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_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_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发布时间:2019-06-30 03:58:00 影响了:

  摘要:对学生的教育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但是,批评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手段,它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做好批评之前的各种准备,明确批评的目的,准确推测学生犯错心理,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时机,合理地运用批评技巧进行批评,批评过后还要做好善后工作。使教师口中的批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最终达到“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的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心理;批评技巧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跟学生接触最多,因而对学生的评价也最频繁。对学生的教育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但是,批评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手段,有时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
  一说到批评,有人认为似乎只有声色俱厉,才显得够威严有力。事实上,很多时候,这种批评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批评好似一把双刃剑,用得恰当,可以让学生心服口服,此时批评便成为一剂良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用得失当,批评就会像一柄利刃刺伤学生的心灵,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或让学生破罐子破摔,并容易造成师生的对立。在有经验的班主任看来,批评不是训斥,而是转化的过程。说到底,批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批评。那么,怎样才能把批评中“逆耳”的“忠言”变得顺耳,使“苦口”的“良药”变得甘甜,从而达到预期教育效果呢?
  《孙子兵法·行军篇》中讲到:“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意为:士卒还没有亲近依附就加以处罚,那么士卒必定不服从,不服就难以使用;士卒归附而不施行处罚,那么这样的士卒就不堪使用。
  练兵作战如此,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约束又何尝不是呢!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不亲近时,不可随意批评惩罚犯错学生,关系亲近时要是及时进行约束教育。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对犯错学生进行批评的时候,要先拉近与被批评学生的关系,让学生从心里亲近班主任,做到“生亲附而罚之”,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想做到“生亲附”,就要在批评之前做好各种准备,明确批评的目的,准确推测学生心理,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时机,合理地运用批评技巧进行批评,批评过后还要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
  其实许多学生之所以遭遇“语言暴力”,主要是因为某方面有不足,作为教师,大多同父母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才,教师往往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进行批评教育,从而爆发冲突。因此,做教师的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我批评学生要有良好的动机,要有爱人之心、助人之意,尊重学生的人格。批评是为了指导帮助他,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伤害她。无论怎样,只有从老师口中道出的批评是出于真心关怀时,学生才会“亲师”,从而肯于和乐于接受批评。
  批评学生应要弄清学生犯错误的事实过程,根据学生情况分析其犯错心理,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时机,针对不同心理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和策略。如对一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批评的同时应当侧重于鼓励,首先应该尽量避免公开批评,尤其是要以勉励的口气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肯定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之后,再提出他还有什么不足和错误的方面,分析问题的利害,首先消除他在心理上的压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认识到自身的错误的同时也受到了勉励,增强他改正缺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决心。对一些存在侥幸心理的学生,不能够操之过急,应从他感兴趣或对他有利害关系话题入手,引导其认识到自己错误地再进行批评。对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不妨在批评前设法创造轻松环境,拉近与学生距离,做好心灵疏通,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诚态度进行批评,这样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的回应,从而逐渐消除学生内心的疑惑和戒备,达到批评教育的效果。对无所谓心理的学生,教师可以一针见血的指出其问题的严重性,突如其来的强烈批评可使学生加深印象,感到震惊,待其猛醒过来后,再耐心的同他摆事实,讲道理,使其进一步加深认识,改正错误。
  对于批评,人们常常从心理上错误的看作是针对自己,哪怕是最正确的批评,有时也会使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产生隔阂、矛盾甚至怨恨。作为班主任,除了掌握学生的心理和运用正确的批评方法外,还要努力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之后,最好要和学生进行单独的交流,向学生征询你的批评是否属实,请他谈谈被批评之后的心理变化,和他一起找出这些缺点、错误的原因,并分析这些缺点、错误的性质以及这些缺点和错误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并一起寻求改正的办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个别谈话时,一定要态度诚恳,以理服人,在人格上平等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才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当以人为本,对事不对人,尊重学生的人格,达到无声无痕的效果。虽然批评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最终都是要使犯错误的学生接受,起到帮助他改正错误的效果,相信做好批评之前的各种准备,准确推测学生心理,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时机,合理地运用批评技巧对有过错学生进行批评,并能及时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批评必能收到“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任顺元著.批评学生的心理原理与实用技法[M].杭州大学出版,1997.
  (作者简介:李立国(1984.12-),男 ,吉林蛟河人,本科,文学学士学位,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珠海市第二高级中学中教二级,研究方向:德育教育。)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