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风景这边独好的意思_风景这边独好
 

风景这边独好的意思_风景这边独好

发布时间:2019-06-30 03:56:35 影响了:

  金灶镇东坑村是个革命老区,始创于明成化(1465-1487)年间,位于榕江之南,大尖山之北。由东坑、彭厝、田心围、光溪四个自然村组成。地处小北山潮、普、揭交界,这里山峦迭叠、盘错起伏、水清山秀,战略地位较为险要,历代哺育出了纯朴而聪明的东坑人。在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东坑成为东江革命根据地小北山区的一面鲜艳的红旗。
  东坑村,属于纯山区村,现有山地面积8720亩,耕地面积1000亩,总人口7012人、1452户,党员121人。该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也相对闭塞,一直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坑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党支部书记张锦文与村委班子,面对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生活较为贫困的现实,穷则思变,体察民情、倾听民声,不负村民重托,发挥该村优势,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走上了科技致富之路。如今,东坑村人民更是大显身手,村委班子硬,乡民争发展,干群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村容寨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凝心聚力,铸就一流党支部。
  近年来,东坑村党支部充分认识到要保持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以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铸就了整体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支部班子。党支部书记张锦文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团结和谐、廉洁务实、执政为民”为基本要求,着力加强村两委领导班子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坚持例会制,大力推行党务、村务公开透明度,凡属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集体财物、宅基地安排、救灾款项分配、兴办公益事业、发展党员、推荐先进、二胎准生指标等重大问题都毫不保留向群众公开。全村党员干部严格按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办事,用党纪约束自己的行为,切实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密切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近两年来,村里无一起上访事件。同时开展“二挂三送”和“二挂二提高”活动,即每名党支部成员、党员、村委挂钩一户困难党员和二户贫困户。组织开展送党课、送温暖、送技术活动;每名有种养技术或经商能力的党员挂钩联系两户从事种养或经商的群众,组织开展帮助学习种养技术和经商知识。提高村民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经营效益,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融洽党群关系,齐心协力,共建和谐的山区新农村。
  创新思路,丰收一流业与绩。
  东坑村拥有远近闻名的三棱橄榄,“未食先流涎”的乌酥杨梅、青柿、香蕉、油甘等名、优、珍稀水果。村党支部利用8720亩山地资源,其中杨梅4000亩、橄榄1500亩、玻璃油甘1500亩、柿子1500亩、桑葚500亩,确立“以农为主,以果创值,多种经营”的脱贫战略,充分发挥山地资源的优势,引导村民科学种田、种果。拓展名、优、特、水果产业链,积极实施生态立村,特色立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做强、做大、做亮绿色品牌。走出山门,走出国门。并对原有的果林进行综合改良,已成功嫁接三棱橄榄五百多亩,名优杨梅一千二百多亩,在注重规模种植和科学种植的同时,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对水果的种植改良采取分批分步进行,收成期限也采取长期、中期、短期相结合,以短养长、以长补短,科学合理地利用季节变化,使村民年年有收成,季季有果摘。如今,该村已形成“春有桑葚、夏有杨梅、秋有柿饼、冬有三棱橄榄”四季花果飘香的果林种植格局,果林覆盖率达到90%。优越的生态环境,使东坑村,天蓝、水青、山绿。真是一处休闲养生的“世外桃源”。
  着眼长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利用山村特色水果,带动农家旅游的良好格局,发展乡村旅游。近几年来,东坑村连续举办了六届规模盛大的杨梅节。每年接待采摘杨梅的游客15万人次左右,给东坑村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11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四千五百多元。那些慕名驱车前来参加盛节的游客,走进景色宜人,空气清新的杨梅林,亲手采摘杨梅、品尝杨梅的陶醉心情,深深地激励着我提笔的欲望。此时的东坑村是人潮如涌,盛况浩荡,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东坑村种植优质柿子1500亩,由于土质肥沃,日照充足,精心管理,连年喜获丰收,各户发挥祖辈素有加工柿饼的看家本领,技术精益求精。收成季节,村民利用山坡空闲地架起一个个依序排列的竹架翻晒。还吸引了来自福建、江西省等地的果农运来柿子加工,成为粤东地区柿饼加工集散地,每年全村可加工青柿3200吨,加工纯收入一百六十多万元,平均每户能增收入一千二百多元,村民称为“摇钱树”。该村的自主品牌“皇家柿饼”,产品质量上乘,清甜可口,清肝润肺,营养丰富,远销全国各地及港、澳、台和新马泰,供不应求,名扬海外。晒柿季节的东坑村,就像一幅独特而又壮观的画卷,村道两旁的空地上都摆满了一排排的竹架,架上铺满了一个个金黄色的柿子,无论是专业晒场,还是房前屋后“周边地带”,都能看到成片的晒柿架,这些摆得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柿果和柿饼,在秋日阳光照射下金澄澄、亮晶晶,十分诱人,成为东坑村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做好水果产后服务,保障水果销售,防止果贱伤农,村集体投资三十多万元,建设了两个总面积八百多平方米的水果市场交易亭,为村民提供销售的场地。果农车载、人运、肩挑,络绎不绝,水果市场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经常供不应求,水果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三棱橄榄高峰期每市斤可卖八百多元,乌酥杨梅每斤可卖五十多元,确保农业增收,果农增收。村民拍手称好!此外,东坑村还致力发展水果加工业,推动产业一体化,精心搞好柿子、杨梅水果加工,严格消毒保鲜,优化包装,提高产品档次,增加果农纯收入。村党支部带领村民,立足山区优势,发展顺应民心的特色产业,使老区经济发展一枝独秀,方兴未艾。
  修建公路,财通民富功千秋。
  东坑村地处小北山边远贫穷地区,交通闭塞一直是制约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该村虽与经济发达,民企如笋的谷饶镇只有一山之隔,但历史上只有一条弯曲、狭窄、崎岖的羊肠小路,山高路陡,泥泞颠簸,险象丛生,车祸频繁,村民叫苦不迭。村党支部把解决“行路难”的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建造“东谷公路”。在市、区、镇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与省、市、区老促会的配合下,各级部门也极为重视,多次深入该村调研,倾听村民“行路难”的呼声,于2004年立项资金到位至2010年1月28日竣工开通。一条长三千多米、宽七米的坚固水泥路从金灶镇东坑村飞架谷饶镇内寮村。过去东坑村民到谷饶镇打工,看天上路,每逢刮风下雨,家人担惊受怕,交通事故迭出。如今道路通畅,单车、摩托车飞驰,省时省力,安全无阻,家人放心。结束了过去看天上路,事故频发的忧愁日子,实现了村民的夙愿。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