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式研究 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教材
 

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式研究 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教材

发布时间:2019-07-19 03:56:31 影响了:

  摘 要:本文从服务于教学的角度出发跨文化的视角下对中日语言表达特点和非语言行为方式进行研究,并且结合地方校的实际情况,对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日语专业教学;跨文化交际;培养方式;高校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与日本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中日跨文化交际成为现实而不可回避的问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对于适应对于有效提高外语人才的语言驾驭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实际日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王锐在《日本语言与跨文化交际》一书中也曾提到,在当今国际交往中,单凭语言能力并不足以弥补文化隔阂,你要说一种语言,就必须理解创造那种语言的人民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观念。日语教学法专家高见泽孟也曾经说过,在外语学习中仅仅学习那个国家的语法、发音、词汇是很难进行有效交际的,学习外语与说这种外语的人进行意志上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仅靠语言能力是不够的,这需要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
  中国和日本虽然同属于东亚文化圈,自古以来有着“同文同种”的关系,但是两国的文化差异很大,所以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异文化的干扰。长期以来,我国的日语教学与研究一直局限于日语语言形式,把重点放在了语法研究、构词研究上,而忽略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对学生的非言语行为能力、文化辨识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培养能够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已经刻不容缓。
  二、 跨文化视角下的汉日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由于中日两国文化背景的不同,因此更多地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从而最终影响语言的交际。下面主要从称谓语、寒暄语、句末表达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称谓语的差异
  中国人在语言表达时喜欢以理服人,频频使用“我认为”、“我觉得”等强调自己的看法的表达。日语对人称代词方面意义是比较丰富的,例如第二人称代词中的“あなた”相当于中文的“您”,但是在日语中如果对师长或上级使用反而是失礼的。另外,恋爱中的青年男女经常用它来称呼对方,妻子也常用它来称呼丈夫。日语第三人称代词“彼”“彼女”字面上与“他”“她”相对应,实际还含有中文的“男朋友”“女朋友”的意思。可以说日语的人称代词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二)寒暄语的差异
  在中国朋友见面,问候“你好”之后还会问对方的工作情况,还常常会询问对方的家庭近况。然而日本人则不同。即使是比较亲密的朋友之间,也会避免提及以上话题。日本人见面时喜欢围绕季节、天气等话题进行寒暄。常常用“今日は寒いですね”、“いいお天気ですね”、“あついですね”等表达作为开场白,这就给人一种共知冷暖的感觉,属于“和”意识的一种具体体现。
  (三)句末表达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崇尚的是“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的坦率的语言观。若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去理解日本人的话,恐怕会引起误会。日本人往往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作为行为的准则。这样避免给人“我是为你做的”这样施恩于人的印象,减轻对方的心理负担。在日常交往中十分顾忌对方的心理,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大量使用暖昧、含蓄的表达形式。例如听日本人讲话会发现日本人在句末喜欢使用“だね”“ですね”。这里的“ねえ”大多表示要求对方予以确认。而听话者在听对方讲话的过程中不断地边点头边说“そうですね”、“なるほど”“ごもっとも”等表示对对方的话的赞同。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说服对方时句子末尾多使用“だろう”“らしい”“と思われる”“と見られる”等十分含蓄委婉的方式,使对方易于接受。语言中表现出来的“和”的精神正是日本人心底的自然流露。
  三、跨文化视角下的汉日非语言行为差异
  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交际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是不可分的。大部分研究交际学的学者认为,在交际中,语言所传达的信息只占35%,其余全部通过非语言信息进行传达。所以,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微笑的差异
  中国人和日本人的面部表情总体来说不像西方人那么丰富。但是中国人的感情比日本人外露一些。中国人多将喜怒哀乐表露的比较明显。中国人微笑常常是因为情感所致或谈话中的一些要点需要强调。特点是出现和消失变化比较快。日本人则习惯不停地微笑,西方人用Japanese Smile来形容日本人与众不同而意味深长的微笑。
  (二)手势动作差异
  手势动作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往往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手势所表达的意义也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知道竖起大拇指代表赞赏,而在日本却代表丈夫、男人、老板;相反,小拇指代表女性情人。日本人在通过人群拥堵的地方时,会一边稍稍弯腰,将手掌竖着伸出(手刀)做劈砍状来示意他人要通过之意。
  (三)颜色的文化寓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颜色跟古代中国五行学说密切相关,具有神秘主义的意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日本人受到自然的恩惠,因而对自然的色彩怀有深切的感情。例如,红色是中国文化中基本的崇尚色,它象征富贵、吉祥。而在远古时代的日本称赤色,代表血与火。另一方面,日本以红色的太阳图案作为国旗,可以看出日本人对红色还心存敬畏之感。白色则与红色相反,它是中国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它象征死亡、悲凉。而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认为凡是带色彩的都是不洁净的,在日本神话中,人正是通过白色与神联系沟通的。
  四、日语教学中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大学日语专业学生几乎都是零基础入学,他们对日本社会、文化、言语行为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下面从教师观念转变、讲义撰写、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以及第二课堂等方面对具体的培养途径进行阐述。
  1、日语教师教学现念转变方面。日语教师应改变教学中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轻视文化教育的传统观念。使日语教学在结合者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情况下进行。使学生能够在习得日语知识的过程中,深入语境的现实生活中去,扎实有效的掌握日语交际知识。而且要认识到,跨文化交际不单是要懂得对方的语言和文化,还要将本国的文化介绍出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