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公文范文 > 描写人物动作方法技巧两篇
 

描写人物动作方法技巧两篇

发布时间:2020-05-21 10:08:03 影响了:

描写人物动作方法技巧两篇



 

  以下是职场范文网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人物动作描写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

  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篇一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五种,即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要写出一个人的特点,使人物活灵活现就需要利用这五种方法。

  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比如在《红楼梦》里王熙凤刚出场就有一段肖像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性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里就分别对王熙凤的眼睛、眉毛、唇齿的特征做了描述,显露出了王熙凤的威严,体现出她的长袖善舞,暗示了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可谓一举三得。

  肖像描写不是要一一描写一个人的五官,而是将重点放在这个人的某一个特点,比如圆眼睛、高鼻梁,或者是鼻子旁的一个小痣,并且往往是将这个特征放在最前面,曹雪芹写王熙凤就是以“一双丹凤三角眼”起头,便奠定了读者对王熙凤的初步印象。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林黛玉初见王熙凤,不是先看见了人,而是先听到了声音:“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林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

  这里有两处语言描写,一处是王熙凤的,体现出王熙凤在贾府中地位的不同寻常,另一处是林黛玉的独白,在印证王熙凤独特身份的同时也显示出林黛玉的小心谨慎。两处语言描写,便将两个人物的性格展现出来。因此在人物描写时,一定要重视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是刻画人物的手法之一,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行动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现,因此,人物的行动描写就要善于抓住人物具有特征性的动作,从而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有一处经典的行动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段话写朱自清先生与父亲离别,父亲跨过月台买橘子的场景。“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身子向左微倾”……

  作者利用多个动词来写父亲艰难的行动,使得整个画面变得很慢很沉重,而作者的重点却不是强调父亲买橘子的艰难,而是从这一系列动作中表现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心理描写还可以细腻、生动、真实地展示人物的心路历程,从而更好地解释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林黛玉刚进贾府有一段心理描写:“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一段心理描写既体现了林黛玉的聪慧谨慎,也体现出黛玉的好强,她之所以步步留心,是因为不想被人耻笑。也暗示了黛玉虽然是去外祖家,却始终有寄人篱下之感。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传读性。

  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描写了一个场景“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简单一个场景细节,却透露出悲剧的来源。草地本来应该是安静的,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景,而这里现在却出现了操练的士兵,画面便立刻变得违和和紧张起来,这就形成了一种文学张力,虽然作者没有明确表达他的情感态度,我们却能体会到一种悲愤的感情。写好一个细节,有时能起到“一两拨千金”的效果。

  描写人物动作5大技巧+例文篇二

  语文对于很多同学来讲是一个“永远”拿不了高分的学科,绝大多数同学被作文绊住了脚!

  小学作文,单一个“我的**”人物类作文,就能让孩子们抓耳挠腮:写人物不难,但写得不平庸能得高分不简单!

  曾经,作家老舍对学生说:“唯有动作描写,人物才能立起来!”可见,动作描写在写人记事的作文里,同样是举足轻重的。

  请先回忆一下,从小到大有没有被爸爸或妈妈惩罚过?如果有,你现在就在纸上写上“妈妈惩罚我”或“爸爸打我”,就暂时别动,听小易继续说,然后再一起来修改。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动作。

  李老师喝茶。

  这句话和你们现在在纸上写的那句话差不多。如果扩写,有同学这样写:李老师端起茶杯,慢慢喝茶。

  这样写,还是很笼统,到底怎么喝的呢?是不是还可以更具体呢?用这篇文章的题目来说,怎么写才是“慢镜头”呢?

