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一代枭雄的执着追求:执着的追求
 

一代枭雄的执着追求:执着的追求

发布时间:2019-07-21 09:23:46 影响了:

一代枭雄的执着追求

——论曹操诗歌中的政治理想

“国家不幸诗家幸”,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一位诗人饱经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创造出真实的感人至深的属于自己也属于别人的文学艺术。往往一个动荡的年代就会孕育出一位作家一位名人,曹操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汉代末年的“建安”时期,一如周末、秦末是一个时局动荡、政权分割的时代,是一个灾疫猖獗、民生痛苦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多重矛盾盘根错节而不断激化的时代,是几千年的中封建社会的“乱世”之一。当时,王纲解纽,皇权旁落,汉献帝软弱无能,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危机四伏,一场空前的阶级斗争不可避免,一场持久的军阀混战同样不可避免。并且,从153年到183年这30年间,社会上的自然灾害也十分严重,导致“万民饥流”百姓饥荒,更相啖食,这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的不满,各地发生的农民起义达六十七次之多。184年,曹操三十岁,一场规模庞大的黄金农民起义在全国爆发。但是黄巾起义遭到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武装的残酷镇压,维持半年之后,黄巾起义失败了。然而黄巾起义使得汉王朝土崩瓦解,因此军阀混战、朝野大乱的“乱世”来了。

在历史上,一个动荡的年代,往往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和文学的发展繁荣。黄巾起义后,社会大动荡,“当此之时,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至此儒家的忠孝节义都不灵了,汉代儒学的繁琐经学和譏纬神学至此都已经全线崩溃。此时的曹操经历了很多,目睹了很多,他个名一家,不定一尊,儒道法均为他所用,思想的解放让曹操的诗歌别具一格。

时代的动荡,动乱的时代,唤醒了作家的思想;残忍的混战,惨痛的生活,诱发了诗人内心的激情。曹操作为地主阶级的一员,并且是朝廷的一名大臣,他目睹了社会的动荡,经历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混战带给国家和黎民百姓的痛苦和灾难,于是,他渴望结束战争,渴望统一天下。这是他的理想,也是他奋斗的精神动力,因此他的一生都在为之奋斗。 曹操是一位政治家,一名官人,一个有着理想报负和积极进取精神的人。在面对和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人民百姓的流离失所,满腔的爱国与惜民的感情如潮水般汹涌澎湃。曹操在《蒿里行》中说“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在董卓乱朝,各路义士奋起而讨伐董贼时,他劝诫各路义士不要丢失这“一战而天下定矣”的大好时期。这里,虽是他希望各军像秦末刘邦项羽共同攻克咸阳那样,一举攻入董卓盘踞的长安,驱逐董卓,安定天下,还民和平。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曹操其实是希望自己也能够和他们一起讨伐“群凶”,抒发的是自己内心渴望统一天下的豪情壮志。

“统一天下”的政治理想是曹操一生奋斗的精神支柱,他日死夜想的也是统一天下,因此我们在他的诗歌当中也能看到:《短歌行》第二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他欣赏齐桓公称霸诸侯,一统天下的壮举;《善哉行》“晏子平仲,积德兼仁”,他对晏婴的德仁兼备由衷赞美,也表明了他一统天下的远大报负。

曹操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是国家统一,法纪严明,百姓安居。他把他的这种政治理想赋在《度关山》中:

“为之规则”“黜陟幽明”——曹操治理国家的第一个条件,即治国要有法则,并且奖惩要严明。当时社会的动荡,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和自由。作为地主阶级的曹操,摆脱了儒家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开始崇尚法治。他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就要有法则,奖惩也要严明,如此,黎民百姓才会繁衍生息,而他在《对酒》中说“犯礼法,轻重随其行”,如此这般,才有“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曹操治理国家的第二个条件,即执法要严。他一贯倡导“有犯必戮”“用法峻急”。他强调法是治国的根本,提出“拨乱之政,以刑为先”。即使他对古代的分封制和井田制十分的肯定,但这不是他思想上的倒退,而是对当时豪门贵族犯法不坐,

滥赦滥赎腐败政治风气的有力驳斥,是对当时各路割据混战的否定。他渴望统一,人人生活和睦。

“侈恶之大,检为共德”“简爱尚同,疏者为戚”——是曹操治理国家的第三个条件,即坚持节俭和兼爱尚同。他把奢侈浪费看成是最大的罪恶,把节俭看成是应共同遵循的美德。而他自己一生“雅兴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彩,帷帐屏风,坏则补衲,茵蓐取温,无有缘饰”是其简朴生活的真实写照。“受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是曹操赞美唐尧节俭得到拥护,而虞舜奢侈,引起下属的叛离。

“兼爱尚同”是他仁德的一面,这和他“天地间,认为贵”的民本思想有形同之处,作为地主阶级,他看到了以为统治者赢得民心的重要性。在《对酒》中,他说“爵公侯伯子南,咸爱其民”“子养有若父与子”“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他强调统治者要爱其民,是百姓生活安定,才可达到自己的政治理想。

曹操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一生。然而生活的残酷让他看到了达到这一理想的种种艰难,在最自己的执着追求中,有过悲伤与无奈,但也绝不悲观绝望,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奋斗的心,而这些都化作了诗行,呈现在世人面前。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战争带给人民的是痛苦与灾难。“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位身兼国任的当官者,目睹战争的残酷以及社会的混乱,他在叹息,在悲伤之余,他又多想统一天下,还民一个安乐的土地。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水深桥断绝,中路正徘徊。迷途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曹擦行军的艰难困苦使士兵们“思欲一东归”,然而战士们在外征战,远离故乡,也是曹操对胜利凯旋和早日完成统一大业,功成名就的渴望。前行的道路是充满艰难险阻,但是这些都不能阻挡曹操统一天下理想步伐,他不畏艰苦,奋勇向前,积极进取。

如果说艰难困苦使曹操心怀苦闷惆怅,然而此时的他年纪也越来越大,政治理想与抱负却还没完成,这些又不免给他带来强烈的苦恼以及他的统一天下的愿望更加强烈。

在《短歌行》中,曹操唱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时光的飞逝,以及自己奋斗的一生,但是天下还是未统一,这一代枭雄的心是何等的沉闷,于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即便“老骥伏枥”他也“志在千里”,面对着百姓的生活困苦,国家的分裂割据,他仍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们不得不为他的勇敢进取的精神所折服,又不得不为他的统一天下而不懈奋斗所倾倒。他在《精列》中说“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人到老年该怎么办呢?他认为时间越少越应该珍惜,如此,他统一大业的愿望促使他精神焕发,重新投入到奋斗中去。

曹操生于乱世,又在乱世中奋斗着,执着的追求自己的理想。作为一名政治家、军事家以及一位文人,他的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以及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都化为行动,在战场上驰骋,又在笔下拼成诗行,吟诵在天地间。在曹操的诗行当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这位乱世枭雄的豪情壮志,以及他的统一天下的政治理想。

参考文献:

《建安诗文鉴赏》

《曹操著作选注》

《建安诗传》

姓名:吴翠翠

学号:01090415

班级:09级文科基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