坡行政官员家庭也会聘请“自梳女”。因为她们能以广东话注音说出相当准确的英语,还能做出像样的西餐。今年94岁的欧阳焕燕,前后在李光耀家工作40年,小姐李玮玲是她一手带大的,大公子李显龙从牙牙学语到出国留学这段时期,她一直都在李家。如今,在老人家里,还藏有大量与李家有关的相片。“自梳女”们敬业乐业的精神更受到英国人喜爱。新加坡独立后,有少数“自梳女”随雇主到英国去,并在那里终老。
  骆仪拍摄的这部纪录短片,讲述联姑、芬姑、宜姑三个“自梳女”的故事,探讨“选择”、“婚姻”和“死亡”等永恒的主题。
  骆仪的纪录片没有尸体,也没有眼泪。2010年清明节是个雨雾纷纷的日子,女孩正在联姑房间里,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吵起来,急呼医生。联姑出去查看情形后回来,平静地告诉骆仪:“养老院中的‘自梳女’龙婆去世了。”看惯生死,联姑已经处变不惊。
  27分钟短片引起世界关注
  在采访中,另一个主人公芬姑也给骆仪留下了深刻印象。芬姑88岁高龄,但皮肤白嫩、少皱纹,发间不乏青丝。骆仪问这位举止优雅的“圣女”有何养生秘诀,她回答:单身、少牵挂。同这些“自梳女”相处一段时间后,骆仪感觉她们比人们想象中更独立,不会为了嫁人而委屈自己,有的面对做巨商阔太甚至市长夫人的诱惑,竟毫不动心。反倒是现在的年轻女孩,很多都抱有这样的想法——“嫁个有钱人,然后不用出来工作。”
  有趣的是,这些“圣女”虽因信守“一旦梳起便不可反悔”的承诺终身未嫁,但她们听说美丽可爱的骆仪还是单身时,竟热心地为她介绍起了男朋友。骆姑娘戏称,这是骨灰级剩女对新一代剩女的关怀!
  由于这类题材的纪录片在英国主流社会较为少见,仅27分钟长的《自梳》在伦敦一放映就震动英伦,在名气很大的“曝光”电影节上获最佳纪录片奖提名和“英国皇家电视学会大奖”。同时该片又入围了11个电影节,在加拿大、韩国、约旦、爱沙尼亚、印度、土耳其等许多国家放映,亿万观众无不为之震动,并对时下在西方很流行的单身问题陷入思索。
  当名震全球的BBC,得知它的导演和拍摄者竟是一位华人姑娘,而且这件毕业作品还是她的处女作时颇感惊讶,特意在曼彻斯特为骆仪做了一个20分钟的专访。其间主持人问道,纪录片创作是否创意最重要?骆仪道,最重要的是努力、坚持。这正像联姑们,一生在为自己所选择的孤独所坚持。
  2011年9月4日,《自梳》首次在北京“一元公社”放映,观众多是艺术圈人士,很多人表示“很震撼”!
  2012年初,除忙于参加世界各地的影展外,骆仪还准备将“自梳女”这一重大题材拍成电视剧,日前正与投资方展开洽谈。骆仪有些着急,毕竟她们已入暮年,最小的80岁最大的已到百岁,中国最后的“圣女部落”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会从人们视野中消失。女孩在焦急中,又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