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云南沧源佤族音乐之行有感】云南沧源佤族舞蹈视频
 

【云南沧源佤族音乐之行有感】云南沧源佤族舞蹈视频

发布时间:2019-06-27 04:01:35 影响了:

  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毛主席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这首在新中国建立后创作出的歌曲唱遍全国,又在上世纪90年代《红太阳》专辑中再次流传,使人们熟知了我国56个民族中的佤族。然而,在祖国最边远的沧源佤族自治县,阿佤人民到底唱着什么样的歌谣,他们有着怎样的音乐文化生活却并不被更多的人们所知晓。笔者通过2012年寒假期间对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短暂调查,初步了解到这座少数民族地区的“边城”及佤族“边民”们在这个时代所唱的“新歌”,同时也引发了对中国传统音乐在新时期的变迁的思考。
  沧源地处云南的西南,是我国的边境城市,西边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147.083公里。沧源距离昆明约880公里,由于沿途多为山区,因此交通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但随着近年旅游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柏油马路的国道于去年正式开通,新的机场也在建设之中,这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县城处于四面环山的盆地之中,独特的地形形成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早上的云雾将整座城市环抱其中,形成非常壮观的云海景观,当太阳升起时云层散尽,整个城市都处在明媚的阳光之中,高原的阳光也让当地人民拥有健康的古铜色黝黑的皮肤,并以佤族最为突出,因此肤色成为佤族人非常明显的标志。除了主体民族佤族之外,当地还杂居着傣、拉祜、彝、汉等民族。另外,与沧源接壤的缅甸地区居住着与佤族同根的佤邦居民,因此佤族也是一个跨境民族。这些不同的民族长期生活在一个地区,其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相互渗透,加之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生活方式的改变,深深地影响着佤族的传统音乐文化的变化,下面将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事项,通过对其的观察与研究,初步反映沧源佤族在当今社会中的音乐文化状况。
  一、佤族的***及其音乐
  在离中缅(佤邦)交界边境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永和村。这个村位于一座山的南面山坡之上,在村落的中间有一座***堂(帕勐教堂)。由于缅甸曾是英属殖民地,沧源的***也正是在此期间逐渐得到发展。根据当地人的介绍,永和的教会成立于1923年,当时有一名缅甸境内的外国传教士永伟里在景栋(缅甸境内)、糯福(中国澜沧县境内)等地设立教堂,培训佤、拉祜等民族的教徒,单沧源县参加培训的佤族人就有20人。之后他们回到各地传教,设立教堂,收纳教徒。
  现在的教堂重建于2002年,由香港***浸信教会捐赠,现代化的风格成为村里最为豪华的建筑。目前永和村共有551人,而信徒则多达385人,占全部人口的七成左右。每到周日信徒们会聚集到教堂做日课,唱诵经文,所唱的圣经经文是由当时的传教士所编写,为了方便***在佤族地区的传播,当时的传教士按照佤族语言的发音用英文字母拼写而成。建国后佤语的书写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基本上是按照拼音的方式。在音乐上,所唱的曲调是传教士编配的,并配以简单的和声。
  二、翁丁传统村落
  “翁丁”是一个村落的名称,在佤语中“翁”为水,“丁”为连接,大意就是连接水的地方。它位于沧源县西边的群山之中,被认为是保持佤族传统风貌最为完整的村落,2005年开始被相关部门开发为旅游目的地。目前全村大约有一百多户人家共四百多人,除了经营传统的农牧业之外,主要经营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如手工制品、导游、餐饮等。为了配合旅游业,村民们于2005年将瓦顶的房屋全部换为传统的茅草屋顶,并保持干栏式草竹木建构的建筑(上下两层,上层为家居室及供祖先灵魂的“神屋”,下层为饲养牲畜或堆放杂物)。为此,政府每年给每户这样的居民500元的资助,用于维修房屋。即使在旅游的淡季,全村居民也会轮流在村口迎接客人。每当有客人到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在村口敲木鼓、唱“迎客歌”,而政府也会按照出勤次数和时间支付一定的报酬。每年的五月,沧源县及翁丁村都会举行“摸你黑”狂欢节,届时旅游进入旺季,在游客较多或游客有特殊要求的时候,翁丁村还会表]“拉木鼓”、“剽牛”等民俗表]。
  在翁丁村里,除了较为宏伟的“佤王寨”,最为吸引人们[球的就是“木鼓房”,木鼓是佤族人民心目中最为神圣、尊贵之物,被视为“通天神器”,也是佤族文化的代表与标志。以前,女性通常不可以敲击木鼓,并且往往是在重要节日与召集族人时才会敲击。木鼓的外形并不特别,几乎就是较为粗大树木的其中一段,然而在木鼓的上方,也就是敲击的地方,佤族特有的文化符号藏匿于此,两边是女性生殖崇拜的图腾,里面是挖空的腔体,也是人们精神中孕育生命的地方,强壮的男性手拿两支巨大的木棍敲击出佤族最为本真、原始的声音。
  虽然翁丁保持着最为传统的佤族建筑及部分生活方式,然而旅游业的发展及现代化进程却深深影响着当地人的精神世界及其知识体系。人们以现代化的方式迎接着远方来的客人,尊重他人的信仰与习惯,在旅游业的规则中重建着自我的行为方式。正如前文所述,本来神性的木鼓在旅游之中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供游客观赏,并且佤族人也改变着其用途及使用规则,当笔者来到翁丁之时正是由一位女性敲击木鼓伴奏着迎客之歌,一切显得那么自然。
  三、佤族民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通常,少数民族地区拥有大量的民歌,而这些民歌与当地的生活习俗及语言特征有着紧密的关联。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佤族地区的生活方式与别的地方一样,发生着不少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传统民歌的影响尤其深刻。一些在传统社会中产生的歌曲由于失去了行为的载体而逐渐消失。另一方面,普通话及大方言(云南方言)在与外界交流中的便利性,使当地很多年轻的佤族人放弃了传统的佤语,甚至他们都听不懂父辈们简单的佤语交流。言语的消失对于民歌的传承有着巨大的阻碍,一些基于言语形成的音乐特征及文化内涵往往是无法替代的,如佤族民歌中运用佤语歌词的即兴创作与音韵特征随着语言的萎缩而逐渐消失。
  传统的佤族民歌非常丰富,根据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鲍志明介绍,佤族民歌可以分为史歌(叙事歌)、山歌(情歌)、唱调、玩调、劳动歌、歌舞曲、儿歌等。与其他地方一样,沧源佤族自治县也响应着国家关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号召,不仅整理出版了长篇叙事歌《司岗里》,还挑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每年由国家发放传承经费以保证传统民歌的传承。其中,永和社区木材公司的肖依勐女士就是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位老人掌握了大量的传统民歌,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即兴]唱,并且做到合辙合韵、旋律优美,同时还可以将不同的歌曲按照内容的需要随意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