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脱离薄利多销的苦海】 脱离苦海
 

【脱离薄利多销的苦海】 脱离苦海

发布时间:2019-06-24 04:01:55 影响了:

  怎么才能跳出“忙得要命,却赚不到钱”的恶性循环?  顾客人数一直增加未必是件好事。  “集客行销”在这几年成为一股潮流,简而言之,就是“将顾客带到你的公司或店面来”,增加来客数。这确实很重要,原本空荡荡的店面一旦变得热闹无比,原本静悄悄的办公室电话一旦开始响个不停,就会让人产生“正在赚钱”的美好感觉。
  我们并不是要否定这一点,问题在于,许多人的脑袋里只有“顾客增加:公司赚钱”这个单纯的公式。
  但实际上,顾客人数的增减与公司的盈亏未必是正相关的。这些年,营收一直在扩大,毛利率却一直在下降,最终关门走人的公司,还少吗?
  为什么会这样呢?
  别搞错顺序——一定要先提高客单价
  因为成本比你想象的增加得更快!
  来客数增加,顾客的等待时间就会变长,必须花费更多时间招呼他们,若是处理不当,就容易出现投诉。因此,不得不雇用更多人手,增加人力成本。每一家发展初期的小公司,都能理解在人手不够和成本控制之间痛苦煎熬的感觉吧。
  为了满足多数顾客的需求,商品种类必须丰富、充足,但是这容易导致库存过多。想想那些垂直类电商大佬的境遇就知道了。
  随着来客数、员工以及库存的增加,不得不扩大办公室或店面的规模,导致这方面的开支又增加了。如果向银行追加贷款,每个月的还款额也会增加。
  总而言之,虽然营收增加,但是支出也会增加;顾客人数增长了两倍,利润却很难变成两倍。
  另外,产品的生命周期决定了产品进入成熟阶段后,利润会下降。
  产品的销售额会在“成熟阶段”达到高峰,除了前面提到的各项成本增加之外,同行加入引发的价格竞争,以及为了招徕顾客而增加广告宣传费用等,都会导致利润率下降。
  相反,如果你会操作,即使客人减少,仍然有可能赚钱;甚至缩小顾客范围后,利润反而增加了。要摆脱“忙碌不堪,却不赚钱”的困境,唯一的方法是按照“提高客单价—增加来客数”的顺序发展。它能帮助你跳脱产品生命周期、避免价格竞争、抑制成本、提高利润。
  所谓“提高客单价”,就是让每位顾客的平均购买金额增加。这不单纯指给商品涨价,还包括促使上门的客人购买更多商品,或是购买更高等级的产品。
  假设某家酒行有位常客A先生,每个星期会来买一瓶300元的红酒。
  如果能特别制作一款红酒的海报等宣传品,并举办一些品酒活动,让A先生觉得“咦,这款红酒好像不错”,于是购买一瓶600元的红酒,此时的销售额就翻番了。
  如果再搭配“买两瓶、送赠品”的特卖活动,促使A先生购买2瓶那款红酒,那么销售额就变成了1200元。
  如果借由举办“品酒会”等活动,让原本每个月来买一次红酒的A先生,变成每个月来买两次的话,将会如何呢?
  以上就是让价格翻滚的方法:在来客数不变的情况下,设法让销售额与利润都增加。
  再想一想:如果一方面留住A先生这种常客,另一方面再举办集客行销活动招来新的顾客,使得来客数变成目前的两倍,将会如何呢?
  没错,原来区区300元的销售额,变成了4800元,等于是增长了16倍。
  这当然只是一个简单和夸大的例子,目的是为了让各位容易理解:重点在于先提高客单价,再增加来客数。
  按照“提高客单价一增加来客数”的顺序推动,在增加来客数之前,先将销售额提高到两倍。这样一来,即使之后因为顾客增加两倍而变得比较忙,赚到的钱也足以支付各种成本的增加了。
  如果顺序颠倒,结果会很悲惨:先增加两倍的顾客,由于销售额尚未提升,成本却不得不增加,经营起来将会很辛苦。除了利润减少、忙得要命却赚不到钱之外,风险也会提高,陷入令人难以承受的悲惨困境。
  消费者真的喜欢便宜货?
  对上面的意见,很多人都会反对:“这样做如果行得通,我就不必那么累啦!就是因为客人只想买便宜货,才会这么辛苦嘛!”
  是的,多数经营者都受到“客人喜欢买便宜的东西”想法的束缚。他们没有掌握现今顾客的实际面貌——现在的消费者,只要是他们想要的东西,再贵都会买,更有些人即使借钱也要买。
  手机这个产品,大约早在20多年前就在日本出现了。不过当时只有大企业的老总以及少数超级精英的商务人士才会使用手机。然而,低价的小灵通登场,引发了价格战,之后,手机就开始以极低的价钱销售了,迅速普及到一般民众。
  不过,目前的状况又是如何呢?即使购买新的机型必须花费4500元,仍然有许多人不断地更换新机种。以前那些非低价手机不买的人,为什么会愿意花钱购买高达4500元的新机种呢?
  这个案例中潜藏着消费者的四种行为模式:
  ①觉得“很贵”,一度加以拒绝;
  ②商品降价,马上飞奔前往消费:
  ③低价一旦变得理所当然,就会觉得有点美中不足:
  ④接着想要追求变得昂贵、但更好的东西。
  也就是说,在价格战达到某种程度、价格无法再降低时,消费者会转而追求虽然昂贵、但品质出色的商品。这种消费者行为呈现一个“V”字、往上反弹,我称之为“V字价格曲线”。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在进化。他们并非自始至终都要求“便宜”,只要能够提出新的用法或玩法,努力提高商品的价值,就算比较昂贵,他们也会掏出钱来。
  我们常听到顾客说“我没钱”,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对于觉得很有价值的东西,会不吝于掏钱买下;但是其他的东西则希望尽可能捡便宜”。这就是为什么高级品牌非常受欢迎,10元店或工厂折扣店也是人气十足。反过来说,如果顾客不想购买某件商品,经常会以“没钱”作为理由,其潜台词是:“我才不想花钱买这么个玩意儿呢。”
  也就是说,能否让消费者确实感受到商品的“特殊价值”,就决定了企业的成败。
  当然,即使再怎么做也不太可能让所有的顾客都能感受到这种价值。不过,八成以上的客人都有可能变成高消费力顾客。
  出外旅游时,为了预订住宿房间,你是否曾经在网上到处搜寻,想要找出最便宜的饭店?如果找到比其他饭店便宜30元的地方,是不是觉得非常开心?但是冷静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不过是便宜30元而已。花了好几个小时坐在电脑前面,真的就是为了省这30元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