  1、给动作“化功大法”

  所谓“化功大法”,就是要把一个很笼统的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给大动作一个“过程”。

  我们还看刚才的例子:李老师喝茶。请看一个同学把这一个大动作写成小动作的例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 李老师停止了讲课,目光一瞟,伸过右手凑近杯子,然后轻松地拿起杯子,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嘬起嘴唇,轻轻歪斜杯身,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大概是在试探杯子中的水烫不烫吧。然后,就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只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他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抽动。眨眼功夫,一杯水就见底了。他咂吧咂吧着嘴唇,好像还很不解渴呢。”

  这一段描写,把李老师喝水这一过程,分解成“拿起杯子——试探温度——大口猛喝——咂吧嘴唇”这样一连贯的小动作,是不是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了?有的同学经常抱怨自己的作文写不具体,在写动作的时候,采用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就是一个可以使用的方法。

  在我们的课文里,也有类似的“化功大法”,课文《凡卡》一课中,写凡卡写信的动作,就是大动作,其中一个细节:

  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这里的想、蘸、写、抓、添等一系列动作,把不会写信的凡卡渴望爷爷收到信,救他出火坑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学了就要用,刚才同学们在纸上写的“妈妈惩罚我”或“爸爸打我”,你能把这个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吗?试试?

  2、给动作“涂脂抹粉”

  写好人物的动作,选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进行修饰,是不是就很美呢?

  《燕子专列》这篇课文里有这么一句话:

  小贝蒂伸出双手,捧起燕子,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

  我们对这句话里的动作“涂脂抹粉”,就成了这样一句:小贝蒂慢慢地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燕子,像捧起珍贵无比的宝贝一样,轻轻地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通过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在动词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就会使动作的幅度、速度、力度等比较细致地表达出来,人物形象就会更具活力,就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与思想。这里就叫“涂脂抹粉”。

  我们再来看一篇“涂脂抹粉”的。

  “ 来到爬杆的场地,张小虎一只手摇了摇爬杆,一只手搭在额前,抬头仰望一下杆顶。朝手上吐了口口水,搓了搓,两脚微微张开,身体慢慢往下蹲。忽然,张小虎猛地往上一窜,两只手一上一下紧紧地握着爬杆,两腿交叉,用脚背死死地“咬”住爬杆,居然一下子就让我们要抬着头仰望他。紧接着,张小虎轮流交换着双手,每换一次,都靠着手臂的力量把他的身子往上挪动,双腿也不闲着,一松一紧地配合……在我们的欢呼声中,张小虎已经触摸到了杆顶的横梁,朝我们频频挥手呢。”

  上面的片段中,运用“化功大法”把张小虎爬杆的动作进行了分解,然后给部分动作“涂脂抹粉”,文章就显得活灵活现,就真的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了。

  聪明的你,准备好了吗?为你面前的动作片段,也来“涂脂抹粉”吧。记住,不能太多,化妆多了,也难看呢。你们说是不是?

  3、给动作“配上声音”

  在写动作的时候,如果仅仅是动作描写,也很单调的,在动作中载入声音,就会让你笔下的动作活灵活现。这里说的“配上声音”可以有两种声音,一是配上人物的语言描写,二是配上适当的象声词。

  我们看一段动作描写。

  “ 刘老师把试卷摊开,平铺在讲桌上,食指往嘴巴里一舔,蘸了点唾沫,随即两个指头一翻,抽出了一张试卷:“这是张璐同学的试卷,你们瞧瞧,书写得多工整……”边说还边在试卷上用手指敲了敲,仿佛我们看不见他的动作似的。接着,刘老师又抽出了一张:“而徐晋呢?我都不想看他的试卷,不管你会不会,你把字给我写好啊!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七倒八歪的!你给我上来!”说完,手指直指徐晋,似乎要把徐晋给戳穿了……”

  这是一段老师点评试卷的过程,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经常看到类似情景,简单的几个动作,经过小作者“化功大法”、“涂脂抹粉”,加上人物的语言描写,就变成了近200个字的小片段,厉害吧?

  因此,同学们在平时写作时,要克服“偷懒”心理,勤快一些,这样,我们平时看上去挺简单的几个动作,认为不可能写进作文的“一般内容”,都可以成为你作文的素材。

  “配上声音”除了人物的语言描写外,还可以配上适当的象声词。什么是象声词?就是表示声音的词语,比如小猫叫的声音“喵喵”、北风刮的声音“呼呼”、汽车的喇叭声“嘟嘟”、爆竹发出的声响“噼里啪啦”等,这些就是象声词。

  我们来看看再次修改后的片段。

  “ 来到爬杆的场地,张小虎一只手摇了摇爬杆,一只手搭在额前,抬头仰望一下杆顶:“就这么一点高度,还难得倒我爬杆王?大家瞧我的!”。说完,张小虎朝手上吐了口口水,搓了搓,两脚微微张开,身体慢慢往下蹲。忽然,他猛地往上一窜,两只手一上一下紧紧地握着爬杆,两腿交叉,用脚背死死地“咬”住爬杆,“嗖”的一声,居然一下子就让我们要抬着头仰望他。紧接着,张小虎轮流交换着双手,每换一次,都靠着手臂的力量把他的身子往上挪动,嘴里还发出“嗨嗨”的声音。他的双腿也不闲着,一松一紧地配合……在我们的欢呼声中,张小虎已经触摸到了杆顶的横梁,朝我们频频挥手:“我上来啦——我赢啦——”。”

  这一段动作描写中,就有了人物的语言与象声词的插入,比上一段“无声的世界”好多了。同学们,还不赶快拿起笔,继续修改你面前的一段话呢?配上声音,让动作行为更生动!

  4、给动作“加上表情”

  在动作描写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写清人物做了什么动作,还要思考此项动作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是怎么做的,这就要让动作与表情、神态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

  课文《全神贯注》中描写罗丹修改塑像的一段,我们一起来看看。

  “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起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这段文字通过描写罗丹的动作和神态表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工作一丝不苟、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罗丹,看到了一个如痴如醉、忘我工作的全神贯注的艺术家形象。

  “ 我把自制的贺卡举到妈妈面前:“妈妈,生日快乐!这是给你的礼物!”

  妈妈张大了嘴巴,满脸疑惑:“这……这是你做的贺卡?”

  “如假包换!是我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才完成的。”

  妈妈接过贺卡,轻轻地打开,一曲悠扬的《生日快乐歌》从贺卡里飘了出来。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片红晕涌上了她的脸庞,此时的妈妈,一定是幸福的。

  妈妈抚摸着贺卡的每一个边,不断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还三番五次、颠来倒去地看着,仿佛在欣赏她最心爱的宝贝。忽然,妈妈一把把我拉在怀里,紧紧地抱着我:“我的好女儿!我的好孩子!妈妈谢谢你!”。我明显地感觉到妈妈的身体在抖动着。

  这一段话写了妈妈收到礼物后的一系列动作与表情,写出了妈妈的幸福与激动,简单的一个“收到礼物”的动作描写,却让我们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看来,这样的动作描写技法真是太妙了。

  再次修改我们的动作描写片段,给动作描写“加上表情”吧。

  5、给动作“融入心理”

  在动作描写时加入“心理活动”描写,所写的动作就更加“有血有肉”,特别是动作的动机将更加突出,人物行动将更加明晰。

  同样,来看一个例子。

  “ 我飞快地从地上抓了一把雪,使劲地捏了捏,感觉雪球还是太小,想想不解恨:刚才你赵红也太不够哥们儿义气了,竟然敢袭击我?看我这次怎么收拾你!又迅速抓了一把,这样两把雪揉在一起,我搓了搓,磨平了雪球的表面,嘿嘿,赵红,你给我小心啊!

  我瞅了瞅对面的赵红,他正在搓雪球,大概还想再给我一个“炮弹”吧。这正是个机会,趁着他还没有准备好,我抡起手臂,甩了两圈,看准赵红的方向,把雪球使劲抛了过去。“嗖”的一声,雪球划了个美丽的弧线,不偏不倚正好打在赵红搓雪球的手上,“嘭”地炸开了,溅得赵红满脸都是雪片。“哈哈哈……”赵红还没缓过神来来,我转身跑开了:不能再战了,他被激怒了可不好惹。”

  这是《雪战》作文中的一个片段,小作者打雪仗的情形写得栩栩如生。我们也看得出在“反攻”时小作者内心是怎么想的,就知道这个“雪球”抛出去的力量是何等之大,这样的片段描写,就比没有心理活动的强多啦。

  想想你面前的作文片段,妈妈惩罚你或爸爸打你的时候,你心里在想什么?补充上去吧。

  关于人物动作描写的几个绝活,当然并不是每次写作文的时候都必须运用到,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相信多次练习后,你就会把这些技巧运用自如,作文越写越好!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